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樊姓名人有哪些
1、樊於期
樊於期(?―前227年),战国末期将领。原为秦国将军,后因伐赵兵败于李牧,畏罪逃往燕国,被燕国太子丹收留。太子丹派荆轲谋刺秦王政时,荆轲请求以樊於期首级与庶地督亢(在河北高碑店一带)地图作为进献秦王的礼物,以利行刺。樊於期获悉,自刎而死。
杨宽的《战国史》认为樊於期就是桓齮,但所持理由仅两人名称发音相似,记载时间接近,时代差距无法考证文字读音,记载时间接近者众,因此此说仅为假说,尚未证实,理由亦不充分。
2、樊哙
樊哙(公元前242-公元前189),沛人,出身寒微,早年曾以屠狗为业。西汉开国元勋,大将军,左丞相,著名军事统帅。为吕后妹夫,深得汉高祖刘邦和吕后信任。
后随刘邦平定臧荼、卢绾、陈豨、韩信等,为刘邦麾下最勇猛的战辩咐和将。早年以屠宰狗为业,曾在鸿门宴时出面营救汉高祖刘邦。封舞阳侯,谥武侯。四川宣汉县有樊哙镇。
3、樊梨花
樊梨花,大唐贞观年间人,中国古代四大巾帼女英雄之一,她因与薛丁山平定西北边乱、沙场挥戈与共的故事而家喻户晓,在后世影响深远。其传奇故事被多种形式的文艺作品所表现,尤其是电影、电视剧、歌舞戏剧等多次演绎,是中国古代巾帼英雄的典型形象。
樊梨花,在我国地方史记、掌故稗史中都有记载,她是一个敢爱敢恨、胸怀宽广的大唐奇女,武艺高强、神通广大、文武全才的兵马大元帅。
4、樊哲祥
樊哲祥,1909年6月生,湖北公安县简如蔡家湾村人。贫苦农民家庭出身。在私塾读书6年,其间曾在家务农。1926年9月 任公安县第六区农民协会执行委员兼童子军副团长,参加当地农民运动。1927年加入中国共携盯产党。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曾任第三军师政治部科长、第二方面军司令部二科代科长。
5、樊钟秀
樊钟秀(1888-1930),字醒民,河南省宝丰县城西夏庄人。少年时拜少林寺和尚为师,后在宜川家乡组织武装,抗击官匪。1923年樊钟秀被孙中山任为豫军讨贼军总司令、建国豫军总司令。次年被选为国民党第一届候补中央监察委员。
1926年率部参加北伐战争,在南阳、邓县一带追击吴佩孚。1928年冬,因对蒋介石不满,被迫通电下野旅居上海。1930年率旧部参加阎锡山、冯玉祥的联合讨蒋战争,曾拒绝蒋的重金收买,坚持反蒋。同年5月23日,在视察阵地回许昌司令部时,遭蒋军飞机轰炸,重伤致死。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樊姓
2、掘伍樊哙:汉初名将。
3、樊英:汉代能人,通晓阴阳地理,并洞悉其中的奥妙,能推测灾异。
4、樊逊:南北朝时期北齐哲学家备耐。
5、樊兴:唐代名将。
6、樊宗师:元代名臣。
7、樊圻:明末清初画家。
8、樊弘:全国政协原委员,九三学社原顾问。
9、樊少皇:香港男演员。
10、樊亦敏:亚洲电视合约女艺员。
11、樊昊仑:内地男演员。
12、樊平:画家。
13、樊明武:湖北省科协主席。
14、樊军判滚或:国家注册人力资源管理师、心理咨询师。
15、樊波:内地歌手。
16、樊东升:医疗专家。
等等
樊仲华:新野(今属河南),东汉官吏。少与刘秀游,光武即位,征为侍御史,累迁郡太守。
樊英:鲁阳(今河南鲁销首明山)人,东汉学者。习京氏易,兼明五经,隐于壶山之阳。著易章句,世名樊氏学。官至光禄大夫。
樊阿:彭城(今江苏徐州)人,三国名医,华佗弟子。擅针灸,主张可深刺,一反当时胸、背、腹不可过四分之二说。
樊逊:河东北猗氏(今山西临猗)人,北朝北齐哲学家。幼时好学,专心典籍。初为县主簿,后诏入秘府刊定书籍,时有“文章成就,莫过樊孝谦(樊逊字)”之说。累官至员外散骑侍郎。
樊叔略:陈留(今河南开封)人,隋代名臣。西魏中授都督,北周时,封清乡县公,拜汴州刺史,入隋,为晋安定公,迁相州。政绩卓著,有歌曰:“智无穷,清乡公。上下正,樊安定芹旅。”后拜司农卿。
樊兴:安州(今湖北安陆)人,唐代名将。从唐太宗李世民征战四方,积功封营国公。贞观中,讨陵州獠,击吐谷浑,迁左监国大将军,封襄城郡公。后拜检校右武侯将军。
