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雷的原理

 我来答
我们一块发会呆吧
2023-07-19 · TA获得超过238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3538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50.6万
展开全部

雷雨是由于暖湿空气在局部地方出现强烈对流,暖空气急剧上升产生了积雨云的剧烈振动,就会积累了大量的电荷,产生雷鸣。

闪电的形成原因:

带电云层对大地放电一般是这种情况,其云层属于正电荷区高电位,大地处于负电荷区低电位。空气原本是不导电的,但在强大的电场力作用下,气体原子核最外层的电子就会受到电场力的激发而产生跃迁飘逸而形成带电离子。

获得电子的原子称其为负离子,失去电子的原子称其为正离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带电离子可形成电子流。

特征

雷击的主要表现形式为闪电。雷电发生时通常产生电荷,底层为阴电,顶层为阳电,而且还在地面产生阳电荷,如影随形地跟着云移动。阳电荷和阴电荷彼此相吸,但空气却不是良好的传导体。

阳电奔向树木、山丘、高大建筑物的顶端甚至人体之上,企图和带有阴电的云层相遇;阴电荷枝状的触角则向下伸展,越向下伸越接近地面。

最后阴阳电荷终于克服空气的阻障而连接上。巨大的电流沿着一条传导气道从地面直向云涌去,产生出一道明亮夺目的闪光。一道闪电的长度可能只有数千米,但最长可达数百千米。

雷击的形成

一部分带电的云层与另一部分带异种电荷的云层,或者是带电的云层对大地之间迅猛的放电。这种迅猛的放电过程产生强烈的闪电并伴随巨大的声音。这就是我们所看到的闪电和雷鸣。

当然,云层之间的放电主要对飞行器有危害,对地面上的建筑物和人、畜没有很大影响,云层对大地的放电,则对建筑物、电子电气设备和人、畜危害甚大。

通常雷击有三种主要形式:其一是带电的云层与大地上某一点之间发生迅猛的放电现象,叫做"直击雷"。其二是带电云层由于静电感应作用,使地面某一范围带上异种电荷。

当直击雷发生以后,云层带电迅速消失,而地面某些范围由于散流电阻大,以致出现局部高电压,或者由于直击雷放电过程中,强大的脉冲电流对周围的导线或金属物产生电磁感应发生高电压以致发生闪击的现象,叫做"二次雷"或称"感应雷"。其三是"球形雷"。

之所以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因为在空气中,光的传播速快,很快就能到达地面,而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慢,过一会儿才会传到大地上来。所以就会先听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了。

实际上闪电和雷声是同时出现的。传到地面的时间相差这么多,是因为光每秒钟要传播3000000千米,而声音在空气中只能1秒钟传播0.34千米。声速只有光速的九十万分之一。

唯雪美妆护肤
2023-09-14 · 超过104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590
采纳率:25%
帮助的人:10.2万
展开全部
打雷的原理涉及到大气中的电荷分布和电荷移动。雷电现象通常发生在雷暴中,以下是打雷的基本原理:

云层电荷分布:雷暴云内部存在着大量的水蒸气和冰晶,这些微小的水滴和冰粒子在云中上升和下降,通过碰撞和摩擦会导致电荷分离。通常情况下,云底部带有负电荷,而云顶部则带有正电荷,形成了一个电荷分布的差异。

电荷分离:在雷云中,水滴和冰粒子碰撞时,负电荷的电子会被撞离原子或分子,导致这些小粒子带有负电荷,而云中其他区域则留下了正电荷。

云内电场:由于电荷分离,云内形成了一个电场。正电荷在云的顶部,负电荷在底部,这个电场非常强大,通常数千伏至数百万伏之间。

电击和雷电放电:当电场强度足够大,它会导致空气中的气体分子电离,形成一个导电通道,这被称为雷电通道。当这个通道连接云底和地面(或云底和其他云层)时,会发生雷电放电。电荷会沿着通道迅速移动,释放大量的能量,产生强烈的电弧和闪电。这就是我们通常看到的闪电,伴随着巨大的声响,即打雷。

总结来说,雷电现象是由于雷暴云内部电荷分布不均匀,导致云内形成强大的电场,最终产生雷电放电的过程。这个放电过程产生的能量非常巨大,导致了闪电和雷声的出现。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天下归心2020GL
2023-09-11 · TA获得超过385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399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35.4万
展开全部
打雷是因为空中带正电和负电的云团碰撞到一起时会产生放电的现象。这种放电现象的瞬时高压非常大,会将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瞬间蒸发,然后继续加热爆破。由此产生了打雷的声音。就相当于空气炮一样。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