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个回答
展开全部
金刚经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做如是观。
这是佛教大乘经典“金刚经”最后一句偈言,也是“金刚经”的精髓,佛陀慈悲,最后特别提醒众生,用四种不同的善巧方便比喻,来告诉我们,生命无常,人生如梦,珍惜生命,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的道理。
一切有为法:此乃指因缘之法,因缘法比较广,而且很深奥。所谓无处不在的“因缘”,无处不在的“无明”,无处不在的“迷惑”。它深罗万象,我们随时会被“无明”而陷入“迷惑”的状况,如果不能正确地对待眼前的一切事物,就会对事物虚幻的假象而产生执着,最后会因执着带入痛苦的深渊而无法自拔,那样会堕落恶鬼和地狱。
当然,一个人能真正的理解因缘之法,大彻大悟,就不会再有烦恼,也不会被事物的虚幻假象而束缚,已超越凡夫之见和佛一样成为正觉之人。
我有几个很好的朋友,他们都是公司的大老板,赚了很多的钱,可惜,不知道如何去运用赚来的钱,再去累积更多的福报,只知道吃喝玩乐寻找刺激,晚上撒谎欺骗太太说;和朋友去谈生意可能会很晚回家,有时还不回家。随后就去歌舞厅找漂亮的小姐寻求刺激,搞的花天酒地,累积了无量的业障。时间一长,太太产生怀疑,家里免不了开始发生内战,夫妻经常吵架,相互猜疑,如果男人脾气不好的话,就会动粗打骂,甚至搞的家破人亡。
这时,他们就来告诉我家中所发生的经过。还很生气地说;我的哪个女人如何,如何等等一大堆的牢骚..…… 目的是想让我帮他们从烦恼中解脱出来。说实话,我知道他们的烦恼是来至于他们内心对事物的假象产生贪恋和执着,他们迷茫了,已经陷入痛苦和烦恼的深渊中受着煎熬…….
我就对他们讲了“四谛”因果的道理。万事因缘起,万事因缘灭。如果你希望家庭和睦,就必须建立夫妻之间的感情基础,互尊互爱。如果你非常爱你的先生或太太,就必须留住他(她)的心,而不是他的色身,更不是用生气的方法来报复对方。留住他(她)的心只有一个方法,佛陀曾经说过;“慈悲”能度一切灾难。用慈爱的心来宽恕对方的过错,用孝顺父母的行为来感动对方,相信“爱能溶化邪恶”。
圣经里说;耶苏用爱感化了无数的恶人。同样佛陀用慈悲度化了无量的众生。因缘法还告诉我们,如果你想健康长寿,就必须戒杀放生。如果你想得到别人对你尊敬,你就必须先尊敬别人。如果你想得到人天福报或拥有更多的财富,就必须孝顺父母,尊敬长辈,多布施行善。
善会让人心情得到轻松愉快,恶会让人心情得到烦恼恐惧,这就是世间的因缘之法,“真理法性”,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因缘果报,如影随形,丝毫不虚。
如梦幻泡影:梦幻,指我们经常颠倒梦想,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在梦中就好象是真实的感觉。有时我做梦,梦到自己孤立地被人追赶,很害怕,奇怪也不知道为什么做这种梦,可能是以前的业障显现吧 。梦中惊醒后,不断念诵“金刚经”四句偈言和金刚般若菠萝蜜咒来提醒自己,这是虚假的幻觉,不要执着梦境。一切都是短暂的幻觉,我的心情马上解脱。呵呵!还真灵验,不信,你试试吧。
泡影,指水流产生泡沫之影,但泡影很快就会破灭消失,形容无常短暂的意思。
如露亦如电:早晨的露水也是很短暂的,很偶然的凑合在一起,是因缘聚会,缘起性空。因为性空,才能生缘起,所以说如露亦如电。你说闪电是虚幻的吗?最好不要碰它,碰到它会触电,够你受的,但是它闪一下就消失了,时间非常短暂,这一切的比喻都是佛陀告诉我们,形容生命无常的道理。
应作如是观:如是观的意思非常明了,也就是常说的冷静观事,心静如水,如如不动,一切随缘。
以上是我个人浅薄的见解,希望和师兄,大德探讨学习,共求佛道。
