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论语》,谈谈对仁 的理解。 我需要一份系统总结的答案,谢谢咯
4个回答
展开全部
论语之论语之论语之论语之““““仁仁仁仁”””” 孔子在《论语》中,谈到“仁”的地方有一百零五次之多,虽然涉及的对象包括了礼义忠恕勇孝恭敬等广泛的领域,但是强调“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又说:“吾道一以贯之”。孔子以“仁”为其学说的根本之道,是比较没有争议的。问题在于,什麽是“仁”呢? 一.至道无形 对于“仁”,孔子在回答弟子的提问时给出过若干不同的答案。对颜渊说“克己复礼为仁。”对仲弓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司马牛说“仁者其言也韧。”对樊迟说“爱人”,又说“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对鲁哀公的提问,则说:“仁者人也。”学者多以训诂和语义的角度去推敲。例如,以“二人”解释仁为亲亲之义。《说文解字》解做:“仁,亲也,从人从二。”但是现在有的从出土古字中读到“上人”(人字边在上,二字在下面),乃谓仁指上等人之间的爱。以此类推,莫衷一是。这就给后人留下了许多揣测的空间(或曰做学问的空间)。也有的学者,据此认为孔子对“仁”的概念含糊不清。 通常认为,“仁者爱人”是对“仁”最贴切的表述。可是后来孟子接着讲到“亲亲”和“爱民”的爱有差等,成为理学定论。以至后世又引申到公德私德、亲情法制等等的争论,甚有人得出结论来说孔子要对社会腐败负责云云。 其实上述种种,都只是从文字上面去求证“仁”的含义。包括从训诂、考古、中西文化制度比较的角度来研究,也都是从文字上去考证和推断。儒家文献浩如烟海,我们有没有可能直接上承孔子本人的“仁”的境界?这是本文想要提出来探讨的。 大有深意的是,我们在《论语》里面看到孔子在对 “仁”的范畴做过上述的反复表述以后,又对弟子们说:“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 又对子贡说“予欲无言。”“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这是什麽意思?而孔子最得意的弟子颜渊感叹夫子之道难以穷尽,“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又是为什麽呢? 这是很微妙的。孔子的孙子子思作《中庸》一书传儒道心印,其中说:“君子之道费而隐。”“不见而章(彰),不动而变,无为而成。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大道的运行,变化无方。天地之道由一而生二、二生三、以至于无穷数的现象世界,所以至道始于无形。“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小到一茶一饭的琐事,大到宇宙天地间的道理,无一不是道的表现形式。 所以在这个意义上,孔子之仁是一个用心体悟、从而把握全体的问题,,而不是一个考据文理逻辑的问题。离开了这个基点,“仁者爱人”就成了无源之水。可见,寻求“‘仁’是什麽”这个经院式(或哲学式)的答案,一开始就错了。 二.体用相济 如此说来,孔子之仁不是无法被了解了吗?很多人可能有过和我同样的体会:研究《论语》多年,读来都是说的别人家事。去年三月里我重读《论语》,至“仁远乎哉?我 欲仁,斯仁至矣。” 便觉得有大愿心充满胸臆,不可抑止。此中意味,恰如古人云“十字街头遇阿爷”,忍不住伸臂攥拳,手舞足蹈。从此读来每一句都是说的自家事。 我体会,“从心所欲”者,澄心静虑,恬淡如如,则不为物欲所牵。“不逾矩”者,是超越了自我,彻见人我善恶、乃至天地万物在其本源上无二无别。这种无分别心的大智慧,便是仁心的显露。这境界,依孟子说是“尽心知性”,也就是阳明说 “致良知”。这听起来好像有一点玄。其实圣人与俗人本来没有差别,我们不见大道真理,是因为有私心障碍,虽见也不能明白。 回过头来看孔子所说的:“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就可以理解,心为仁心,则心之所念必是仁念,人之所为必是仁行。 “君子坦荡荡。”“(心)安则为之。”无论居庙堂之高或处江湖之远,无论是孝亲或是爱民, 圣人的爱人之心都是一样没有分别的、无私的。如果用一个譬喻,这个心就好像是镜面,寂寂不动。这时镜子那个能够映像的本性,无形无色,摸不到也看不见。而当外面的物体一起生灭作用,或者春花秋月,或者雨雪交加,或者莺飞燕舞,一切色彩形象就都原原本本地在镜中反映出来了。孔子说:“吾有知乎哉?无知也。”达到无知的境界,然后可以了知万物。像镜子那样,平淡而又平淡,这就是圣人之心、大道之体。 三.悟道由心 由上述对孔子之仁的认识,就不难理解悟道由心。孔子说:“为仁由己”,非常清楚地指出了达于仁人境界的途径,不在文字典籍或辩证逻辑,而在于用心体证而力行之。又说:“我欲仁,斯仁至矣。” 以真诚之心爱天下人而不存私,真心流露时就是“我欲仁”;当下所作无一不是仁念仁言仁行,就是“斯仁至矣”。由此可知,修身即是修心。仁与不仁,悟道只在一念之间而已。 正因为至道无形,所以入道的具体方法,也是因人而异,因境而异。《论语》记载,“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这就是为什麽孔子以六艺为课, 而又针对每人的情况指出问题和契入的方法。如前述对颜渊、仲弓、司马牛、樊迟、子贡、子张等均是。 我认为,这种注重在社会实践里修持仁心大道的方式,是孔子在他的教学活动中着力实践的方法,也是儒家有别于他门的原因。