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

长达公司于2010年12月底购入一台机器设备,成本为525000元,预计使用年限6年,预计净残值为零。会计上按直线法计提折旧,因该设备符合税法规定的税收优惠条件,计税时可... 长达公司于2010年12月底购入一台机器设备,成本为525 000元,预计使用年限6年,预计净残值为零。会计上按直线法计提折旧,因该设备符合税法规定的税收优惠条件,计税时可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假定税法规定使用年限和预计净残值与会计相同。假定该公司各会计期间均未对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除该固定资产产生的会计与税收之间的差异,不存在其他会计与税收差异。 请计算各年的所得税费用,并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 参考书里有答案,但不知道怎么算出来,请各位高手写出计算过程,万分感谢!!! 展开
 我来答
帐号已注销
2019-05-02 · TA获得超过77.1万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4168
采纳率:93%
帮助的人:216万
展开全部

年数总和法(又称年限合计法):

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额×100%

【补充例题•计算题】

某企业一项固定资产的原价为20 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

预计净残值为200元。假如采用年数总和法,每年折旧额的计算如下:

【正确答案】

第一年折旧额=(20 000-200)×5/15=6 600(元);

第二年折旧额=(20 000-200)×4/15=5 280(元);

第三年折旧额=(20 000-200)×3/15=3 960(元);

第四年折旧额=(20 000-200)×2/15=2 640(元);

第五年折旧额=(20 000-200)×1/15=1 320(元)。

第一年: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账面价值-计税基础=437500-375000=62500

假设第一年利润总额为x1

分录:

借:所得税费用 x1*25%

贷:应缴税费-应缴递延所得税负债 (x1-62500)*25%

递延所得税负债 62500*25%

第二年以后以此类推,先求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然后求出递延所得税负债,最后求出应缴所得税。

扩展资料:

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预计净残值是在减少或者处置固定资产时确定的预计净残值率与原值的乘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第三十一条,内资企业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率统一为5%,;

根据《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细则》第三十三条的规定,外资企业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率一般为10%。此项数据系统会根据选定的固定资产类别, 按类别中预定的预计净残值率计算。 净值是指固定资产减去累计折旧后的余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预计净残值

百度网友6db33918
2018-10-10 · TA获得超过7.4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4万
采纳率:97%
帮助的人:1271万
展开全部

年数总和法(又称年限合计法):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额×100%

【补充例题•计算题】

某企业一项固定资产的原价为20 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

预计净残值为200元。假如采用年数总和法,每年折旧额的计算如下:

【正确答案】

第一年折旧额=(20 000-200)×5/15=6 600(元);

第二年折旧额=(20 000-200)×4/15=5 280(元);

第三年折旧额=(20 000-200)×3/15=3 960(元);

第四年折旧额=(20 000-200)×2/15=2 640(元);

第五年折旧额=(20 000-200)×1/15=1 320(元)。

【特别提示】

①企业应当按月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不计提折旧。

②折旧的对应科目

a.基本生产车间使用的固定资产,其计提的折旧应计入制造费用,并最终计入所生产产品成本;

b.管理部门使用的固定资产,其计提的折旧应计入管理费用;

c.未使用的固定资产,其计提的折旧应计入管理费用;

d.销售部门使用的固定资产,其计提的折旧应计入销售费用;

e.用于工程的固定资产,其计提的折旧应计入在建工程;

f.用于研发无形资产的固定资产,其计提的折旧应计入研发支出;

g.经营出租的固定资产,其计提的折旧应计入其他业务成本等。

借: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在建工程

研发支出

其他业务成本等

贷:累计折旧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推荐于2017-09-03
展开全部
年数总和=1+2+3+4+5+6=21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数/年数总和×100%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年折旧率
所以:按税法规定:
第一年:折旧额=(525000-0)*(6/21)=150000 计税基础=525000-150000=375000
第二年:折旧额=(525000-0)*(5/21)=125000 计税基础=375000-125000=250000
第三年:折旧额=(525000-0)*(4/21)=100000 计税基础=250000-100000=150000
第四年:折旧额=(525000-0)*(3/21)=75000 计税基础=150000-75000=75000
第五年:折旧额=(525000-0)*(2/21)=50000 计税基础=75000-50000=25000
第六年:折旧额=(525000-0)*(1/21)=25000 计税基础=25000-25000=0

按会计上:
每年折旧额=525000/6=87500
第一年的账面价值=525000-87500=437500
第二年的账面价值=437500-87500=350000
第三年的账面价值=350000-87500=262500
第四年的账面价值=262500-87500=175000
第五年的账面价值=175000-87500=87500
第六年的账面价值=87500-87500=0

第一年: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账面价值-计税基础=437500-375000=62500
假设第一年利润总额为x1
分录:
借:所得税费用 x1*25%
贷:应缴税费-应缴递延所得税负债 (x1-62500)*25%
递延所得税负债 62500*25%
第二年以后以此类推,先求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然后求出递延所得税负债,最后求出应缴所得税。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青山782
2015-07-03 · TA获得超过1.5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622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988万
展开全部
1、先计算固定资产在未来五年的折旧额=50000-500=49500元
2、第二年应计提的折旧额
49500*4/15=13201.65元
借:制造费用等 13201.65
贷:累计折旧 13201.65
特此回答!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樱桃味的海
2012-12-13 · 随性的空间,随缘的偶遇,随意的想象
樱桃味的海
采纳数:2096 获赞数:8567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第一年:535000*(6/21)
第二年:535000*(5/21)
第三年:535000*(4/21)
第四年:535000*(3/21)
第五年:535000*(2/21)
第六年:535000*(1/21)
上面式中21=1+2+3+4+5+6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5)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