这是佛教大乘经典“金刚经”最后一句偈言,也是“金刚经”的精髓,佛陀慈悲,最后特别提醒众生,用四种不同的善巧方便比喻,来告诉我们,生命无常,人生如梦,珍惜生命,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的道理。
一切有为法:此乃指因缘之法,因缘法比较广,而且很深奥。所谓无处不在的“因缘”,无处不在的“无明”,无处不在的“迷惑”。它深罗万象,我们随时会被“无明”而陷入“迷惑”的状况,如果不能正确地对待眼前的一切事物,就会对事物虚幻的假象而产生执着,最后会因执着带入痛苦的深渊而无法自拔,那样会堕落恶鬼和地狱。
当然,一个人能真正的理解因缘之法,大彻大悟,就不会再有烦恼,也不会被事物的虚幻假象而束缚,已超越凡夫之见和佛一样成为正觉之人。
我有几个很好的朋友,他们都是公司的大老板,赚了很多的钱,可惜,不知道如何去运用赚来的钱,再去累积更多的福报,只知道吃喝玩乐寻找刺激,晚上撒谎欺骗太太说;和朋友去谈生意可能会很晚回家,有时还不回家。随后就去歌舞厅找漂亮的小姐寻求刺激,搞的花天酒地,累积了无量的业障。时间一长,太太产生怀疑,家里免不了开始发生内战,夫妻经常吵架,相互猜疑,如果男人脾气不好的话,就会动粗打骂,甚至搞的家破人亡。
这时,他们就来告诉我家中所发生的经过。还很生气地说;我的哪个女人如何,如何等等一大堆的牢骚..…… 目的是想让我帮他们从烦恼中解脱出来。说实话,我知道他们的烦恼是来至于他们内心对事物的假象产生贪恋和执着,他们迷茫了,已经陷入痛苦和烦恼的深渊中受着煎熬…….
我就对他们讲了“四谛”因果的道理。万事因缘起,万事因缘灭。如果你希望家庭和睦,就必须建立夫妻之间的感情基础,互尊互爱。如果你非常爱你的先生或太太,就必须留住他(她)的心,而不是他的色身,更不是用生气的方法来报复对方。留住他(她)的心只有一个方法,佛陀曾经说过;“慈悲”能度一切灾难。用慈爱的心来宽恕对方的过错,用孝顺父母的行为来感动对方,相信“爱能溶化邪恶”。
圣经里说;耶苏用爱感化了无数的恶人。同样佛陀用慈悲度化了无量的众生。因缘法还告诉我们,如果你想健康长寿,就必须戒杀放生。如果你想得到别人对你尊敬,你就必须先尊敬别人。如果你想得到人天福报或拥有更多的财富,就必须孝顺父母,尊敬长辈,多布施行善。
善会让人心情得到轻松愉快,恶会让人心情得到烦恼恐惧,这就是世间的因缘之法,“真理法性”,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因缘果报,如影随形,丝毫不虚。
如梦幻泡影:梦幻,指我们经常颠倒梦想,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在梦中就好象是真实的感觉。有时我做梦,梦到自己孤立地被人追赶,很害怕,奇怪也不知道为什么做这种梦,可能是以前的业障显现吧 。梦中惊醒后,不断念诵“金刚经”四句偈言和金刚般若菠萝蜜咒来提醒自己,这是虚假的幻觉,不要执着梦境。一切都是短暂的幻觉,我的心情马上解脱。呵呵!还真灵验,不信,你试试吧。
泡影,指水流产生泡沫之影,但泡影很快就会破灭消失,形容无常短暂的意思。
如露亦如电:早晨的露水也是很短暂的,很偶然的凑合在一起,是因缘聚会,缘起性空。因为性空,才能生缘起,所以说如露亦如电。你说闪电是虚幻的吗?最好不要碰它,碰到它会触电,够你受的,但是它闪一下就消失了,时间非常短暂,这一切的比喻都是佛陀告诉我们,形容生命无常的道理。
应作如是观:如是观的意思非常明了,也就是常说的冷静观事,心静如水,如如不动,一切随缘。
以上是我个人浅薄的见解,希望和师兄,大德探讨学习,共求佛道。
2020-03-22
展开全部
《为什么佛说这个世间是梦,一切都是梦,我们还是放不下》
为什么佛说这个世间是梦,一切都是梦,我们还是放不下。
为什么呢?因为梦中有受用,受用放不下,
你不认为它是梦幻,执着它是真实的,所以放不下。
切记,放下不是舍离。是建立正确的知见,灵知灵见。正知正见。
想放下,如梦忍用不上,被受用系缚不得解脱。怎么办?
