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十大经典故事有哪些
6个回答
展开全部
每一尊佛出世都有这么八种瑞相:1、舍兜率天 2、降王宫 3、弃位出家 4、苦行学道 5、降伏魔王波旬 6、成最正觉(即成佛)7、讲经说法,开导众生,使众生离苦得乐 8、示现灭度,入涅槃
这是每一尊佛都有的故事,当然,包括下一尊弥勒佛。而每个佛的故事都有差异,这里略举一例,非常好的例子,叫《七个儿子与一个拐杖的故事》。
在佛陀的时代,佛陀曾经以一只拐杖让七个儿子、七个媳妇了解到什么是孝道。一天佛陀出去托钵时,在路上碰到一位很年迈的婆罗门教徒,他的背已经驼了,拄著一根拐杖还捧著一个碗,走起路来很吃力。乞丐,要饭的,福薄到没法再薄了,除了死人就是他。他弯著腰弓著背,拐杖向前撑一步,他才能走一步。佛陀看在眼里,怜悯在心,加紧脚步上前去扶著老人:老人家,你走路那么不方便,为什么还要出来托钵,还要出来讨饭,难道没有孩子照顾你吗?老人回答:有,我有七个儿子,但是都娶妻成家了,他们有妻子要照顾,有孩子要养育,所以无法容纳我,把我赶出来。这是老人家回答佛陀的回话。我们通过这段话,我们看到问题在外,不在内,孩子娶妻生子了,无法容纳我,所以才把我给轰出来了。「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老人家不知道这个道理,还是在埋怨他的儿子、埋怨他的媳妇,因为娶妻生子了,所以他们不养我,没有反弓自省,没有改正自己过错的认识。说著他抬头一看,认出是佛陀,赶紧跪下说:佛陀!您救救我,我到底用什么道理,才能感化教育我的儿子?你看还是要教育别人,还是要求佛陀帮助他,看来这个老人家是一点道理都不懂。「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六祖惠能大师说
的,他不知道向内求,只知道向外求,找原因。
佛陀很慈祥的说,道理要用心听,它翻译成普通话了,可能就是谛听。他说道理要用心听,才能启发他的良心。老人说:那要启发我的儿子,教育他们就难了。你看他还是认为要教育儿子,要启发别人。因为现在他们心中,只有自己的妻儿,没有多余的时间听道理。你看还是想要教育别人,找别人的问题。佛陀说:只要你用心,仍然可以。老人问:我要如何用心?佛说:你什么都不要想,只要记得将你手中的拐杖,用心拿好,走路时用心走稳。咱们说这是什么?止,止住妄念,止在哪里?止在拐杖上;完了,观。你要用最虔诚的心,去感恩这根拐杖。其实佛陀很婉转的指出了他身上存在的问题,您之所以老人家今天福薄到这种程度,就是不会感恩,换句话说,感恩的人有福,感恩的人不会当乞丐。你要用最虔诚的心,去感恩这根拐杖,因为它帮助你走路,这是第一条,你要看到,你要知恩。第二件事,怎么观察这个拐杖,若有恶狗跑来,你可以用拐杖赶走它,第二个作用。佛陀启发他,你手里这个拐棍,第一帮你走路,第二有恶狗来,它可以把恶狗赶走,保护自己。涉水时可以用拐杖去探探深浅,以测安全,你看第三个作用。过河的时候,可以用拐棍探探水的深浅,来保证安全。它助你走出一条平坦的路,不会踢到石头而跌倒,这一切你都要用心感恩它。如果你的意念言语都很用心,就能感化你的儿子。怪不怪,迷信吗?我怎么感恩这根拐杖,我的儿子就能得到感化?不可思议.
这个故事为什么佛选了一个乞丐而讲出来?它说明一个道理,贫贱福薄到像乞丐这样的人,都有要感恩的东西,更何况我们今天在座的诸位。乞丐,社会的最底层,而且是老婆罗门,没有劳动能力,只能靠要饭度日,就这种人都有要感恩的对象。换句话说,你之所以今天福薄到这种程度当乞丐,就是因为你不会感恩。佛不可能把福给你,也不可能把好的命运给你,只能把教育给你、把方法给你,你自己要照著修,福就来了,就能感化你的儿子。老人心想,这的确是真的,这个时候我还能靠谁?你看启迪智慧。我只能依靠这根拐杖而已,这根拐杖给我的帮助最大,我应该感恩。你看,找到感恩的对象了,明白感恩的道理了,从此老人拳拳服膺佛陀所说的话,听话、老实、真干!拳拳服膺,一丝不苟,坚决落实,不再抱怨儿子娶妻生子,没有心照顾我,所以把我轰出来了。用那个时间,不干这个,不搞是非人我,不找他人的麻烦和责任,而一心一意的感恩,每一天都感念著拐杖的恩情。你要在今天咱们说不是傻子吗?原来是叫花子,今天变成疯子了,感念著拐杖的恩情。有时他脱口而出,边走路边念叨:感恩!感恩拐杖帮助我走路,感恩拐杖让我探测水的深浅,感恩拐杖保护我的身体轰走恶狗。你看这三件事,做这样的观想,止住妄念,止住是非人我,止住埋怨儿子的这种怨气。他不断不断的感恩,一门深入,长时薰修,心想口念均是感恩。
老人的七个儿子在平时的生活中,唯有妻子儿女是他们的最爱。有一天他们听人说,城里有一位佛陀能够赐福给世人,若求佛赐福,人人都可得到最大的福报。真的吗?真的,福自己求,命由我造,福自己求,佛不可能把福给你,他告诉你修福的方法而已。我们看看这七个儿子是怎么转变的?这七个兄弟就相邀一起去求佛赐福,自私自利,到这个时候,想要福,谁不想要福,谁不想过好日子?人生一世福愈大愈好,所以就相邀,咱们一块去,找佛来赐福,多好的事,甚至连妻儿都带去了。到达王舍城耆闍崛山时,佛陀正在为大众开示。那一天老婆罗门也拿著拐杖,捧著碗出来祈祷,现在他所有的烦恼都去除了。大家注意听这句话,会感恩的人的标准是什么?所有的烦恼都去除了。换句话说,只要有一毫的烦恼,你感恩感得不圆满,感恩感得不究竟。不要小看「所有」这两个字,做到是真难。
