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对发展文化产业的思考
众所周知,文化产业是一个“朝阳产业”和“环保产业”,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21世纪战略性主导产业的发展方向。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专题对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了战略部署,对于我们进一步挖掘文化资源,筹造文化精品,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和挑战。
我认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必须把握以下八个方面:
一、解放思想是前提。发展文化产业,首先要明确发展方向,注重文化的精神属性和教育功能,注重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在方向正确的前提下,还要树立市场观念和经营意识,真正自觉地形成文化产业、文化市场、文化价值意识,遵循产业规律和市场规律来界定、考量、经营文化产业。一定要抓住当前产业升级的重要发展机遇来发展文化产业,壮大文化生产传播能力,提升文化产品质量,占领文化市场并不断扩大市场份额,从而不断扩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阵地,促进文化强市建设。
二、培育主体是先导。“市场经济的主体是企业”。文化产业要实现跨越发展,首先要积极培育占领引领市场主体的文化企业,让企业家积极行动起来,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建设产业园区,大办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公司,发展生产大户,推动产业发展。要重点围绕庆阳红色革命文化、香包民俗文化、岐黄养生文化、周祖农耕文化四大文化资源,积极打造红色南梁、庆阳香包、周祖圣地和岐伯故里四大文化品牌,唱响“产业发展,文化繁荣,效益提升和强市富民”的文化产业发展连台戏。
三、改革创新是核心。提高文化创造力需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一个深挖传统文化精髓的过程,文化创新需要超越传统,但不能忽视传统。在深入挖掘自身传统文化的同时,创造性地开发出高附加值、具有跨地域魅力的文化产品。把文化产品传统的、民族的、地域的特殊性和现代的、科技的、全球的一般性结合起来,用全球性眼光、高科技手段、现代性标准,来发掘、突出、打造、铸成具有民族风格、传统意蕴、地域特征的文化产业。这是增强文化产品感染力和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文化产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四是创造创意是灵魂。把文化变成产业,把创意办成产品,把知识变成物资,需要的就是创造。文化一旦没有创意,一件作品就没有自己的特色,也就没有生命力。所以说,发展文化产业要把文化创意放在首要位置,把文化创意产业放在重要环节上。如何把文化做成产业,让创意提升效益,这就要尊重文化人的创造,坚持百花齐放,提升文化人的品位,防止文化炒作,粗制滥造的“文化垃圾”。对我们而言,就是要在围绕当地特色、展示产业亮点,在强化文化创意上下功夫,做文章,动脑筋,出成果。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扩展视野,开拓思维,创新观念,发展产业,着力提高产业的示范带动效应,加快产品形态内涵和市场营销创意,促进文化产业跨越发展。
五、政府收放有度是关键。在文化产业发展中,政府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产业引导、公共服务和市场监管上。在产业布局、产业升级、招商引资、鼓励民间投资时,要突出文化产业的重点地位,引导产业结构优化整合,引导投资方向和错位发展,避免同质化竞争与过度竞争;要重点在推进文化公共服务均等化上下工夫,在培育群众的文化消费上下工夫,在注重提供“硬件”和“软件”公共服务并举上下工夫。更加注重发挥市场监管作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中主要应保持市场秩序,维护公平竞争。
六、综合投入是保障。这里面主要包括政策、人才、技术、资金、资源五个方面的投入。文化产业的投融资问题一直是各界高度关注的问题。要在加大政府对文化产业投入的同时,降低市场准入的门槛,鼓励非文化企业、民间资本向文化产业投资,积极吸引国内外有实力、知名度高的文化产业资本参与文化建设,要坚持“谁投入,谁收益”的原则,建立新的分配激励机制、市场营销机制、风险共担机制。并运用联合重组、股份制等多种形式,充分吸纳社会资金参与文化建设。要注重培养具备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和良好的文化艺术鉴赏能力,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掌握文化产业的经营和运作规律,了解国内外文化艺术发展的趋势,同时具备现代管理、现代经济和法律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吸引科技创新型人才从事和投入文化生产,并加大力度和措施,不拘一格地引进人才,使高智能、高素质的人才在激活文化资源、创新文化产品方面成为真正的骨干和尖兵。
七、打造品牌是根本。“市场经济的实质是品牌经济”。品牌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是文化竞争力的核心所在。培育知名品牌,首先,要通过创意来提升品牌价值。由创意而激发出的创造力是最核心资源,是打造品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其次,要体现自己的特色,打造出具有独特文化内涵的特色品牌。独特的文化底蕴以及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有利于我们打造具有当地风格和特色的知名品牌。再次,注重文化、科技、旅游和体育的融合发展,把开发资源和打造产业相结合,把实现产业富民和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相结合,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发展新兴文化产业。最后,要做好品牌营销工作,即通过联盟整合优势资源,发挥集群和产业链延伸作用提升品牌竞争力,注重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打造出知名品牌。
