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帮助我分析一下一份体检的血细胞分析报告

嗜中性粒细胞偏低测定值44.70正常值(50.00-80.00)单核细胞偏高测定值9.9正常值(3.00-8.00)嗜碱性粒细胞偏高测定值3.4正常值(0-2.00)巨大... 嗜中性粒细胞偏低 测定值44.70 正常值(50.00-80.00)
单核细胞 偏高 测定值9.9 正常值(3.00-8.00)
嗜碱性粒细胞 偏高 测定值3.4 正常值(0-2.00)
巨大不成熟细胞 偏高 测定值4.77 正常值(0-2.00)
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 偏低 测定值10.50 正常值(15.50-18.10)
淋巴细胞 偏高 测定值40.3 正常值(17.00-40.00)
异型淋巴细胞 偏高 测定值2.24 正常值(0-2.00)
巨大不成熟细胞 偏高 测定值0.22 正常值(0-0.20)
我想在此补充一点我的身体状况:
大概从将近20年前开始,我的手指上开始出现小的紫红色出血点,最初只有笔尖一般小小的一点,用手指按压出血点,可以看到血色褪去,红色消淡,但一松开按压,血液立刻回流,出血点又变得很明晰。当然,这些出血点都位于皮下,皮肤表面并没有流血迹象。就这样,手指上的出血点越来越多,有的连聚成片,最早出现的那个血点已与旁边的血点合成了一个绿豆般大小的红色血斑。这些出血点原先几乎都出现在手指之上,手背和手掌以及身体其他部位都没有,但这两年我发现一只手的侧面手背和手掌相交处也出现了几个出血点,总之出血点不断增多的趋势还在缓慢地逐渐发展。
因为这么多年来,身体状况一直尚可,没有什么不适感受,再加上以前冬天常生冻疮,所以感觉可能是冻疮所致,无大碍。除了感觉有碍观瞻外,也未觉得有太大的影响。而且家里人以前也有过类似的情况,只是没有我那么严重,而且早已消退怠尽了。
深深感谢网友们所给的分析和帮助,以上情况提供给大家,希望能辅助大家的判断。
展开
 我来答
四附院
2008-04-17 · TA获得超过902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3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你好!我是附属医院健康体检中心主任。你的末梢“血常规”报告的情况不理想,要么是验错了,否则......
末梢血不应该出现“异淋”及“巨大不成熟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在末梢血中也极少见,你的检查结果如果是正确的话,那就不是偏高,而是明显异常的血常规,建议你尽快做一个“骨髓象”检查,以免耽误治疗。衷心地希望你的骨髓象没有问题,为你祈祷,祝你好运!
问什么呀
2008-04-20 · 超过11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7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41.4万
展开全部
1.血常规简介

血常规包括血红蛋白测定、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及白细胞分类计数4项。

a.血红蛋白(Hb):正常男性为120~160g/L,女性为110~150g/L,新生儿 170-200g/L。
*增高: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脱水,肺原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高山地区的居民,严重烧伤,休克等.
降低: 贫血,出血*

b.红细胞(RBC)计数:正常男性为400-550万/μL,女性为350~500万/μL,新生儿为600~700万/μL;
*增高: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脱水,肺原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高山地区的居民,严重烧伤,休克等.
降低: 贫血,出血 *

c.白细胞(WBC)计数:正常成人为4000~10000/μL,新生儿为15000~20000/μL,6个月至2岁婴儿为11000~12000/μL。
*升高: 各种细胞感染,炎症,严重烧伤.明显升高时应除外白血病.
降低: 白细胞减少症,脾功能亢进,造血功能障碍,放射线,药物,化学毒素等引起骨髓抑制, 疟疾,伤寒,病毒感染,副伤寒.
*白细胞增多常见于炎性感染、出血、中毒、白血病等。其减少常见于流感、麻疹等病毒性传染病及严重败血症、药物或放射线所致及某些血液病等。 *

d.白细胞分类计数(DC,以比值计):白细胞分为5类。

一是中性粒细胞(Gran),正常为0.50~0.70,增高或减少的原因与白细胞计数相同;
*增高: 细菌感染,炎症;
降低: 病毒性感染*

二是淋巴细胞(Lym),正常为0.20~0.40,增多时常见于中性白细胞减少、结核、百日咳等;其减少常见于中性白细胞增多;
*增高: 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感染,急性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降低: 免疫缺陷 *

