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回答
展开全部
全球互联网起源于1968年。
当时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组建了一个计算机网,名为 ARPANET(英文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 Network 的缩写,又称“阿帕”网)。按央视的数据,新生的“阿帕”网获得了国会批准的 520 万美元的筹备金及两亿美元的项目总预算,是当年中国国家外汇储备的 3 倍。
时逢美苏冷战,美国国防部认为,如果仅有一个集中的军事指挥中心,万一被苏联摧毁,全国的军事指挥将处于瘫痪状态,所以需要设计一个分散的指挥系统。它由一个个分散的指挥点组成,当部分指挥点被摧毁后其他点仍能正常工作,而这些分散的点又能通过某种形式的通信网取得联系。
1969 年,“阿帕”网第一期投入使用,有 4 个节点,分别是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分校、斯坦福大学以及位于盐湖城的犹它州州立大学。位于各个结点的大型计算机采用分组交换技术,通过专门的通信交换机(IMP)和专门的通信线路相互连接。一年后“阿帕”网扩大到 15 个节点。1973 年,“阿帕”网跨越大西洋利用卫星技术与英国、挪威实现连接,扩展到了世界范围。
互联网就萌芽于此。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说,互联网起源于美苏冷战。
当时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组建了一个计算机网,名为 ARPANET(英文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 Network 的缩写,又称“阿帕”网)。按央视的数据,新生的“阿帕”网获得了国会批准的 520 万美元的筹备金及两亿美元的项目总预算,是当年中国国家外汇储备的 3 倍。
时逢美苏冷战,美国国防部认为,如果仅有一个集中的军事指挥中心,万一被苏联摧毁,全国的军事指挥将处于瘫痪状态,所以需要设计一个分散的指挥系统。它由一个个分散的指挥点组成,当部分指挥点被摧毁后其他点仍能正常工作,而这些分散的点又能通过某种形式的通信网取得联系。
1969 年,“阿帕”网第一期投入使用,有 4 个节点,分别是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分校、斯坦福大学以及位于盐湖城的犹它州州立大学。位于各个结点的大型计算机采用分组交换技术,通过专门的通信交换机(IMP)和专门的通信线路相互连接。一年后“阿帕”网扩大到 15 个节点。1973 年,“阿帕”网跨越大西洋利用卫星技术与英国、挪威实现连接,扩展到了世界范围。
互联网就萌芽于此。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说,互联网起源于美苏冷战。
展开全部
Internet发展是国际互联网是美国高科技发展的结果,同时也是美国政府出于军事目的不得已而为之的产物。为了分散因遭遇外国核武器打击本国军事指挥控制系统所带来的危险(即当网络中的某一物理层遭到破坏不至于影响整个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行),美国国防部于1969年建立了一个实验型的网络架构APRANET,资金来源于国防部的高级研究规划局(APRPA)。起初,只有几个著名大学院校、研究机构及军事设备承包商等单位被允许与APRPANET联接。APRPANET的建立虽然是出于军事上的目的,但在和平时期,这一网络却极大地方便了各部门的研究人员在该网络上进行信息及技术数据交流。80年代中期,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undation)又建立了一个更加庞大的网络架构NSFnet。1990年,APRPANET中止了与非军事有关的营运活动,随即NSFnet便成为国际互联网初期的主干网。由于是政府出资,NSFnet因而只对大学院校及公共研究机构免费开放,而且限制在该主干网传输与商业活动有关的数据信息。然而许多大企业都对网络潜藏的巨大商业机会表示了极大的关注,并且出现了一些由企业自主兴建的主干网络。到了1992年,由于网络技术已日趋成熟,NSF为了推进国际互联网的商业化进程,宣布几年后将停止营运NSFnet,并开始积极鼓励和资助各类商业实体建立主干网。从此,国际互联网在基础设施领域的商业化进程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NSFnet也于1995年正式退出。要了解国际互联网,就不可避免地要提及互联网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几个重要事件。国际互联网的发展与信息技术发展息息相关,技术标准的制定以及技术上的创新是决定国际互联网得以顺利发展的重要因素。网络的主要功能是交换信息,而采取什么样的信息交换方式则是网络早期研究人员面临的首要问题。 