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孔子对中国文化的贡献。你怎样评价孔子?(300字以上)
3个回答
展开全部
在中国文化史上,孔子是绝对的精神领袖。说《论语》是中国文化的圣经、孔子是中国文化的圣人,那一点儿也不算夸张。虽然自近代以来,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形成强势冲击,但时移世易,孔子的许多思想包括他的和谐思想,仍然被人们所推崇和弘扬;孔子的《论语》,仍被中外人士普遍视为中国文化“最古最有价值之宝典”。
任何一种思想,倘能经受住历史长河的淘洗而历久弥新,都应有其内在的魅力、恒久的价值。孔子的和谐思想在当今社会重现其活力、重放其光辉,就是如此。那么,孔子和谐思想的特色在哪里呢?愚以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崇尚人类自身的和谐,并把这种和谐落实到礼治秩序上;二是崇尚人与自然的和谐,并把这种和谐提升到“天人合一”的高度;三是崇尚“中庸之道”,并把“和”提升为儒学体系的认识论范畴,为中国文化树立了“致中和”的精神。
人们一般都认为孔子开创的儒学,把重点放在探讨为人处世等问题上,对自然科学不很重视。且不管这种说法是否准确,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孔子对人的问题确实非常关心,即使是关心物,也以人为出发点。实际上,这正是孔子思想的闪光点,也是孔子思想的显著特色。孔子的和谐思想最能说明这个问题。它以“仁”为基本内核、以“礼”为外在实现形式、以“和”为精神风韵,倾注着对人类自身存在与发展等问题的无比关心,饱含着对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无限情怀。
孔子在论“和”的精神、“和”的价值时,继承了前贤“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相成相济”的思想,但又有新的发挥和升华。孔子讲“和”,是先讲个人心性之“和”,然后再往外推,由己及人,从小到大,渐次推到人际之“和”、家国之“和”、人类之“和”、天人之“和”。孔子讲个人之和,非常注重致和的手段,就是修身养性,要求人们“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认为,一个人只有在身修性养之后,才有可能成为与“小人”有别的“君子”,进入“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的境界,做到“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论语》中讲的孝悌忠信,实际上都是在讲实现“人和”的条件。《大学》甚至提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由此可见,孔子讲“和”,把作为社会细胞的个人的心性之“和”放在了非常重要的地位。这是对此前的“和同论”新的发展。这一新的论述,既符合当时中国是一个低水平的农业社会的实际,又切合当时中国人重血缘宗法的文化传统,因而从根源上为“和”的实现、为社会的和谐稳定找到了一条切实有效的路径。孔子还由“人和”讲到“政和”,主张“举直错诸枉”、“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特别是对舜“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的政治艺术非常推崇。《左传》昭公二十年有一句话最能表达孔子的“政和”理念:“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
孔子在讲人类之“和”时,并不是讲一团和气,掩盖矛盾,而是讲原则、讲礼制的。在孔子及孔门弟子看来,“和”是人生的追求、人类的目标,但“和”的实现,要“以礼节之”。也就是说,制礼,守礼,是“致中和”的条件,只有“克己复礼”,才能“天下归仁”。否则,和稀泥,作乡愿,不讲原则,放弃斗争,那就成了小人之“和”,是不道德的。孔子认为,这种拉帮结派、党同伐异的小人之“和”的实质是“同”而不是“和”,有道君子对这种形“和”实“同”的现象应坚决反对。他明确地说:“乡愿,德之贼也。”另一方面,孔子认为,制礼、守礼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人与人之间“和”的状态,达到“和”的境界。所以,他说:“礼之用,和为贵。”由此可见,在孔子的和谐思想中,“礼”与“和”是相辅相成、相互为用的。
孔子讲“和”,最突出的贡献在于他把人类社会与人类生活所依托的宇宙结合起来、贯穿起来,当成一个整体来看待,追求一种“天人合一”的高尚境界。孔子自称不语怪力乱神,因而对于代表自然界的“天”,他的态度非常鲜明,也非常严肃,没有一点儿神秘主义的气息。他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孔子认为,孕育四时和万物的“天”虽然高大得很,人类不可违逆,违逆就是失“和”;但它的规律可以认识,可以利用,人类可以效法“天”,也只能效法“天”。在孔子看来,尧就是法天的典范,“唯天为大,唯尧则之。”
