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古印度佛教本土化得过程,原因及其与中国文化的冲击融合,并分析中印文化交往的启示意义

 我来答
仲文茵0P
2012-12-23 · TA获得超过214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6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1.2万
展开全部
佛教还是佛教,释迦佛的教育思想和宗旨从没有变过。您所谓的本土化,只是形式上的本土化。例如,梁武帝闻经云“清净比丘及诸菩萨,于歧路行,不踏生草,况以手拔。云何大悲,取诸众生血肉充食。”而发大慈悲心,号召丛林僧众不食众生肉。这就是本土化的一个例子。事实来讲,因为佛教传入我国后,实行丛林教学制度,比丘、比丘尼有了固定的道场讲经说道,所以不再托钵化缘,所以让他们吃三净肉也就不那么现实,所以茹素绝对是好事,利于修清净心。当年释迦佛在世,住的都是竹林、野外,到了中国后,一方面是受到皇家的礼遇,另一方面也是气候不允许再风餐露宿所以修建了道场。
说道融合,那就是佛法和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所以佛法进入我国,很快得到了大家的接受,我国能接受大乘佛法,而东南亚大多只能接受小乘佛法(自我解脱之法),我个人认为也是因为有儒家思想的铺垫。佛法是圆融的,能和一切世间法融合,所以不存在冲击之说。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啊!万法是一不是二。
要想知道更深的东西,希望你能涉猎一些佛家大德所著的佛学著作,从而了解佛法,我们在此能说的只是只言片语而已。
南无阿弥陀佛。
学识殿堂
2012-12-24 · TA获得超过106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43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91.3万
展开全部
同学,你是西安科技大学研一上中国传统文化课的学生吧!你这也太狠了吧,考试题目这么长的你都能问出答案来、。。。。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百度网友6c37214
2012-12-22 · TA获得超过4260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767
采纳率:66%
帮助的人:298万
展开全部
你这样问,答案太多,不好讲清楚,建议你去看圣严法师著的《佛学入门手册》,你的这些问题都有解答。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2-12-22
展开全部
你要我替你做毕业论文啊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灵助
2012-12-22 · TA获得超过6342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459
采纳率:68%
帮助的人:645万
展开全部
“佛法不坏世间法”

无论是在印度还是中国、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是一个人还是群体,“佛法”只会起到积极的作用,而作用的大小、程度的深浅都离不开每个人各自希望接受的预期。

每一个不同的国家、种族、区域都有完全不同的习惯,能够承载、包容一切不同习惯并且把佛法通过合理的方式介绍给愿意接受的人,是“佛教(佛法教育)”的根本目标。

不管是任何人,如果他能懂得佛法并把一切自己所知、所悟与有缘人分享,就是佛法教育所包含的文化交往带给人们的唯一启示意义!

阿弥陀佛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3)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