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缓冲技术的主要目的是

百度网友f5aff00
高粉答主

2020-09-12 · 每个回答都超有意思的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453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3万
展开全部

引入缓冲技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缓和CPU和I/O设备的不匹配,减少对CPU的中断频率,提高CPU和I/O设备的并行性。

为了缓和CPU和I/O设备速度不匹配的矛盾,提高CPU和I/O设备的并行性,在现代操作系统中,几乎所有的I/O设备在与处理机交换数据时都用了缓冲区,并提供获得和释放缓冲区的手段。

扩展资料:

在操作系统中,引入缓冲的主要原因,可归结为以下几点:

1、改善CPU与I/O设备间速度不匹配的矛盾

例如一个程序,它时而进行长时间的计算而没有输出,时而又阵发性把输出送到打印机。由于打印机的速度跟不上CPU,而使得CPU长时间的等待。如果设置了缓冲区,程序输出的数据先送到缓冲区暂存,然后由打印机慢慢地输出。

这时,CPU不必等待,可以继续执行程序。实现了CPU与I/O设备之间的并行工作。事实上,凡在数据的到达速率与其离去速率不同的地方,都可设置缓冲,以缓和它们之间速度不匹配的矛盾。众所周知,通常的程序都是时而计算,时而输出的。

2、 可以减少对 CPU的中断频率,放宽对中断响应时间的限制

如果I/O操作每传送一个字节就要产生一次中断,那么设置了n个字节的缓冲区后,则可以等到缓冲区满才产生中断,这样中断次数就减少到1/n,而且中断响应的时间也可以相应的放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缓冲技术

休闲娱乐助手之星M
2020-09-11 · TA获得超过53.8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857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24万
展开全部

1、改善CPU与I/O设备间速度不匹配的矛盾

例如一个程序,它时而进行长时间的计算而没有输出,时而又阵发性把输出送到打印机。由于打印机的速度跟不上CPU,而使得CPU长时间的等待。如果设置了缓冲区,程序输出的数据先送到缓冲区暂存,然后由打印机慢慢地输出。

这时,CPU不必等待,可以继续执行程序。实现了CPU与I/O设备之间的并行工作。事实上,凡在数据的到达速率与其离去速率不同的地方,都可设置缓冲,以缓和它们之间速度不匹配的矛盾。众所周知,通常的程序都是时而计算,时而输出的。

2、可以减少对 CPU的中断频率,放宽对中断响应时间的限制

如果I/O操作每传送一个字节就要产生一次中断,那么设置了n个字节的缓冲区后,则可以等到缓冲区满才产生中断,这样中断次数就减少到1/n,而且中断响应的时间也可以相应的放宽。

3、提高 CPU和 I/O设备之间的并行性

缓冲的引入可显著提高 CPU和设备的并行操作程度,提高系统的吞吐量和设备的利用率。

根据I/O控制方式,缓冲的实现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采用专用硬件缓冲器一种是在内存划出一个具有n个单元的专用缓冲区,以便存放输入/输出的数据。内存缓冲区又称软件缓冲。

扩展资料:

相关延伸:缓冲缓存

缓冲是指把视频、图片、音乐等网络内容存放在本地一段时间,那样以前请求过的信息被再次请求时,就不会再次耗用WAN带宽。

缓冲往往应用到网页,就网页而言,对信息(而不是事务)的请求来自远程站点。凡是在特定的LAN网段上请求网页的人,都可以跨WAN重复使用被请求过的信息。现有的几种产品有助于Web事务的缓冲。这种情况下,页面的某些部分不会变化,如页面标题和组织名称。

提供这类产品的厂商包括了Chutney Technologies和 FineGround Networks(严格说来,Web浏览器早就在利用及优化缓冲机制)、Converged Access以及其他一些网络厂商。 缓冲也在开始应用于文件系统和电子邮件系统。

实际上,有些较为全面的针对特定应用的缓冲(而不是普通的流量缓冲)能够集中存储和应用服务器,而不会严重影响最终用户的性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缓冲技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缓冲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zzzUY1
推荐于2017-11-25
知道答主
回答量: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4.7万
展开全部
引入缓冲的主要目的:
1.缓和处理机和I/O设备间速度不匹配的矛盾
2.减少对CPU的中断次数
3.提高CPU和I/O设备之间的并行性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