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李清照的《声声慢》的解释和赏析!

求李清照的《声声慢》的解释和赏析,谢谢!... 求李清照的《声声慢》的解释和赏析,谢谢! 展开
 我来答
匿名用户
2013-11-11
展开全部
声声慢》又名《胜胜慢》,清照这首词改押入声韵,并屡用叠字和双声字,这就变舒缓为急促,变哀惋为凄厉。此词以豪放纵恣之笔写激动悲怆之怀,不能列入婉约体。这首作法独特的词,就其内容而言,是一篇悲秋赋。

  开端三句用一连串叠字写主人公一整天的愁苦心情,从“寻寻觅觅”开始,可见她从一起床便百无聊赖,如有所失,于是东张西望,仿佛飘流在海洋中的人要抓到点什么才能得救似的,希望找到点什么来寄托自己的空虚寂寞。下文“冷冷清清”,是“寻寻觅觅”的结果,不但无所获,反被一种孤寂清冷的气氛袭来,使自己感到凄惨忧戚。于是紧接着再写了一句“凄凄惨惨戚戚”。仅此三句,定下一种愁惨而凄厉的基调。

  “乍暖还寒时候”是此词的难点之一。此词作于秋天,但秋天的气候应该说“乍寒还暖”,只有早春天气才能用得上“乍暖还寒”。所以,这首词是写一日之晨,秋日清晨,朝阳初出,故言“乍暖”;但晓寒犹重,秋风砭骨,故言“还寒”。至于“时候”二字在宋时已与现代汉语无殊了。“最难将息”句则与上文“寻寻觅觅”句相呼应,说明从一清早自己就不知如何是好。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晓”,通行本作“晚”。从全词意境来看,应该是“晓”字。说“晓来风急”,正与上文“乍暖还寒”相合。古人晨起于卯时饮酒,又称“扶头卯酒”。这句是说借酒无法消愁“雁过也”的“雁”,是南来秋雁,正是往昔在北方见到的,所以说“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了。这一句是虚写,以寄寓作者的怀乡之情。

  下片由秋日高空转入自家庭院。园中开满了菊花,秋意正浓。这里“满地黄花堆积”是指菊花盛开,而非残英满地。“憔悴损”是指自己因忧伤而憔悴瘦损,也不是指菊花枯萎凋谢。正由于自己无心看花,虽值菊堆满地,却不想去摘它赏它,然而人不摘花,花当自萎;及花已损,则欲摘已不堪摘了。这里既写出了自己无心摘花的郁闷,又透露了惜花将谢的情怀,笔意深远。

  “守著窗儿”句,写独坐无聊,内心苦闷之状,比“寻寻觅觅”三句又过之而无不及。这一句从反面说,好象天有意不肯黑下来而使人尤为难过。“梧桐”两句兼用温庭筠《更漏子》下片“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词意,把两种内容融而为一,笔直情切。最后以“怎一个愁字了得”句作收,是独辟蹊径。自庚信以来,诗人写愁,多半极言其多。这里却化多为少,只说自己思绪纷茫复杂,仅用一个“愁”字如何包括得尽。妙在又不说明于一个“愁”字之外更有什么心情,即戛然而止。表面上有“欲说还休”之势,实际上已倾泻无遗。