他所有的烦恼都去除了,心里只有感恩,一心只有感恩。不给烦恼留地方,人家就一个拐杖,他没别的了,除了拐杖可能就是空气了,白吸。所以边走还是边念著感恩,感恩他的拐杖。咱们今天看,这神经病。会感恩的人不是神经病。有人路过看到老人那么慈祥,又满口的感恩,於是问他,老人家您的心那么知足感恩,您一定是位有福的人。你看会感恩的人有福。有什么福?一个叫花子,一个乞丐。那个人接著说,您可知道佛陀在王舍城耆闍崛山说法,您想不想去看看佛?让佛为您祝福。老人听了满心欢喜,他说:非常感恩佛陀,佛曾在路途中对我开示,所以我现在过得很欢喜。「一箪食,一瓢饮,回不改其乐」。你看他是个叫花子,心里过得很欢喜。「未发其福,先发其慧」,《了凡四训》上说,他的福还没发出来,智慧先发了。未发其福,先发其慧,知道感恩的人就有智慧,福还没现前,智慧先出来,以慧导福。所以我现在过得很欢喜,心灵很自在,不知如何才能再见到佛,再闻佛陀的开示。
这位过路的好心人就说:我正要去礼佛闻法,我们可以一起去。福报现前了,有人告诉他佛在讲法,能闻法是福,老人就随著好心的过路人去了耆闍崛山。那时佛陀已经开始说法了,老人从远处慢慢的走来了,边走还是边念著感恩,感恩拐杖帮助我,一直走到佛前。佛陀看到他就说:你来了,老婆罗门看你这么欢喜,你到底如何感恩?你来这里再多念几次吧。当时有很多人听闻佛法,老人不知他的儿子们也在场,他面露笑容,满面风光,一点没有烦恼的说。你看看这三句话,「面露笑容,满面风光,一点都没有烦恼」。感恩什么样子?你说我有感恩的心,我会感恩,我知道感恩,我懂感恩,那你必须面露笑容,满面风光,一点都没有烦恼,这三个标准你做到了,感恩於内,外露其相就是这三点。我很感恩这根拐杖,它伴我走路、伴我生活,帮助我度过危险的路;让我渡水时,知道深浅;如果有恶狗,还可以用它保护我,把狗赶走,所以我感恩手中的这根拐杖。佛陀听了很欢喜,用眼睛扫视著他的七个儿子和七个媳妇。佛陀语重心长的说:对!人生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感恩心,一根拐杖就可以帮助你生活,可以让你那么欢喜的过日子,所以你应该感恩。世间有很多人不如一根拐杖,不知孝敬父母,将来的因果一样会受到儿子的折磨,还要堕入地狱,像这样的人生就是欠缺感恩心,若能孝养父母才是有大福之人。佛就讲完了,七个儿子媳妇看著自己老父亲,又听到佛陀的说法,实在惭愧得无地自容。他们的良知即
刻被启发,七个儿子同时站起来,媳妇也跟著一起来到佛陀的面前顶礼,感恩佛陀。然后转过身到老父亲身边,扶著他说:我们很惭愧、很忏悔,从今天开始要请父亲回家,一定要奉养您,这时七个儿子都争著要迎请父亲回家孝敬。故事讲到这就完了。
自度才能度他,老人家不知道感恩,现世受这种苦报,当乞丐,有儿子不孝养他。儿子不孝养父亲,佛说了要堕入地狱,自毁就是毁他。而老人家并不是找街道委员会去做七个儿子的工作,也不是到法院去打官司,要跟这七个儿子掰哧,让法院做出裁决。「行由不得,反求诸己」,知道自己的德行薄,知道自己的福薄,要修,而修福最好的方法就是存一颗感恩的心。老人家感恩拐杖,通过这根拐杖,这是个药引子,把感恩的心引发出来,福报就现前了。福报现前,七个儿子都争著要孝养他,那是大福之人。而七个孩子都孝养父亲这颗心一发,他们还会堕地狱吗?不会了。不孝养父母肯定要堕地狱,而孝养父母就不会了。老人家把自己的感恩心一出
来,依报随著正报转,儿子是依报,他的正报好了,转了,会感恩了,你看依报全变了。所以《弟子规》上说的,「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强调的就是正报。《了凡四训》上说,「凡有财有势者,其立德皆易」,你建立德行都容易;「易而不为,是为自暴」,你自暴了没关系,你是正报,你正报自暴自弃,依报就跟著倒楣了。所以如果这个老人家要跟儿子结怨,冤冤相报,指责别人的不是,指责别人不孝养父母、不懂事,自己毁了,也把儿子毁了。自己有了感恩心,境界提高了,儿子也救了,这叫大圆满。
就这一天二十四小时,除了睡觉之外,醒著就给自己两个任务,第一发现感恩的对象,第二找到自己的过错,这齐了。为什么?儿子就回来孝养你了,你不用再想别的了。这老人家想什么?什么都没想,就是感恩这个拐杖,感著感著福报现前了。君子乐得做君子,小人冤枉当小人,你看老人家面露笑容,满面风光,一点烦恼都没有。你看君子乐得做君子,最后怎么著?七个儿子争先恐后来养他。这个道理很深,依报随著正报转,一切法由心想生,相由心生,境随心转,心现识变,这不都是这个道理吗?所以问题不在外,问题在内。内,我没有问题,我们最大的问题就是发现不了自己的问题。
就举这么一个吧,很有代表性的,看完了看懂了,你就觉悟了。
这是每一尊佛都有的故事,当然,包括下一尊弥勒佛。而每个佛的故事都有差异,这里略举一例,非常好的例子,叫《七个儿子与一个拐杖的故事》。