因为“天”大,“天”的规律不可违逆,所以在“天”的面前显得非常渺小的人类就应该怀着敬畏之心,即“畏天命”。孔子认为,人类如果不能敬畏自然,甚至破坏自然规律,就会得罪自然,最终受到自然的惩罚,到这时候,即使后悔也是没有用的,“获罪于天,无所祷也”。人类与“天”相处的唯一出路,就是在敬畏自然的基础上,去探索与认识自然的规律,掌握自然的规律,利用自然的规律为人类自身谋福祉。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看,孔子的这一思想是很有见地的,也是符合实际的。正因为天大地大,所以孔子对自然一方面是敬畏,另一方面又如赤子一般,对大自然非常热爱、非常依恋,把人与自然界视为一个整体。在2500多年前,孔子就关心生命,提倡保护动物,反对人类竭泽而渔式地向自然界索取。孔子本人在钓鱼时就只用一个鱼钩的钓竿,而不用大鱼网;打猎时,只射飞鸟,不射在巢中歇宿之鸟。这样,与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的动物就可以繁衍生息,不致绝灭;人类与自然界的平衡就可以永久保持,不致破坏。孔子这种“钓而不纲,弋不射宿”的行为和主张,是今天环保主义者的一个绝好样板。正因为孔子把人类和自然视为一个整体,追求天人之间的和谐,所以他还主张人类要向自然学习,充分地认识自然,从中了解自然界的生命意义,正确处理好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
出于对天人和谐的追求,出于对自然资源的爱护,孔子反对奢侈浪费,倡行节俭的生活方式。他说:“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生活豪奢,就可能违和;日子节俭,又显得寒酸。但孔子宁肯寒酸,也不羡慕那违和的豪奢。他甚至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孔子讲“和”,还有一点也是很重要的,就是子思在《中庸》中追述的中庸之道。它由孔子发其端,而由子思总其成,后来成为一种深深影响中国人思维方式的认识论。孔子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后来,子思“推本尧舜以来相传之意,质以平日所闻父师之言”,对孔子的中庸思想作了进一步的发挥。其最经典的语句就是“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从而把孔子的中庸思想生成为“中庸之道”,生成为一种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认知方法。“中庸之道”为什么这么重要呢?孔子的理由是:“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在孔子看来,行中庸之道,形易实难,非智、仁、勇俱全不可及,而人的弱点恰在于欲障难除,血气易偏,因而“处中道”、“致中和”、“行中庸”就值得时时念之,日日行之,终身求之。
由此观之,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和是一种精神,一种追求,一种状态,一种境界,一种政治智慧,一种人文关怀,一种道德诉求,一种理想境界。今天,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进程中,孔子的和谐思想确实值得我们挖掘、借鉴和弘扬。
任何一种思想,倘能经受住历史长河的淘洗而历久弥新,都应有其内在的魅力、恒久的价值。孔子的和谐思想在当今社会重现其活力、重放其光辉,就是如此。那么,孔子和谐思想的特色在哪里呢?愚以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崇尚人类自身的和谐,并把这种和谐落实到礼治秩序上;二是崇尚人与自然的和谐,并把这种和谐提升到“天人合一”的高度;三是崇尚“中庸之道”,并把“和”提升为儒学体系的认识论范畴,为中国文化树立了“致中和”的精神。
人们一般都认为孔子开创的儒学,把重点放在探讨为人处世等问题上,对自然科学不很重视。且不管这种说法是否准确,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孔子对人的问题确实非常关心,即使是关心物,也以人为出发点。实际上,这正是孔子思想的闪光点,也是孔子思想的显著特色。孔子的和谐思想最能说明这个问题。它以“仁”为基本内核、以“礼”为外在实现形式、以“和”为精神风韵,倾注着对人类自身存在与发展等问题的无比关心,饱含着对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无限情怀。
孔子在论“和”的精神、“和”的价值时,继承了前贤“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相成相济”的思想,但又有新的发挥和升华。孔子讲“和”,是先讲个人心性之“和”,然后再往外推,由己及人,从小到大,渐次推到人际之“和”、家国之“和”、人类之“和”、天人之“和”。孔子讲个人之和,非常注重致和的手段,就是修身养性,要求人们“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认为,一个人只有在身修性养之后,才有可能成为与“小人”有别的“君子”,进入“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的境界,做到“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论语》中讲的孝悌忠信,实际上都是在讲实现“人和”的条件。《大学》甚至提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由此可见,孔子讲“和”,把作为社会细胞的个人的心性之“和”放在了非常重要的地位。这是对此前的“和同论”新的发展。这一新的论述,既符合当时中国是一个低水平的农业社会的实际,又切合当时中国人重血缘宗法的文化传统,因而从根源上为“和”的实现、为社会的和谐稳定找到了一条切实有效的路径。孔子还由“人和”讲到“政和”,主张“举直错诸枉”、“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特别是对舜“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的政治艺术非常推崇。《左传》昭公二十年有一句话最能表达孔子的“政和”理念:“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
