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人教版上册知识点总结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第一章 声现象
1、声音的发生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并不是所有振动发出的声音都能被人耳听到。
2、声间的传播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1)声音要靠一切气体,液体、固体作媒介传播出去,这些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质称为介质。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面对面交谈,也需要靠无线电,那就是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
(2)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来说,固体>液体>空气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大约是340 m/s
3、回声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人再次听到的声音叫回声
区别回声与原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的耳朵比原声晚0.1秒以上。因此声音必须被距离超过17m的障碍物反射回来,人才能听见回声。
低于0.1秒时,则反射回来的声间只能使原声加强。
利用回声可测海深或发声体距障碍物有多远。
4、乐音
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乐音。
乐音的三要素:音调、响度、音色
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它是由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大小有关,还跟声源到人耳的距离远近有关。
不同发声体所发出的声音的品质叫音色。用来分辨各种不同的声音。
5、噪声及来源
从物理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6、声间等级的划分
人们用分贝来划分声音的等级,30dB—40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50dB就会影响睡眠,70dB以上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会影响听力。
7、噪声减弱的途径
可以在声源处(消声)、传播过程中(吸声)和人耳处(隔声)减弱
第二章 光现象
1、光源: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大气层是不均匀的,当光从大气层外射到地面时,光线发了了弯折(海市蜃楼、早晨看到太阳时,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星星的闪烁等)
3、光速
光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真空中最快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V = 3×108 m/s,在空气中的速度接近于这个速度,水中的速度为3/4V,玻璃中为2/3V
4、光直线传播的应用
可解释许多光学现象: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月食、日食的形成、小孔成像等
5、光线
光线:表示光传播方向的直线,即沿光的传播路线画一直线,并在直线上画上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光线是假想的,实际并不存在)
6、光的反射
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的交界面时,一部分光返回原来介质中,使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这种现象称为光的反射
7、光的反射定律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可归纳为:“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理解:由入射光线决定反射光线,叙述时要“反”字当头
发生反射的条件: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发生处:入射点;结果:返回原介质中
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减小而减小,当入射角为零时,反射角也变为零度
8、两种反射现象
镜面反射:平行光线经界面反射后沿某一方向平行射出,只能在某一方向接收到反射光线(反射面是光滑平面)
漫反射:平行光经界面反射后向各个不同的方向反射出去,即在各个不同的方向都能接收到反射光线(反射面是粗糙平面或曲面)
注意: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9、在光的反射中光路可逆
10、平面镜对光的作用
(1)成像 (2)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1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 (2)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和物到镜的距离相等
理解: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是以镜面为轴的对称图形,即平面镜是物像连线的中垂线。
12、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可以用屏接到,当然也能用眼看到。
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成的,而是实际光线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只能用眼看到,不能用屏接收。
13、平面镜的应用
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
1、光的折射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理解:光的折射与光的反射一样都是发生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只是反射光返回原介质中,而折射光则进入到另一种介质中,由于光在在两种不同的物质里传播速度不同,故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传播方向发生变化,这就是光的折射。
注意: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发生折射的同时必发生反射,
折射中光速必定改变,而反射中光速不变
2、光的折射规律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在折射中光路可逆。
理解:折射规律分三点:(1)三线共面 (2)两线分居(3)两角关系分三种情况:①入射光线垂直界面入射时,折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0°;②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等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③光从水等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3、在光的折射中光路也是可逆的
4、透镜及分类
透镜:透明物质制成(一般是玻璃),至少有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且透镜厚度远比其球面半径小的多。
分类: 凸透镜: 边缘薄, 中央厚
凹透镜: 边缘厚, 中央薄
5、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
光心: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焦点:凸透镜能使跟主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点叫透镜的焦点,用“F”表示
虚焦点: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变得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叫虚焦点。
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
每个透镜都有两个焦点、焦距和一个光心。
6、透镜对光的作用
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
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7、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 距( u ) 成像大小 虚实 像物位置 像 距( v ) 应 用
u > 2f 缩小 实像 透镜两侧 f < v <2f 照相机
u = 2f 等大 实像 透镜两侧 v = 2f
f < u <2f 放大 实像 透镜两侧 v > 2f 幻灯机
u = f 不 成 像
u < f 放大 虚像 透镜同侧 v > u 放大镜
【凸透镜成像规律口决记忆法】
“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虚像同侧正, 物远像变大;实像异侧倒,物远像变小”
8、为了使幕上的像“正立”(朝上),幻灯片要倒着插。
