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网上病毒传播途径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计算机病毒传播方式除传统的软盘、U盘和盗版光盘传播外,目前主要是通过因特网传播。
就当前的病毒特点分析,传播途径有两种,一种是通过网络传播,一种是通过硬件设备传播。首先,我们来看看网络传播的途径和解决方案。
网络传播,又分为因特网传播和局域网传播两种。网络信息时代,因特网和局域网已经融入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成为了社会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特别是因特网,已经越来越多地被用于获取信息、发送和接收文件、接收和发布新的消息以及下载文件和程序。随着因特网的高速发展,计算机病毒也走上了高速传播之路,已经成为计算机病毒的第一传播途径。
一、因特网传播:
Internet既方便又快捷,不仅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而且降低运作成本,逐步被人们所接受并得到广泛的使用。商务来往的电子邮件,还有浏览网页、下载软件、即时通讯软件、网络游戏等等,都是通过互联网这一媒介进行。如此频繁的使用率,注定备受病毒的“青睐”。
通过电子邮件传播:
在电脑和网络日益普及的今天,商务联通更多使用电子邮件传递,病毒也随之找到了载体,最常见的是通过Internet交换Word格式的文档。由于Internet使用的广泛,其传播速度相当神速。电子邮件携带病毒、木马及其他恶意程序,会导致收件者的计算机被黑客入侵。email协议的新闻组、文件服务器、FTP下载和BBS文件区也是病毒传播的主要形式。经常有病毒制造者上传带毒文件到FTP和BBS上,通常是使用群发到不同组,很多病毒伪装成一些软件的新版本,甚至是杀毒软件。很多病毒流行都是依靠这种方式同时使上千台计算机染毒。
BBS是由计算机爱好者自发组织的通讯站点,因为上站容易、投资少,因此深受大众用户的喜爱,用户可以在BBS上进行文件交换(包括自由软件、游戏、自编程序)。由于BBS站一般没有严格的安全管理,亦无任何限制,这样就给一些病毒程序编写者提供了传播病毒的场所。各城市BBS站间通过中心站间进行传送,传播面较广。随着BBS在国内的普及,给病毒的传播又增加了新的介质。
专家提示:培养良好的安全意识。对来历不明的陌生邮件及附件不要轻易打开,即使是亲朋好友的邮件也要倍加小心。
通过浏览网页和下载软件传播:
很多网友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在浏览过某网页之后,IE标题便被修改了,并且每次打开IE都被迫登陆某一固定网站,有的还被禁止恢复还原,这便是恶意代码在作怪。当你的IE被修改,注册表不能打开了,开机后IE疯狂地打开窗口,被强制安装了一些不想安装的软件,甚至可能当你访问了某个网页时,而自己的硬盘却被格式化……那么很不幸,你肯定是中了恶意网站或恶意软件的毒了。
当您浏览一些不健康网站或误入一些黑客站点,访问这些站点的同时或单击其中某些链接或下载软件时,便会自动在您的浏览器或系统中安装上某种间谍程序。这些间谍程序便可让您的浏览器不定时地访问其站点,或者截获您的私人信息并发送给他人。
“屏蔽恶意网站”功能,使用内置默认和自由添加两个方式确定恶意网站列表,识别恶意网站地址,有效封杀通过恶意网站进行感染的病毒和木马。同时,随着光华反病毒软件的每日自动升级,恶意网站列表将不断更新,所以不必担心列表中的网站数量有限。
“绿色上网功能”,可以屏蔽上网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恶意组件,免受间谍软件、广告软件的打扰真正实现您自由自在的网络游弋。
拒绝恶意软件:在光华反病毒软件中点击菜单“工具→插件→绿色上网”,打开绿色上网插件窗口。同样,针对不同类型的恶意软件,光华为我们进行了详细的分类,有国内、国外、聊天、安全、游戏等等。我们在相应的分类上点选自己想屏蔽的组件,即可屏蔽上网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恶意组件,免受间谍软件、广告软件的打扰。