到了孟子,以四端、心性为教,以推己及人为入处。这是接着“克己复礼为仁”往近处教、往细里讲,以就时人。孟子自明白,只是后人误会了。根据这个道理,克己复礼是与时俱进的,是可以活用的。今天的“礼”不一定要周礼,也不一定只有一种礼。任何合乎时代特点的道德实践和社会活动,都可以是克己复礼的形式。 可见,尽信书不如无书。我们后来的学人看到孔子对同一个仁字有多种不同的说法,这样一来,就不知如何是好。这让我想起一则有名的比喻。“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当应看月。若复观指以为月体,此人岂唯亡失月轮,亦亡其指。”(《楞岩经》)学人不但没有看到月亮,反而把手指当作月亮,连手指也不认得了。 四.结语 孔子之道,至大至深。及其运用,小如修身慎独,中如待人处世、家庭事业,大如治国平天下。可以说,一部《论语》无一字不是记述孔子之仁道的显现和运用。说了这许多,孔子之道对我们今天的每一个人有什麽意义呢? (1)孔子之道是安身立命的学问。 今天常常听到这样的说法:在当今的现代社会里,人人都忙于生活。但是,朋友们有没有想过我们天天在忙碌的时候,我们的心是否也得到平静安宁? 孔子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那是何等潇洒。看看我们自己,赚钱、评职称、培养孩子、养汽车、养房子。。。日日被牵着鼻子跑,得到的是烦恼、失去的是健康。乃至社会上物欲横流,道德不行。这就显出修身的需要。孔子之道,使我们(无论在什麽工作岗位或社会地位上)的心得到安顿,本有的美德就会表现出来。父慈子孝,宽容忍让,积极向上,乐于担当,使得生命、家庭和社会更加和谐美好。所以孔子之道,不仅仅是学问,而且是安身立命的道理。(2)学习孔子之道,不是哲学家的专利。 在今天,受教育的人口空前高涨,读写能力不是大问题。最大的问题是今天的“儒者”自己把学习孔子之道定义为经院式的学问,或曰高明的空言。越高明,就越不能放下架子踏踏实实地做功夫、做人。如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一般人看来,《论语》的文字多艰深曲折,儒家典籍又浩如烟海。但其所以如此,是因为我们和圣人之间隔了一层窗户纸。只要悟入、捅破那层纸,就没有了隔阂。所以要鼓励大众,无论在什麽工作岗位或社会地位上,孔子之道都可以从脚下学起,在一生中努力,力求齐于古人,为中华文明做出贡献。此所谓“人皆可以为尧舜”。 孔子在从政、治史、教育、伦理道德方面的行事原则和主张,实则来源于仁心的价值判断。“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直道而行,就是依“仁”而行,不勉而中。虽然今天的时代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也有终究不变的:具有真诚无私的仁人之心,才谈得到运用各种专业知识、各项社会制度和系统,达到中和的社会效果。“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家事、国事、学术、政治,概莫能外。这是我们最迫切需要继承的,也是在今天仍然合乎国情的孔子理论还能得以实行的基础。 我们看到,在现实生活里孔子的确是有分别的、有善恶的、有喜怒哀乐的。这也是大道的显现。比如“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这样立场鲜明,似乎和我们前面说的无分别的仁心诚意有矛盾。譬如我们读唐诗“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我们看到月亮有阴晴圆缺,那是不是同一个月亮?其实月亮自己并没有阴晴圆缺,是我们看的人心中造作而生种种分别。今天人们出于各自的立场对孔子有各种各样不同的解读,一点都不奇怪。 正因为孔子的境界不为后人所及,后来的儒者便只能摹仿他的一些具体的言行规范,以为千古不易之理。** 到了现代,人们更只能揣摩猜测,乃至出现了“儒家”是否成立这样的问题来。实在地说,这样的儒学研究,是不解其理而求其运用。好比循声猜物,只是外在功夫、文字的功夫而已。又如泉水,源头不通,要求其一泻千里也就难了。这是我抄的
追问
可以有简短点的答案吗,以这个为题的话,,谢谢咯
追答
“仁”是什么?过去有几种解释法。最有名的是“博爱之谓仁”,许多人谈到仁的意义,都会这样答复,而且以肯定的语气说,这是孔子的意思。其实错了,这句话不是孔子说的,也不是孟子说的。这是唐朝的韩愈讲的。在唐代大家也讨论什么是“仁”的问题,而韩愈下的定义:博爱叫做仁。后世以讹传讹,就认为这是儒家思想了。这也是有问题的。韩愈为什么会下这个定义?虽然称他“文起八代之衰”,他的定义不一定也是起八代之衰的。真理是不能够用名气压住人的,韩愈的思想,并不都是孔、孟思想。他是研究墨子的专家,墨子的思想就有“兼爱”,大家现在忘记了韩愈是研究墨子思想的专家,所以他把墨子的思想,融会到儒家思想中去,把“兼爱”换一个字改为“博爱”,等于把长袍脱掉穿上西装而已。后世不明真相,就以为博爱之谓仁是儒家思想的解释。到了宋代的理学家,自认为继孔孟之心传。孔子传心法与曾子,作了《大学》这篇书,曾子传心法与子思,子思写了《中庸》。子思传心法与孟子,孟子以后失传了。宋代理学家自认为又得了这个心传秘诀。中间事隔千把年,不知道宋代理学家们在哪里拿到这个秘诀的。其实他们把佛家、道家的东西挖了来,然后还要骂佛家、道家,所以宋代理学家的学问态度很有点不对劲,这种作法实在不大高明。其次,他们拿心性——哲学的道理解释“仁”说:“仁者核之心也。”如核桃的仁、杏仁。同时他们又加上佛家的思想,认为万物的果实,都是阴阳两瓣,中间空心的,所以仁便是道体的心空境界。