在佛陀的时代,佛陀曾经以一只拐杖让七个儿子、七个媳妇了解到什么是孝道。一天佛陀出去托钵时,在路上碰到一位很年迈的婆罗门教徒,他的背已经驼了,拄著一根拐杖还捧著一个碗,走起路来很吃力。乞丐,要饭的,福薄到没法再薄了,除了死人就是他。他弯著腰弓著背,拐杖向前撑一步,他才能走一步。佛陀看在眼里,怜悯在心,加紧脚步上前去扶著老人:老人家,你走路那么不方便,为什么还要出来托钵,还要出来讨饭,难道没有孩子照顾你吗?老人回答:有,我有七个儿子,但是都娶妻成家了,他们有妻子要照顾,有孩子要养育,所以无法容纳我,把我赶出来。这是老人家回答佛陀的回话。我们通过这段话,我们看到问题在外,不在内,孩子娶妻生子了,无法容纳我,所以才把我给轰出来了。「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老人家不知道这个道理,还是在埋怨他的儿子、埋怨他的媳妇,因为娶妻生子了,所以他们不养我,没有反弓自省,没有改正自己过错的认识。说著他抬头一看,认出是佛陀,赶紧跪下说:佛陀!您救救我,我到底用什么道理,才能感化教育我的儿子?你看还是要教育别人,还是要求佛陀帮助他,看来这个老人家是一点道理都不懂。「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六祖惠能大师说
的,他不知道向内求,只知道向外求,找原因。
佛陀很慈祥的说,道理要用心听,它翻译成普通话了,可能就是谛听。他说道理要用心听,才能启发他的良心。老人说:那要启发我的儿子,教育他们就难了。你看他还是认为要教育儿子,要启发别人。因为现在他们心中,只有自己的妻儿,没有多余的时间听道理。你看还是想要教育别人,找别人的问题。佛陀说:只要你用心,仍然可以。老人问:我要如何用心?佛说:你什么都不要想,只要记得将你手中的拐杖,用心拿好,走路时用心走稳。咱们说这是什么?止,止住妄念,止在哪里?止在拐杖上;完了,观。你要用最虔诚的心,去感恩这根拐杖。其实佛陀很婉转的指出了他身上存在的问题,您之所以老人家今天福薄到这种程度,就是不会感恩,换句话说,感恩的人有福,感恩的人不会当乞丐。你要用最虔诚的心,去感恩这根拐杖,因为它帮助你走路,这是第一条,你要看到,你要知恩。第二件事,怎么观察这个拐杖,若有恶狗跑来,你可以用拐杖赶走它,第二个作用。佛陀启发他,你手里这个拐棍,第一帮你走路,第二有恶狗来,它可以把恶狗赶走,保护自己。涉水时可以用拐杖去探探深浅,以测安全,你看第三个作用。过河的时候,可以用拐棍探探水的深浅,来保证安全。它助你走出一条平坦的路,不会踢到石头而跌倒,这一切你都要用心感恩它。如果你的意念言语都很用心,就能感化你的儿子。怪不怪,迷信吗?我怎么感恩这根拐杖,我的儿子就能得到感化?不可思议.
这个故事为什么佛选了一个乞丐而讲出来?它说明一个道理,贫贱福薄到像乞丐这样的人,都有要感恩的东西,更何况我们今天在座的诸位。乞丐,社会的最底层,而且是老婆罗门,没有劳动能力,只能靠要饭度日,就这种人都有要感恩的对象。换句话说,你之所以今天福薄到这种程度当乞丐,就是因为你不会感恩。佛不可能把福给你,也不可能把好的命运给你,只能把教育给你、把方法给你,你自己要照著修,福就来了,就能感化你的儿子。老人心想,这的确是真的,这个时候我还能靠谁?你看启迪智慧。我只能依靠这根拐杖而已,这根拐杖给我的帮助最大,我应该感恩。你看,找到感恩的对象了,明白感恩的道理了,从此老人拳拳服膺佛陀所说的话,听话、老实、真干!拳拳服膺,一丝不苟,坚决落实,不再抱怨儿子娶妻生子,没有心照顾我,所以把我轰出来了。用那个时间,不干这个,不搞是非人我,不找他人的麻烦和责任,而一心一意的感恩,每一天都感念著拐杖的恩情。你要在今天咱们说不是傻子吗?原来是叫花子,今天变成疯子了,感念著拐杖的恩情。有时他脱口而出,边走路边念叨:感恩!感恩拐杖帮助我走路,感恩拐杖让我探测水的深浅,感恩拐杖保护我的身体轰走恶狗。你看这三件事,做这样的观想,止住妄念,止住是非人我,止住埋怨儿子的这种怨气。他不断不断的感恩,一门深入,长时薰修,心想口念均是感恩。
老人的七个儿子在平时的生活中,唯有妻子儿女是他们的最爱。有一天他们听人说,城里有一位佛陀能够赐福给世人,若求佛赐福,人人都可得到最大的福报。真的吗?真的,福自己求,命由我造,福自己求,佛不可能把福给你,他告诉你修福的方法而已。我们看看这七个儿子是怎么转变的?这七个兄弟就相邀一起去求佛赐福,自私自利,到这个时候,想要福,谁不想要福,谁不想过好日子?人生一世福愈大愈好,所以就相邀,咱们一块去,找佛来赐福,多好的事,甚至连妻儿都带去了。到达王舍城耆闍崛山时,佛陀正在为大众开示。那一天老婆罗门也拿著拐杖,捧著碗出来祈祷,现在他所有的烦恼都去除了。大家注意听这句话,会感恩的人的标准是什么?所有的烦恼都去除了。换句话说,只要有一毫的烦恼,你感恩感得不圆满,感恩感得不究竟。不要小看「所有」这两个字,做到是真难。
他所有的烦恼都去除了,心里只有感恩,一心只有感恩。不给烦恼留地方,人家就一个拐杖,他没别的了,除了拐杖可能就是空气了,白吸。所以边走还是边念著感恩,感恩他的拐杖。咱们今天看,这神经病。会感恩的人不是神经病。有人路过看到老人那么慈祥,又满口的感恩,於是问他,老人家您的心那么知足感恩,您一定是位有福的人。你看会感恩的人有福。有什么福?一个叫花子,一个乞丐。那个人接著说,您可知道佛陀在王舍城耆闍崛山说法,您想不想去看看佛?让佛为您祝福。老人听了满心欢喜,他说:非常感恩佛陀,佛曾在路途中对我开示,所以我现在过得很欢喜。「一箪食,一瓢饮,回不改其乐」。你看他是个叫花子,心里过得很欢喜。「未发其福,先发其慧」,《了凡四训》上说,他的福还没发出来,智慧先发了。未发其福,先发其慧,知道感恩的人就有智慧,福还没现前,智慧先出来,以慧导福。所以我现在过得很欢喜,心灵很自在,不知如何才能再见到佛,再闻佛陀的开示。