“关闭IE广告窗口”即可禁止某些网站的弹出广告,让你用IE上网时更加省心。
提示:不要随便登陆那些很诱惑人的小网站,因为这些网站很可能有网络陷阱。不要轻易下载小网站的软件与程序,下载的软件需先进行安全检查,确认无安全无病毒后再安装使用,确保您的计算机始终处于安全的环境下。
通过即时通讯软件传播:
即时通讯(Instant Messenger,简称IM)软件可以说是目前我国上网用户使用率最高的软件,它已经从原来纯娱乐休闲工具变成生活工作的必备利器。由于用户数量众多,再加上即时通讯软件本身的安全缺陷,例如内建有联系人清单,使得病毒可以方便地获取传播目标,这些特性都能被病毒利用来传播自身,导致其成为病毒的攻击目标。事实上,臭名昭著、造成上百亿美元损失的求职信(Worm.Klez)病毒就是第一个可以通过ICQ进行传播的恶性蠕虫,它可以遍历本地ICQ中的联络人清单来传播自身。而更多的对即时通讯软件形成安全隐患的病毒还正在陆续发现中,并有愈演愈烈的态势。截至目前,通过QQ来进行传播的病毒已达上百种。
P2P,即对等互联网络技术(点对点网络技术),它让用户可以直接连接到其它用户的计算机,进行文件共享与交换。每天全球有成千上万的网民在通过P2P软件交换资源、共享文件。由于这是一种新兴的技术,还很不完善,因此,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由于不经过中继服务器,使用起来更加随意,所以许多病毒制造者开始编写依赖于P2P技术的病毒。
提示: 在聊天时收到好友发过来的可疑信息时,千万不要随意点击,应当首先确定是否真的是好友所发。要防范通过IRC传播的病毒,还需注意不要随意从陌生的站点下载可疑文件并执行,而且轻易不要在IRC频道内接收别的用户发送的文件,以免计算机受到损害。
通过网络游戏传播:
网络游戏已经成为目前网络活动的主体之一,更多的人选择进入游戏来缓解生活的压力,实现自我价值,可以说,网络游戏已经成了一部分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对于游戏玩家来说,网络游戏中最重要的就是装备、道具这类虚拟物品了,这类虚拟物品会随着时间的积累而成为一种有真实价值的东西,因此出现了针对这些虚拟物品的交易,从而出现了偷盗虚拟物品的现象。一些用户要想非法得到用户的虚拟物品,就必须得到用户的游戏帐号信息,因此,目前网络游戏的安全问题主要就是游戏盗号问题。由于网络游戏要通过电脑并连接到网络上才能运行,偷盗玩家游戏账号、密码最行之有效的武器莫过于特洛伊木马(Trojan horse),专门偷窃网游账号和密码的木马也层出不穷,这种攻击性武器无论是菜鸟级的黑客,还是研究网络安全的高手,都视为最爱。
二、局域网传播
局域网是由相互连接的一组计算机组成的,这是数据共享和相互协作的需要。组成网络的每一台计算机都能连接到其他计算机,数据也能从一台计算机发送到其他计算机上。如果发送的数据感染了计算机病毒,接收方的计算机将自动被感染,因此,有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感染整个网络中的计算机。局域网络技术的应用为企业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同时也为计算机病毒的迅速传播铺平了道路。同时,由于系统漏洞所产生的安全隐患也会使病毒在局域网中传播。
三、 通过不可移动的计算机硬件设备传播
此种传播方式,是通过不可移动的计算机硬件设备进行病毒传播,其中计算机的专用集成电路芯片(ASIC)和硬盘为病毒的重要传播媒介。通过ASIC传播的病毒极为少见,但是,其破坏力却极强,一旦遭受病毒侵害将会直接导致计算机硬件的损坏,检测、查杀此类病毒的手段还需进一步的提高。
硬盘是计算机数据的主要存储介质,因此也是计算机病毒感染的重灾区。硬盘传播计算机病毒的途径是:硬盘向软盘上复制带毒文件、带毒情况下格式化软盘、向光盘上刻录带毒文件、硬盘之间的数据复制,以及将带毒文件发送至其它地方等。