1961年,MIT的克兰洛克(Kleinrock) 教授在其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提出了包交换思想,并在理论上证明了包交换技术(packet switching)相对于电路交换技术在网络信息交换方面更具可行性。不久,包交换技术就获得了大多数研究人员的认同,当时APRPANET采用的就是这种信息交换技术。包交换思想的确立在国际互联网的发展史上是第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因为包交换技术使得网络上的信息传输不仅在技术上更为便捷,而且还在经济上更为可行。国际互联网发展中的第二个里程碑是信息传输协议(TCP/IP)的制定。网络在类型上有多种,诸如卫星传输网络、地面无线电传输网络等等。信息的传输在同样类型的网络内部不存在任何问题,而要在不同类型的网络之间进行信息传输却会在技术上存在很大困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DARPA 研究人员卡恩(Kahn)在1972年提出了开放式网络架构思想,并根据这一思想设计出沿用至今的TCP/IP传输协议标准。在TCP/IP中,“网络”是一个高度抽象的概念,即任何一个能传输数据分组的通信系统都可以被视为网络。这样,只要采用包交换技术,任何类型的数据传输网络都可相互对接。由于兼容性是技术上一个重要的特征,因而标准的制定对于国际互联网的顺利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TCP/IP标准中的开放性理念也是网络能够发展成为如今的“网中网”——Internet一个决定性因素。第三个里程碑事件是互联网页(World Wide Web,又叫万维网)技术的出现。早期在网络上传输数据信息或者查询资料需要在电脑上进行许多复杂的指令操作,这些操作只有那些对电脑非常了解的技术人员才能做到熟练运用。特别是当时软件技术还并不发达,软件操作界面过于单调,电脑对于多数人只是一种高深莫测的神秘之物,因而当时“上网”只是局限在高级技术研究人员这一狭小的范围之内。 WWW技术是由瑞士高能物理研究实验室(CERN)的程序设计员Tim Berners-Lee 最先开发的,它的主要功能是采用一种超文本格式(hypertext)把分布在网上的文件链接在一起。这样,用户可以很方便地在大量排列无序的文件中调用自己所需的文件。1993年,位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国家超级应用软件研究中心(NCSA)设计出了一个采用WWW技术的应用软件Mosaic,这也是国际互联网史上第一个网页浏览器软件。该软件除了具有方便人们在网上查询资料的功能,还有一个重要功能,即支持呈现图象,从而使得网页的浏览更具直观性和人性化。可以说,如果网页的浏览没有图象这一功能,国际互联网是不可能在短短的时间内获得如此巨大的进展的,更不用说发展电子商务了。特别是,随着技术的发展,网页的浏览还具有支持动态的图象传输、声音传输等多媒体功能,这就为网络电话、网络电视、网络会议等提供一种新型、便捷、费用低廉的通讯传输基础工具创造了有利条件,从而适应未来商务活动的发展。如果说,最初网络的发展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信息交流的需求,而现在通过网络进行的商务活动或者人们所熟悉的电子商务则是国际互联网今后发展的主要推进器。可以肯定的是,国际互联网仍将以一种不可预见的飞快速度向前发展,同时,如何发展网络经济也将成为每个国家不可廻避的重要问题
参考资料: 绝情逍遥子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互联网始于1969年,是在ARPA(美国国防部研究计划署)制定的协定下将美国西南部的大学(UCLA(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StanfordResearchInstitute(史坦福大学研究学院)、UCSB(加利福尼亚大学)和UniversityofUtah(犹他州大学))的四台主要的计算机连接起来。这个协定有剑桥大学的BBN和MA执行,在1969年12月开始联机。到1970年6月,MIT(麻省理工学院)、Harvard(哈佛大学)、BBN和SystemsDevelopmentCorpinSantaMonica(加州圣达莫尼卡系统发展公司)加入进来。到1972年1月,Stanford(史坦福大学)、MIT’sLincolnLabs(麻省理工学院的林肯实验室)、Carnegie-Mellon(卡内基梅隆大学)和Case-WesternReserveU()加入进来。紧接着的几个月内NASA/Ames(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Mitre()、Burroughs()、RAND(兰德公司)和theUofIllinois(伊利诺利州大学)也加入进来。之后越来越多的公司加入,无法在此一一列出。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