9、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暗箱中的胶片相当于光屏,我们调节调焦环,并非调焦距,而是调镜头到胶片的距离,物离镜头越远,胶片就应靠近镜头。第四章 物态变化
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2、摄氏温度(符号:t 单位:摄氏度<℃>)
瑞典的摄尔修斯规定:①把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②把1标准大气压下纯水沸腾时的温度规定为100℃③把0到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就是一℃
3、温度计
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构造:玻璃壳、毛细管、玻璃泡、刻度及液体
使用:使用温度计以前,要注意观察量程和认清分度值
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做到以下三点:
①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物体中;②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③读数时,不要从液体中取出温度计,视线要与液面上表面相平,
4、体温计,实验温度计,寒暑表的主要区别 构造 量程 分度值 用法
体温计 玻璃泡上方有缩口 35—42℃ 0.1℃ 离开人体读数,用前需甩
实验温度计 无 —20—100℃ 1℃ 不能离开被测物读数,也不能甩
寒暑表 无 —30 —50℃ 1℃ 同上
5、熔化和凝固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熔化要吸热
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凝固要放热
6、熔点和凝固点
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两类
熔点: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叫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
凝固点:晶体者有一定的凝固温度,叫凝固点;非晶体没有凝固点
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跟它的熔点相同
晶体熔化的条件:①达到熔点温度 ②继续从外界吸热
液体凝固成晶体的条件:①达到凝固点温度 ②继续向外界放热
【记忆】常见的一些晶体与非晶体
7、汽化与液化
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汽化有两种不同的方式:蒸发和沸腾,这两种方式都要吸热。
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液化有两种不同的方式: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这两种方式都要放热。
8、蒸发现象
定义: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高低,液体表面积大小,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
9、沸腾现象
定义: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液体沸腾的条件:①温度达到沸点②继续吸收热量
10、升化和凝化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
日常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冰冻的湿衣服变干,冬天看到霜)
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记忆法】
蒸发沸腾
不同点 :发生部位 剧烈程度 温度条件 温度变化 影响因素
相同点: 升华
┌—————————┐
│ 熔化 汽化
固体——→液体——→气体 (吸热)
-- -- -- -- -- -- -- -- -- -- --
气体——→液体——→固体 (吸热)
│ 液化 凝固 │
└—————————┘
凝华
1、声音的发生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并不是所有振动发出的声音都能被人耳听到。
2、声间的传播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1)声音要靠一切气体,液体、固体作媒介传播出去,这些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质称为介质。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面对面交谈,也需要靠无线电,那就是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
(2)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来说,固体>液体>空气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大约是340 m/s
3、回声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人再次听到的声音叫回声
区别回声与原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的耳朵比原声晚0.1秒以上。因此声音必须被距离超过17m的障碍物反射回来,人才能听见回声。
低于0.1秒时,则反射回来的声间只能使原声加强。
利用回声可测海深或发声体距障碍物有多远。
4、乐音
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乐音。
乐音的三要素:音调、响度、音色
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它是由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大小有关,还跟声源到人耳的距离远近有关。
不同发声体所发出的声音的品质叫音色。用来分辨各种不同的声音。
5、噪声及来源
从物理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6、声间等级的划分
人们用分贝来划分声音的等级,30dB—40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50dB就会影响睡眠,70dB以上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会影响听力。
7、噪声减弱的途径
可以在声源处(消声)、传播过程中(吸声)和人耳处(隔声)减弱
第二章 光现象
1、光源: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大气层是不均匀的,当光从大气层外射到地面时,光线发了了弯折(海市蜃楼、早晨看到太阳时,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星星的闪烁等)
3、光速
光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真空中最快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V = 3×108 m/s,在空气中的速度接近于这个速度,水中的速度为3/4V,玻璃中为2/3V
4、光直线传播的应用
可解释许多光学现象: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月食、日食的形成、小孔成像等
5、光线
光线:表示光传播方向的直线,即沿光的传播路线画一直线,并在直线上画上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光线是假想的,实际并不存在)
6、光的反射
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的交界面时,一部分光返回原来介质中,使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这种现象称为光的反射
7、光的反射定律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可归纳为:“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理解:由入射光线决定反射光线,叙述时要“反”字当头
发生反射的条件: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发生处:入射点;结果:返回原介质中
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减小而减小,当入射角为零时,反射角也变为零度
8、两种反射现象
镜面反射:平行光线经界面反射后沿某一方向平行射出,只能在某一方向接收到反射光线(反射面是光滑平面)
漫反射:平行光经界面反射后向各个不同的方向反射出去,即在各个不同的方向都能接收到反射光线(反射面是粗糙平面或曲面)
注意: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9、在光的反射中光路可逆
10、平面镜对光的作用
(1)成像 (2)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1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 (2)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和物到镜的距离相等
理解: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是以镜面为轴的对称图形,即平面镜是物像连线的中垂线。
12、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可以用屏接到,当然也能用眼看到。