专家提示:定期使用正版杀毒软件查杀病毒非常重要。
四、 通过移动存储设备传播
更多的计算机病毒逐步转为利用移动存储设备进行传播。移动存储设备包括我们常见的软盘、磁带、光盘、移动硬盘、U盘(含数码相机、MP3等)、ZIP和JAZ磁盘,后两者仅仅是存储容量比较大的特殊磁盘。软盘主要是携带方便,早期在网络还不普及时,软盘是使用广泛、移动频繁的存储介质,因此也成了计算机病毒寄生“温床”。光盘的存储容量大,所以大多数软件都刻录在光盘上,以便互相传递;同时,盗版光盘上的软件和游戏及非法拷贝也是目前传播计算机病毒主要途径。随着大容量可移动存储设备如Zip盘、可擦写光盘、磁光盘(MO)等的普遍使用,这些存储介质也将成为计算机病毒寄生的场所。
随着时代的发展,移动硬盘、U盘等移动设备也成为了新攻击目标。而U盘因其超大空间的存储量,逐步成为了使用最广泛、最频繁的存储介质,为计算机病毒寄生的提供更宽裕的空间。目前,U盘病毒逐步的增加,使得U盘成为第二大病毒传播途径。
专家提示:在学校里的公用机房、网吧等特定公共场所使用U盘(闪存)等移动设备的用户要特别谨慎小心,以防感染木马,造成自己的信息失密并被窃取。
五、无线设备传播
目前,这种传播途径随着手机功能性的开放和增值服务的拓展,已经成为有必要加以防范的一种病毒传播途径。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通过彩信、上网浏览与下载到手机中的程序越来越多,不可避免的会对手机安全产生隐患,手机病毒会成为新一轮电脑病毒危害的“源头”。手机、特别是智能手机和3G网络发展的同时,手机病毒的传播速度和危害程度也与日俱增。通过无线传播的趋势很有可能将会发展成为第二大病毒传播媒介,并很有可能与网络传播造成同等的危害。
专家提示:使用手机上网功能时,应尽量以浏览信息为主,尽可能的减少从网上下载信息和文件,即便是有这方面的需求,也最好从一些正规网站上下载。收到带有病毒的短信或邮件立即删除,键盘被锁死应立即取下电池,然后重新开机进行删除。可先用光华反病毒软件手机版查杀病毒,如仍旧不能恢复正常的,请及时将手机送厂维修,避免病毒二次传播。
病毒的种类繁多,特性不一,只要掌握了其流通传播方式,便不难进行监控和查杀。
就当前的病毒特点分析,传播途径有两种,一种是通过网络传播,一种是通过硬件设备传播。首先,我们来看看网络传播的途径和解决方案。
网络传播,又分为因特网传播和局域网传播两种。网络信息时代,因特网和局域网已经融入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成为了社会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特别是因特网,已经越来越多地被用于获取信息、发送和接收文件、接收和发布新的消息以及下载文件和程序。随着因特网的高速发展,计算机病毒也走上了高速传播之路,已经成为计算机病毒的第一传播途径。
一、因特网传播:
Internet既方便又快捷,不仅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而且降低运作成本,逐步被人们所接受并得到广泛的使用。商务来往的电子邮件,还有浏览网页、下载软件、即时通讯软件、网络游戏等等,都是通过互联网这一媒介进行。如此频繁的使用率,注定备受病毒的“青睐”。
通过电子邮件传播:
在电脑和网络日益普及的今天,商务联通更多使用电子邮件传递,病毒也随之找到了载体,最常见的是通过Internet交换Word格式的文档。由于Internet使用的广泛,其传播速度相当神速。电子邮件携带病毒、木马及其他恶意程序,会导致收件者的计算机被黑客入侵。email协议的新闻组、文件服务器、FTP下载和BBS文件区也是病毒传播的主要形式。经常有病毒制造者上传带毒文件到FTP和BBS上,通常是使用群发到不同组,很多病毒伪装成一些软件的新版本,甚至是杀毒软件。很多病毒流行都是依靠这种方式同时使上千台计算机染毒。
BBS是由计算机爱好者自发组织的通讯站点,因为上站容易、投资少,因此深受大众用户的喜爱,用户可以在BBS上进行文件交换(包括自由软件、游戏、自编程序)。由于BBS站一般没有严格的安全管理,亦无任何限制,这样就给一些病毒程序编写者提供了传播病毒的场所。各城市BBS站间通过中心站间进行传送,传播面较广。随着BBS在国内的普及,给病毒的传播又增加了新的介质。