三是嗜酸性粒细胞,正常为0.005~0.05,增多见于寄生虫病、过敏性疾病及某些皮肤病;
*增高: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及慢性溶血性贫血.*

四是嗜碱性粒细胞,正常为0~0.01,临床意义不大;

五是单核细胞,正常为0.03~0.08,增多时见于急性传染病恢复期。
*增高: 结核,伤寒,疟疾,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e.血小板(PLT):正常情况:(100-300)%
*升高: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白血病,骨髓纤维化,症状性血小板增多症,感染,炎症,恶性肿瘤,缺铁性贫血,外伤,手术,出血,脾切除后的脾静脉血栓形成,运动后.
降低: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播散性红斑狼疮,药物过敏性血小板减少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血小板破坏增多,血小板生成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造血机能障碍,药物引起的骨髓抑制,脾功能亢进. *

f.红细胞沉降率:

westergren法 男性0-15mm/h,女性0-20mm/h;

iahinhkob法 男性0-8mm/h, 女性0-12mm/h。
*增快: 急性炎症,结缔组织病,严重贫血,恶性肿瘤,结核病.
减慢: 红细胞增多症,脱水.

g.网织红细胞计数:正常情况:(00.5-1.5)%
*增高: 溶血性贫血,大量出血,缺铁性贫血,恶性贫血应用维生素B12时.
降低: 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

2.小朋友的血常规

小宝宝最常见的病可能就算是感冒了,一旦不及时治疗,就会发起烧来,这时候带宝宝到医院去,大夫就会让先验一下血。为什么要验血呢?因为人在生病时,血液中各种细胞的数量会发生变化。比如贫血时,红细胞的数量或血红蛋白的含量就会产生变化;身体发生炎症时,白细胞的数量就会增加。

主要看哪些指标

血常规的化验单上往往会有一长串的化验项目,但有一些是比较专业的项目,对于它们,我们不必去深究。看血常规的化验单,我们需要重点看三个方面:

红细胞计数(RBC)和血红蛋白测定(HGB)

血常规的化验单的第一项都是红细胞计数的检查,我们知道红细胞的主要作用是给全身的各组织器官输送氧气,并把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而完成这一主要功能主要是依靠红细胞内的一种蛋白,这就是血红蛋白(Hb)。

一般正常情况下,红细胞的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的比例大致是相对固定的。但在发生贫血的情况下,它们之间的比值就会发生变化,如发生低色素性贫血时,血红蛋白含量的降低就会十分明显,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比例就会升高。所以在看化验单时,一定要首先注意这两项的数值。

白细胞计数(WBC)和白细胞分类计数(DC)

血液中的白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化验单中的白细胞计数(WBC)是指测定血液中白细胞的总数,而分类计数是指各种白细胞的百分比。由于各种白细胞的生理功能不同,所以在不同的病理情况下,可引起不同类型白细胞的数量发生变化。一般而言,我们只要掌握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N)和淋巴细胞(L)的分类就可以了,因为在平常的生活中,医生是根据白细胞的数量来判断身体是否有感染发生,然后再根据白细胞分类来判断是什么类型的感染,应该使用什么类型的药物。一般而言,如果中性粒细胞的数量增多是细菌性的感染,淋巴细胞数量增多是病毒性的感染。

血小板计数(PLT)

我们都知道,血小板的主要功能的凝血,如果没有它,我们就可能因一个小伤口而出现生命危险了。一般而言,血小板的计数是我们在观察化验单时应该注意的第三个重点,如果血小板减少的话,宝宝就可能存在凝血方面的问题。

各年龄段宝宝血液细胞成分平均正常值(均值)

中文名称 英文缩写 第1日 第2~7日 第2周 3个月 6个月 1~2岁 4~5岁
红细胞(×1012/L) RBC 5.7~6.4 5.2~5.7 4.2 3.9 4.2 4.3 4.4
血红蛋白测定\\(g/L\\) HGB 180~195 163~180 150 111 123 118 134
白细胞\\(×109/L\\) WBC 20 15 12 - 12 11 8
中性粒细胞 N% 0.65 0.40 0.35 0.3 0.31 0.36 0.58
淋巴细胞 L% 0.20 0.40 0.55 0.63 0.6 0.56 0.34
血小板\\(×109/L\\) PLT 150-250 150-250 150-250 250 250-300 250-300 250-300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bingo820
2008-04-17
知道答主
回答量:8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这些项目我都不怎么看,主要看血红蛋白,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这4项如果没问题就不要管上面的,检查都有误差。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