八、强市富民是目标。“实现富民是发展文化产业的根本目的所在。”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产业是富民的平台和手段。要发展文化产业就必须以实现产业富民和文化共享为目的,紧抓品牌理念创意和产品形态创意,调整产业结构,“抓创意,建基地,出精品,育人才,打品牌,拓市场,提效益”,不断提升文化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努力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强力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
众所周知,文化产业是一个“朝阳产业”和“环保产业”,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21世纪战略性主导产业的发展方向。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专题对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了战略部署,对于我们进一步挖掘文化资源,筹造文化精品,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和挑战。
我认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必须把握以下八个方面:
一、解放思想是前提。发展文化产业,首先要明确发展方向,注重文化的精神属性和教育功能,注重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在方向正确的前提下,还要树立市场观念和经营意识,真正自觉地形成文化产业、文化市场、文化价值意识,遵循产业规律和市场规律来界定、考量、经营文化产业。一定要抓住当前产业升级的重要发展机遇来发展文化产业,壮大文化生产传播能力,提升文化产品质量,占领文化市场并不断扩大市场份额,从而不断扩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阵地,促进文化强市建设。
二、培育主体是先导。“市场经济的主体是企业”。文化产业要实现跨越发展,首先要积极培育占领引领市场主体的文化企业,让企业家积极行动起来,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建设产业园区,大办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公司,发展生产大户,推动产业发展。要重点围绕庆阳红色革命文化、香包民俗文化、岐黄养生文化、周祖农耕文化四大文化资源,积极打造红色南梁、庆阳香包、周祖圣地和岐伯故里四大文化品牌,唱响“产业发展,文化繁荣,效益提升和强市富民”的文化产业发展连台戏。
三、改革创新是核心。提高文化创造力需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一个深挖传统文化精髓的过程,文化创新需要超越传统,但不能忽视传统。在深入挖掘自身传统文化的同时,创造性地开发出高附加值、具有跨地域魅力的文化产品。把文化产品传统的、民族的、地域的特殊性和现代的、科技的、全球的一般性结合起来,用全球性眼光、高科技手段、现代性标准,来发掘、突出、打造、铸成具有民族风格、传统意蕴、地域特征的文化产业。这是增强文化产品感染力和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文化产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四是创造创意是灵魂。把文化变成产业,把创意办成产品,把知识变成物资,需要的就是创造。文化一旦没有创意,一件作品就没有自己的特色,也就没有生命力。所以说,发展文化产业要把文化创意放在首要位置,把文化创意产业放在重要环节上。如何把文化做成产业,让创意提升效益,这就要尊重文化人的创造,坚持百花齐放,提升文化人的品位,防止文化炒作,粗制滥造的“文化垃圾”。对我们而言,就是要在围绕当地特色、展示产业亮点,在强化文化创意上下功夫,做文章,动脑筋,出成果。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扩展视野,开拓思维,创新观念,发展产业,着力提高产业的示范带动效应,加快产品形态内涵和市场营销创意,促进文化产业跨越发展。
五、政府收放有度是关键。在文化产业发展中,政府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产业引导、公共服务和市场监管上。在产业布局、产业升级、招商引资、鼓励民间投资时,要突出文化产业的重点地位,引导产业结构优化整合,引导投资方向和错位发展,避免同质化竞争与过度竞争;要重点在推进文化公共服务均等化上下工夫,在培育群众的文化消费上下工夫,在注重提供“硬件”和“软件”公共服务并举上下工夫。更加注重发挥市场监管作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中主要应保持市场秩序,维护公平竞争。
六、综合投入是保障。这里面主要包括政策、人才、技术、资金、资源五个方面的投入。文化产业的投融资问题一直是各界高度关注的问题。要在加大政府对文化产业投入的同时,降低市场准入的门槛,鼓励非文化企业、民间资本向文化产业投资,积极吸引国内外有实力、知名度高的文化产业资本参与文化建设,要坚持“谁投入,谁收益”的原则,建立新的分配激励机制、市场营销机制、风险共担机制。并运用联合重组、股份制等多种形式,充分吸纳社会资金参与文化建设。要注重培养具备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和良好的文化艺术鉴赏能力,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掌握文化产业的经营和运作规律,了解国内外文化艺术发展的趋势,同时具备现代管理、现代经济和法律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吸引科技创新型人才从事和投入文化生产,并加大力度和措施,不拘一格地引进人才,使高智能、高素质的人才在激活文化资源、创新文化产品方面成为真正的骨干和尖兵。
七、打造品牌是根本。“市场经济的实质是品牌经济”。品牌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是文化竞争力的核心所在。培育知名品牌,首先,要通过创意来提升品牌价值。由创意而激发出的创造力是最核心资源,是打造品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其次,要体现自己的特色,打造出具有独特文化内涵的特色品牌。独特的文化底蕴以及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有利于我们打造具有当地风格和特色的知名品牌。再次,注重文化、科技、旅游和体育的融合发展,把开发资源和打造产业相结合,把实现产业富民和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相结合,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发展新兴文化产业。最后,要做好品牌营销工作,即通过联盟整合优势资源,发挥集群和产业链延伸作用提升品牌竞争力,注重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打造出知名品牌。