专家提示:培养良好的安全意识。对来历不明的陌生邮件及附件不要轻易打开,即使是亲朋好友的邮件也要倍加小心。
通过浏览网页和下载软件传播:
很多网友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在浏览过某网页之后,IE标题便被修改了,并且每次打开IE都被迫登陆某一固定网站,有的还被禁止恢复还原,这便是恶意代码在作怪。当你的IE被修改,注册表不能打开了,开机后IE疯狂地打开窗口,被强制安装了一些不想安装的软件,甚至可能当你访问了某个网页时,而自己的硬盘却被格式化……那么很不幸,你肯定是中了恶意网站或恶意软件的毒了。
当您浏览一些不健康网站或误入一些黑客站点,访问这些站点的同时或单击其中某些链接或下载软件时,便会自动在您的浏览器或系统中安装上某种间谍程序。这些间谍程序便可让您的浏览器不定时地访问其站点,或者截获您的私人信息并发送给他人。
“屏蔽恶意网站”功能,使用内置默认和自由添加两个方式确定恶意网站列表,识别恶意网站地址,有效封杀通过恶意网站进行感染的病毒和木马。同时,随着光华反病毒软件的每日自动升级,恶意网站列表将不断更新,所以不必担心列表中的网站数量有限。
“绿色上网功能”,可以屏蔽上网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恶意组件,免受间谍软件、广告软件的打扰真正实现您自由自在的网络游弋。
拒绝恶意软件:在光华反病毒软件中点击菜单“工具→插件→绿色上网”,打开绿色上网插件窗口。同样,针对不同类型的恶意软件,光华为我们进行了详细的分类,有国内、国外、聊天、安全、游戏等等。我们在相应的分类上点选自己想屏蔽的组件,即可屏蔽上网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恶意组件,免受间谍软件、广告软件的打扰。
“关闭IE广告窗口”即可禁止某些网站的弹出广告,让你用IE上网时更加省心。
提示:不要随便登陆那些很诱惑人的小网站,因为这些网站很可能有网络陷阱。不要轻易下载小网站的软件与程序,下载的软件需先进行安全检查,确认无安全无病毒后再安装使用,确保您的计算机始终处于安全的环境下。
通过即时通讯软件传播:
即时通讯(Instant Messenger,简称IM)软件可以说是目前我国上网用户使用率最高的软件,它已经从原来纯娱乐休闲工具变成生活工作的必备利器。由于用户数量众多,再加上即时通讯软件本身的安全缺陷,例如内建有联系人清单,使得病毒可以方便地获取传播目标,这些特性都能被病毒利用来传播自身,导致其成为病毒的攻击目标。事实上,臭名昭著、造成上百亿美元损失的求职信(Worm.Klez)病毒就是第一个可以通过ICQ进行传播的恶性蠕虫,它可以遍历本地ICQ中的联络人清单来传播自身。而更多的对即时通讯软件形成安全隐患的病毒还正在陆续发现中,并有愈演愈烈的态势。截至目前,通过QQ来进行传播的病毒已达上百种。
P2P,即对等互联网络技术(点对点网络技术),它让用户可以直接连接到其它用户的计算机,进行文件共享与交换。每天全球有成千上万的网民在通过P2P软件交换资源、共享文件。由于这是一种新兴的技术,还很不完善,因此,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由于不经过中继服务器,使用起来更加随意,所以许多病毒制造者开始编写依赖于P2P技术的病毒。
提示: 在聊天时收到好友发过来的可疑信息时,千万不要随意点击,应当首先确定是否真的是好友所发。要防范通过IRC传播的病毒,还需注意不要随意从陌生的站点下载可疑文件并执行,而且轻易不要在IRC频道内接收别的用户发送的文件,以免计算机受到损害。
通过网络游戏传播:
