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4Fe(CN)6俗称亚铁氰化钾或黄血盐,化学名称为六氰合铁(II)酸钾,读作“六氰合二价铁酸钾”。K4Fe(CN)6与Fe2+不反应;K3Fe(CN)6与Fe2+反应,生成蓝色沉淀 KFe2(CN)6(或写为KFe[Fe(CN)6])
K3Fe(CN)6俗称铁氰化钾或赤血盐,化学名称为六氰合铁(III)酸钾,读作“六氰合三价铁酸钾”。
K4Fe(CN)6与Fe3+反应,生成蓝色沉淀KFe2(CN)6(同样,也可以写为KFe[Fe(CN)6])。
滕氏蓝和普鲁士蓝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名称,实际上是同一种物质,只是制备方法不同,里面的铁元素都是50%为2价的,50%为3价的。
扩展资料
亚铁氰化钾具有抗结性能,可用于防止细粉、结晶性食品板结。例如,食盐长久堆放易发生板结,加入亚铁氰化钾后食盐的正六面体结晶转变为星状结晶,从而不易发生结块 。与亚铁盐溶液作用生成普鲁士蓝,遇银盐、铜盐或锌盐溶液分别生成相应的银、铜或锌的亚铁氰化物沉淀。
铁氰化钾其水溶液受光及碱作用易分解。遇亚铁盐则生成深蓝色沉淀。经灼烧可完全分解。能被酸分解,能被光及还原剂还原成亚铁氰化钾。经灼烧可完全分解,产生剧毒氰化钾和氰。但在常温下,固体赤血盐钾却十分稳定。其水溶液受光及碱作用易分解,遇亚铁盐则生成深蓝色沉淀(滕氏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亚铁氰化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铁氰化钾
加K3[Fe(CN)6](铁氰化钾,黄色)溶液,生成带有特征蓝色的铁氰化亚铁沉淀(滕士蓝):
3Fe2++2[Fe(CN)6]3-=Fe3[Fe(CN)6]2↓。
用2支试管分取两种溶液各少量,分别滴入可溶性硫氰化物(如KSCN、NaSCN、NH4SCN)等溶液,变血红色的是Fe3+的溶液:Fe3++SCN-=Fe(SCN)2+不变血红色的是Fe2+的溶液,因为Fe2+与SCN-生成的络合物Fe(SCN)2为无色Fe2++2SCN-=Fe(SCN)2。
取二溶液分别加入碱液(如氨水、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的是Fe3+的溶液。
在盛苯酚溶液的2支试管中分别滴入几滴二溶液,变紫色的是Fe3+的溶液(苯酚与Fe3+生成紫色的络离子),不变紫色的是Fe2+的溶液。
取二溶液分别滴入赤血盐溶液,出现滕氏蓝沉淀的是Fe2+的溶液,无滕氏蓝沉淀生成的是Fe3+的溶液,
扩展资料:
铁的+3价化合物较为稳定,铁离子是铁失去外层电子所得到的离子。除此之外,铁原子还可以失去两个电子得到亚铁离子。
当铁与单质硫、硫酸铜溶液、盐酸、稀硫酸等反应时失去两个电子,成为+2价,而与Cl2、Br2、硝酸及热浓硫酸反应时,则被氧化成Fe3+。
铁与氧气或水蒸气反应生成的Fe3O4,往往被看成FeO·Fe2O3,但实际上是一种具有反式尖晶石结构的晶体,既不是混合物,也不是盐。其中有1/3的Fe为+2价,另2/3为+3价。
加K3[Fe(CN)6](铁氰化钾,黄色)溶液,生成带有特征蓝色的铁氰化亚铁沉淀(滕士蓝):
3Fe2+ + 2[Fe(CN)6]3- =Fe3[Fe(CN)6]2↓
望采纳 ~~~O(∩_∩)O谢谢
那滕氏蓝是不是普鲁士蓝
不是~~~~检验Fe3+的反应是 :3K4Fe(CN)6 + 4FeCl3 → Fe4[Fe(CN)6]3 + 12KCl
这个生成的才是普鲁士蓝
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