八、强市富民是目标。“实现富民是发展文化产业的根本目的所在。”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产业是富民的平台和手段。要发展文化产业就必须以实现产业富民和文化共享为目的,紧抓品牌理念创意和产品形态创意,调整产业结构,“抓创意,建基地,出精品,育人才,打品牌,拓市场,提效益”,不断提升文化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努力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强力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
2012-12-17
展开全部
参考范文:
我对文化产业的思考:
在当今时代,知识经济初露端倪,文化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而文化产业则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许多国家都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有效途径。经济强国在输出商品、技术、资金和管理时,也大规模地输出自己的文化。许多国家都在制定文化发展的新战略加以应对。在这样一种国际环境中,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如何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重新审视文化传统,迅速调整文化战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做大做强文化产业,提升文化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是摆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面前的一个严峻的历史性课题。
发展文化产业要从实际出发开拓创新
刚刚起步的中国文化产业,要想在短时期内获得突破性进展,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切实把握住自己的特色优势,扬长避短,确定符合自身实际的正确思路与对策。最近几年来,各地区都在探索自己的特色之路。就发展文化产业而言,上海的路子是“集约化经营,规模化发展,集中力量办大事”;北京的路子是“民营国营同台竞争,多元主体优势互补”;广州的路子是“坚持市场导向,凸显产业属性”;深圳的路子是“文化资源和企业资本结合,可持续发展和制度创新互动”;而云南的路子则是“科学合理保护开发民族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建设民族文化大省”。实践证明,没有特色的文化,必然缺乏内在的创造力和拓展空间;没有特色的文化产业,很难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生存和发展。
在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时,要结合产业发展的整体要求来把握特色优势。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但要在现代市场需求和技术制作的背景下发展成为文化产业,就必须将这些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配置,使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文化产业具有综合性极强的特点,人才、品牌、资本、信息、科技,以及市场需求和拓展水平对原创产品的规模孵化能力等,都将在其实际的发展过程中起到综合性的作用。必须优化配置各种有可开发的民族文化资源,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选准几个重点突破口。经过努力,在若干领域获得突破之后,再利用它们所具有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促进其他领域的良性发展,进而逐步实现整个文化产业的全面发展。同时,要立足于丰厚的多样性民族文化资源,通过高新技术的整合,使其成为有较大外部市场需求、能够满足现代人文化消费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实现传统原创性特色产品与现代文化精品的对接。一方面要大力促进旅游业对文化产业的推动作用,扩大需求;另一方面,要使有特色的民族文化产品“借船出海”,尽快获得稳步进入市场的机会。
发展文化产业的关键在于,必须在坚持各种基本准则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市场这一巨大的杠杆,以市场为导向来生产和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从而使文化产业真正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引导消费,拓展文化市场,应遵循市场法则来组织和运作文化产业这一系统工程。很多有发展前景的产品和服务之所以迟迟未能取得相应的业绩,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市场开拓能力,特别是本土以外的市场拓展能力。提高市场拓展能力,有效培育市场,关键是要科学地认识和把握目前文化产品的消费构成和市场的近、中期需求,并使之与本地区的优势文化资源相结合,选准近期发展的突破口。在此基础上,拓展市场还应该从以下几个环节来努力:一是针对本地居民的需求,大力开发能够满足本地人需要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二是着眼于外来客人的基本需求,尽可能地满足他们的文化消费需要;三是选准重点和切入点,逐步拓展外部市场;四是尽快造就一批能够产生品牌效应的知名文化产品和知名文化企业。在拓展市场的过程中,不断优化配置特色文化资源,从而获得快速、稳步发展的强劲动力。
