C(Na⁺)>C(HCO₃⁻)>C(CO₃²⁻)>C(OH⁻)>C(H⁺)
根据电离方程式和水解的离子方程式可知碳酸钠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Na⁺)>C(CO₃²⁻)>C(OH⁻)>C(HCO₃⁻)>C(H⁺)
碳酸氢根离子既存在电离,又存在水解,水解趋势大于电离的趋势,由此可知各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Na⁺)>C(HCO₃⁻)>C(OH⁻)>C(CO₃²⁻)>C(H⁺)
当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₂CO₃和NAHCO₃的混合时,由于碳酸根据离子水解、碳酸氢根离子水解和电离都是微弱的,碳酸根第一水解大于第二步水解、碳酸氢根离子水解趋势大于电离的趋势,所以溶液中C(HCO₃⁻)>C(CO₃²⁻)
综上所述混合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大小的顺序为:C(Na⁺)>C(HCO₃⁻)>C(CO₃²⁻)>C(OH⁻)>C(H⁺)
扩展资料:
碳酸氢钠是强碱与弱酸中和后生成的酸式盐,溶于水时呈现弱碱性。此特性可使其作为食品制作过程中的膨松剂。碳酸氢钠在作用后会残留碳酸钠,使用过多会使成品有碱味。
碳酸钠易溶于水和甘油。20℃时每一百克水能溶解20克碳酸钠,35.4℃时溶解度最大,100克水中可溶解49.7克碳酸钠,微溶于无水乙醇,难溶于丙醇。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变红。
由于碳酸钠在水溶液中水解,电离出的碳酸根离子与水中氢离子结合成碳酸氢根离子,导致溶液中氢离子减少,剩下电离的氢氧根离子,所以溶液pH显碱性。
在潮湿空气中缓慢分解。约在50℃开始反应生成CO₂,在100℃ 全部变为碳酸钠。在弱酸中迅速分解,其水溶液在20℃时开始分解出二氧化碳和碳酸钠,到沸点时全部分解。其冷水制成的没有搅动的溶液, 对酚酞试纸仅呈微碱性反应,放置或升高温度,其碱性增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碳酸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碳酸氢钠
2024-10-28 广告
Na2CO3=2Na^++CO3^2-
碳酸根离子水解是分步的,水解是微弱的。第一步水解大于第二水解。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
CO3^2-++H2O﹤=﹥HCO3^-+OH^-
HCO3^-+H2O﹤=﹥H2CO3+OH^-
根据电离方程式和水解的离子方程式可知碳酸钠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C(Na^+)>C(CO3^2-)>C(OH^-)>C(HCO3^-)>C(H^+)
碳酸氢钠是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电离的方程式为:
NaHCO3=Na^++HCO3^-
碳酸氢根离子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
HCO3^-+H2O﹤=﹥H2CO3+OH^-
碳酸氢根电离方程式为
HCO3^-﹤=﹥H^+ +CO3^2-
碳酸氢根离子既存在电离,又存在水解,水解趋势大于电离的趋势,由此可知各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Na^+)>C(HCO3^-)>C(OH^-)>C(CO3^2-)>C(H^+)
当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和NAHCO3的混合时,由于碳酸根据离子水解、碳酸氢根离子水解和电离都是微弱的,碳酸根第一水解大于第二步水解、碳酸氢根离子水解趋势大于电离的趋势,所以溶液中C(HCO3^-)>C(CO3^2-)
综上所述混合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大小的顺序为:
C(Na^+)>C(HCO3^-)>C(CO3^2-)>C(OH^-)>C(H^+)
碳酸氢根的存在不是抑制了碳酸根的水解么?碳酸氢根的电离也受到碳酸根的抑制。而碳酸氢根的水解没有太大抑制,这样的话主要考虑碳酸氢根水解生产碳酸,碳酸氢根尽管没有生成碳酸根,但还是减少了。如果达到一定量,就比碳酸根要少了。问题是,这个量是怎么确定达不到的?或者说,有另一种思路...
你好!我们知道:如果不发生水解,C(CO3^2-)=C(HCO3^-),虽然两者混合能够抑制水解,但溶液仍然显碱性,说明水解还是大于电离,由此即可得出C(HCO3^-)>C(CO3^2-)。
希望能对你有帮助,祝你学习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