  这首词始终紧扣悲秋之意,尽得六朝抒情小赋之神髓;又以接近口语的朴素清新的语言谱入新声,写尽了作者晚年的凄苦悲愁,是一首个性独具的抒情名作。
匿名用户
2013-11-11
展开全部
宋代词坛名家辈出。其中婉约派词人李清照的作品,又常常是一个说不尽道不完的话题。笔者不揣浅陋,敬以此文,就正于方家。
  《声声慢》词是李清照南渡后的代表作之一,它充分展现了作者在艺术上的精湛造诣。正因如此,这首词为后世文人学者所关注。对其研究揣摩之精细,亦非寻常作品可比。诸如对开篇七组叠词的内涵及层次的分析、对“晚(晓)来风急”的推敲等等。本文欲就该词下阕首句“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的理解谈一点看法。
  在《宋词三百首详注》中,对该句的注释是:“(菊花)枯槁凋零遍地,枯萎得不成样子,如今有什么可摘的呢?” 这种说法为大多数人所认同。然而细细品味,这样解释却有自相矛盾之处:既然是“凋零遍地”,又何谈“摘”?即使要摘,又为何偏偏去挑那些“枯萎”的呢?
  “黄花”,即菊花。《礼记�6�1月令》中有“菊有黄花”之句。据说在王安石、欧阳修之间曾有一段关于菊花的文坛公案。据《西清诗话》记载,王安石写了两句诗:“黄昏风雨暝园林,残菊飘零满地金。”欧阳修读到后“笑曰:‘百花尽落,独菊枝上枯耳。’因戏曰:‘秋英不比春花落,为报诗人仔细吟。’”荆公(王安石)闻之曰:“是岂不知《楚辞》‘夕餐秋菊之落英’,欧九不学之过也。”(笔者案:《楚辞�6�1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一句中,“落英”意即“盛开之花”,并非“落地之菊花瓣”。史正志在《菊谱后序》中指出菊花有落有不落的,花瓣结密的不落,花瓣不结密的多落。又指出菊花初开才可餐,枯落了就不能吃了。故王安石以此回答欧阳修的质疑是不妥的。)明代冯梦龙的《警世通言》中也记载了这则故事,但诗句略有不同。不管此事真假,我们至少从中得知一点:菊花确有凋落于地的品种,但较为罕见;绝大多数菊花只是枯槁于枝头,并不落瓣。
  读易安词,可以发现她常以黄花为物象传达内心情感。词人爱菊,是不言而喻的。菊可种于盆,也可栽于地。倘若种得多了,放眼望去,高高低低,层层叠叠,自然会有“满地堆积”之感。所以,“满地黄花堆积”是作者摹写眼前所见:正值菊花当令之时,盛开的菊花一团团,一簇簇,铺满庭院。
  那么,“憔悴损”的主语是不是“菊花”呢?也不是。易安夫妇志同道合,归来堂上品茗斗书,传为佳话。两人伉俪情深,即使只是小别,李清照也因不堪相思之苦而留下了像“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这样缠绵的句子。伊士珍在《琅环记》中提到:“易安以重阳《醉花阴》词致明诚……”清照当年难耐生离之苦,而今又怎消死别之痛!眼前黄花如昨,却已物是人非事事休!所以,“憔悴损”的主语是“我”。这是词人自况:看到这满地盛开的菊花,想起早年与夫婿携手同游的甜蜜;如今孤身一人,形容憔悴。面对此情此景,怎不令词人悲从中来?
  于是,很自然地有了“如今有谁堪摘”一句。这可看作是词人的内心独白。或许当年清照夫妇曾有过“采菊东篱下”的闲情逸致;或许赵明诚曾经亲手摘下盛开的黄花插到清照的鬓间。但此时此刻,词人还怎么会有兴致像当年那样去采菊花?联系词的上阙,这种抚今追昔的情绪非常明显。比如“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又常常让人不由自主地联想起《一剪梅》词中“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等句子。
  《声声慢》词写黄花(菊花),既属情中所见之景,亦是将意想化景入情之笔。综上所述,这三句词可以理解为:“遍地菊花盛开,而词人却满心伤痛,形神憔悴,此时此地再也无心去摘那盛开的菊花。”笔者认为这更符合全词的意境。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推荐于2017-08-09
展开全部
[译文]
如同是丢了什么,我在苦苦寻觅。只见一切景物都冷冷清清,使我的心情更加愁苦悲戚。忽冷忽热的气候,最难保养身体。虽然喝了几杯淡酒,也无法抵挡傍晚时秋风的寒朔。正在伤心的时候,又有一群大雁,向南飞去。那身影,那叫声,却是旧时的相识。满地上落花堆积,菊花已经枯黄殒落,如今还有谁忍心去摘?守着窗户独坐,孤若伶仃,怎样才能捱到入夜?在这黄昏时节,又下起细雨,梧桐叶片落下的水滴,声声入耳,令人心碎。此情此景,又怎是一个愁字概括了得的!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2条折叠回答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