孔子在讲人类之“和”时,并不是讲一团和气,掩盖矛盾,而是讲原则、讲礼制的。在孔子及孔门弟子看来,“和”是人生的追求、人类的目标,但“和”的实现,要“以礼节之”。也就是说,制礼,守礼,是“致中和”的条件,只有“克己复礼”,才能“天下归仁”。否则,和稀泥,作乡愿,不讲原则,放弃斗争,那就成了小人之“和”,是不道德的。孔子认为,这种拉帮结派、党同伐异的小人之“和”的实质是“同”而不是“和”,有道君子对这种形“和”实“同”的现象应坚决反对。他明确地说:“乡愿,德之贼也。”另一方面,孔子认为,制礼、守礼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人与人之间“和”的状态,达到“和”的境界。所以,他说:“礼之用,和为贵。”由此可见,在孔子的和谐思想中,“礼”与“和”是相辅相成、相互为用的。
孔子讲“和”,最突出的贡献在于他把人类社会与人类生活所依托的宇宙结合起来、贯穿起来,当成一个整体来看待,追求一种“天人合一”的高尚境界。孔子自称不语怪力乱神,因而对于代表自然界的“天”,他的态度非常鲜明,也非常严肃,没有一点儿神秘主义的气息。他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孔子认为,孕育四时和万物的“天”虽然高大得很,人类不可违逆,违逆就是失“和”;但它的规律可以认识,可以利用,人类可以效法“天”,也只能效法“天”。在孔子看来,尧就是法天的典范,“唯天为大,唯尧则之。”
因为“天”大,“天”的规律不可违逆,所以在“天”的面前显得非常渺小的人类就应该怀着敬畏之心,即“畏天命”。孔子认为,人类如果不能敬畏自然,甚至破坏自然规律,就会得罪自然,最终受到自然的惩罚,到这时候,即使后悔也是没有用的,“获罪于天,无所祷也”。人类与“天”相处的唯一出路,就是在敬畏自然的基础上,去探索与认识自然的规律,掌握自然的规律,利用自然的规律为人类自身谋福祉。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看,孔子的这一思想是很有见地的,也是符合实际的。正因为天大地大,所以孔子对自然一方面是敬畏,另一方面又如赤子一般,对大自然非常热爱、非常依恋,把人与自然界视为一个整体。在2500多年前,孔子就关心生命,提倡保护动物,反对人类竭泽而渔式地向自然界索取。孔子本人在钓鱼时就只用一个鱼钩的钓竿,而不用大鱼网;打猎时,只射飞鸟,不射在巢中歇宿之鸟。这样,与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的动物就可以繁衍生息,不致绝灭;人类与自然界的平衡就可以永久保持,不致破坏。孔子这种“钓而不纲,弋不射宿”的行为和主张,是今天环保主义者的一个绝好样板。正因为孔子把人类和自然视为一个整体,追求天人之间的和谐,所以他还主张人类要向自然学习,充分地认识自然,从中了解自然界的生命意义,正确处理好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
出于对天人和谐的追求,出于对自然资源的爱护,孔子反对奢侈浪费,倡行节俭的生活方式。他说:“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生活豪奢,就可能违和;日子节俭,又显得寒酸。但孔子宁肯寒酸,也不羡慕那违和的豪奢。他甚至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孔子讲“和”,还有一点也是很重要的,就是子思在《中庸》中追述的中庸之道。它由孔子发其端,而由子思总其成,后来成为一种深深影响中国人思维方式的认识论。孔子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后来,子思“推本尧舜以来相传之意,质以平日所闻父师之言”,对孔子的中庸思想作了进一步的发挥。其最经典的语句就是“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从而把孔子的中庸思想生成为“中庸之道”,生成为一种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认知方法。“中庸之道”为什么这么重要呢?孔子的理由是:“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在孔子看来,行中庸之道,形易实难,非智、仁、勇俱全不可及,而人的弱点恰在于欲障难除,血气易偏,因而“处中道”、“致中和”、“行中庸”就值得时时念之,日日行之,终身求之。
由此观之,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和是一种精神,一种追求,一种状态,一种境界,一种政治智慧,一种人文关怀,一种道德诉求,一种理想境界。今天,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进程中,孔子的和谐思想确实值得我们挖掘、借鉴和弘扬。
展开全部
在中国文化史上,孔子是绝对的精神领袖。说《论语》是中国文化的圣经、孔子是中国文化的圣人,那一点儿也不算夸张。虽然自近代以来,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形成强势冲击,但时移世易,孔子的许多思想包括他的和谐思想,仍然被人们所推崇和弘扬;孔子的《论语》,仍被中外人士普遍视为中国文化“最古最有价值之宝典”。
全部显示
