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翻译作能仁 , 意思是可以利益三界, 度脱众生, 及为利他觉他之意。牟尼是尊称,翻作寂默,意思是寂照智明,默契真理,即为智行自觉之意,释迦牟尼便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意思,简称为佛陀。
相传释迦牟尼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在今尼泊尔南部提罗拉科特附近)净饭王的太子,属刹帝利种姓。母亲摩耶夫人是邻国拘利族天臂国王之女。摩耶夫人在回父国途中,于蓝毗尼分娩后7天去世,太子因此由姨母摩诃波阇波提抚养成人。
记载
关于释迦牟尼生卒年代,南传和北传的佛教有不同说法。据汉译《善见律毗婆沙》“出律记”,推断为公元前565年至公元前485年。南传佛教或认为是公元前623年至公元前544年,一说是公元前622至公元前543年。
释迦牟尼幼时受传统的婆罗门教育,29岁(一说是19岁)时有感于人世生、老、病、死各种苦恼,加上释迦族姓面临灭族的战争威胁,对当时的婆罗门教不满,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道。
释迦牟尼
后人尊称;“释迦”,所属部族名,为意“能”、“勇”;“牟尼”意为“文”、“仁”、“寂默”...《梨俱吠陀》诵诗曾载,名“牟尼”的出家修行者蓄长发、著褐脏衣、飞行空中,饮毒汁而无碍;释迦牟尼,能仁寂默、来自释迦族的修行成就者、释迦族的圣人
佛,全称佛陀,佛教术语
福慧两足尊,亦福德、智慧修行圆满者;亲证三界一切法因,究竟解脱于三界轮回、对宇宙生命成因彻底明了、真正觉悟的圣者
释迦牟尼佛,又名释迦文佛等
来自释迦族、通达宇宙大道及生命真理、修行圆满、取得正果的人天师表
供参
参考资料: wi ji bai ke
梵语“释迦牟尼”,华言能仁寂默。“能仁”者,能以仁慈一切众生,“寂默”者,不着相。“寂”是不着身相;所谓“不离菩提场,而至鹿野苑”。终日出入往返,着衣吃饭,及至赤足走遍全印度,悉皆寂无身相。“默”是不着语相;所谓“终日说法,无法可说”。乃至说法四十九年,不曾说出一字,是皆默无语相。兹再详解其义:能仁者,是大悲;寂默者,是大智。凡夫有悲无智,二乘有智无悲,菩萨虽具悲智,而未能究竟。佛是大乘极果圣人;大乘者,即是大白牛车(比喻)。这辆大白牛车,有两个轮子,一个是悲轮,一个是智轮。释迦佛驾着这辆大白牛车,悲智二轮,一齐双运,普载一切众生,由凡夫地越过化城,直抵宝所。唯佛一人,悲智双运,究竟圆满,故号为能仁寂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