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意思啊?

 我来答
阿戚爱生活
推荐于2019-08-13 ·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阿戚爱生活
采纳数:195 获赞数:251861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意思是:橘子生长在淮河以南就是橘子,生长在淮河以北就变成枳了。出自《晏子使楚》“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扩展资料:

《晏子使楚》讲述了春秋末期,齐国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想显示楚国的威风,晏子巧妙回击,维护了自己和国家尊严的故事。故事赞扬了晏子爱国,机智勇敢,善于辞令,灵活善辩的外交才能与不惧大国、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讽刺了狂妄自大,傲慢无理,自作聪明的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晏子使楚

HXSJL0614
高粉答主

推荐于2019-09-25 · 关注我不会让你失望
知道答主
回答量:1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5161
展开全部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意思是:淮南的橘树,移植到淮河以北就变为枳树。用来比喻同一物种因环境条件不同而发生变异。

此句是出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扩展资料:

出处原文: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南橘北枳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13宇爱
2019-03-07 · TA获得超过7741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808
采纳率:54%
帮助的人:54万
展开全部

这句话字面的意思是同样的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就是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北就变成枳树,只是叶子相似,它们的果实味道都是不一样的。

我们常用这句话来表达环境对人对事物影响是非常大的,同样一件事物,由于环境的不同,其结果可能有很大的差异,就像这个橘树一样,所以对不同的事物要因地制宜,不能盲目照搬复制。

扩展资料

这句话出自于刘向的《晏子使楚》,晏子出使楚国时,被楚国刁难,楚王说齐人善盗,晏子就借此话来讲齐人在齐国安分守己,在楚国却成了盗贼,是环境影响了人,而不是齐人本就盗窃,寓意楚国的环境没有齐国好。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帅帅的猪胖
2018-12-23 · TA获得超过1.8万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664
采纳率:81%
帮助的人:53万
展开全部

本意是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的地方就是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北的地方就是枳树。比喻环境变了,事物的性质也变了。

出处典故:

晏子来到了楚国,楚王请晏子喝酒,喝酒喝得正高兴的时候,公差两名绑着一个人到楚王面前来。楚王问道:“绑着的人是干什么的?’公差回答 说:“他是齐国人,犯了偷窃罪。”楚王看着晏子问道:“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东西的吗?”

晏子离开了席位回答道:“我听说这样一件事: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的地方就是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北的地方就是枳树,只是叶相像罢了,果实的味道却不同。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水土条件不相同啊。现在这个人生长在齐国不偷东西,一到了楚国就偷起来了,莫非楚国的水土使百姓喜欢偷东西吗?”楚王笑着说:“圣人是不能同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取其辱了。”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ahhnbcy
推荐于2017-11-25 · TA获得超过1.6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304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5700万
展开全部
出自《晏子春秋·杂下之十》

意思是--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就是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北就变成枳树

原文如下--
晏子将至楚,楚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晏子春秋?楚王欲辱晏子指盗者为齐人晏子对以橘》)

译文如下---
晏子将要出使楚国,楚王听说这消息以后,对身边的人说:“晏婴是齐国善于辞令的人,现在他要来,我想羞辱他,该用什么办法?”身边的人回答说:“等他到来的时候,请让我捆绑一个人在您面前经过,您就说:‘这人是干什么的?’我回答说:‘是齐国人。’您问:‘犯了什么罪?’我回答说:‘犯了偷盗罪。’”晏子到了楚国,楚王赐给晏子酒喝,喝酒喝得正畅快的时候,两个官吏捆着一个人来到楚王跟前,楚王说:“捆着的人是干什么的?”官吏回答说:“是齐国人,犯了偷盗的罪。”楚王看着晏子说:“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盗吗?”晏子离开座位严肃地回答说:“我听说过,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就是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北就变成枳树,只是叶子相似,它们的果实味道不一样。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水土不一样。现在人生长在齐国不偷盗,进入楚国就偷盗,该不会是楚国的水土使人变得善于偷盗吧!”楚王笑着说:“圣人是不能跟他开玩笑的。我反而遭到羞辱了。”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8)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