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为什么会两次废立太子?

 我来答
抱香蕉睡觉
高粉答主

推荐于2019-08-08 · 繁杂信息太多,你要学会辨别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43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7.5万
展开全部

第一次废太子:

康熙四十七年(1708)九月四日,康熙帝巡视塞外返京途中,在布尔哈苏台地方,把诸王、大臣、侍卫、文武官员等召集到行宫前,流泪宣布废除允礽太子位。

当时,皇太子胤礽跪在地上,康熙帝垂泪宣布他的罪状,主要内容是:专擅威权,肆恶虐众,将诸王大臣随意捶挞;穷奢极欲,衣食所用已经超过皇帝标准,仍不满足;

恣取国库钱财,遣人拦截蒙古等部入贡使者,抢夺进贡皇帝的物品;对亲兄弟无情无意,对诸皇子不闻不问;结党营私,窥伺皇位,探听皇帝起居动向,企图害死皇帝。

第二次废太子:

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九月,胤礽侍驾南巡,以病留德州而止。四十二年正月,仍侍驾南巡。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九月,胤礽以罪废拘系于咸安宫,同年十二月被释放。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三月,胤礽被复立为皇太子。

皇太子虽复立,但原有的君储矛盾并未解决,所以很快就又发生了严惩皇太子党的事件。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十月,再以罪被废黜,仍禁锢于咸安宫。此后多次有推荐其复立的建议,但康熙帝始终未再立胤礽。

扩展资料:

康熙帝一方面改革前代的皇位继承制度,建立储君;另一方面又让太子领兵从政,派皇太子和其他皇子参与各种军政事务,其本意是锻炼和培养皇子,让他们为国家建功立业。皇太子权势的增长侵犯和威胁了皇权。无形中朝廷里似乎要出现两个中心,至高无上的皇权受到侵犯。

康熙帝事与愿违,陷入旋涡,遭到失败。明朝诸王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清朝诸王内襄政本、外领师干,这样太子与皇子便发生矛盾。康熙帝本意是培养教育皇子,却使他们增长了对权力与财富的欲望。这不依康熙帝的意志为转移,也不是皇太子主观意志所决定的。

诸皇子成人之后,赐封世爵,分拨人口,建立府第,设置官署,对内临政,对外领兵。各自所属人员又各庇护其主,甚而纠集党羽。这本身就容易与皇权产生某种矛盾。

如果设立皇太子,其地位高于诸王,近于皇帝,又必然为诸皇子所不容,使矛盾更趋复杂。康熙帝两立两废皇太子,既是皇帝与储君矛盾,也是太子与皇子矛盾尖锐化的集中表现。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爱新觉罗·胤礽

yuyukli
2020-09-16 · 要是你说不对,那就不对吧,我很累
yuyukli
采纳数:56 获赞数:13643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说起康熙两废太子,也就要说起他两立太子。

首先要说一下这位太子殿下胤礽,他的生母是赫舍里皇后,正经的嫡子。并且也是康熙王朝唯一的嫡子,康熙序齿第二子。以西周就开始分封制我们可以知道,一个王朝一般都会以嫡长子为尊。所以胤礽只占一嫡,有点悬。也是在这样的一个限制下,胤礽始终提防着大皇子,从而也就形成了他对于皇位的一个争夺概念。

立太子是在他周岁的时候,这就是第一次的立。其实从这里可以揣摩,当初赫舍里皇后已经死了,个人认为有可能是为了稳定朝政,有储君会使朝廷更加安定,同时也可以稳住赫舍里皇后族人权臣。

从某种观念上也可以看出康熙,深受封建制度的影响,还是会认为立嫡立长胜于立贤。

接下来就是第一次废太子,表面上是因为太子不关心兄弟十八阿哥,生性凉薄残暴等性格缺陷,以及极端思想。没有达到康熙对于儿子所期望的珍爱兄弟手足,家庭和睦。

其实根本原因是,胤礽结党营私,和他的叔父索额图之间的一个政治交易交往。同时,还有和疑似朱三太子遗孤的红玉发生的苟且之事。朝堂上,无论是兄弟还是其他大臣,不再是民心所向。

这些都是错误,作为一个皇子。自己的父亲对于自己而言,先是君,再是父亲。

也就是说胤礽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犯了作为一个臣子,无法忍受被君王所忍受的错误。于是被废。

第二次立,可以说,仅仅只是康熙帝想要平衡朝政。因为救大皇子党和太子党而言。在康熙帝没有想完完全全拔除的时候,任何一方的式微,都有可能导致康熙帝所设局面的倒塌。所以为了平衡两个权臣索相和明相,两个党派之争,必须立回来。

