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欧洲古典音乐欣赏》交响乐各体裁及结构的关系论文 20

 我来答
kaisa8886
2012-12-21 · TA获得超过284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6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32万
展开全部
介绍你参考我在大学授课时的一篇备课笔记,希望能够帮你。
浅谈交响曲的第一乐章结构和贝多芬的贡献
一、交响曲含义的渊源
“symphony”一词源于古希腊,“sym”是“一起、同时”的意思;“phony”是两个以上音和谐的意思。一般指乐队各声部同时奏出和谐的音符。
二、交响曲体裁的渊源
17世纪末意大利式歌剧序曲的结构是:“快板——慢板——快板”。 在18世纪逐渐脱离歌剧,吸收其他器乐曲的因素,发展成为独立的有3个乐章的器乐体裁,依然属于小型乐队或器乐重奏的作品。
三、交响曲体裁的定型
海顿、莫扎特的大量创作实践,最终确立了规范的交响曲式,即古典交响曲。它通常包括有4个乐章:
第一乐章,快板,奏鸣曲式;
第二乐章,慢板(或稍慢),节略的奏鸣曲式、三段式、复三段式、变奏曲式,具有抒情性;
第三乐章,快板(或稍快),小步舞曲;
第四乐章,快板(或急板),回旋曲式、奏鸣回旋曲式等。
与此同时,交响曲整体的调性布局、和声结构、各乐章间的对比与平衡、乐队中乐器的组合与规模等均得到规范化而基本定型。
四、交响曲体裁的发展
交响曲在贝多芬手下则被发挥到极至:
1、展开部与尾声得到扩大;
2、主题对比强烈;
3、和声富于动力性;
4、第三乐章以谐谑曲取代小步舞曲等;
5、注入了前所未有的人文主义思想。
贝多芬《第三交响曲——英雄交响曲》标志着交响曲进入19世纪浪漫主义交响曲的新阶段。
五、交响曲曲式结构
特别强调是第一乐章所必须采用的奏鸣曲式的结构。一般分为引子、呈示部、发展部(展开部)、再现部和尾声。
1、引子
奏鸣曲式可以有引子,也可以不安排引子。
引子是主题的高度概括,是一个特别的提醒。比如,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命运交响曲》的引子,贝多芬自己称为“命运在敲门”。引子出现,马上渲染了音乐的气氛,确立了主题的基调。
早期奏鸣曲的引子一般不参与发展,但是贝多芬、舒伯特等人都曾在发展部当中引用引子的材料或者进行再次适当地提示,比如《命运交响曲》。
2、呈示部
呈示部包括主部、连接段、副部及小结尾。
主部:主部主题又称第一主题,调性就是交响曲的调性。反映交响曲主要的、最基本的思想;
副部:副部主题也称第二主题,在调性上与主部主题要有明显的对比。古典奏鸣曲式要求主部与副部之间保持严格的调性关系,即副部出现在主部的属调(纯五度)上,而贝多芬后期的作品呈示部中出现三度关系的主部和副部,浪漫主义作品甚至有二度关系的。
一般来说,主部和副部的乐思往往是对比并置的或者是对比冲突的,这种并置或者冲突构成了奏鸣曲式的主要结构力量。主部和副部的主题是后面发展部发展的主要素材。
3、发展部(展开部)
发展部也称展开部或自由幻想部。
呈示部中的乐思在发展部中得到展开和发挥。展开的方式一般有:
1)主题在发展部里面变形、模进(严格变奏和自由变奏方式);
2)主部主题和副部主题同时出现;
3)主部主题和副部主题交替出现;
4)主部主题和副部主题在不同调性上出现;
5)用复调手法发展乐思;
6)把主体中的单独动机进行拆分发展;
7)引入新的被称作“插部”的乐思(其实就是采用主部和副部以外的新材料);
以上一切手段的目点,就是为了营造两个主题间的对比、冲突,使矛盾激化,产生戏剧化的冲突效果。
4、再现部
当音乐经过一系列眼花缭乱的发展后,主部主题在主调上进行再现,通过一个连接部再将副部主题提升到主调上再现,将矛盾冲突进行协调统一,手法是用两个主题的调性统一来使音乐的戏剧冲突得到平衡和解决。
5、华彩段
华彩段也就是炫技的段落,在早期古典音乐的器乐和声乐中都是存在的,在这个段落到来时,歌唱家和演奏家可以即兴发挥,展示高超的歌唱和演奏技术,藉以烘托音乐氛围,获得听众赞赏。
但贝多芬写定了华彩段,从此华彩段不能随意进行发挥。个人认为,贝多芬之所以这么做,也是一个必然:交响乐队的编制和乐器品种的发展,以及作品篇幅的大规模提高,已经很难有即兴发挥的空间和必要性了。
6、尾声
尾声是交响曲第一乐章奏鸣曲式的终结,采用完全终止式(稳定终止),有时尾声的篇幅也很长,类似第二发展部。这样尾声显得很有内容,避免了不匆匆一笔带过而显得苍白。

你可以适当改写一下,祝你好运!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