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规范化。立法机构和相关行政部门应尽快制定完善相应的法规和政策,规范文化行政部门的管理职能和各类文化企业的经营行为,积极引导合法经营,维护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保障合法经营者的权益,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各地各行业自发自流开发的状况。同时,要在行政审批、土地使用、市场准入、投融资、市场管理、税收等各个方面制定一系列优惠措施,尽力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包括外资在内的各种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参与发展文化产业,壮大文化产业的发展实力和社会影响力。政策法规体系的建立健全,有助于文物古迹的保护和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最终推动文化产业健康、有序地发展。在制定政策法规时,要充分考虑到世界贸易组织的相关法规。
在文化产业中,要充分发挥中介组织、文化经纪人的作用,以促进文化产品的市场转化。要发挥现有文化专业技术人才的作用,使他们的知识、技术、艺术才华有效地成为文化产品生产的基本要素,并使他们能够以知识产权为股本参与文化企业的经营管理。要充分发挥民族民间艺人的作用,使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真正转化为与社会需要相适应的文化产品。要以高校为依托,建立文化产业人才培训基地,尽快开设包括文化产品设计、文化生产经营、文化经纪人、文化市场、文化管理等在内的相关专业课程。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鼓励有关教育部门把初级人才培养纳入各级职业培训范畴,形成多层次、立体型的人才培养机制。
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只有创新,才能突破旧有体制和观念的束缚,才能提升产品的文化含量,才能使文化产业真正做大做强。
在有效保护丰厚资源的前提下,必须积极创造条件,让民族文化产品在传承创新中发挥其功能,增强其活力。只有为民族文化发展开辟一个广阔的空间,才可能提高文化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要想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必须牢牢把握住特色文化产品与主流市场需求的关系,使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不考虑主流市场的真正需求,孤芳自赏、闭门造车,必然被时代抛弃。综观国内外文化产业的发展,一条最基本的经验就是借助新的视角、新的技术和新的包装,使各种原创性的文化作品能够以产业化规模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
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创新运行机制,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体制与机制保证。当前,迫切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新:一是各级政府部门的管理机制;二是现行的文化事业单位的运行机制;三是投融资机制;四是优秀原创产品的制作机制;五是文化企业的运行机制;六是有利于专业技术人才脱颖而出的培养机制和引进机制。体制和机制创新的目标,就是要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把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落到实处。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突破口是按照“三贴近”的要求,使文化产品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同和支持,为广大消费者所接受。要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促使各级政府及主管部门转变职能、简政放权,强化管理与服务职能,以政策指导、法规约束、信息服务、检查监督为主要内容进行宏观管理,把部分微观的文化行政管理职能交由行业组织履行,并使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一方面,要加大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财政投入,提高管理和运作水平,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有利于提高人力资本效益的分配激励机制;另一方面,要逐步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的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加快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的企业化步伐,使其遵循市场规律优化资源配置,调整文化产业资产存量结构和文化产业结构,发展开放型、多层次、有特色的文化产业,并通过一些市场前景较好的重点发展项目,尽快实现人才、资本、技术和市场的有效整合。对政府主持的有关文化产业项目,应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招投标制。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方针,妥善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出台相关改革政策,要做到让大多数人满意。对改革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问题要有充分思想准备,要有解决问题的预案,特别要注意对那些曾经为党和人民做出过重要贡献的老艺术家给予特别的关心和帮助,要制定特殊政策对他们的生活给予保障。
