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孔子堕三都最终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追问
能不能具体点说明原因,我们给的复习题,谢谢
追答
在当时,鲁国国君鲁定公只是“虚君”,鲁国的大权都掌握在以季氏为首的“三桓”手里。
孔子当时的身份是贵族阶层中最低一级的“士”阶层,这一阶层的人本来是没有条件步入政坛高层的,只能依附于更高一层的公卿大夫,才有从政的机会。孔子就是利用自己在知识界的影响力受到公卿阶层的赏识,从而步入政坛。但有道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家能把你捧上去,也能把你摔下来。
在孔子刚刚“摄相事”时,这位稳如泰山的老夫子也不禁面露喜色。弟子们很不解,便问:“夫子不是说过君子大祸临头不恐惧,大福到来也不喜形于色吗?”孔子说:“有这句话,但不是还有一句‘乐在身居高位而礼贤下士’的话吗?”可以想象身居高位的孔子也开始飘飘然了。以致自不量力地“堕三都”。最终只能导致自己终身不受重用,四处游仕,累累如“丧家之犬”。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