宋儒另一个解释,他们说医书上麻木就叫不仁,可见仁是讲心的知觉性的,他们这样一来,暴露了身份了,这完全是佛家的话,不过硬将光头的和尚,拉来戴上孔子的帽子。在唐代以后讲孔孟的心法,而传承孔孟之心法者,就是这些宋儒——理学家。
正因为至道无形,所以入道的具体方法,也是因人而异,因境而异。《论语》记载,“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这就是为什麽孔子以六艺为课, 而又针对每人的情况指出问题和契入的方法。如对颜渊、仲弓、司马牛、樊迟、子贡、子张等均是。
所以孔子的仁不好定义,个人觉得就是“人”,即做人的根本
展开全部
里仁第四
信仰第四
第四章里 “仁”这个字。如同“生活的大潮滚滚向前”中的“前”:它是指引的,永远告诉你前进的方向;它是静态的,永远在你前面不远的地方等你;它又是动态的,你怎么追也追不着。
所谓仁,就是一种信仰或理想:通过它们来我们把握真理,也就是序里面所说的“利用超越自己的存在”。
所谓仁,也是一种追求、一种向上的精神:它以信仰为基础,在此基础上,我们不断接近所信仰的终极。
所谓仁,还指一种境界: 指在某个静态的点上,你达到什么样的成就。
【原文】4.1、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子曰:内心有信仰(的人)是美的,内心没有信仰,是不可能得到智慧的。
【原文】4.2、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子曰:没有信仰的人,不能长处在简朴环境;也不能长处于乐境,他们永无满足之时。有信仰的人能够在信仰中得到安逸,有智慧的人能够利用信仰(来成就理想)。
【原文】4.3、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子曰:只有那些有信仰的人,才能以信仰为参照物,判定他人是好人还是坏人。
【原文】4.4、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子曰:如果非常注重于自己的信仰,就会觉得世上没有恶了,也就是说没有什么不好的了。
以上定义信仰的内在标准:美是与真理相通的,所以追求真理就是追求尽善尽美。只有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我们才能得到智慧。真理高于生活且永恒不变,有如生活中的北极星或红太阳。在它的指引下,在我们的信仰中,智慧才不会沦于个人的小聪明;苦乐才不会缠绕我们的人生。有信仰加上有智慧才能真正地为大众谋取福祉;有信仰的人根据信仰,可以真正判断其他人是好人还是坏人; 如果信仰再进一步,就会觉得世上没有坏人坏事了。
【原文】4.5、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子曰:富和贵、人人都想要,但如果是因为违背自己信仰得来的,不要;贫和贱、人人都认为不好,但如果是因为坚持自己信仰造成的,接受他。君子没有了信仰,拿什么成名、又要成名干什么?如果君子时时刻刻都保持自己的信仰,他必然会因此做出一翻事业(造就是创造、作为,次就是这个情况——南),也必然会因此颠沛流漓。
【原文】4.6、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子曰:我没见过这样一个人:他的信仰很好,却讨厌没有信仰的人。对于人来说,有信仰,当然无比高尚。可是、如果他们讨厌别人没有信仰,那么他们能够在用自己的力量来帮助别人、让别人在需要的时候也得到信仰吗?对于信仰,我从未看到力量不足、无法帮助别人的人。或许有这样的人,但最起码我没看到过!
【原文】4.7、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子曰:人的过失,往往是因为自己的位置造成的。看看这些过失,就知道为什么要有信仰了。
以上是信仰的外在标准:一个有信仰的人,不会为得到富贵而抛弃信仰;也不会因为害怕招来祸患而放弃信仰;更不会为了得到名声而违背信仰。时刻保持信仰的人,他的功和过都会来自信仰。一个有信仰的人,不会因为别人没有信仰而觉得别人不好,而会帮助别人、让别人得到信仰。最后说人因为有信仰,才会跳出自我的、狭隘的圈子。
【原文】4.8、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子曰:早上实现自己的理想,哪怕晚上就死了也行。
【原文】4.9、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子曰:一个人(官)立志于理想,却认为穿坏衣服、吃不好的是一种耻辱,就没有什么可谈的了。因为他的心志已经被世俗的欲望分占了。
【原文】4.10、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子曰:君子放眼天下,并不认为什么事一定对、什么事一定错。而是拿这些事与当时的实际情况加以比较,再加以赞美或批评。
【原文】4.11、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子曰:君子注重品德,小人注重土地(位置);君子注重规则,小人注重利益。各有所重、各有所得。
【原文】4.12、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子曰:过分基于利害而做人做事的人,会招来多人的怨怼,甚至就是自己也会埋怨自己的。
【原文】4.13、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子曰:能按照禅让规则管理国家的,现在还有吗?不能按照禅让规则管理国家的,用禅让规则要求它,会怎么样?