这位过路的好心人就说:我正要去礼佛闻法,我们可以一起去。福报现前了,有人告诉他佛在讲法,能闻法是福,老人就随著好心的过路人去了耆闍崛山。那时佛陀已经开始说法了,老人从远处慢慢的走来了,边走还是边念著感恩,感恩拐杖帮助我,一直走到佛前。佛陀看到他就说:你来了,老婆罗门看你这么欢喜,你到底如何感恩?你来这里再多念几次吧。当时有很多人听闻佛法,老人不知他的儿子们也在场,他面露笑容,满面风光,一点没有烦恼的说。你看看这三句话,「面露笑容,满面风光,一点都没有烦恼」。感恩什么样子?你说我有感恩的心,我会感恩,我知道感恩,我懂感恩,那你必须面露笑容,满面风光,一点都没有烦恼,这三个标准你做到了,感恩於内,外露其相就是这三点。我很感恩这根拐杖,它伴我走路、伴我生活,帮助我度过危险的路;让我渡水时,知道深浅;如果有恶狗,还可以用它保护我,把狗赶走,所以我感恩手中的这根拐杖。佛陀听了很欢喜,用眼睛扫视著他的七个儿子和七个媳妇。佛陀语重心长的说:对!人生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感恩心,一根拐杖就可以帮助你生活,可以让你那么欢喜的过日子,所以你应该感恩。世间有很多人不如一根拐杖,不知孝敬父母,将来的因果一样会受到儿子的折磨,还要堕入地狱,像这样的人生就是欠缺感恩心,若能孝养父母才是有大福之人。佛就讲完了,七个儿子媳妇看著自己老父亲,又听到佛陀的说法,实在惭愧得无地自容。他们的良知即
刻被启发,七个儿子同时站起来,媳妇也跟著一起来到佛陀的面前顶礼,感恩佛陀。然后转过身到老父亲身边,扶著他说:我们很惭愧、很忏悔,从今天开始要请父亲回家,一定要奉养您,这时七个儿子都争著要迎请父亲回家孝敬。故事讲到这就完了。
自度才能度他,老人家不知道感恩,现世受这种苦报,当乞丐,有儿子不孝养他。儿子不孝养父亲,佛说了要堕入地狱,自毁就是毁他。而老人家并不是找街道委员会去做七个儿子的工作,也不是到法院去打官司,要跟这七个儿子掰哧,让法院做出裁决。「行由不得,反求诸己」,知道自己的德行薄,知道自己的福薄,要修,而修福最好的方法就是存一颗感恩的心。老人家感恩拐杖,通过这根拐杖,这是个药引子,把感恩的心引发出来,福报就现前了。福报现前,七个儿子都争著要孝养他,那是大福之人。而七个孩子都孝养父亲这颗心一发,他们还会堕地狱吗?不会了。不孝养父母肯定要堕地狱,而孝养父母就不会了。老人家把自己的感恩心一出
来,依报随著正报转,儿子是依报,他的正报好了,转了,会感恩了,你看依报全变了。所以《弟子规》上说的,「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强调的就是正报。《了凡四训》上说,「凡有财有势者,其立德皆易」,你建立德行都容易;「易而不为,是为自暴」,你自暴了没关系,你是正报,你正报自暴自弃,依报就跟著倒楣了。所以如果这个老人家要跟儿子结怨,冤冤相报,指责别人的不是,指责别人不孝养父母、不懂事,自己毁了,也把儿子毁了。自己有了感恩心,境界提高了,儿子也救了,这叫大圆满。
就这一天二十四小时,除了睡觉之外,醒著就给自己两个任务,第一发现感恩的对象,第二找到自己的过错,这齐了。为什么?儿子就回来孝养你了,你不用再想别的了。这老人家想什么?什么都没想,就是感恩这个拐杖,感著感著福报现前了。君子乐得做君子,小人冤枉当小人,你看老人家面露笑容,满面风光,一点烦恼都没有。你看君子乐得做君子,最后怎么著?七个儿子争先恐后来养他。这个道理很深,依报随著正报转,一切法由心想生,相由心生,境随心转,心现识变,这不都是这个道理吗?所以问题不在外,问题在内。内,我没有问题,我们最大的问题就是发现不了自己的问题。
就举这么一个吧,很有代表性的,看完了看懂了,你就觉悟了。
展开全部
一)前世是谁埋了你
从前有个书生, 和未婚妻约好在某年某月某日结婚。到那一天, 未婚妻却嫁给了别人。 书生受此打击, 一病不起。家人用尽各种办法都无能为力,眼看奄奄
一息。这时, 路过一游方僧人,得知情况,决定点化一下他。僧人到他床前, 从怀里摸出一面镜子叫书生看。
书生看到茫茫大海,一名遇害的女子一丝不挂地躺在海滩上。路过一人, 看一眼, 摇摇头, 走了……又路过一人, 将衣服脱下,给女尸盖上, 走了……再路过一人,
过去, 挖个坑, 小心翼翼把尸体掩埋了………
疑惑间, 画面切换. 书生看到自己的未婚妻. 洞房花烛,被她丈夫掀起盖头的瞬间……
书生不明所以。
僧人解释道:看到那具海滩上的女尸吗?就是你未婚妻的前世。
你是第2个路过的人,曾给过他一件衣服。她今生和你相恋,只为还你一个情。
但是她最终要报答一生一世的人,是最后那个把她掩埋的人,那人就是他现在的丈夫。书生大悟,唰地从床上做起,病愈。
(二)蛛儿与芝草
从前,有一座圆音寺,每天都有许多人上香拜佛,香火很旺。在圆音寺庙前的横梁上有个蜘蛛结了张网,由于每天都受到香火和虔诚祭拜的熏托,蛛蛛便有了佛性。经过了一千多年的修炼,蛛蛛佛性增加了不少。
忽然有一天,佛祖光临了圆音寺,看见这里香火甚旺,十分高兴。离开寺庙的时候,不经意间地抬头,看见了横梁上的蜘蛛。佛祖停下来,问这只蜘蛛:“你我相见总算是有缘,我来问你个问题,看你修炼了这一千多年来,有什么真知灼见,怎么样?”
