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公认的三大名刃为何没有中国刀剑?
世界公认的三大名刃为何没有中国刀剑?
世界三大名刃是:大马士革刀、日本东洋刀、马来克力士剑。
世界上公认三大名刃中没有中国刀,这样的原因是有深刻的社会背景的。
中国春秋以后的统治者抑武扬文,秦销天下之兵铸铜人十二,再经过宋以后的义理天下,中国已经丧失了春秋之时爱武习文的社会风气,使武备文化基本属于中断,满清时期对明朝以前的武备文字.
如《武经总要》、《武备志》《纪效新书》皆列为禁书,所以每当大的战争和动乱结束后,那些承载武士英勇的冷兵器也随着主人的逝去而消亡。中国那些精美的冷兵器也就没有堂堂的走入世界的舞台。
中国的冷兵器时代格外漫长。华夏大地自古征伐不断,金戈铁马之声踏碎了多少君王的残梦,也造就了辉煌的兵器文化。干将、莫邪的造剑故事,龙泉、太阿等上古名刃,至今为人传诵。
以花纹刃为代表的中国兵器铸造术,始自远古,盛于春秋战国,衰于秦汉。秦灭六国之后,秦始皇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
一批善铸兵器的能工巧匠被坑杀,侥幸逃脱的远避他乡,东至东瀛,西逾中亚,南抵马来。
从此花纹刃的铸造技艺在中土失传,而大马士革花纹刀、马来人的糙面焊接花纹刃日本的暗光花纹刃开始名播天下。
中国古刀剑,不仅早已脱离了战场,也早已远离了现代生活。著名刀剑收藏家皇甫江表示,中国古刀剑曾经威极一时,但清末之后大大衰败,加上各种天灾人祸,保存量仅十万把,而其中的精品不到一千把。
“中国刀剑保存得太差,如果以完整来要求,就是剑鞘、外皮都完整,不计较剑穗这些。全国精品古刀剑不到一千把。把这个标准继续放宽,即使破烂,但值得交流的存世量,也不过十万把。”精品刀剑的稀缺,正是阻碍中国刀剑向世界流通的关键原因。
至今,现身拍卖市场,名头最大的当属乾隆御制“天字17号”———宝腾腰刀,在2006年拍得4604万港元的天价,使得中国刀剑震惊世界,带动起近年的刀剑收藏热。
“中国刀剑收藏最盛的时期,是春秋战国秦汉,唐宋就没落了,明清时期算新的高峰但解放之后,基本上没有收藏,“文革”期间还毁坏了很多珍贵刀剑。
这一股风气,使得古刀剑保护有实际进步,“现在发现刀剑的人,不会再抠下刀柄的金和玉,把刀剑给丢了,知道刀剑本身就值钱。”
“世界上的刀剑,只有日本武士刀和伊斯兰刀剑,是世界性流通的收藏,西洋刀剑和中国刀剑,都是小地域里的收藏。”客观原因是历史变迁的际遇,但它们的刀剑本身,在同期相比,也是世界一流的锻造。
“中国刀剑,在秦汉、唐宋明时期,铸造技术与世界同期相比,差距不大,甚至领先于世界,但到明末,沿海倭寇横行时,中国的武器明显抵挡不了外来入侵者。清朝及其后期,刀剑逐渐沦为装饰品。
能作为世界性流通的日本武士刀,因其“不怕死”的精神得到传播。明治维新之后,日本较早打开国门,刀艺早早与欧洲交流。
之后,日本刀二战扬名,“日本刀在同盟军近身搏击时,威力惊人,令盟军印象极深。近半个多世纪,日本武士刀出现在世界多个国家,虽然有难以保养的诟病,但精湛的铸造刀艺,成为收藏热门。
伊斯兰刀剑在世界上也很有名气,出色的产地包括伊朗、印度、土耳其等国。
由于印度早在17世纪初便开始殖民化,葡、英、荷、丹、法等国陆续设立“东印度公司”,而此时刀剑仍是重要的战斗武器。
“与欧洲大陆的贸易交流让伊斯兰刀剑,尤其是最富盛名的大马士革钢刀,成为世界流通的收藏。”
最后,中国古刀剑无缘榜单,不仅仅是因为保存下来的刀剑稀少,更多的是代表着某一个时代,在历史上的影响力,唐刀就曾经连日本天皇都一度称叹,但明清后期冷兵器更多的是象征一种身份,逐渐沦为装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