发展文化产业必须正确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一项庞大的、涉及面非常广的、长期的社会系统工程,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条件下,各种新问题、新现象必然会不断涌现出来,这就需要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社会效益是实现经济效益的前提,经济效益又反过来为社会效益的实现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二者相互促进、共生共存,缺一不可。一件文化产品,如果脱离了实际,脱离了市场,不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它也就丧失了存在的依据,任何效益都无从谈起。因此,要增强市场意识、质量意识和竞争意识,以产业化的形式推出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适销对路的文化产品,在取得良好社会效益的同时获取应有的经济效益。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关系。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既相互联系,又互有区别。前者带有浓厚的公益性色彩,以实现自身的社会服务功能为主;后者以批量生产创造文化产品和提供服务为主要特征,以市场营销为手段,在注重社会效益的前提下追求经济效益,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当然,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之间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能把二者截然分割开来。文化事业发展水平的提高,能够为文化产业提供良好的发展基础;文化产业的发展,又可以促进文化事业的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必须一手抓文化事业,一手抓文化产业,任何一个方面都不可偏废。
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创新的关系。继承就是要把我们已有的传统民族文化的优秀部分加以整理发掘并发扬光大;创新就是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广泛汲取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不断为传统民族文化注入新鲜血液与活力,使优秀传统民族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仍然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在继承、创新的同时,必须加强对不可再生的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既要避免没有节制的掠夺式开发,又要在保护的同时进行可持续性开发,形成保护与开发并举、以保护为重的良好态势。
优先发展与共同发展的关系。我国地区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均衡,也带来了文化发展的不均衡。面对这样的现实,各地在发展文化产业时,必须区分不同地区的不同实际,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发展快一点,尚不具备条件的地区可以缓一缓,不能贪大求全,不能面面俱到,不能盲目地搞“一刀切”。优先发展是为了更好、更快地实现共同发展。
文化产品经营与资本运营的关系。文化产业中的运营,要特别注重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从有形文化和无形文化资源的资本转化两个方面同时入手。文化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各方面的发展还相当脆弱,当前最重要的是要以产品经营为重,为产业发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在此条件下,资本运营才能有一个更广阔的空间。在我国,文化产品的经营,人的因素极为重要。一件艺术作品饱含着艺术家创作的灵性,产品与消费者之间存在潜在的心灵沟通和互动关系。因此,在文化产品经营中必须把满足消费者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广大群众的精神境界放在首位,这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求是》 2004年第6期 (作者:中共云南省委副书记)
我对文化产业的思考:
在当今时代,知识经济初露端倪,文化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而文化产业则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许多国家都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有效途径。经济强国在输出商品、技术、资金和管理时,也大规模地输出自己的文化。许多国家都在制定文化发展的新战略加以应对。在这样一种国际环境中,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如何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重新审视文化传统,迅速调整文化战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做大做强文化产业,提升文化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是摆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面前的一个严峻的历史性课题。
发展文化产业要从实际出发开拓创新
刚刚起步的中国文化产业,要想在短时期内获得突破性进展,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切实把握住自己的特色优势,扬长避短,确定符合自身实际的正确思路与对策。最近几年来,各地区都在探索自己的特色之路。就发展文化产业而言,上海的路子是“集约化经营,规模化发展,集中力量办大事”;北京的路子是“民营国营同台竞争,多元主体优势互补”;广州的路子是“坚持市场导向,凸显产业属性”;深圳的路子是“文化资源和企业资本结合,可持续发展和制度创新互动”;而云南的路子则是“科学合理保护开发民族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建设民族文化大省”。实践证明,没有特色的文化,必然缺乏内在的创造力和拓展空间;没有特色的文化产业,很难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生存和发展。