樊宗师:河中(今山西永济)人,唐代官吏、学者。历进谏议大夫。力学多通,作文力求古奇,至不可句读。
樊敬:郓城(今属山东)人,明朝名将。洪武年间进士,督饷征安南(今越南)、攻沙漠,数有功;扶真定,镇济宁,终刑部左侍郎。
樊镇:河南考城(今民权)人,明代官吏。洪武进士,博通经史,性刚直,授监察御史,振肃风,有政绩,累官山西右布政使。
樊玉衡:黄冈(今属湖北)人,明代官吏、学者。由推官擢御史,性强敢直言,累官至刑部主事、太常少卿。著有《智品》。其子维城、维甫俱有名于当时,樊维城著有《盐邑志林》,樊维甫著有《西霞集》、《三易衍符》、《天机密铃》等。
樊梦斗:河北文安人,明末清初诗人。明亡后,隐居桐柏山,著有《驻槎诗集》。
樊镇:通州(今北京通县)人,清代学者、道士。号煮石山人,主白马庙,工诗文、书画。著有《来鹤山房诗集》、《群玉篇》。
樊圻:江宁(今江苏南京)人,清代画家。金陵八家之一,山水、人物、画卉,无不精妙。其兄樊沂及其子樊云均为当时画家。
樊钟秀:河南宝丰人,民国时军阀。曾被孙中山任命为建国豫军总司令。一九三零年参加中原大战,任阎冯联军邓宝珊部副总司令,不久在蒋空军轰炸许昌时阵
樊 英:字季齐,生于汉代,南阳鲁阳人。他通晓阴阳地理,并洞悉其中的奥妙,能推测灾异。他在壶山之阳隐居时,向他求学的人从四处涌来。无论州郡如何礼请他,他都不应。有一次,有暴风从西方吹来,樊英对学生们说:“成都市正在发生火灾。”就喝了口水冲西喷去,并让学生记住当天的日子。后来有人从蜀郡来,说那里大火,发生的时间与与樊英喷水的日期正好相符。来人还说,当时有黑云从东边突然袭来,须臾之间转为大雨,于是火灾得以扑灭。永建年间,宫殿上有一架钟在无人敲击时,自己能发响,皇上对此甚为忧虑,公卿大臣们无人能解。于是便去询问樊英,樊英说:“蜀岷一带发生山崩了,山是铜为母,母亲崩,所以儿子鸣。这并不表示当今圣朝会有什么灾祸。”时隔不久,果然有人向朝廷奏报,蜀地发生了山崩的消息。在中国古代,隐士多是修道之人,修道人具有特异功能并不足为奇,因此他能用遥识功能看见成都市的火灾,并用功能扑灭它。
樊 逊:北齐哲学家,他对道教神仙方术加以批判,认为皆虚妄之术,“秦皇汉帝,信彼方士,冀遇其真,徐福去而不归,栾大往而无获。犹谓升遐倒影,抵掌可期,祭鬼求神,庶或不死。江璧既返,还入骊山之墓;龙媒已至,终下茂陵文坟”(《北齐书·樊逊传传》),到头来都进了坟墓。
樊 兴:安州人。以罪为奴。从唐公平长安,授左监门将军。从秦王积战多,封营国公,数赐黄金杂物。后坐事削爵。贞观六年,陵州獠反,命讨之,为左骁卫将军。又从李靖击吐谷浑,为赤水道行军总管。后军期,士多死,亡失器仗,以勋减死。后为左监门大将军、襄城郡公。太宗征辽,以兴忠谨,副房玄龄留守京师,检校右武侯将军。卒,赠左武侯大将军、洪州都督拆雹银,陪葬献陵。
樊 圻:明万历四十四年至清康熙三十三年后(1616-1694后)清画家。字会公,江宁(今江苏省南京)人。擅画山水、花卉、人物。为“金陵八家”之一。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其《柳溪渔乐图》
樊 弘:四川I江津人。民国14年北大毕业后,任北京《中美晚报》编辑助理和《国民公报》编辑 员。后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经济研究院研究生。回国后,历任湖南大学、中央大学经济系教授和复 旦大学经济系教授兼主任。民国31年任中央研究院社会研究所专项研究员。民国35年后,任北京大学经济系教授。 1950年加入中国肆数共产党。曾任政协第一、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九三学社第七 届中央委员会顾问。 1988年4月在北京逝世,终年88岁。著有 《劳动立法原理》。编有《社会调查方法》、《中国劳动年鉴》(与人合编)、《工资理论之发展》、《论社会主义下商品生产和价值规 律》等。
樊于期:战国时秦将,避罪于燕,得燕太子丹之庇护,后因荆轲欲替太子丹杀秦王,愿得其首级以入秦,遂自刎而死。