礼让:让礼,禅让的规则。
【原文】4.14、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子曰:在那种规则(禅让规则)下,(禅让者)并不害怕自己下台后没有了位置,而是害怕自己所推举的人不好;而对于争取受禅让的人来说,并不害怕别人不知道我的理念,而是在想方设法让别人知道我的理念。
【原文】4.15、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子曰:参呀,我的理想是一贯的。曾子曰:对。孔子出去了,学生们问曾子道:这话什么意思?曾子说:夫子的理想,就是忠和恕。
【原文】4.16、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子日:君子要用义来引导信仰;小人要用利来引导信仰;
【原文】4.17、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见到贤者要以其为榜样,见到不贤(的行为)要以此自省:它为什么不贤?我怎样才能避免像它一样。
以上几段(8-17)描绘孔子心中的理想,也就是他想所闻的“道”,其极致是按照禅让的规则管理国家。在那里:对于退位的人(禅让者)来说,不害怕自己没有位置,而害怕自己所立的人(受禅让者)不合格;对于想继位的人(欲受禅让者)来说,不是去害怕别人不知道自己的思想,而是想方设法让别人知道自己的思想。
这个理想的终点,在当下实现并不可能,只能一步一步去实现,所以要“一以贯之”。其中基本前提是自己能够做到对上忠、对下恕;进一步就是要根据自己的兴趣来提升自己、顺从他人的喜好提升他人;提升的方法为向贤者学习、同时避免犯别人犯过的错。
考虑到本段(9-14)重要,就再啰嗦几句。
本段明提了三种人:士、君子、小人,暗提了两种人:所以立、求可知。
士同仕,指当官的人、也指为他人服务的人、现在俗称公仆。与此相对,民有两种:一种是君子,君从尹从口、指一尹的地方众口所言、众人所知的人,子表示有学问的人,君子合称就该是指在地方得人望的人;小人是与道佛两家中的凡人凡夫意思相近,指一般的人,与君子相对,不是骂人的话。
在理想的社会里,“未足与议也”的士肯定也是“志于道”的。不“志于道”的话,他根本就当不了士,问题在于:他当了士后,我们就要特别关注,一旦发现其注重物质利益,就不去理他了,也就是说不要他做我的士了。
谁不要他做士?当然是君子了,小人是基本上不关注这些事的。在理想的社会里,君子对士的要求也不是很苛刻:“义之与比”:论语里的“义”通宜,意思是你在台上时,我只是根据你当时做的事加以同意或反对。并不是说我对你有意见,就对你所有的事都反对……。
下面又谈到君子的要求了。君子怀德:德为得,意思是君子关注的是不是得人心,得民心是君子的基础。君子怀刑:君子关注刑,他的作用就是作为标尺,量一下刑、看刑合不合理。从本句来说,君子是以民压刑的一种工具。怎么压刑,当然是靠“民耻且格”的格了。
最后说下小人,也就是去除君子后的民。他的要求相对简单:小人怀土,意思是关注自己位置,小人怀惠,意思是关注自己已经得到(或将要得到)的好处。全句的意思是说:小人只要关心自己就好了。
放于利而行、多怨。则是对小人的一种提醒:你关心自己没错,但要注重一下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是否冲突。如果你只关注眼前利益、而盲目地跟着别人走,最后恐怕不仅是大家反对你,就是你自己也多会埋怨自己。
在论语的理想国里,居住的并不全是君子或良民。相反,它提出了一种社会制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每个人都关注自己的利益,而各种利益相互冲突、相互制衡的结果,却是形成了一幅良好的社会框架。
再说一下暗指的两种人:“所以立”指的是选民,也就是今天的选举人。“求可知”指想当官的人,现代称为被选举人、也称候选人。这两种人与上面的君子小人重合。
“礼让为国”是上述两种人存在的前提:士不让位,那就没有(当官的)位置了,何来选举?“如礼何”则是让位的制度保证:位置让不让不是由你士说了算的,它有一套自己的规则。
怎么样?头大了吧!眩晕了吧!叹气了吧!明白了后代人为什么要支解论语了吧!明白了秦始皇为什么要“焚书坑儒”了吧!
最后联系一下本书最后一章《尧曰》,尧舜是禅让的两种典型,区别的尧是主动让位、舜是被逼让位(被礼所逼、不是禹所逼)。其高兴和无奈可以从他们说的话中得以体验。
再说一句,当时还没达到封建社会。所以别拿封建社会与之对照,与之相似的应是古希腊、雅典的社会。
以上为啰嗦的话。
信仰第四
第四章里 “仁”这个字。如同“生活的大潮滚滚向前”中的“前”:它是指引的,永远告诉你前进的方向;它是静态的,永远在你前面不远的地方等你;它又是动态的,你怎么追也追不着。
所谓仁,就是一种信仰或理想:通过它们来我们把握真理,也就是序里面所说的“利用超越自己的存在”。
所谓仁,也是一种追求、一种向上的精神:它以信仰为基础,在此基础上,我们不断接近所信仰的终极。
所谓仁,还指一种境界: 指在某个静态的点上,你达到什么样的成就。
【原文】4.1、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子曰:内心有信仰(的人)是美的,内心没有信仰,是不可能得到智慧的。
【原文】4.2、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子曰:没有信仰的人,不能长处在简朴环境;也不能长处于乐境,他们永无满足之时。有信仰的人能够在信仰中得到安逸,有智慧的人能够利用信仰(来成就理想)。
【原文】4.3、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子曰:只有那些有信仰的人,才能以信仰为参照物,判定他人是好人还是坏人。
【原文】4.4、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子曰:如果非常注重于自己的信仰,就会觉得世上没有恶了,也就是说没有什么不好的了。
以上定义信仰的内在标准:美是与真理相通的,所以追求真理就是追求尽善尽美。只有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我们才能得到智慧。真理高于生活且永恒不变,有如生活中的北极星或红太阳。在它的指引下,在我们的信仰中,智慧才不会沦于个人的小聪明;苦乐才不会缠绕我们的人生。有信仰加上有智慧才能真正地为大众谋取福祉;有信仰的人根据信仰,可以真正判断其他人是好人还是坏人; 如果信仰再进一步,就会觉得世上没有坏人坏事了。
【原文】4.5、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子曰:富和贵、人人都想要,但如果是因为违背自己信仰得来的,不要;贫和贱、人人都认为不好,但如果是因为坚持自己信仰造成的,接受他。君子没有了信仰,拿什么成名、又要成名干什么?如果君子时时刻刻都保持自己的信仰,他必然会因此做出一翻事业(造就是创造、作为,次就是这个情况——南),也必然会因此颠沛流漓。
【原文】4.6、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子曰:我没见过这样一个人:他的信仰很好,却讨厌没有信仰的人。对于人来说,有信仰,当然无比高尚。可是、如果他们讨厌别人没有信仰,那么他们能够在用自己的力量来帮助别人、让别人在需要的时候也得到信仰吗?对于信仰,我从未看到力量不足、无法帮助别人的人。或许有这样的人,但最起码我没看到过!