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成的,而是实际光线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只能用眼看到,不能用屏接收。
13、平面镜的应用
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
1、光的折射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理解:光的折射与光的反射一样都是发生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只是反射光返回原介质中,而折射光则进入到另一种介质中,由于光在在两种不同的物质里传播速度不同,故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传播方向发生变化,这就是光的折射。
注意: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发生折射的同时必发生反射,
折射中光速必定改变,而反射中光速不变
2、光的折射规律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在折射中光路可逆。
理解:折射规律分三点:(1)三线共面 (2)两线分居(3)两角关系分三种情况:①入射光线垂直界面入射时,折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0°;②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等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③光从水等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3、在光的折射中光路也是可逆的
4、透镜及分类
透镜:透明物质制成(一般是玻璃),至少有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且透镜厚度远比其球面半径小的多。
分类: 凸透镜: 边缘薄, 中央厚
凹透镜: 边缘厚, 中央薄
5、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
光心: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焦点:凸透镜能使跟主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点叫透镜的焦点,用“F”表示
虚焦点: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变得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叫虚焦点。
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
每个透镜都有两个焦点、焦距和一个光心。
6、透镜对光的作用
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
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7、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 距( u ) 成像大小 虚实 像物位置 像 距( v ) 应 用
u > 2f 缩小 实像 透镜两侧 f < v <2f 照相机
u = 2f 等大 实像 透镜两侧 v = 2f
f < u <2f 放大 实像 透镜两侧 v > 2f 幻灯机
u = f 不 成 像
u < f 放大 虚像 透镜同侧 v > u 放大镜
【凸透镜成像规律口决记忆法】
“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虚像同侧正, 物远像变大;实像异侧倒,物远像变小”
8、为了使幕上的像“正立”(朝上),幻灯片要倒着插。
9、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暗箱中的胶片相当于光屏,我们调节调焦环,并非调焦距,而是调镜头到胶片的距离,物离镜头越远,胶片就应靠近镜头。第四章 物态变化
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2、摄氏温度(符号:t 单位:摄氏度<℃>)
瑞典的摄尔修斯规定:①把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②把1标准大气压下纯水沸腾时的温度规定为100℃③把0到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就是一℃
3、温度计
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构造:玻璃壳、毛细管、玻璃泡、刻度及液体
使用:使用温度计以前,要注意观察量程和认清分度值
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做到以下三点:
①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物体中;②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③读数时,不要从液体中取出温度计,视线要与液面上表面相平,
4、体温计,实验温度计,寒暑表的主要区别 构造 量程 分度值 用法
体温计 玻璃泡上方有缩口 35—42℃ 0.1℃ 离开人体读数,用前需甩
实验温度计 无 —20—100℃ 1℃ 不能离开被测物读数,也不能甩
寒暑表 无 —30 —50℃ 1℃ 同上
5、熔化和凝固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熔化要吸热
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凝固要放热
6、熔点和凝固点
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两类
熔点: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叫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
凝固点:晶体者有一定的凝固温度,叫凝固点;非晶体没有凝固点
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跟它的熔点相同
晶体熔化的条件:①达到熔点温度 ②继续从外界吸热
液体凝固成晶体的条件:①达到凝固点温度 ②继续向外界放热
【记忆】常见的一些晶体与非晶体
7、汽化与液化
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汽化有两种不同的方式:蒸发和沸腾,这两种方式都要吸热。
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液化有两种不同的方式: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这两种方式都要放热。
8、蒸发现象
定义: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高低,液体表面积大小,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
9、沸腾现象
定义: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液体沸腾的条件:①温度达到沸点②继续吸收热量
10、升化和凝化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
日常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冰冻的湿衣服变干,冬天看到霜)
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记忆法】
蒸发沸腾
不同点 :发生部位 剧烈程度 温度条件 温度变化 影响因素
相同点: 升华
┌—————————┐
│ 熔化 汽化
固体——→液体——→气体 (吸热)
-- -- -- -- -- -- -- -- -- -- --
气体——→液体——→固体 (吸热)
│ 液化 凝固 │
└—————————┘
凝华
展开全部
第四章
《物态变化》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2、摄氏温度的规定:规定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
3、体温计的温度范围:35℃-42℃
分度值是0.1℃
4、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的转换:T=t+273K
t=T-273℃
5、物态变化及其吸放热情况:“不好意思,图弄不
出来”
6、影响蒸发的三个因素是:1
液体的温度
2液体的表面积
3
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情况。
7、液体的沸腾条件:1达到沸点2继续吸热
8、白气的形成: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9、液化的方法: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
10、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
凝固点:液体凝固成晶体时的温度
同一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是相等的。
11、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分标准是:晶体有固定熔点,而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
常见的非晶体有:松香、玻璃、蜡、沥青等。
12、晶体熔化的条件:1、达到熔点。2、继续吸热。凝固条件:1、达到凝固点。2、继续放热。
13、常见的几种物态变化现象..