蜘蛛遇见佛祖很是高兴,连忙答应了。佛祖问到:“世间什么才是最珍贵的?”蜘蛛想了想,回答到:“世间最珍贵的是‘得不到’和‘已失去’。”
佛祖点了点头,离开了。
就这样又过了一千年的光景,蜘蛛依旧在圆音寺的横梁上修炼,它的佛性大增。一日,佛祖又来到寺前,对蜘蛛说道:“你可还好,一千年前的那个问题,你可有什么更深的认识吗?”蜘蛛说:“我觉得世间最珍贵的是‘得不到’和‘已失去’。”
佛祖说:“你再好好想想,我会再来找你的。”
又过了一千年,有一天,刮起了大风,风将一滴甘露吹到了蜘蛛网上。蜘蛛望着甘露,见它晶莹透亮,很漂亮,顿生喜爱之意。蜘蛛每天看着甘露很开心,它觉得这是三千年来最开心的几天。突然,有刮起了一阵大风,将甘露吹走了。蜘蛛一下子觉得失去了什么,感到很寂寞和难过。这时佛祖又来了,问蜘蛛:“蜘蛛,这一千年,你可好好想过这个问题:世间什么才是最珍贵的?”蜘蛛想到了甘露,对佛主说:“世间最珍贵的是‘得不到’和‘已失去’。”佛主说:“好,既然你有这样的认识,我让你到人间走一朝吧。”
就这样,蜘蛛投胎到了一个官宦家庭,成了一个富家小姐,父母为她取了个名字叫蛛儿。一晃,蛛儿到了十六岁了,已经成了个婀娜多姿的少女,长的十分漂亮,楚楚动人。
这一日,新科状元郎甘鹿中士,皇帝决定在后花园为他举行庆功宴席。来了许多妙龄少女,包括蛛儿,还有皇帝的小公主长风公主。状元郎在席间表演诗词歌赋,大献才艺,在场的少女无一不被他倾倒。但蛛儿一点也不紧张和吃醋,因为她知道,这是佛祖赐予她的姻缘。
过了些日子,说来很巧,蛛儿陪同母亲上香拜佛的时候,正好甘鹿也陪同母亲而来。上完香拜过佛,二位长者在一边说上了话。蛛儿和甘鹿便来到走廊上聊天,蛛儿很开心,终于可以和喜欢的人在一起了,但是甘鹿并没有表现出对她的喜爱。
蛛儿对甘鹿说:“你难道不曾记得十六年前,圆音寺的蜘蛛网上的事情了吗?”甘鹿很诧异,说:“蛛儿姑娘,你漂亮,也很讨人喜欢,但你想象力未免丰富了一点吧。”说罢,和母亲离开了。
蛛儿回到家,心想,佛祖既然安排了这场姻缘,为何不让他记得那件事,甘鹿为何对我没有一点的感觉?几天后,皇帝下召,命新科状元甘鹿和长风公主完婚;蛛儿和太子芝草完婚。这一消息对蛛儿如同晴空霹雳,她怎么也想不同,佛祖竟然这样对她。
几日来,她不吃不喝,穷究急思,灵魂即将出窍,生命危在旦夕。太子芝草知道了,急忙赶来,扑倒在床边,对奄奄一息的蛛儿说道:“那日,在后花园众姑娘中,我对你一见钟情,我苦求父皇,他才答应。如果你死了,那么我也就不活了。”说着就拿起了宝剑准备自刎。
就在这时,佛祖来了,他对蛛儿的灵魂说:“蜘蛛,你可曾想过,甘露(甘鹿)是由谁带到你这里来的呢?是风(长风公主)带来的,最后也是风将它带走的。甘鹿是属于长风公主的,他对你不过是生命中的一段插曲。而太子芝草是当年圆音寺门前的一棵小草,他看了你三千年,爱慕了你三千年,但你却从没有低下头看过它。蜘蛛,我再来问你,世间什么才是最珍贵的?”
蜘蛛听了这些真相之后,好象一下子大彻大悟了,她对佛祖说:“世间最珍贵的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而是现在能把握的幸福!”