【原文】4.7、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子曰:人的过失,往往是因为自己的位置造成的。看看这些过失,就知道为什么要有信仰了。
以上是信仰的外在标准:一个有信仰的人,不会为得到富贵而抛弃信仰;也不会因为害怕招来祸患而放弃信仰;更不会为了得到名声而违背信仰。时刻保持信仰的人,他的功和过都会来自信仰。一个有信仰的人,不会因为别人没有信仰而觉得别人不好,而会帮助别人、让别人得到信仰。最后说人因为有信仰,才会跳出自我的、狭隘的圈子。
【原文】4.8、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子曰:早上实现自己的理想,哪怕晚上就死了也行。
【原文】4.9、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子曰:一个人(官)立志于理想,却认为穿坏衣服、吃不好的是一种耻辱,就没有什么可谈的了。因为他的心志已经被世俗的欲望分占了。
【原文】4.10、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子曰:君子放眼天下,并不认为什么事一定对、什么事一定错。而是拿这些事与当时的实际情况加以比较,再加以赞美或批评。
【原文】4.11、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子曰:君子注重品德,小人注重土地(位置);君子注重规则,小人注重利益。各有所重、各有所得。
【原文】4.12、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子曰:过分基于利害而做人做事的人,会招来多人的怨怼,甚至就是自己也会埋怨自己的。
【原文】4.13、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子曰:能按照禅让规则管理国家的,现在还有吗?不能按照禅让规则管理国家的,用禅让规则要求它,会怎么样?
礼让:让礼,禅让的规则。
【原文】4.14、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子曰:在那种规则(禅让规则)下,(禅让者)并不害怕自己下台后没有了位置,而是害怕自己所推举的人不好;而对于争取受禅让的人来说,并不害怕别人不知道我的理念,而是在想方设法让别人知道我的理念。
【原文】4.15、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子曰:参呀,我的理想是一贯的。曾子曰:对。孔子出去了,学生们问曾子道:这话什么意思?曾子说:夫子的理想,就是忠和恕。
【原文】4.16、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子日:君子要用义来引导信仰;小人要用利来引导信仰;
【原文】4.17、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见到贤者要以其为榜样,见到不贤(的行为)要以此自省:它为什么不贤?我怎样才能避免像它一样。
以上几段(8-17)描绘孔子心中的理想,也就是他想所闻的“道”,其极致是按照禅让的规则管理国家。在那里:对于退位的人(禅让者)来说,不害怕自己没有位置,而害怕自己所立的人(受禅让者)不合格;对于想继位的人(欲受禅让者)来说,不是去害怕别人不知道自己的思想,而是想方设法让别人知道自己的思想。
这个理想的终点,在当下实现并不可能,只能一步一步去实现,所以要“一以贯之”。其中基本前提是自己能够做到对上忠、对下恕;进一步就是要根据自己的兴趣来提升自己、顺从他人的喜好提升他人;提升的方法为向贤者学习、同时避免犯别人犯过的错。
考虑到本段(9-14)重要,就再啰嗦几句。
本段明提了三种人:士、君子、小人,暗提了两种人:所以立、求可知。
士同仕,指当官的人、也指为他人服务的人、现在俗称公仆。与此相对,民有两种:一种是君子,君从尹从口、指一尹的地方众口所言、众人所知的人,子表示有学问的人,君子合称就该是指在地方得人望的人;小人是与道佛两家中的凡人凡夫意思相近,指一般的人,与君子相对,不是骂人的话。
在理想的社会里,“未足与议也”的士肯定也是“志于道”的。不“志于道”的话,他根本就当不了士,问题在于:他当了士后,我们就要特别关注,一旦发现其注重物质利益,就不去理他了,也就是说不要他做我的士了。
谁不要他做士?当然是君子了,小人是基本上不关注这些事的。在理想的社会里,君子对士的要求也不是很苛刻:“义之与比”:论语里的“义”通宜,意思是你在台上时,我只是根据你当时做的事加以同意或反对。并不是说我对你有意见,就对你所有的事都反对……。
下面又谈到君子的要求了。君子怀德:德为得,意思是君子关注的是不是得人心,得民心是君子的基础。君子怀刑:君子关注刑,他的作用就是作为标尺,量一下刑、看刑合不合理。从本句来说,君子是以民压刑的一种工具。怎么压刑,当然是靠“民耻且格”的格了。
最后说下小人,也就是去除君子后的民。他的要求相对简单:小人怀土,意思是关注自己位置,小人怀惠,意思是关注自己已经得到(或将要得到)的好处。全句的意思是说:小人只要关心自己就好了。
放于利而行、多怨。则是对小人的一种提醒:你关心自己没错,但要注重一下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是否冲突。如果你只关注眼前利益、而盲目地跟着别人走,最后恐怕不仅是大家反对你,就是你自己也多会埋怨自己。
在论语的理想国里,居住的并不全是君子或良民。相反,它提出了一种社会制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每个人都关注自己的利益,而各种利益相互冲突、相互制衡的结果,却是形成了一幅良好的社会框架。
再说一下暗指的两种人:“所以立”指的是选民,也就是今天的选举人。“求可知”指想当官的人,现代称为被选举人、也称候选人。这两种人与上面的君子小人重合。
“礼让为国”是上述两种人存在的前提:士不让位,那就没有(当官的)位置了,何来选举?“如礼何”则是让位的制度保证:位置让不让不是由你士说了算的,它有一套自己的规则。
怎么样?头大了吧!眩晕了吧!叹气了吧!明白了后代人为什么要支解论语了吧!明白了秦始皇为什么要“焚书坑儒”了吧!