樊宗师:字绍述,河中人。始为国子主簿。元和中,擢军谋宏远科,授著作佐郎。历金部郎中,绵、绛二州刺史。进谏议大夫,未拜,卒。诗七百六十九篇旅宴。今存一首。
昔桂阳太守赵范寡嫂。先主平江南,范降。范寡嫂曰樊氏,有国色,范欲以配云。云辞曰:“相与同姓,卿兄犹我兄。”固辞不许
樊哙 汉初将领,沛县人。
樊英 字季齐,生于汉代,南阳鲁阳人。
樊逊 北齐哲学家,他对道教神仙方术加以批判,认为皆虚妄之术,“秦皇汉帝,信彼方士,冀遇其真,徐福去而不归,栾大往而无获。犹谓升遐倒影,抵掌可期,祭鬼求神,庶或不死。江璧既返,还入骊山之墓;龙媒已至,终下茂陵文坟”(《北齐书·樊逊传传》),到头来都进了坟墓。
樊稠 (?-195),东汉末年军阀,官至右将军、万年侯。凉州金城人。董卓部。董卓死后,无所依附,于是伙同李傕、郭汜、张济等人合众十余万反扑长安,败吕布、杀王允,把持朝政。后马腾与李傕有隙,交战数日,溃败长平观下。樊稠追至陈仓,与韩遂友好罢兵,却遭李傕猜疑。不久,于会议中为李傕刺杀。(猜疑只是权争的托词罢了)
樊兴 安州人。以罪为奴。从唐公平长安,授左监门将军。从秦王积战多,封营国公,数赐黄金杂物。后坐事削爵。贞观六年,陵州獠反,命讨之,为左骁卫将军。又从李靖击吐谷浑,为赤水道行军总管。后军期,士多死,亡失器仗,以勋减死。后为左监门大将粗脊粗军、襄城郡公。太宗征辽,以兴忠谨,副房玄龄留守京师,检校右武侯将军。卒,赠左武侯大将军、洪州都督,陪葬献陵。
樊圻 明万历四十四年至清康熙三十三年后(1616-1694后)清画家。字会公,江宁(今江苏省南京)人。擅画山水、花卉、人物。为“金陵八家”之一。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其《柳溪渔乐图》
樊莹 (1434—1508),字廷璧,号澄江,常山人。明天顺八年(1464)进士,引疾归养。成化三年(1467),应知县李溥之聘编纂《常山县志》。四年授行人,出使西川(今野滚四川中部),不受地方馈赠,民建“却金亭”以彰其德。此后,历任山东道监察御史、云南巡按、松江知府、河南按察使、应天知府、南京工部右侍郎、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等职。惩贪官、精吏治、赈济灾民,不遗余力,为民爱戴。弘治八年(1495),因病辞官,授徒讲学,长达七年。弘治十六年,云南景东卫地区地震,天灾频仍,贵州亦多灾异,又被推荐授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巡按云贵,弹劾镇巡官之罪,罢撤不称职文武官员1700人。还查清指挥吴勇侵吞府库钱财,图谋逃脱罪责,虚夸灾情一案,威名大震。前后三入云贵,虽年已古稀,犹跋涉于穷崖绝险瘴疠毒侵之地,查访政治利弊和民间疾苦,深得民心,升任南京刑部尚书。正德元年(1506),辞官回乡。时刘瑾专权,莹在任时曾忤瑾,瑾以会勘隆平侯争袭事诬陷,又追究任松江知府时为苏民困而减征官布之事,削籍为民。
晚年,常于农忙时,坐竹轿戴笠帽,子孙抬行田间,谓非徒视庄稼,而欲子孙习劳。病危时,叮嘱其子道:“世俗治丧,率用浮屠,岂有饭僧礼佛而获冥福乎?汝成吾志,勿为流俗所移。”正德三年十一月十八日病故,葬博望乡(今常山县何家乡)大尖山。正德十四年昭雪,追赠太子少保,谥清简。
樊继祖 字孝甫,号双岩,郓城县人,明正德6年 (1511年)进士。初任临颖(今河南省)知县,因御寇有功,提升为御史。奉命勘查庄田,清出被侵占民田2万余顷岩镇,权贵为之敛迹。又做河南副使、江西参政。在大同兵变时,任兵部左佥都御史,前往平叛。樊继祖擒其首恶,叛乱遂平,嘉靖16年(1537年)升兵部左侍郎,嘉靖19年(1540年)升兵部尚书。嘉靖22年(1543年),改工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督御史,封太子少保。在朝居官40余年,后辞官返乡,卒于嘉靖37年(1558年)9月5日,享年78岁。著有《双岩奏疏》、 《十友传》、《山海纪程》、《金丹集》等,流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