网络游戏已经成为目前网络活动的主体之一,更多的人选择进入游戏来缓解生活的压力,实现自我价值,可以说,网络游戏已经成了一部分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对于游戏玩家来说,网络游戏中最重要的就是装备、道具这类虚拟物品了,这类虚拟物品会随着时间的积累而成为一种有真实价值的东西,因此出现了针对这些虚拟物品的交易,从而出现了偷盗虚拟物品的现象。一些用户要想非法得到用户的虚拟物品,就必须得到用户的游戏帐号信息,因此,目前网络游戏的安全问题主要就是游戏盗号问题。由于网络游戏要通过电脑并连接到网络上才能运行,偷盗玩家游戏账号、密码最行之有效的武器莫过于特洛伊木马(Trojan horse),专门偷窃网游账号和密码的木马也层出不穷,这种攻击性武器无论是菜鸟级的黑客,还是研究网络安全的高手,都视为最爱。
二、局域网传播
局域网是由相互连接的一组计算机组成的,这是数据共享和相互协作的需要。组成网络的每一台计算机都能连接到其他计算机,数据也能从一台计算机发送到其他计算机上。如果发送的数据感染了计算机病毒,接收方的计算机将自动被感染,因此,有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感染整个网络中的计算机。局域网络技术的应用为企业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同时也为计算机病毒的迅速传播铺平了道路。同时,由于系统漏洞所产生的安全隐患也会使病毒在局域网中传播。
三、 通过不可移动的计算机硬件设备传播
此种传播方式,是通过不可移动的计算机硬件设备进行病毒传播,其中计算机的专用集成电路芯片(ASIC)和硬盘为病毒的重要传播媒介。通过ASIC传播的病毒极为少见,但是,其破坏力却极强,一旦遭受病毒侵害将会直接导致计算机硬件的损坏,检测、查杀此类病毒的手段还需进一步的提高。
硬盘是计算机数据的主要存储介质,因此也是计算机病毒感染的重灾区。硬盘传播计算机病毒的途径是:硬盘向软盘上复制带毒文件、带毒情况下格式化软盘、向光盘上刻录带毒文件、硬盘之间的数据复制,以及将带毒文件发送至其它地方等。
专家提示:定期使用正版杀毒软件查杀病毒非常重要。
四、 通过移动存储设备传播
更多的计算机病毒逐步转为利用移动存储设备进行传播。移动存储设备包括我们常见的软盘、磁带、光盘、移动硬盘、U盘(含数码相机、MP3等)、ZIP和JAZ磁盘,后两者仅仅是存储容量比较大的特殊磁盘。软盘主要是携带方便,早期在网络还不普及时,软盘是使用广泛、移动频繁的存储介质,因此也成了计算机病毒寄生“温床”。光盘的存储容量大,所以大多数软件都刻录在光盘上,以便互相传递;同时,盗版光盘上的软件和游戏及非法拷贝也是目前传播计算机病毒主要途径。随着大容量可移动存储设备如Zip盘、可擦写光盘、磁光盘(MO)等的普遍使用,这些存储介质也将成为计算机病毒寄生的场所。
随着时代的发展,移动硬盘、U盘等移动设备也成为了新攻击目标。而U盘因其超大空间的存储量,逐步成为了使用最广泛、最频繁的存储介质,为计算机病毒寄生的提供更宽裕的空间。目前,U盘病毒逐步的增加,使得U盘成为第二大病毒传播途径。
专家提示:在学校里的公用机房、网吧等特定公共场所使用U盘(闪存)等移动设备的用户要特别谨慎小心,以防感染木马,造成自己的信息失密并被窃取。
五、无线设备传播
目前,这种传播途径随着手机功能性的开放和增值服务的拓展,已经成为有必要加以防范的一种病毒传播途径。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通过彩信、上网浏览与下载到手机中的程序越来越多,不可避免的会对手机安全产生隐患,手机病毒会成为新一轮电脑病毒危害的“源头”。手机、特别是智能手机和3G网络发展的同时,手机病毒的传播速度和危害程度也与日俱增。通过无线传播的趋势很有可能将会发展成为第二大病毒传播媒介,并很有可能与网络传播造成同等的危害。
专家提示:使用手机上网功能时,应尽量以浏览信息为主,尽可能的减少从网上下载信息和文件,即便是有这方面的需求,也最好从一些正规网站上下载。收到带有病毒的短信或邮件立即删除,键盘被锁死应立即取下电池,然后重新开机进行删除。可先用光华反病毒软件手机版查杀病毒,如仍旧不能恢复正常的,请及时将手机送厂维修,避免病毒二次传播。
病毒的种类繁多,特性不一,只要掌握了其流通传播方式,便不难进行监控和查杀。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