最后联系一下本书最后一章《尧曰》,尧舜是禅让的两种典型,区别的尧是主动让位、舜是被逼让位(被礼所逼、不是禹所逼)。其高兴和无奈可以从他们说的话中得以体验。
再说一句,当时还没达到封建社会。所以别拿封建社会与之对照,与之相似的应是古希腊、雅典的社会。
以上为啰嗦的话。
追问
可以有简短点的答案吗,以这个为题的话,,谢谢咯
追答
4-7段就是论语中的仁。8段以后写的是道。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结合《论语》,谈谈对仁 的理解。 我需要一份系统总结的答案,谢谢咯
lbpg9709i LV12
2013-06-04
满意答案
xwkacst
LV12
2013-06-05
论语之论语之论语之论语之““““仁仁仁仁”””” 孔子在《论语》中,谈到“仁”的地方有一百零五次之多,虽然涉及的对象包括了礼义忠恕勇孝恭敬等广泛的领域,但是强调“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又说:“吾道一以贯之”。孔子以“仁”为其学说的根本之道,是比较没有争议的。问题在于,什麽是“仁”呢? 一.至道无形 对于“仁”,孔子在回答弟子的提问时给出过若干不同的答案。对颜渊说“克己复礼为仁。”对仲弓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司马牛说“仁者其言也韧。”对樊迟说“爱人”,又说“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对鲁哀公的提问,则说:“仁者人也。”学者多以训诂和语义的角度去推敲。例如,以“二人”解释仁为亲亲之义。《说文解字》解做:“仁,亲也,从人从二。”但是现在有的从出土古字中读到“上人”(人字边在上,二字在下面),乃谓仁指上等人之间的爱。以此类推,莫衷一是。这就给后人留下了许多揣测的空间(或曰做学问的空间)。也有的学者,据此认为孔子对“仁”的概念含糊不清。 通常认为,“仁者爱人”是对“仁”最贴切的表述。可是后来孟子接着讲到“亲亲”和“爱民”的爱有差等,成为理学定论。以至后世又引申到公德私德、亲情法制等等的争论,甚有人得出结论来说孔子要对社会腐败负责云云。 其实上述种种,都只是从文字上面去求证“仁”的含义。包括从训诂、考古、中西文化制度比较的角度来研究,也都是从文字上去考证和推断。儒家文献浩如烟海,我们有没有可能直接上承孔子本人的“仁”的境界?这是本文想要提出来探讨的。 大有深意的是,我们在《论语》里面看到孔子在对 “仁”的范畴做过上述的反复表述以后,又对弟子们说:“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 又对子贡说“予欲无言。”“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这是什麽意思?而孔子最得意的弟子颜渊感叹夫子之道难以穷尽,“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又是为什麽呢? 这是很微妙的。孔子的孙子子思作《中庸》一书传儒道心印,其中说:“君子之道费而隐。”“不见而章(彰),不动而变,无为而成。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大道的运行,变化无方。天地之道由一而生二、二生三、以至于无穷数的现象世界,所以至道始于无形。“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小到一茶一饭的琐事,大到宇宙天地间的道理,无一不是道的表现形式。 所以在这个意义上,孔子之仁是一个用心体悟、从而把握全体的问题,,而不是一个考据文理逻辑的问题。离开了这个基点,“仁者爱人”就成了无源之水。可见,寻求“‘仁’是什麽”这个经院式(或哲学式)的答案,一开始就错了。 二.体用相济 如此说来,孔子之仁不是无法被了解了吗?很多人可能有过和我同样的体会:研究《论语》多年,读来都是说的别人家事。去年三月里我重读《论语》,至“仁远乎哉?我 欲仁,斯仁至矣。” 便觉得有大愿心充满胸臆,不可抑止。此中意味,恰如古人云“十字街头遇阿爷”,忍不住伸臂攥拳,手舞足蹈。从此读来每一句都是说的自家事。 我体会,“从心所欲”者,澄心静虑,恬淡如如,则不为物欲所牵。“不逾矩”者,是超越了自我,彻见人我善恶、乃至天地万物在其本源上无二无别。这种无分别心的大智慧,便是仁心的显露。这境界,依孟子说是“尽心知性”,也就是阳明说 “致良知”。这听起来好像有一点玄。其实圣人与俗人本来没有差别,我们不见大道真理,是因为有私心障碍,虽见也不能明白。 回过头来看孔子所说的:“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就可以理解,心为仁心,则心之所念必是仁念,人之所为必是仁行。 “君子坦荡荡。”“(心)安则为之。”无论居庙堂之高或处江湖之远,无论是孝亲或是爱民, 圣人的爱人之心都是一样没有分别的、无私的。如果用一个譬喻,这个心就好像是镜面,寂寂不动。这时镜子那个能够映像的本性,无形无色,摸不到也看不见。而当外面的物体一起生灭作用,或者春花秋月,或者雨雪交加,或者莺飞燕舞,一切色彩形象就都原原本本地在镜中反映出来了。孔子说:“吾有知乎哉?无知也。”达到无知的境界,然后可以了知万物。像镜子那样,平淡而又平淡,这就是圣人之心、大道之体。 三.悟道由心 由上述对孔子之仁的认识,就不难理解悟道由心。孔子说:“为仁由己”,非常清楚地指出了达于仁人境界的途径,不在文字典籍或辩证逻辑,而在于用心体证而力行之。又说:“我欲仁,斯仁至矣。” 以真诚之心爱天下人而不存私,真心流露时就是“我欲仁”;当下所作无一不是仁念仁言仁行,就是“斯仁至矣”。由此可知,修身即是修心。仁与不仁,悟道只在一念之间而已。 正因为至道无形,所以入道的具体方法,也是因人而异,因境而异。《论语》记载,“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这就是为什麽孔子以六艺为课, 而又针对每人的情况指出问题和契入的方法。如前述对颜渊、仲弓、司马牛、樊迟、子贡、子张等均是。 我认为,这种注重在社会实践里修持仁心大道的方式,是孔子在他的教学活动中着力实践的方法,也是儒家有别于他门的原因。到了孟子,以四端、心性为教,以推己及人为入处。这是接着“克己复礼为仁”往近处教、往细里讲,以就时人。孟子自明白,只是后人误会了。