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的数是什么
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的数是“0”。
比0大的实数叫正数,正数有无数个,包括正整数,正分数和正无理数。正数的几何意义:在数轴上表示正数的点都在数轴上原点的右边。
比0小的数叫做负数,负数与正数表示意义相反的量,负数包括负整数、负分数和负无理数。负数的几何意义:在数轴上表示负数的点都在数轴上原点的左边。因此,零点介于正数与负数之间,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关于正数的拓展:
比0大的数叫正数[positive number],0本身不算正数。正数前面常有一个符号“+”,通常可以省略不写。
中国三国时期的学者刘徽在建立负数的概念上有重大贡献。刘徽首先给出了正负数的定义,他说:“今两算得失相反,要令正负以名之。”意思是说,在计算过程中遇到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要用正数和负数来区分它们。
刘徽第一次给出了正负区分正负数的方法。他说:“正算赤,负算黑;否则以斜正为异”意思是说,用红色的小棍摆出的数表示正数,用黑色的小棍摆出的数表示负数;也可以用斜摆的小棍表示负数,用正摆的小棍表示正数。
由来:
人们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各种相反意义的量。比如,在记账时有余有亏;在计算粮仓存米时,有时要记进粮食,有时要记出粮食。为了方便,人们就考虑了相反意义的数来表示。
于是人们引入了正负数这个概念,把余钱进粮食记为正,把亏钱、出粮食记为负。可见正负数是生产实践中产生的。
据史料记载,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就有了正负数的概念,掌握了正负数的运算法则。人们计算的时候用一些小竹棍摆出各种数字来进行计算。比如,356摆成||| ,3056摆成等等。这些小竹棍叫做“算筹”,算筹也可以用骨头和象牙来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