刚说完,佛祖就离开了,蛛儿的灵魂也回位了,睁开眼睛,看到正要自刎的太子芝草,她马上打落宝剑,和太子深情地拥抱在了一起……
(三)千年等待(石桥禅)
有个年轻貌美的少女,出身豪门、多才多艺,她家的门槛都快被媒婆踩断了,她仍不想出嫁,因为她始终都在盼望如意郎君的出现。
有一天,她去庙会散心,在万头攒动的人群中,瞥见一名年轻男子,心中确知就是她苦苦等待的人,然而,场面杂沓拥挤,她无论如何都无法靠近那人,最后眼睁睁地看着心上人消失在人群中。之后,少女四处寻找此人,但这名年轻男子却像是人间蒸发,再也没有出现。落寞的她,只有每日晨昏礼佛祈祷,希望再见那个男人。她的至诚,感动了佛心,于是现身遂其所愿。
佛祖问她:「 你想再看到那个男人吗?」
「是的,哪怕见一眼也行!」
「若要你放弃现有的一切,包括爱你的家人和幸福的生活呢?」
「我愿放弃」少女为爱执着。
「你必须修炼五百年,才能见他一面,你不会后悔吧?」
「我不后悔」斩钉截铁。
于是女孩变成一块大石头,躺在荒郊野外,四百九十九年的风吹日晒,女孩都不以为苦,难受的却是这四百多年都没看到一个人,看不见一点点希望,才让她面临崩溃。最后一年,一个采石队来了,相中了她,把她凿成一块条石,运进城里,原来城里正在建造石桥,于是,女孩变成了石桥的护栏。就在石桥建成的第一天,女孩就看见了那个等了五百年的男人!他行色匆匆,很快地走过石桥,当然,男人不会发觉有一块石头正目不转睛地望着他。这男人又一次消失了。
佛音再次出现:「满意了吗?」
「不!为什么我是桥的护栏?如果我被铺在桥的正中,就能碰到他、摸他一下了!」
「想摸他一下?那你还得修炼五百年!」
「我愿意!」
「很苦,你不后悔?」
「不后悔!」
这次女孩变成了一棵大树,立在一条人来人往的官道上,每天都有很多人经过,女孩每天观望,但这更难受,因为无数次希望却换来无数次的希望破灭。若非前五百年的修炼,女孩早就崩溃了!日子一天天过去,女孩的心逐渐平静了,她知道,不到最后一天,他是不会出现的。又是一个五百年啊,最后一天,女孩知道他会来的,但她的心中竟然不再激动。他终于来了!还是穿着她最喜欢的白色长衫,脸还是那么俊美,女孩痴痴地望着他。这一次,他没有匆匆走过,因为,天太热了。他注意到路边有棵大树,休息一下吧,他想。他来到树下,靠着树根,闭上双眼睡着了。女孩摸到他了,而他就紧靠在她的身边!但是,她无法向他倾诉这千年的相思。只有尽力把树荫聚拢,为他遮挡毒辣的阳光。男人只小睡片刻,因为他还有事要办,他拍拍长衫上的灰尘,动身前一刻,他回头看了看,又轻轻抚摸一下树干,
然后,头也不回地走了!
当那人逐渐消失的那一刻,佛祖又出现了。
「你是不是还想做他的妻子?那你还得修炼。」
女孩平静地打断了佛祖的话:「我是很想,但是不必了。」
「哦?」
「这样已经很好了,爱他,并不一定要做他的妻子。」
「哦!」
「他现在的妻子也曾像我这样受苦吗?」女孩若有所思。
佛祖微微点头。
女孩微微一笑:「我也能做到的,但是不必了。」
就这一刻,女孩似乎发现佛祖微微地吁了一口气。
女孩有些诧异:「佛祖也有心事?」
「这样就好,有个男孩可以少等你一千年了,为了看你一眼,他已经修炼两千年了。」佛祖脸上绽放着笑容。
(四)商人的四个妻子
从前,有个人娶了四个妻子,第四个妻子深得丈夫喜爱,不论坐着站着,丈夫都跟她形影不离。第三个妻子是经过一番辛苦才得到,丈夫常常在她身边甜言蜜语,但不如对第四个妻子那样宠爱。第二个妻子与丈夫常常见面,互相安慰,宛如朋友。只要在一块就彼此满足,一旦分离,就会互相思念。而第一个妻子,简直像个婢女,家中一切繁重的劳作都由她担任,她身陷各种苦恼,却毫无怨言,在丈夫的心里几乎没有位置。
一天, 这个人要出国做长途旅行,他对他四个妻子说:“你肯跟我一块儿去吗?”
第四个妻子回答:“我可不愿意跟你去。”
丈夫恨她无情,就把第三个妻子叫来问:“你能陪我一块去吗?”第三个妻子回答道:“连你最心爱的第四个妻子都不愿意陪你去,我为什么要陪你去?”
丈夫把第二个妻子叫来说:“你能陪我出国一趟吗?”,“我受过你恩惠,可以送你到城外,但若要我陪你出国,恕我不能答应。”
丈夫也憎恨第二个妻子无情无义,对第一个妻子说:“我要出国旅行,你能陪我去吗?”
第一个妻子回答:“我离开父母,委身给你,不论苦乐或生死,都不会离开你的身边。不论你去哪里,走多远,我都一定陪你去。”
他平日疼爱的三个妻子都不肯陪他去,他才不得不携带决非意中人的第一个妻子,离开都城而去。
原来,他要去的国外乃是死亡世界。拥有四个妻子的丈夫,乃是人的意识。
第四个妻子,是人的身体。人类疼爱肉体,不亚于丈夫体贴第四个妻子的情形。但若大限来临,生命终结,灵魂总会背负着现世的罪福,孤单寂寞地离去,而肉体轰然倒地,没有办法陪着。
第三个妻子,无异于人间的财富。不论多么辛苦储存起来的财宝,死时都不能带走一分一毫。
第二个妻子是父母、妻儿、兄弟、亲戚、朋友和仆佣。人活在世上,互相疼爱,彼此思念,难舍难分。死神当头,也会哭哭啼啼,送到城外的坟墓。用不了多久,就会渐渐淡忘了这件事,重新投身于生活的奔波中。
第一个妻子则是人的心,和我们形影相随,生死不离。它和我们的关系如此密切,但我们也容易忽略了它,反而全神贯注于虚幻的色身。
从前有个书生, 和未婚妻约好在某年某月某日结婚。到那一天, 未婚妻却嫁给了别人。 书生受此打击, 一病不起。家人用尽各种办法都无能为力,眼看奄奄
一息。这时, 路过一游方僧人,得知情况,决定点化一下他。僧人到他床前, 从怀里摸出一面镜子叫书生看。
书生看到茫茫大海,一名遇害的女子一丝不挂地躺在海滩上。路过一人, 看一眼, 摇摇头, 走了……又路过一人, 将衣服脱下,给女尸盖上, 走了……再路过一人,
过去, 挖个坑, 小心翼翼把尸体掩埋了………
疑惑间, 画面切换. 书生看到自己的未婚妻. 洞房花烛,被她丈夫掀起盖头的瞬间……
书生不明所以。
僧人解释道:看到那具海滩上的女尸吗?就是你未婚妻的前世。
你是第2个路过的人,曾给过他一件衣服。她今生和你相恋,只为还你一个情。
但是她最终要报答一生一世的人,是最后那个把她掩埋的人,那人就是他现在的丈夫。书生大悟,唰地从床上做起,病愈。
(二)蛛儿与芝草
从前,有一座圆音寺,每天都有许多人上香拜佛,香火很旺。在圆音寺庙前的横梁上有个蜘蛛结了张网,由于每天都受到香火和虔诚祭拜的熏托,蛛蛛便有了佛性。经过了一千多年的修炼,蛛蛛佛性增加了不少。
忽然有一天,佛祖光临了圆音寺,看见这里香火甚旺,十分高兴。离开寺庙的时候,不经意间地抬头,看见了横梁上的蜘蛛。佛祖停下来,问这只蜘蛛:“你我相见总算是有缘,我来问你个问题,看你修炼了这一千多年来,有什么真知灼见,怎么样?”