(1)、汽化:湿衣服晾干。
夏天洒水觉得凉爽。
(2)、液化:“白气”,“水管出汗”,“小水珠”,“潮湿”,“雾”,“露”
(3)、熔化:冰雪消融。
(4)、凝固:冬天结冰、冰雹的形成
(5)、升华:冰冻的衣服晾干。灯丝变细了,樟脑丸变小了,用干冰做制冷剂。
(6)、凝华:小冰花、雪、霜、雾凇
14、液体的沸腾图像
BC段所对应的是液体的沸腾过程,沸腾过程中液体温度不变,继续吸热。
加热时间过长的原因:1、水量太多。2、水的初温太低
水的沸点没有达到100℃的原因:没有在标准大气压下进行实验。
15、晶体的熔化图像(ABCD段)和晶体的凝固图像(DEFG)。“不好意思,图弄不
出来”
AB:固态(吸热升温)
BC:固液共存(熔化过程,温度不变,继续吸热)
CD:液态(吸热升温)
DE:液态(放热降温)
EF:固液共存(凝固过程,温度不变,继续放热)
FG:固态(放热降温)
该图说明:(1)该物质是晶体。(2)晶体的熔点等于凝固点。(3)该物质熔化和凝固过程温度都不变。
《物态变化》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2、摄氏温度的规定:规定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
3、体温计的温度范围:35℃-42℃
分度值是0.1℃
4、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的转换:T=t+273K
t=T-273℃
5、物态变化及其吸放热情况:“不好意思,图弄不
出来”
6、影响蒸发的三个因素是:1
液体的温度
2液体的表面积
3
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情况。
7、液体的沸腾条件:1达到沸点2继续吸热
8、白气的形成: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9、液化的方法: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
10、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
凝固点:液体凝固成晶体时的温度
同一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是相等的。
11、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分标准是:晶体有固定熔点,而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
常见的非晶体有:松香、玻璃、蜡、沥青等。
12、晶体熔化的条件:1、达到熔点。2、继续吸热。凝固条件:1、达到凝固点。2、继续放热。
13、常见的几种物态变化现象..
(1)、汽化:湿衣服晾干。
夏天洒水觉得凉爽。
(2)、液化:“白气”,“水管出汗”,“小水珠”,“潮湿”,“雾”,“露”
(3)、熔化:冰雪消融。
(4)、凝固:冬天结冰、冰雹的形成
(5)、升华:冰冻的衣服晾干。灯丝变细了,樟脑丸变小了,用干冰做制冷剂。
(6)、凝华:小冰花、雪、霜、雾凇
14、液体的沸腾图像
BC段所对应的是液体的沸腾过程,沸腾过程中液体温度不变,继续吸热。
加热时间过长的原因:1、水量太多。2、水的初温太低
水的沸点没有达到100℃的原因:没有在标准大气压下进行实验。
15、晶体的熔化图像(ABCD段)和晶体的凝固图像(DEFG)。“不好意思,图弄不
出来”
AB:固态(吸热升温)
BC:固液共存(熔化过程,温度不变,继续吸热)
CD:液态(吸热升温)
DE:液态(放热降温)
EF:固液共存(凝固过程,温度不变,继续放热)
FG:固态(放热降温)
该图说明:(1)该物质是晶体。(2)晶体的熔点等于凝固点。(3)该物质熔化和凝固过程温度都不变。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