全部显示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政治思想 其核心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实际上已打破了传统的礼不下庶人的信条,打破
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
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义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
经济思想
孔子的经济思想最主要的是重义轻利、“见利思义”的义利观与“富民”思想。这也是儒家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对后世有较大的影响。孔子所谓“义”,是一种社会道德规范,“利”指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谋求。在“义”、“利”两者的关系上,孔子把“义”摆在首要地位。他说:“见利思义”。要求人们在物质利益的面前,首先应该考虑怎样符合“义”。他认为“义然后取”,即只有符合“义”,然后才能获取。孔子甚至在《论语·子罕》中主张“罕言利”,即要少说“利”,但并非不要“利”。《左传·成公二年》记载,干不符合道义的事而获得富贵,就如同浮云一样,不屑于用不义的手段取得富贵。孔子还认为,对待“义”与“利”的态度,可以区别“君子”与“小人”。有道德的“君子”,容易懂得“义”的重要性,而缺乏道德修养的“小人”,则只知道“利”而不知道“义”。这就是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说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有人认为孔子既然重“义”,则势必轻视体力劳动。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论语》中记载他对想学农的弟子樊迟十分不满,骂他是“小人”,这是因为孔子认为人要有更大的理想和追求,要承担的是更大的责任。他要让他的学生成为价值的承担者而不是一个农民。
由于孔子保守的政治态度,因此对待经济制度的改革也反映了保守的思想。比如鲁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实行“初税亩”,从法律上承认私田的合法地位,是春秋时代的重大经济改革;但是据《左传》说,孔子修《春秋》时记载“初税亩”,目的是批评其"非礼也"。而民众不富足,国君没有富足的。在《论语·尧曰》中还记载,孔子主张“因民之利而利之”,即对民众有利的事情才去做。另一方面,他又主张赋税要轻一些,徭役的摊派不要耽误农时。《论语·述而》记载,孔子还对当时的为政者进行说教,要求为政者不要过于奢侈,要注意节俭。他说:“奢则不逊,俭则固。与其不逊也,宁固。”同时,还主张“节用而爱人”。这里面包含了把孔子“仁”的思想运用于经济领域。
教育思想
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个性差异主要是因为后天教育与社会环境影响(“性相近也,
习相远也”)。因而人人都可能受教育,人人都应该受教育。他提倡“有教无类”,创办私学,广招学生,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他主张“学而优则仕”,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他的教育目的是要培养从政的君子,而君子必须具有较高的道德品质修养,所以孔子强调学校教育必须将道德教育放在首要地位(“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礼”和“仁”。其中“礼”为道德规范,“仁”为最高道德准则。“礼”是“仁”的形式,“仁”是“礼”的内容,有了“仁”的精神,“礼”才真正充实。在道德修养方面,他提出树立志向、克己、践履躬行、内省、勇于改过等方法。“学而知之”是孔子教学思想的主导思想。在主张不耻下问、虚心好学的同时,他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同时还必须“学以致用”,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他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谓教师应该在学生认真思考,并已达到一定程度时恰到好处地进行启发和开导,他又是在教学实践中最早采用因材施教方法的教育家。通过谈话和个别观察等方法,他了解和熟悉学生的个性特征,在此基础上,根据各个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培养出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多方面的人才。孔子热爱教育事业,毕生从事教育活动。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仅言教,更重身教,以自己的模范行为感化学生。他爱护学生,学生也很尊敬他,师生关系非常融洽。他是中国古代教师的光辉典型。孔子的教育活动不但培养了众多学生,而且他在实践基础上提出的教育学说,为中国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
美学思想
孔子的美学思想核心为“美”和“善”的统一,也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孔子提倡“诗教”,即把文学艺术和政治道德结合起来,把文学艺术当作改变社会和政治的手段,陶冶情操的重要方式。并且孔子认为,一个完人,应该在诗、礼、乐修身成性。孔子的美学思想对后世的文艺理论影响巨大。