蜘蛛遇见佛祖很是高兴,连忙答应了。佛祖问到:“世间什么才是最珍贵的?”蜘蛛想了想,回答到:“世间最珍贵的是‘得不到’和‘已失去’。”
佛祖点了点头,离开了。
就这样又过了一千年的光景,蜘蛛依旧在圆音寺的横梁上修炼,它的佛性大增。一日,佛祖又来到寺前,对蜘蛛说道:“你可还好,一千年前的那个问题,你可有什么更深的认识吗?”蜘蛛说:“我觉得世间最珍贵的是‘得不到’和‘已失去’。”
佛祖说:“你再好好想想,我会再来找你的。”
又过了一千年,有一天,刮起了大风,风将一滴甘露吹到了蜘蛛网上。蜘蛛望着甘露,见它晶莹透亮,很漂亮,顿生喜爱之意。蜘蛛每天看着甘露很开心,它觉得这是三千年来最开心的几天。突然,有刮起了一阵大风,将甘露吹走了。蜘蛛一下子觉得失去了什么,感到很寂寞和难过。这时佛祖又来了,问蜘蛛:“蜘蛛,这一千年,你可好好想过这个问题:世间什么才是最珍贵的?”蜘蛛想到了甘露,对佛主说:“世间最珍贵的是‘得不到’和‘已失去’。”佛主说:“好,既然你有这样的认识,我让你到人间走一朝吧。”
就这样,蜘蛛投胎到了一个官宦家庭,成了一个富家小姐,父母为她取了个名字叫蛛儿。一晃,蛛儿到了十六岁了,已经成了个婀娜多姿的少女,长的十分漂亮,楚楚动人。
这一日,新科状元郎甘鹿中士,皇帝决定在后花园为他举行庆功宴席。来了许多妙龄少女,包括蛛儿,还有皇帝的小公主长风公主。状元郎在席间表演诗词歌赋,大献才艺,在场的少女无一不被他倾倒。但蛛儿一点也不紧张和吃醋,因为她知道,这是佛祖赐予她的姻缘。
过了些日子,说来很巧,蛛儿陪同母亲上香拜佛的时候,正好甘鹿也陪同母亲而来。上完香拜过佛,二位长者在一边说上了话。蛛儿和甘鹿便来到走廊上聊天,蛛儿很开心,终于可以和喜欢的人在一起了,但是甘鹿并没有表现出对她的喜爱。
蛛儿对甘鹿说:“你难道不曾记得十六年前,圆音寺的蜘蛛网上的事情了吗?”甘鹿很诧异,说:“蛛儿姑娘,你漂亮,也很讨人喜欢,但你想象力未免丰富了一点吧。”说罢,和母亲离开了。
蛛儿回到家,心想,佛祖既然安排了这场姻缘,为何不让他记得那件事,甘鹿为何对我没有一点的感觉?几天后,皇帝下召,命新科状元甘鹿和长风公主完婚;蛛儿和太子芝草完婚。这一消息对蛛儿如同晴空霹雳,她怎么也想不同,佛祖竟然这样对她。
几日来,她不吃不喝,穷究急思,灵魂即将出窍,生命危在旦夕。太子芝草知道了,急忙赶来,扑倒在床边,对奄奄一息的蛛儿说道:“那日,在后花园众姑娘中,我对你一见钟情,我苦求父皇,他才答应。如果你死了,那么我也就不活了。”说着就拿起了宝剑准备自刎。
就在这时,佛祖来了,他对蛛儿的灵魂说:“蜘蛛,你可曾想过,甘露(甘鹿)是由谁带到你这里来的呢?是风(长风公主)带来的,最后也是风将它带走的。甘鹿是属于长风公主的,他对你不过是生命中的一段插曲。而太子芝草是当年圆音寺门前的一棵小草,他看了你三千年,爱慕了你三千年,但你却从没有低下头看过它。蜘蛛,我再来问你,世间什么才是最珍贵的?”
蜘蛛听了这些真相之后,好象一下子大彻大悟了,她对佛祖说:“世间最珍贵的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而是现在能把握的幸福!”