根据这个道理,克己复礼是与时俱进的,是可以活用的。今天的“礼”不一定要周礼,也不一定只有一种礼。任何合乎时代特点的道德实践和社会活动,都可以是克己复礼的形式。 可见,尽信书不如无书。我们后来的学人看到孔子对同一个仁字有多种不同的说法,这样一来,就不知如何是好。这让我想起一则有名的比喻。“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当应看月。若复观指以为月体,此人岂唯亡失月轮,亦亡其指。”(《楞岩经》)学人不但没有看到月亮,反而把手指当作月亮,连手指也不认得了。 四.结语 孔子之道,至大至深。及其运用,小如修身慎独,中如待人处世、家庭事业,大如治国平天下。可以说,一部《论语》无一字不是记述孔子之仁道的显现和运用。说了这许多,孔子之道对我们今天的每一个人有什麽意义呢? (1)孔子之道是安身立命的学问。 今天常常听到这样的说法:在当今的现代社会里,人人都忙于生活。但是,朋友们有没有想过我们天天在忙碌的时候,我们的心是否也得到平静安宁? 孔子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那是何等潇洒。看看我们自己,赚钱、评职称、培养孩子、养汽车、养房子。。。日日被牵着鼻子跑,得到的是烦恼、失去的是健康。乃至社会上物欲横流,道德不行。这就显出修身的需要。孔子之道,使我们(无论在什麽工作岗位或社会地位上)的心得到安顿,本有的美德就会表现出来。父慈子孝,宽容忍让,积极向上,乐于担当,使得生命、家庭和社会更加和谐美好。所以孔子之道,不仅仅是学问,而且是安身立命的道理。(2)学习孔子之道,不是哲学家的专利。 在今天,受教育的人口空前高涨,读写能力不是大问题。最大的问题是今天的“儒者”自己把学习孔子之道定义为经院式的学问,或曰高明的空言。越高明,就越不能放下架子踏踏实实地做功夫、做人。如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一般人看来,《论语》的文字多艰深曲折,儒家典籍又浩如烟海。但其所以如此,是因为我们和圣人之间隔了一层窗户纸。只要悟入、捅破那层纸,就没有了隔阂。所以要鼓励大众,无论在什麽工作岗位或社会地位上,孔子之道都可以从脚下学起,在一生中努力,力求齐于古人,为中华文明做出贡献。此所谓“人皆可以为尧舜”。 孔子在从政、治史、教育、伦理道德方面的行事原则和主张,实则来源于仁心的价值判断。“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直道而行,就是依“仁”而行,不勉而中。虽然今天的时代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也有终究不变的:具有真诚无私的仁人之心,才谈得到运用各种专业知识、各项社会制度和系统,达到中和的社会效果。“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家事、国事、学术、政治,概莫能外。这是我们最迫切需要继承的,也是在今天仍然合乎国情的孔子理论还能得以实行的基础。 我们看到,在现实生活里孔子的确是有分别的、有善恶的、有喜怒哀乐的。这也是大道的显现。比如“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这样立场鲜明,似乎和我们前面说的无分别的仁心诚意有矛盾。譬如我们读唐诗“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lbpg9709i LV12
2013-06-04
满意答案
xwkacst
LV12
2013-06-05
论语之论语之论语之论语之““““仁仁仁仁”””” 孔子在《论语》中,谈到“仁”的地方有一百零五次之多,虽然涉及的对象包括了礼义忠恕勇孝恭敬等广泛的领域,但是强调“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又说:“吾道一以贯之”。孔子以“仁”为其学说的根本之道,是比较没有争议的。问题在于,什麽是“仁”呢? 一.至道无形 对于“仁”,孔子在回答弟子的提问时给出过若干不同的答案。对颜渊说“克己复礼为仁。”对仲弓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司马牛说“仁者其言也韧。”对樊迟说“爱人”,又说“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对鲁哀公的提问,则说:“仁者人也。”学者多以训诂和语义的角度去推敲。例如,以“二人”解释仁为亲亲之义。《说文解字》解做:“仁,亲也,从人从二。”但是现在有的从出土古字中读到“上人”(人字边在上,二字在下面),乃谓仁指上等人之间的爱。以此类推,莫衷一是。这就给后人留下了许多揣测的空间(或曰做学问的空间)。也有的学者,据此认为孔子对“仁”的概念含糊不清。 通常认为,“仁者爱人”是对“仁”最贴切的表述。可是后来孟子接着讲到“亲亲”和“爱民”的爱有差等,成为理学定论。以至后世又引申到公德私德、亲情法制等等的争论,甚有人得出结论来说孔子要对社会腐败负责云云。 其实上述种种,都只是从文字上面去求证“仁”的含义。包括从训诂、考古、中西文化制度比较的角度来研究,也都是从文字上去考证和推断。儒家文献浩如烟海,我们有没有可能直接上承孔子本人的“仁”的境界?这是本文想要提出来探讨的。 大有深意的是,我们在《论语》里面看到孔子在对 “仁”的范畴做过上述的反复表述以后,又对弟子们说:“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 又对子贡说“予欲无言。”“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这是什麽意思?而孔子最得意的弟子颜渊感叹夫子之道难以穷尽,“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又是为什麽呢? 这是很微妙的。孔子的孙子子思作《中庸》一书传儒道心印,其中说:“君子之道费而隐。”“不见而章(彰),不动而变,无为而成。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大道的运行,变化无方。天地之道由一而生二、二生三、以至于无穷数的现象世界,所以至道始于无形。