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为什么不取而代之

谢谢大家... 谢谢大家 展开
 我来答
大法官KDm3
推荐于2018-02-25 · 超过53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9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26万
展开全部
纯就三国演义中分析, 一、诸葛亮也许就是死心塌地忠诚于刘氏,这样也就没什么可分析的了; 二、诸葛亮也想取而代之,但时机一直不成熟: 1、刘备白帝城托孤说这番话时,赵云就站在旁边,诸葛亮要是答应了,恐怕赵云立即就会砍了他的脑袋……这可以当作玩笑讲讲,诸葛亮多精明,即使他有这份心思也不会在那种场合答应下来的,而且有刘备这话,即使诸葛亮当时拒绝了,日后真想篡位,照样可以做痛心疾首状,责备“刘禅昏庸不堪,先帝早有话在先,自己虽殚精竭虑力保之,但实在难以辅佐,故废之,自己先替刘氏监国,日后选贤者再复之……”刘备的话照样可以拿来做自己政治合法性的解释。 2、刘备也不是傻瓜,他说这话的效果就是使诸葛亮短期内无法食言,不能立即废了阿斗自立;而长期上,刘备做的安排就是为诸葛亮设了一个政治上的对手——李严,自法正死后,李严当时实际上是刘备集团中益州派的领袖,有实力与诸葛亮代表的荆州派对抗。而且当时李严的官职是尚书令,主军事,足以与诸葛亮抗衡。但是李严政治上毕竟不是诸葛亮的对手,最后被诸葛亮收拾了,这是后话了…… 3、诸葛亮短期内没法废掉刘禅,着眼于长期考虑就必须保持自己的强势地位,除了在朝中说一不二之外,还要抓军权,所以诸葛亮很快就提出开始北伐,只有通过北伐这样的倾国大事,才能把国家所有的资源抓在自己手里,所有的军队都听自己统一调遣,而且还能有效地抑制李严的势力,最终终于迫使李严出现失误,收拾了他。 4、尽管诸葛亮终于扫清了内部的一切障碍,所有忠于刘氏的势力:李严被贬、赵云、张苞、关兴病死、魏延不受重用,诸葛亮真的可以随时取阿斗而代之了。但是此时国际形势不容乐观,魏国太强大了,此时篡位难免引起蜀国一段时期的内乱,那时恐怕诸葛皇帝龙椅还没坐热呢,魏国大军就已经兵临城下了。反正自己现在的权利与皇帝比除了没住在皇宫里别的也差不了多少,所以诸葛亮迟迟也没动手,北伐还在继续,虽然胜算几乎为0,但是这个指挥棒是说什么也不能放手的。 最后当然是老天说了算,诸葛亮握着军政大权,也许还怀揣着皇帝梦病死军中,临死也没忘了设计弄死了最后一个刘氏的忠诚者魏延,以免自己被翻案。但是他死后,自己的集团内部已经出现分裂,姜维只有兵权,在朝中说不上话,虽然也想走诸葛的老路利用北伐独揽大权,但是由于后勤被文官们把在手里,所以没什么大的作为了…… 以上分析也算是即兴而为,以小人之心度诸葛孔明君子之腹。而且纯从《三国演义》中做的分析,与真实的历史难免有很大的偏差……

麻烦采纳,谢谢!
冷血银鹰
2018-02-25 · TA获得超过309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94
采纳率:42%
帮助的人:53.4万
展开全部
为什么有的人喜欢当二把手不喜欢当一把手一个道理
一把手事情多 麻烦多 责任多 好处不见得多
懂了吗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