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科高手 15
1.患者女性,62岁,主因“反复胸痛十余年,加重2天”入院。患者于10年前开始出现心前区胸痛,为压迫样,多于活动时或饱餐后及寒冷刺激下发生,可向背后放持续越6-7分钟,在...
1. 患者女性,62岁,主因“反复胸痛十余年,加重2天”入院。患者于10年前开始出现心前区胸痛,为压迫样,多于活动时或饱餐后及寒冷刺激下发生,可向背后放持续越6-7分钟,在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可缓解。患者于2天前因天气变冷再次出现胸痛,为压榨样,伴背部放射痛、气促、心慌、大汗淋漓,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无明显缓解,持续可长达半小时以上。此后间断胸痛,持续十余分钟到半个小时不等,在当地医院给予硝酸甘油静滴等治疗控制不住,遂收入院治疗。
护理查体:T36°C,P97bpm,R28次/分,Bp170/110mmHg。焦虑不安,被动体位,皮肤汗湿明显。双肺(-),腹平。心界不大,心音较低,心率偏快,无杂音。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12.2×109/L,中性粒79.8%,CTnT和CK-MB显著增高。
心电图:V1-5及下壁导联ST段抬高,T波双向,V1-5及下壁导联病理性Q波。动态心电图ST段无明显回落。
临床诊断:冠心病,急性广泛前壁,下壁心梗。高血压,3级,极高危组,高血压心脏病,心功能3级。
请回答:1.根据病例写出临床的主要依据。
2.根据病情,患者放生急性心梗后主要的护理要点有哪些? 展开
护理查体:T36°C,P97bpm,R28次/分,Bp170/110mmHg。焦虑不安,被动体位,皮肤汗湿明显。双肺(-),腹平。心界不大,心音较低,心率偏快,无杂音。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12.2×109/L,中性粒79.8%,CTnT和CK-MB显著增高。
心电图:V1-5及下壁导联ST段抬高,T波双向,V1-5及下壁导联病理性Q波。动态心电图ST段无明显回落。
临床诊断:冠心病,急性广泛前壁,下壁心梗。高血压,3级,极高危组,高血压心脏病,心功能3级。
请回答:1.根据病例写出临床的主要依据。
2.根据病情,患者放生急性心梗后主要的护理要点有哪些? 展开
3个回答
展开全部
患者女性,62岁(高发年龄)。
症状:心前区疼痛向背后放射(反复出现,十余年),活动或饱餐、冷刺激发生。胸痛压榨样伴背部放射痛(2天前),持续半小时以上,后间断胸痛。
体征:T36°C低,P97bpm快,R28次/分快,Bp170/110mmHg高。被动体位,心音低。
实验室检查:WBC高,CTnT和CK-MB显著增高。
心电图:特征性改变如材料中所述。
根据上述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ECG可以明确诊断。
急性心梗后急性期的治疗原则:降低心肌耗氧量。迅速设法使冠状动脉再通,恢复再灌注,防止再闭塞。缩小梗死面积,保护并维持左心室功能。防止及控制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及心源性休克等并发症。
监护及早期处理:尽早住进冠心病监护病房(CCU)。进行血压及心电监护,记录12导联心电图;观察生命体征及出入量。开辟并维持静脉通道。吸氧:3~5L/min,24~48h。
一般治疗:卧床休息,保持大便通畅。 饮食以易消化、高能流食为主,少量多餐;呕吐者暂禁食,胃复安10mg肌肉注射。
缓解疼痛及镇静:含化硝酸甘油,0.3-0.6mg。 吗啡5-8mg肌肉注射,或3-5mg静脉注射,必要时可静脉滴注。
挽救濒死心肌,缩小梗死范围:药物治疗,介入治疗(PCI),外科治疗(CABG)。
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症状:心前区疼痛向背后放射(反复出现,十余年),活动或饱餐、冷刺激发生。胸痛压榨样伴背部放射痛(2天前),持续半小时以上,后间断胸痛。
体征:T36°C低,P97bpm快,R28次/分快,Bp170/110mmHg高。被动体位,心音低。
实验室检查:WBC高,CTnT和CK-MB显著增高。
心电图:特征性改变如材料中所述。
根据上述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ECG可以明确诊断。
急性心梗后急性期的治疗原则:降低心肌耗氧量。迅速设法使冠状动脉再通,恢复再灌注,防止再闭塞。缩小梗死面积,保护并维持左心室功能。防止及控制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及心源性休克等并发症。
监护及早期处理:尽早住进冠心病监护病房(CCU)。进行血压及心电监护,记录12导联心电图;观察生命体征及出入量。开辟并维持静脉通道。吸氧:3~5L/min,24~48h。
一般治疗:卧床休息,保持大便通畅。 饮食以易消化、高能流食为主,少量多餐;呕吐者暂禁食,胃复安10mg肌肉注射。
缓解疼痛及镇静:含化硝酸甘油,0.3-0.6mg。 吗啡5-8mg肌肉注射,或3-5mg静脉注射,必要时可静脉滴注。
挽救濒死心肌,缩小梗死范围:药物治疗,介入治疗(PCI),外科治疗(CABG)。
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