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问几道高中必修一思想政治的问题,求详解,谢谢
5.2011年11月,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为4.2%,创1月以来的新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CPI指数回落,物价下跌可能会使①居民购买力得到提高②企业缩小生...
5. 2011年11月,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为4.2%,创1月以来的新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CPI指数回落,物价下跌可能会使①居民购买力得到提高 ②企业缩小生产规模
③食品需求量急剧增加 ④等价交换无法实现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6.有人提出只有把“蛋糕”做大了才能分好“蛋糕”,也有人提出分好“蛋糕”才能做大“蛋糕”。这两种观点主要强调了A.经济发展水平对社会公平的影响 B.经济发展水平对分配政策的影响
C.分配政策对效率与公平的影响 D.效率与公平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
31.近段时间,校车安全问题引发社会关注。教育经费有限导致学校买不起也养不起校车,而社会车辆兼营学生接送是为增加收入,超员超载就成为其盈利的主要途径。为此需要
①校车经营者应遵守职业道德 ②学生要树立安全意识抵制乘坐校车
③国家应该加强对校车的监管 ④学校要树立人本理念负责校车安全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9.日本著名跨国公司“松下电器”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有个理念——“自来水哲学”:即把大众需要的东西,变得像自来水一样便宜。这启示企业A.要生产适销对路的低价产品 B.要依靠技术和管理形成价格优势
C.以公司制形式承担社会责任 D.以提供物美价廉产品为生产目的
8.2011年,全国共有24个省份年内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增幅22%。这有利于
①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 ②促使企业转变发展方式③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④增强劳动者的市场竞争力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商品和货币似乎是一对孪生兄弟,这说明①凡是商品都是货币 ②商品都具有货币的基本职能
③凡是货币都是商品 ④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 A.①② B.③④C. ①③ D.②④
2.假设某国一年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是100亿元,该国发行了120亿元纸币。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将引起A.物价上涨 B.商品过剩 C.货币贬值 D.通货膨胀 展开
③食品需求量急剧增加 ④等价交换无法实现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6.有人提出只有把“蛋糕”做大了才能分好“蛋糕”,也有人提出分好“蛋糕”才能做大“蛋糕”。这两种观点主要强调了A.经济发展水平对社会公平的影响 B.经济发展水平对分配政策的影响
C.分配政策对效率与公平的影响 D.效率与公平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
31.近段时间,校车安全问题引发社会关注。教育经费有限导致学校买不起也养不起校车,而社会车辆兼营学生接送是为增加收入,超员超载就成为其盈利的主要途径。为此需要
①校车经营者应遵守职业道德 ②学生要树立安全意识抵制乘坐校车
③国家应该加强对校车的监管 ④学校要树立人本理念负责校车安全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9.日本著名跨国公司“松下电器”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有个理念——“自来水哲学”:即把大众需要的东西,变得像自来水一样便宜。这启示企业A.要生产适销对路的低价产品 B.要依靠技术和管理形成价格优势
C.以公司制形式承担社会责任 D.以提供物美价廉产品为生产目的
8.2011年,全国共有24个省份年内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增幅22%。这有利于
①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 ②促使企业转变发展方式③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④增强劳动者的市场竞争力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商品和货币似乎是一对孪生兄弟,这说明①凡是商品都是货币 ②商品都具有货币的基本职能
③凡是货币都是商品 ④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 A.①② B.③④C. ①③ D.②④
2.假设某国一年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是100亿元,该国发行了120亿元纸币。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将引起A.物价上涨 B.商品过剩 C.货币贬值 D.通货膨胀 展开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第一题是A。物价下跌,其它条件不变的话,就相当于一元买的东西多了,购买力增强,产品价格下降,企业会选择适当缩小生产规模,因为企业的目标是追求最大利润。食品是弹性较小的商品,不会随价格变化很大。
第二题是B。蛋糕指的是经济发展水平。分好蛋糕就是分配政策。
第三题是C
第四题是A。关键词是大众需要,便宜。
第五题是B。企业由劳动集约型转向资本或技术集约型。提高最低工资,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维护社会公平。
第六题是D。看教材关于货币的产生。
第七题是C。发行的超出所需的,货币贬值。如果是多选,应该还有A和D.
第二题是B。蛋糕指的是经济发展水平。分好蛋糕就是分配政策。
第三题是C
第四题是A。关键词是大众需要,便宜。
第五题是B。企业由劳动集约型转向资本或技术集约型。提高最低工资,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维护社会公平。
第六题是D。看教材关于货币的产生。
第七题是C。发行的超出所需的,货币贬值。如果是多选,应该还有A和D.
展开全部
A
根据《经济生活》内容,物价下跌,引起需求量增加,故A正确。
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消费减少,生产减少,故B正确。
食品等属于生活必需品,价格涨落对生活必需品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的影响较大。故C错。
货币是商品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但与题意无关,故D不选!
2.D
蛋糕大才能分好蛋糕指的是发展经济要提高效率才能促进收入分配的公平。
分好蛋糕才能做大蛋糕指的是促进收入分配公平可以促进经济发展。
效率是公平的前提,公平是效率的基础。
3.C
不多解释。
4.B
《经济生活》企业与劳动者部分。
5.B
①不多解释。看④,增加劳动者的竞争力要求是政府履行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加强劳动者的技能培训。
6.B
货币是商品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所以货币是商品,但商品是货币是不正确的。
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
7.D
若发行货币超过流通中所需货币量,会引起通货膨胀,反之则为通货紧缩。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