刚说完,佛祖就离开了,蛛儿的灵魂也回位了,睁开眼睛,看到正要自刎的太子芝草,她马上打落宝剑,和太子深情地拥抱在了一起……
(三)千年等待(石桥禅)
有个年轻貌美的少女,出身豪门、多才多艺,她家的门槛都快被媒婆踩断了,她仍不想出嫁,因为她始终都在盼望如意郎君的出现。
有一天,她去庙会散心,在万头攒动的人群中,瞥见一名年轻男子,心中确知就是她苦苦等待的人,然而,场面杂沓拥挤,她无论如何都无法靠近那人,最后眼睁睁地看着心上人消失在人群中。之后,少女四处寻找此人,但这名年轻男子却像是人间蒸发,再也没有出现。落寞的她,只有每日晨昏礼佛祈祷,希望再见那个男人。她的至诚,感动了佛心,于是现身遂其所愿。
佛祖问她:「 你想再看到那个男人吗?」
「是的,哪怕见一眼也行!」
「若要你放弃现有的一切,包括爱你的家人和幸福的生活呢?」
「我愿放弃」少女为爱执着。
「你必须修炼五百年,才能见他一面,你不会后悔吧?」
「我不后悔」斩钉截铁。
于是女孩变成一块大石头,躺在荒郊野外,四百九十九年的风吹日晒,女孩都不以为苦,难受的却是这四百多年都没看到一个人,看不见一点点希望,才让她面临崩溃。最后一年,一个采石队来了,相中了她,把她凿成一块条石,运进城里,原来城里正在建造石桥,于是,女孩变成了石桥的护栏。就在石桥建成的第一天,女孩就看见了那个等了五百年的男人!他行色匆匆,很快地走过石桥,当然,男人不会发觉有一块石头正目不转睛地望着他。这男人又一次消失了。
佛音再次出现:「满意了吗?」
「不!为什么我是桥的护栏?如果我被铺在桥的正中,就能碰到他、摸他一下了!」
「想摸他一下?那你还得修炼五百年!」
「我愿意!」
「很苦,你不后悔?」
「不后悔!」
这次女孩变成了一棵大树,立在一条人来人往的官道上,每天都有很多人经过,女孩每天观望,但这更难受,因为无数次希望却换来无数次的希望破灭。若非前五百年的修炼,女孩早就崩溃了!日子一天天过去,女孩的心逐渐平静了,她知道,不到最后一天,他是不会出现的。又是一个五百年啊,最后一天,女孩知道他会来的,但她的心中竟然不再激动。他终于来了!还是穿着她最喜欢的白色长衫,脸还是那么俊美,女孩痴痴地望着他。这一次,他没有匆匆走过,因为,天太热了。他注意到路边有棵大树,休息一下吧,他想。他来到树下,靠着树根,闭上双眼睡着了。女孩摸到他了,而他就紧靠在她的身边!但是,她无法向他倾诉这千年的相思。只有尽力把树荫聚拢,为他遮挡毒辣的阳光。男人只小睡片刻,因为他还有事要办,他拍拍长衫上的灰尘,动身前一刻,他回头看了看,又轻轻抚摸一下树干,
然后,头也不回地走了!
当那人逐渐消失的那一刻,佛祖又出现了。
「你是不是还想做他的妻子?那你还得修炼。」
女孩平静地打断了佛祖的话:「我是很想,但是不必了。」
「哦?」
「这样已经很好了,爱他,并不一定要做他的妻子。」
「哦!」
「他现在的妻子也曾像我这样受苦吗?」女孩若有所思。
佛祖微微点头。
女孩微微一笑:「我也能做到的,但是不必了。」
就这一刻,女孩似乎发现佛祖微微地吁了一口气。
女孩有些诧异:「佛祖也有心事?」
「这样就好,有个男孩可以少等你一千年了,为了看你一眼,他已经修炼两千年了。」佛祖脸上绽放着笑容。
(四)商人的四个妻子
从前,有个人娶了四个妻子,第四个妻子深得丈夫喜爱,不论坐着站着,丈夫都跟她形影不离。第三个妻子是经过一番辛苦才得到,丈夫常常在她身边甜言蜜语,但不如对第四个妻子那样宠爱。第二个妻子与丈夫常常见面,互相安慰,宛如朋友。只要在一块就彼此满足,一旦分离,就会互相思念。而第一个妻子,简直像个婢女,家中一切繁重的劳作都由她担任,她身陷各种苦恼,却毫无怨言,在丈夫的心里几乎没有位置。
一天, 这个人要出国做长途旅行,他对他四个妻子说:“你肯跟我一块儿去吗?”
第四个妻子回答:“我可不愿意跟你去。”
丈夫恨她无情,就把第三个妻子叫来问:“你能陪我一块去吗?”第三个妻子回答道:“连你最心爱的第四个妻子都不愿意陪你去,我为什么要陪你去?”
丈夫把第二个妻子叫来说:“你能陪我出国一趟吗?”,“我受过你恩惠,可以送你到城外,但若要我陪你出国,恕我不能答应。”
丈夫也憎恨第二个妻子无情无义,对第一个妻子说:“我要出国旅行,你能陪我去吗?”
第一个妻子回答:“我离开父母,委身给你,不论苦乐或生死,都不会离开你的身边。不论你去哪里,走多远,我都一定陪你去。”
他平日疼爱的三个妻子都不肯陪他去,他才不得不携带决非意中人的第一个妻子,离开都城而去。
原来,他要去的国外乃是死亡世界。拥有四个妻子的丈夫,乃是人的意识。
第四个妻子,是人的身体。人类疼爱肉体,不亚于丈夫体贴第四个妻子的情形。但若大限来临,生命终结,灵魂总会背负着现世的罪福,孤单寂寞地离去,而肉体轰然倒地,没有办法陪着。
第三个妻子,无异于人间的财富。不论多么辛苦储存起来的财宝,死时都不能带走一分一毫。
第二个妻子是父母、妻儿、兄弟、亲戚、朋友和仆佣。人活在世上,互相疼爱,彼此思念,难舍难分。死神当头,也会哭哭啼啼,送到城外的坟墓。用不了多久,就会渐渐淡忘了这件事,重新投身于生活的奔波中。
第一个妻子则是人的心,和我们形影相随,生死不离。它和我们的关系如此密切,但我们也容易忽略了它,反而全神贯注于虚幻的色身。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经典一:一切皆为虚幻。
经典二:不可说。
经典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经典四: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经典五: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经典六: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经典七: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经典八: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经典九: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原本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经典十: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经典二:不可说。
经典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经典四: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经典五: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经典六: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经典七: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经典八: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经典九: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原本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经典十: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7-06-14
展开全部
经典一:一切皆为虚幻。
经典二:不可说。
经典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经典四: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经典五: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经典六: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经典七: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经典八: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经典九: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原本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经典十: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经典二:不可说。
经典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经典四: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经典五: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经典六: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经典七: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经典八: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经典九: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原本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经典十: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这个还真很难说十大故事究竟是哪些!大部分的佛教故事都和释迦牟尼有关,其他的还有目连救母、观音求道等等很多啊!!!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