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
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义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
经济思想
孔子的经济思想最主要的是重义轻利、“见利思义”的义利观与“富民”思想。这也是儒家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对后世有较大的影响。孔子所谓“义”,是一种社会道德规范,“利”指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谋求。在“义”、“利”两者的关系上,孔子把“义”摆在首要地位。他说:“见利思义”。要求人们在物质利益的面前,首先应该考虑怎样符合“义”。他认为“义然后取”,即只有符合“义”,然后才能获取。孔子甚至在《论语·子罕》中主张“罕言利”,即要少说“利”,但并非不要“利”。《左传·成公二年》记载,干不符合道义的事而获得富贵,就如同浮云一样,不屑于用不义的手段取得富贵。孔子还认为,对待“义”与“利”的态度,可以区别“君子”与“小人”。有道德的“君子”,容易懂得“义”的重要性,而缺乏道德修养的“小人”,则只知道“利”而不知道“义”。这就是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说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有人认为孔子既然重“义”,则势必轻视体力劳动。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论语》中记载他对想学农的弟子樊迟十分不满,骂他是“小人”,这是因为孔子认为人要有更大的理想和追求,要承担的是更大的责任。他要让他的学生成为价值的承担者而不是一个农民。
由于孔子保守的政治态度,因此对待经济制度的改革也反映了保守的思想。比如鲁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实行“初税亩”,从法律上承认私田的合法地位,是春秋时代的重大经济改革;但是据《左传》说,孔子修《春秋》时记载“初税亩”,目的是批评其"非礼也"。而民众不富足,国君没有富足的。在《论语·尧曰》中还记载,孔子主张“因民之利而利之”,即对民众有利的事情才去做。另一方面,他又主张赋税要轻一些,徭役的摊派不要耽误农时。《论语·述而》记载,孔子还对当时的为政者进行说教,要求为政者不要过于奢侈,要注意节俭。他说:“奢则不逊,俭则固。与其不逊也,宁固。”同时,还主张“节用而爱人”。这里面包含了把孔子“仁”的思想运用于经济领域。
教育思想
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个性差异主要是因为后天教育与社会环境影响(“性相近也,
习相远也”)。因而人人都可能受教育,人人都应该受教育。他提倡“有教无类”,创办私学,广招学生,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他主张“学而优则仕”,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他的教育目的是要培养从政的君子,而君子必须具有较高的道德品质修养,所以孔子强调学校教育必须将道德教育放在首要地位(“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礼”和“仁”。其中“礼”为道德规范,“仁”为最高道德准则。“礼”是“仁”的形式,“仁”是“礼”的内容,有了“仁”的精神,“礼”才真正充实。在道德修养方面,他提出树立志向、克己、践履躬行、内省、勇于改过等方法。“学而知之”是孔子教学思想的主导思想。在主张不耻下问、虚心好学的同时,他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同时还必须“学以致用”,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他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谓教师应该在学生认真思考,并已达到一定程度时恰到好处地进行启发和开导,他又是在教学实践中最早采用因材施教方法的教育家。通过谈话和个别观察等方法,他了解和熟悉学生的个性特征,在此基础上,根据各个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培养出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多方面的人才。孔子热爱教育事业,毕生从事教育活动。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仅言教,更重身教,以自己的模范行为感化学生。他爱护学生,学生也很尊敬他,师生关系非常融洽。他是中国古代教师的光辉典型。孔子的教育活动不但培养了众多学生,而且他在实践基础上提出的教育学说,为中国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
美学思想
孔子的美学思想核心为“美”和“善”的统一,也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孔子提倡“诗教”,即把文学艺术和政治道德结合起来,把文学艺术当作改变社会和政治的手段,陶冶情操的重要方式。并且孔子认为,一个完人,应该在诗、礼、乐修身成性。孔子的美学思想对后世的文艺理论影响巨大。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