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婚姻需要门当户对?
俗话说,门不当户不对,结了婚也不会幸福。
也许会有人反驳:“爱,可以跨越年龄、贫富、性别等一切障碍。”
可是,爱情虽无价,但婚姻一定是讲条件的。
贾宝玉和林黛玉,纵使惺惺相惜,但难敌封建社会下的身世鸿沟,最终以悲剧收场;
罗密欧与朱丽叶,纵使爱得热烈,但难敌家族世仇的巨大冲突,最终以殉情结束痛苦的纷争。
门不当户不对的感情,谈起来费力又疲惫;门不当户不对的婚姻,过起来糟心又磨人。
虽然门当户对不代表一定会有好结果,但门不当户不对时常会是一场悲剧。
婚姻中只有爱情,不足以抵消差距
爱情没有高低贵贱,但婚姻往往需要门当户对。
这世上,有多少爱情败在了“门当户对”四个字上,又有多少婚姻败在了当初对“门当户对”嗤之以鼻上?
热播剧《底线》里有这样一个桥段:
女法官钟媛媛,在即将举行婚礼之际,与相处了十年的男友盛光明分手了。
钟媛媛家境殷实、能力出众,年纪轻轻就当上法官;盛光明出身农村家庭,只是一个琴行的普通销售。
两人因爱生情,但彼此之间的差距也一目了然。
无论是家境、能力还是事业,盛光明都无法与钟媛媛相媲美。
然而,盛光明在创业的过程中,他却爱上了另一个女人。
这个女人,哪里都比不上钟媛媛,然而她却非常崇拜盛光明,让他有强烈的存在感。
钟媛媛一直觉得自己很体谅男友,从来没有要求他在事业上有多成功。
而盛光明却对她说:
“我知道自己无论怎么努力,你都不会在乎,无论自己获得什么成绩,都得不到你的积极反馈。”
这句话,道出了这段感情的症结所在。
表面上看,两人是因为背景差异而产生矛盾。
深层次看,两人是因为生活理念不同而渐行渐远。
比起事业,钟媛媛更看重生活的品质;盛光明却不一样,事业是他获得尊严和证明自己的重要途径。
他拼死拼活争取而来的东西,对她而言,却无足轻重。
思想境界不一样,人生理想不相同,彼此不能感同身受,迟早会分道扬镳。
曾在网上看过一个帖子:
一名海归男子,父母都在国企工作,希望他娶一个家世、学历相当的媳妇。
可是,他带回家的,却是一个只有大专学历,没有正经工作的女人。
两人不顾父母的反对,偷偷领了结婚证。
然而,婚后父母一直不认可这个儿媳妇,婚礼没有办,彩礼也没有给,还处处刁难她。
男人很苦恼,他左右为难,每天都不想回家,当初对婚姻的信心也烟消云散。
门不当户不对的爱情,纵使刚开始再甜蜜,一旦走入婚姻殿堂往往都会瞬间失去原本的魅力,在鸡毛蒜皮里渐渐土崩瓦解。
说到底,爱情和婚姻是两回事。
爱情,可以是电光石火之下产生的冲动;婚姻,却是两个成熟的人,经过深思熟虑和权衡利弊之后一起做的决定。
婚姻中的价值差,决定幸福的概率
《简·爱》里有这样一段话:
“爱是一场博弈,必须保持永远与对方不分伯仲,势均力敌,才能长此以往地相依相惜。因为过强的对手让人疲惫,太弱的对手令人厌倦。”
那些幻想着想要通过婚姻改变命运的人,一定要三思而行,否则最终受到伤害的,往往是价值低的那一方。
看过《回家的诱惑》的人,都知道林品如遭遇的悲惨经历。
林品如出身清贫,父亲以卖唱为生,母亲是个保洁员,哥哥是个无业游民。
大学期间,她被豪门子弟洪世贤追求,一毕业,两人就结婚了。
然而,嫁入豪门的生活,并没有想象中幸福。
婆婆对这个“高攀”的儿媳妇百般嫌弃,把她当作高级佣人般使唤,丝毫不顾及她的感受。
最终,丈夫将她狠心抛弃,转身娶了留学归来的艾莉。
倘若没有一个可以强力背靠的娘家,也没有赖以生存的一技之长,即便嫁给有钱人,也很难在这段婚姻中拥有一席之地。
见过很多人,企图通过婚姻来实现自己圈层的突破。以为嫁个有钱丈夫,就不必继续努力;以为讨个富太太,就可以少奋斗几年。
同样是嫁入豪门,郭晶晶却备受尊重。
就连公公霍震霆也曾说:“郭晶晶能够‘下嫁’到我们霍家,是我们整个家族的福气!”