第二次废,是完完全全没有意外的。从第一次废就可以知道康熙帝不会让胤礽做皇帝。因为他完全不合适。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chingwi
2013-01-14 · TA获得超过5537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84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75万
展开全部
  清代原无预立储位之制,奉行“有德者即登大位”。
  1、胤礽1岁被立为太子
  康熙十四年十二月十三日,玄烨首开其例,年仅一岁的二皇子胤礽被立为太子。当时已有的两个皇子中,皇长子是庶出,生母身份卑微,而胤礽系孝诚仁皇后所生,符合立嫡长子的传统,名正而言顺,地位还是很稳固的。
  2、第一次被废
  胤礽被立为太子后,康熙对他悉心教育,最初似乎也颇得宠爱。但胤礽其人,才智平庸而性情贪婪,以至广收贿赂,专权结党,使康熙渐渐对他感到失望。
  1690年,在征讨噶尔丹途中,康熙身体不适,急召留在京城的太子胤礽来行营。胤礽赶到时,康熙躺在床上,胤礽脸上却未流露出焦急与担心,康熙十分不满。
  1698年,康熙大封诸皇子,让他们参与政务,后又逮捕了太子的亲信索额图,废黜之意已初露端倪。胤礽也感到很惶恐,经常偷偷察看虚实,在随康熙去围场途中竟然半夜三更掀开康熙帐幔向内窥伺,使康熙极为恐慌,疑心太子要害他。后在四十七年九月以“赋性奢侈”、“暴虐淫乱”、“语言颠倒,竟类狂易之疾”为由被废黜。
  3、复立为皇太子
  三十多年的太子一旦被废,本来不可能觊觎皇位的诸皇子一下子有了一朝君临天下的机会,这使本来就明争暗斗的诸皇子间矛盾骤然激化。为了扼制诸皇子的争斗,无奈之下,康熙于四十八年三月,又以“虽被镇魇,已渐痊可”为托词,复立为皇太子。
  4、第二次被废
  按理说,胤礽经过上次的教训,应该收敛一下,讨康熙老人家的喜欢。可他还是故态复萌,重新结党营私。1712年年十月,终以“狂疾益增,暴戾僭越,迷惑转甚”的借口,再将胤礽废黜禁锢(《清圣祖实录》)。
   胤礽两次被废,早已失去了康熙的信任。从此之后再也没能东山再起。雍正二年(1724年),胤礽凄凉地死在禁所内,终年51岁。

  实际上,康熙帝两次废立太子,主要是由于康熙帝多子,在位时间又长,过早地公开册立太子,造成了康熙帝和太子间、太子和诸皇子间的矛盾和纷争。矛盾激化到不可调和的地步,使皇权受到了威胁,政局也因此动荡不宁,太子和诸皇子为了巩固与争夺储位,结党营私,勾心斗角之势日益严重。但废储之后,诸皇子的觊觎之心仍未消弭。谁来继承大清的皇位,康熙帝为此伤透了脑筋,但迟迟未有正式公布人选。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别再被盗号
推荐于2017-09-29 · TA获得超过1.1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936
采纳率:75%
帮助的人:1598万
展开全部
康熙主要是由于在位时间长,子嗣众多,再加上清朝立贤不立长的原则,使得没到皇位继承的时候,就会有一场腥风血雨的争夺。个人认为,虽然这种争夺会导致一部分人无辜受害,但是确实能为国家选一个有一定能力,尤其是政治能力的比较不错的皇帝。如果抛去那本就不该有的狭义民族观点,但看事实而言,满清从努尔哈赤到康熙,都不失为一时之选。嘉庆也算是守成之君。
所以,在康熙一朝,几乎每个皇子身边,尤其是比较出色的大阿哥、二阿哥(太子)、四阿哥、八阿哥、十四阿哥身边,都聚集了一批比较优秀的人才,为他们出谋划策。而皇子们也开始结党打击皇太子,当然就有一些上不了台面的诬陷手段。
事实证明,最终胜出的不是最出色的太子或者八爷党,而是最具有隐忍精神,能韬光养晦的雍正。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洋宜春69
2013-01-14 · TA获得超过6053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474
采纳率:66%
帮助的人:134万
展开全部
清史稿就有写过,康熙直言说太子胤礽,不听自己的话,康熙早已经忍了二十年了!并且聚集大臣成一个派系,还时常欺负污辱朝臣,其下人也如此嚣张,到处要钱,十八阿哥病亡,太子也无悲伤之意,加上之前他的舅舅索额图曾经想悖逆皇上,已被正法,而且还常派人监视康熙,康熙怕自己被下毒遇害,一气之下,就废了太子胤礽。

第二次废太子,是因为胤礽被废了一次了,依附他的人都劝他竟尽早即帝位,被康熙知道了,於是康熙就二太子,并把他幽禁起来。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5)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