“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小到一茶一饭的琐事,大到宇宙天地间的道理,无一不是道的表现形式。 所以在这个意义上,孔子之仁是一个用心体悟、从而把握全体的问题,,而不是一个考据文理逻辑的问题。离开了这个基点,“仁者爱人”就成了无源之水。可见,寻求“‘仁’是什麽”这个经院式(或哲学式)的答案,一开始就错了。 二.体用相济 如此说来,孔子之仁不是无法被了解了吗?很多人可能有过和我同样的体会:研究《论语》多年,读来都是说的别人家事。去年三月里我重读《论语》,至“仁远乎哉?我 欲仁,斯仁至矣。” 便觉得有大愿心充满胸臆,不可抑止。此中意味,恰如古人云“十字街头遇阿爷”,忍不住伸臂攥拳,手舞足蹈。从此读来每一句都是说的自家事。 我体会,“从心所欲”者,澄心静虑,恬淡如如,则不为物欲所牵。“不逾矩”者,是超越了自我,彻见人我善恶、乃至天地万物在其本源上无二无别。这种无分别心的大智慧,便是仁心的显露。这境界,依孟子说是“尽心知性”,也就是阳明说 “致良知”。这听起来好像有一点玄。其实圣人与俗人本来没有差别,我们不见大道真理,是因为有私心障碍,虽见也不能明白。 回过头来看孔子所说的:“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就可以理解,心为仁心,则心之所念必是仁念,人之所为必是仁行。 “君子坦荡荡。”“(心)安则为之。”无论居庙堂之高或处江湖之远,无论是孝亲或是爱民, 圣人的爱人之心都是一样没有分别的、无私的。如果用一个譬喻,这个心就好像是镜面,寂寂不动。这时镜子那个能够映像的本性,无形无色,摸不到也看不见。而当外面的物体一起生灭作用,或者春花秋月,或者雨雪交加,或者莺飞燕舞,一切色彩形象就都原原本本地在镜中反映出来了。孔子说:“吾有知乎哉?无知也。”达到无知的境界,然后可以了知万物。像镜子那样,平淡而又平淡,这就是圣人之心、大道之体。 三.悟道由心 由上述对孔子之仁的认识,就不难理解悟道由心。孔子说:“为仁由己”,非常清楚地指出了达于仁人境界的途径,不在文字典籍或辩证逻辑,而在于用心体证而力行之。又说:“我欲仁,斯仁至矣。” 以真诚之心爱天下人而不存私,真心流露时就是“我欲仁”;当下所作无一不是仁念仁言仁行,就是“斯仁至矣”。由此可知,修身即是修心。仁与不仁,悟道只在一念之间而已。 正因为至道无形,所以入道的具体方法,也是因人而异,因境而异。《论语》记载,“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这就是为什麽孔子以六艺为课, 而又针对每人的情况指出问题和契入的方法。如前述对颜渊、仲弓、司马牛、樊迟、子贡、子张等均是。 我认为,这种注重在社会实践里修持仁心大道的方式,是孔子在他的教学活动中着力实践的方法,也是儒家有别于他门的原因。到了孟子,以四端、心性为教,以推己及人为入处。这是接着“克己复礼为仁”往近处教、往细里讲,以就时人。孟子自明白,只是后人误会了。根据这个道理,克己复礼是与时俱进的,是可以活用的。今天的“礼”不一定要周礼,也不一定只有一种礼。任何合乎时代特点的道德实践和社会活动,都可以是克己复礼的形式。 可见,尽信书不如无书。我们后来的学人看到孔子对同一个仁字有多种不同的说法,这样一来,就不知如何是好。这让我想起一则有名的比喻。“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当应看月。若复观指以为月体,此人岂唯亡失月轮,亦亡其指。”(《楞岩经》)学人不但没有看到月亮,反而把手指当作月亮,连手指也不认得了。 四.结语 孔子之道,至大至深。及其运用,小如修身慎独,中如待人处世、家庭事业,大如治国平天下。可以说,一部《论语》无一字不是记述孔子之仁道的显现和运用。说了这许多,孔子之道对我们今天的每一个人有什麽意义呢? (1)孔子之道是安身立命的学问。 今天常常听到这样的说法:在当今的现代社会里,人人都忙于生活。但是,朋友们有没有想过我们天天在忙碌的时候,我们的心是否也得到平静安宁? 孔子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那是何等潇洒。看看我们自己,赚钱、评职称、培养孩子、养汽车、养房子。。。日日被牵着鼻子跑,得到的是烦恼、失去的是健康。乃至社会上物欲横流,道德不行。这就显出修身的需要。孔子之道,使我们(无论在什麽工作岗位或社会地位上)的心得到安顿,本有的美德就会表现出来。父慈子孝,宽容忍让,积极向上,乐于担当,使得生命、家庭和社会更加和谐美好。所以孔子之道,不仅仅是学问,而且是安身立命的道理。(2)学习孔子之道,不是哲学家的专利。 在今天,受教育的人口空前高涨,读写能力不是大问题。最大的问题是今天的“儒者”自己把学习孔子之道定义为经院式的学问,或曰高明的空言。越高明,就越不能放下架子踏踏实实地做功夫、做人。如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一般人看来,《论语》的文字多艰深曲折,儒家典籍又浩如烟海。但其所以如此,是因为我们和圣人之间隔了一层窗户纸。只要悟入、捅破那层纸,就没有了隔阂。所以要鼓励大众,无论在什麽工作岗位或社会地位上,孔子之道都可以从脚下学起,在一生中努力,力求齐于古人,为中华文明做出贡献。此所谓“人皆可以为尧舜”。 孔子在从政、治史、教育、伦理道德方面的行事原则和主张,实则来源于仁心的价值判断。“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直道而行,就是依“仁”而行,不勉而中。虽然今天的时代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也有终究不变的:具有真诚无私的仁人之心,才谈得到运用各种专业知识、各项社会制度和系统,达到中和的社会效果。“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家事、国事、学术、政治,概莫能外。这是我们最迫切需要继承的,也是在今天仍然合乎国情的孔子理论还能得以实行的基础。 我们看到,在现实生活里孔子的确是有分别的、有善恶的、有喜怒哀乐的。这也是大道的显现。比如“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这样立场鲜明,似乎和我们前面说的无分别的仁心诚意有矛盾。譬如我们读唐诗“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