郭晶晶凭什么能得到婆家的厚爱?
答案是她自身足够努力与强大。
虽然不是豪门出身,但郭晶晶自身实力够硬,曾是两届奥运会的冠军,也是跳水历史上唯一一位连续五次夺得世锦赛冠军的选手,在体坛拥有十足的影响力。
即便是嫁入豪门,她依然保持自我。
在追逐幸福的道路上,我们可以把眼光放高,但前提是“野心”要匹配自己的价值。
曾经听过一个故事:
有个男子来到婚友社,想找一个女友。
他面前竖着两扇大门,其中一扇写着“年老的”,另一扇写着“年轻的”。男子选择了“年轻的”。
进去以后,他又看到两扇门,一扇写着“漂亮的”,另一扇写着“难看的”。他选择了“漂亮的”。
里面同样还是两扇门,一扇写着“有能力”的,一扇写着“没能力的”。他选择了“有能力的”。
随后又有两扇门,一扇写着“教养好的”,另一扇写着“教养不好的”。他选择了“教养好的”。
这次,当他进入大门以后,里面空荡荡,只有一面镜子。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当你想要得到一切美好的人和事之前,请先看看你自己。
所以说,我们寻找人生的另一半,不一定要找条件最好的,而是要找最合适的。
门当户对的实质,是三观的高度匹配
爱情是一种理想,婚姻是一种现实。
林语堂说过:
“我们现代人的毛病,就是把爱情当饭吃,把婚姻当点心吃。用爱情的方式过婚姻,没有不失败的。”
你有没有发现,很多从校园步入社会的恋人,大都经不起现实的考验。
大学的时候,我有一个师姐,和同班的一位男同学谈恋爱。
师姐家境好,颜值高,品学兼优,是别人眼中的“女神”;她喜欢的那个男生,家境一般,身材瘦小,能力也不算出众,两人怎么看都不相配。
大家都说这个男生“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可是师姐不介意别人怎么看,执意要跟他在一起。
大学毕业后,师姐不顾家人反对,跟男友领了证。
多年以后的一次同学聚会上,我又见到了这位师姐。
可是,她的脸上已没有了过去耀眼的光彩。
我问她:“怎么样,婚后的生活还不错吧?”
她叹了一口气,吐了一肚子苦水:
“别提了,结婚后才发现,我们俩的生活习惯完全不一样,对很多事情的看法也不同。我买贵一点的衣服,他会看不惯;我想去高档一点的餐厅过生日,他也嫌浪费;让我最糟心的,是他骨子里那种大男子主义。
“谈恋爱时,我只看到他的优点;步入婚姻后才明白,彼此步调一致才能生活在一起。”
其实,婚姻落实到生活,就是家长里短的小事。
婚前积攒的感情,总有一天会在鸡毛蒜皮的日子中磨完。
当爱情消磨殆尽,剩下的全是下半辈子的疲惫与痛苦。
在知乎上看过一条问题:婚姻之中两情相悦与门当户对哪个更重要?
底下有一条回答,讲得挺有道理:
两情相悦只是相互吸引,而门当户对则更容易相守。
有些东西是骨子里的差距,不是一方愿意屈就,或另一方用力踮起脚尖就可以拉近的。
门当户对只是一个基本的条件,它并不意味着一劳永逸。
只是,各方面条件相当的两个人,婚后的磨合成本更低。
有句话说得很好:
“门当户对,不仅指钱财、权位上的相当,更是文化积淀、人生观念、行为方式、人际关系模式等方面的相似。”
门当户对,实质折射出的是两个人在精神上的高度匹配。
只有三观相同,两个人才会相处自在,琴瑟和鸣,久处不倦,长伴不厌。
而一个人的思想、认知、三观,都是从小养成的,它和家庭环境、父母教养、背景经历有关。
表面上,门当户对是指出身、收入、学历等;实质上,如何看待婚姻、如何看待金钱、如何看待成功等大是大非的问题,才是内在的标准。
写在最后
心理学家彭凯平说过:“稳定和美满的婚姻,都是建立在相似性的基础之上。”
真正的门当户对,不一定是物质财富上的匹配,还包括智力匹配、性格匹配和价值观的匹配。
彼此的三观、家境对等,婚姻的基础才坚实,婚后的磨合会更容易,风险也会更低。
毕竟,婚姻不是两个人的烟火,而是两家人的喜怒哀乐。
最重要的是,自己必须独立于婚姻,拥有势均力敌的资本。
你要有追逐幸福的能力,也要有离开不幸的底气。
我们宁可独自美丽,也不要与不合适的人在一起,否则就是作茧自缚,断送自己后半生的快乐。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