直接用镜中影,水中月。
一切都是镜中影,水中月,心和受也是镜中影,水中月,是不是就容易放下了。不用如梦去体会,因为它有受,你不能承认它也是空花,水月。
错误的观念一定要转过来,关键在哪里?在信,信一切法是水中月,是镜中影,而不是信一切法是受,是好受,是难受。在二法里左右徘徊,永远不能解脱。一道出生死,一决一切了,一超直入如来地,超然名之曰祖。
信念要自己深入经藏去建立。整天听别人说很难建立起信心,因为你有疑,因为都是听别人说的,你会怀疑,不能断疑生信。
受是水中月,是镜中影,是无物,是不可得,无得无失,这是实相正理。
如果解受是受,心是心,一切都是实有的,那你追逐着虚假的受,虚假的心,何时是头,没有尽头的轮回。
作业时喜笑,受苦时嚎哭。
梦中的受,现实的心,即然是水中月,镜中影,那受和心就不是受和心了,一切都是只是镜中影,无有一法例外,就是这么简单,单纯。纯真自然会发力,纯真之力!非什么都不作,无为无所不为。心净如虚空,却常在人间任运腾腾。遍入各行各业,心上没有痕迹。
一切都是水中月,镜中影,不是舍掉一切法,也不是取着一切法,非取非舍,纯真度日,逍遥自在!
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唯有肯入理者能知!
为什么佛说这个世间是梦,一切都是梦,我们还是放不下。
为什么呢?因为梦中有受用,受用放不下,
你不认为它是梦幻,执着它是真实的,所以放不下。
切记,放下不是舍离。是建立正确的知见,灵知灵见。正知正见。
想放下,如梦忍用不上,被受用系缚不得解脱。怎么办?
直接用镜中影,水中月。
一切都是镜中影,水中月,心和受也是镜中影,水中月,是不是就容易放下了。不用如梦去体会,因为它有受,你不能承认它也是空花,水月。
错误的观念一定要转过来,关键在哪里?在信,信一切法是水中月,是镜中影,而不是信一切法是受,是好受,是难受。在二法里左右徘徊,永远不能解脱。一道出生死,一决一切了,一超直入如来地,超然名之曰祖。
信念要自己深入经藏去建立。整天听别人说很难建立起信心,因为你有疑,因为都是听别人说的,你会怀疑,不能断疑生信。
受是水中月,是镜中影,是无物,是不可得,无得无失,这是实相正理。
如果解受是受,心是心,一切都是实有的,那你追逐着虚假的受,虚假的心,何时是头,没有尽头的轮回。
作业时喜笑,受苦时嚎哭。
梦中的受,现实的心,即然是水中月,镜中影,那受和心就不是受和心了,一切都是只是镜中影,无有一法例外,就是这么简单,单纯。纯真自然会发力,纯真之力!非什么都不作,无为无所不为。心净如虚空,却常在人间任运腾腾。遍入各行各业,心上没有痕迹。
一切都是水中月,镜中影,不是舍掉一切法,也不是取着一切法,非取非舍,纯真度日,逍遥自在!
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唯有肯入理者能知!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佛法认为人生如梦,一切非真实,自然不追究梦是什么。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是心里意识妄想的虚妄活动,没有任何意义的存在。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须知诸相皆非相,
若住无余却又余,
言下忘言一时了,
梦中说梦两重虚,
空花哪得兼求果,
阳焰如何更觅鱼,
摄动是禅禅是动,
不禅不动即如如。
----白居易
若住无余却又余,
言下忘言一时了,
梦中说梦两重虚,
空花哪得兼求果,
阳焰如何更觅鱼,
摄动是禅禅是动,
不禅不动即如如。
----白居易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