在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时,要结合产业发展的整体要求来把握特色优势。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但要在现代市场需求和技术制作的背景下发展成为文化产业,就必须将这些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配置,使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文化产业具有综合性极强的特点,人才、品牌、资本、信息、科技,以及市场需求和拓展水平对原创产品的规模孵化能力等,都将在其实际的发展过程中起到综合性的作用。必须优化配置各种有可开发的民族文化资源,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选准几个重点突破口。经过努力,在若干领域获得突破之后,再利用它们所具有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促进其他领域的良性发展,进而逐步实现整个文化产业的全面发展。同时,要立足于丰厚的多样性民族文化资源,通过高新技术的整合,使其成为有较大外部市场需求、能够满足现代人文化消费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实现传统原创性特色产品与现代文化精品的对接。一方面要大力促进旅游业对文化产业的推动作用,扩大需求;另一方面,要使有特色的民族文化产品“借船出海”,尽快获得稳步进入市场的机会。
发展文化产业的关键在于,必须在坚持各种基本准则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市场这一巨大的杠杆,以市场为导向来生产和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从而使文化产业真正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引导消费,拓展文化市场,应遵循市场法则来组织和运作文化产业这一系统工程。很多有发展前景的产品和服务之所以迟迟未能取得相应的业绩,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市场开拓能力,特别是本土以外的市场拓展能力。提高市场拓展能力,有效培育市场,关键是要科学地认识和把握目前文化产品的消费构成和市场的近、中期需求,并使之与本地区的优势文化资源相结合,选准近期发展的突破口。在此基础上,拓展市场还应该从以下几个环节来努力:一是针对本地居民的需求,大力开发能够满足本地人需要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二是着眼于外来客人的基本需求,尽可能地满足他们的文化消费需要;三是选准重点和切入点,逐步拓展外部市场;四是尽快造就一批能够产生品牌效应的知名文化产品和知名文化企业。在拓展市场的过程中,不断优化配置特色文化资源,从而获得快速、稳步发展的强劲动力。
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规范化。立法机构和相关行政部门应尽快制定完善相应的法规和政策,规范文化行政部门的管理职能和各类文化企业的经营行为,积极引导合法经营,维护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保障合法经营者的权益,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各地各行业自发自流开发的状况。同时,要在行政审批、土地使用、市场准入、投融资、市场管理、税收等各个方面制定一系列优惠措施,尽力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包括外资在内的各种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参与发展文化产业,壮大文化产业的发展实力和社会影响力。政策法规体系的建立健全,有助于文物古迹的保护和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最终推动文化产业健康、有序地发展。在制定政策法规时,要充分考虑到世界贸易组织的相关法规。
在文化产业中,要充分发挥中介组织、文化经纪人的作用,以促进文化产品的市场转化。要发挥现有文化专业技术人才的作用,使他们的知识、技术、艺术才华有效地成为文化产品生产的基本要素,并使他们能够以知识产权为股本参与文化企业的经营管理。要充分发挥民族民间艺人的作用,使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真正转化为与社会需要相适应的文化产品。要以高校为依托,建立文化产业人才培训基地,尽快开设包括文化产品设计、文化生产经营、文化经纪人、文化市场、文化管理等在内的相关专业课程。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鼓励有关教育部门把初级人才培养纳入各级职业培训范畴,形成多层次、立体型的人才培养机制。
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只有创新,才能突破旧有体制和观念的束缚,才能提升产品的文化含量,才能使文化产业真正做大做强。
在有效保护丰厚资源的前提下,必须积极创造条件,让民族文化产品在传承创新中发挥其功能,增强其活力。只有为民族文化发展开辟一个广阔的空间,才可能提高文化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要想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必须牢牢把握住特色文化产品与主流市场需求的关系,使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不考虑主流市场的真正需求,孤芳自赏、闭门造车,必然被时代抛弃。综观国内外文化产业的发展,一条最基本的经验就是借助新的视角、新的技术和新的包装,使各种原创性的文化作品能够以产业化规模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
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创新运行机制,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体制与机制保证。当前,迫切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新:一是各级政府部门的管理机制;二是现行的文化事业单位的运行机制;三是投融资机制;四是优秀原创产品的制作机制;五是文化企业的运行机制;六是有利于专业技术人才脱颖而出的培养机制和引进机制。体制和机制创新的目标,就是要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把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落到实处。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突破口是按照“三贴近”的要求,使文化产品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同和支持,为广大消费者所接受。要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促使各级政府及主管部门转变职能、简政放权,强化管理与服务职能,以政策指导、法规约束、信息服务、检查监督为主要内容进行宏观管理,把部分微观的文化行政管理职能交由行业组织履行,并使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一方面,要加大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财政投入,提高管理和运作水平,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有利于提高人力资本效益的分配激励机制;另一方面,要逐步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的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加快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的企业化步伐,使其遵循市场规律优化资源配置,调整文化产业资产存量结构和文化产业结构,发展开放型、多层次、有特色的文化产业,并通过一些市场前景较好的重点发展项目,尽快实现人才、资本、技术和市场的有效整合。对政府主持的有关文化产业项目,应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招投标制。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方针,妥善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出台相关改革政策,要做到让大多数人满意。对改革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问题要有充分思想准备,要有解决问题的预案,特别要注意对那些曾经为党和人民做出过重要贡献的老艺术家给予特别的关心和帮助,要制定特殊政策对他们的生活给予保障。
发展文化产业必须正确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一项庞大的、涉及面非常广的、长期的社会系统工程,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条件下,各种新问题、新现象必然会不断涌现出来,这就需要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社会效益是实现经济效益的前提,经济效益又反过来为社会效益的实现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二者相互促进、共生共存,缺一不可。一件文化产品,如果脱离了实际,脱离了市场,不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它也就丧失了存在的依据,任何效益都无从谈起。因此,要增强市场意识、质量意识和竞争意识,以产业化的形式推出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适销对路的文化产品,在取得良好社会效益的同时获取应有的经济效益。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关系。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既相互联系,又互有区别。前者带有浓厚的公益性色彩,以实现自身的社会服务功能为主;后者以批量生产创造文化产品和提供服务为主要特征,以市场营销为手段,在注重社会效益的前提下追求经济效益,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当然,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之间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能把二者截然分割开来。文化事业发展水平的提高,能够为文化产业提供良好的发展基础;文化产业的发展,又可以促进文化事业的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必须一手抓文化事业,一手抓文化产业,任何一个方面都不可偏废。
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创新的关系。继承就是要把我们已有的传统民族文化的优秀部分加以整理发掘并发扬光大;创新就是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广泛汲取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不断为传统民族文化注入新鲜血液与活力,使优秀传统民族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仍然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在继承、创新的同时,必须加强对不可再生的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既要避免没有节制的掠夺式开发,又要在保护的同时进行可持续性开发,形成保护与开发并举、以保护为重的良好态势。
优先发展与共同发展的关系。我国地区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均衡,也带来了文化发展的不均衡。面对这样的现实,各地在发展文化产业时,必须区分不同地区的不同实际,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发展快一点,尚不具备条件的地区可以缓一缓,不能贪大求全,不能面面俱到,不能盲目地搞“一刀切”。优先发展是为了更好、更快地实现共同发展。
文化产品经营与资本运营的关系。文化产业中的运营,要特别注重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从有形文化和无形文化资源的资本转化两个方面同时入手。文化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各方面的发展还相当脆弱,当前最重要的是要以产品经营为重,为产业发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在此条件下,资本运营才能有一个更广阔的空间。在我国,文化产品的经营,人的因素极为重要。一件艺术作品饱含着艺术家创作的灵性,产品与消费者之间存在潜在的心灵沟通和互动关系。因此,在文化产品经营中必须把满足消费者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广大群众的精神境界放在首位,这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求是》 2004年第6期 (作者:中共云南省委副书记)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