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几个步骤
4个回答
展开全部
以定风波为例
课题:《定风波》
科目: 语文
教学对象: 高二
课时: 1
提供者:尹区英
单位: 榆次四中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题来源于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之后的作品,词人以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因此淋雨的生活小事,表达了乐观、淡然、自适的人生态度,学习该词有利于学生掌握诗词鉴赏方法,提高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陶冶性情。
二、教学目标
1.了解苏轼的成就思想,了解本词的写作背景。
2.欣赏、评价词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3.探究文中的“词眼”,并以此丰富学生的情感。
4.学会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5.通过主旨句的分析、感悟,培养学生勇敢面对人生风雨的精神。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1.通过平时上诗歌阅读课时的穿插讲解,学生已经对于诗歌鉴赏的方法有了一个总体的系统的把握;
2.根据学生的检测成绩及上课的表现观察得出学生基础较差的事实,适合引导式教学;
3.对于苏轼,学生高一的学习对其生平及风格已有一定程度的认知。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课拟采取提问法、讲解法、点拨法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提问法,逐步引导,逐渐深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作为一种传统文学形式,词与作者的生平境遇是分不开的裂野,要理解词作中所隐含的传统文化心态必须经历一个探究的过程,需要在教师的指导和讲解下探究。
让学生运用朗读和默读相结合的方法。诗词贵在吟诵,通过反复的朗读,理由在于对词这跳跃性、象征性极强的文学形式的接受必须经过一个由形式到内涵的过程。诵读有利于学生通过揣摩词的音韵、情感,从而体会和把握诗歌的深层意蕴。合作探究法,调动学生思维,学生相互讨论,主动鉴赏诗词,自己处理文本,肆没喊提高鉴赏能力。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本课教学重点和难点在于体会词中所表现出的苏轼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1.探究文中的“词眼”,并以此丰富学生的情感。
2.学会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难点:
通过主旨句的分析、感悟,培养学生勇敢面对人生风雨的精神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遇雨定人生平常事一桩.你途中遇雨会怎样?
2.走进《定风波》去感受苏轼是如何面对人生风雨的?
说说自己旅途中突然遇雨的表现
结合学生实际,走进学生的日常生活,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知人论世:
1.知人:作者简介:苏轼
(1)基本信息
(2)人生经历:《定题金山画像》
(3)成就风格:①成就 ②风格
2.论世:背景链接:
(1)乌台诗案一贬谪黄山
(2)沙湖道中遇雨
(二)全体感知:
1.小序交代了什么关键信息?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词的上下两片分别写了什么内容?都在描写雨中的情况吗?
3.本词的词眼是什么?
1.| 时间: 3月7日
丨地点:沙湖道中
丨环境:先雨后晴
| 事件:遇雨
丨人物:仆人、同行、余.
丨 情感:狼狈不觉
→作用:说明察饥了写作缘由。
2.→雨中事:踏雨吟啸 → 怡然自乐
→雨后情:蓦然回首 → 云淡风清
3.→一蓑烟雨任平生 / 也无风雨也无晴
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完成。
培养学生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初步感知怎本内容,对词的内容有个整体性的把握。
1.从词中我们可以剖析出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2这首词是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来成就其艺术高度的?
1.→一个拄拐杖、踩草鞋、顶风冒雨、吟啸徐行、不畏艰难、藐视祸难、镇定从容、旷达洒脱的词人形象。
(1)雨中笑对人生风雨的达者
(2)雨后看破人生得失的智者
2.表现手法:
①
以小见大
②
曲笔
一语双关
③ 对比
④ 隐喻寄托(象征).
学生合作探究,点拨指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直接描写+间接描写/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他人他物衬托对比),提高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以及概括能力,学生从中可以分析总结出分析鉴赏诗词的方法技巧以及着手点。整体系统的了解一下诗歌的表现手法,细致入微地掌握这几类表现手法的含义并可以在以后的诗歌阅读中轻而易举地分析。
作业处理:
写日常小事一桩,来反应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要求:以小见大的手法,300字左右)
评价归纳
定 这人:苏轼
风 这景:风雨
波 这情:旷达
课堂练笔/课后练笔
培养学生的及时运用一些高超的技巧来构建文本的写作能力。
七、教学评价设计
1. 学生系统的具体的掌握了分析人物形象的方式方法。
2. 本课内容有些过多,学习对词的表现手法中,能完全理解对比及以小见大的手法,对一语双关仍有待拓展。
3. 学生互动积极,真正做到了学生自己“动”起来。
八、板书设计
定 这人:苏轼 一智者//达者
风 这景:风雨 ——自然//人生
波 这情:旷达洒脱
课题:《定风波》
科目: 语文
教学对象: 高二
课时: 1
提供者:尹区英
单位: 榆次四中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题来源于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之后的作品,词人以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因此淋雨的生活小事,表达了乐观、淡然、自适的人生态度,学习该词有利于学生掌握诗词鉴赏方法,提高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陶冶性情。
二、教学目标
1.了解苏轼的成就思想,了解本词的写作背景。
2.欣赏、评价词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3.探究文中的“词眼”,并以此丰富学生的情感。
4.学会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5.通过主旨句的分析、感悟,培养学生勇敢面对人生风雨的精神。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1.通过平时上诗歌阅读课时的穿插讲解,学生已经对于诗歌鉴赏的方法有了一个总体的系统的把握;
2.根据学生的检测成绩及上课的表现观察得出学生基础较差的事实,适合引导式教学;
3.对于苏轼,学生高一的学习对其生平及风格已有一定程度的认知。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课拟采取提问法、讲解法、点拨法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提问法,逐步引导,逐渐深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作为一种传统文学形式,词与作者的生平境遇是分不开的裂野,要理解词作中所隐含的传统文化心态必须经历一个探究的过程,需要在教师的指导和讲解下探究。
让学生运用朗读和默读相结合的方法。诗词贵在吟诵,通过反复的朗读,理由在于对词这跳跃性、象征性极强的文学形式的接受必须经过一个由形式到内涵的过程。诵读有利于学生通过揣摩词的音韵、情感,从而体会和把握诗歌的深层意蕴。合作探究法,调动学生思维,学生相互讨论,主动鉴赏诗词,自己处理文本,肆没喊提高鉴赏能力。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本课教学重点和难点在于体会词中所表现出的苏轼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1.探究文中的“词眼”,并以此丰富学生的情感。
2.学会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难点:
通过主旨句的分析、感悟,培养学生勇敢面对人生风雨的精神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遇雨定人生平常事一桩.你途中遇雨会怎样?
2.走进《定风波》去感受苏轼是如何面对人生风雨的?
说说自己旅途中突然遇雨的表现
结合学生实际,走进学生的日常生活,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知人论世:
1.知人:作者简介:苏轼
(1)基本信息
(2)人生经历:《定题金山画像》
(3)成就风格:①成就 ②风格
2.论世:背景链接:
(1)乌台诗案一贬谪黄山
(2)沙湖道中遇雨
(二)全体感知:
1.小序交代了什么关键信息?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词的上下两片分别写了什么内容?都在描写雨中的情况吗?
3.本词的词眼是什么?
1.| 时间: 3月7日
丨地点:沙湖道中
丨环境:先雨后晴
| 事件:遇雨
丨人物:仆人、同行、余.
丨 情感:狼狈不觉
→作用:说明察饥了写作缘由。
2.→雨中事:踏雨吟啸 → 怡然自乐
→雨后情:蓦然回首 → 云淡风清
3.→一蓑烟雨任平生 / 也无风雨也无晴
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完成。
培养学生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初步感知怎本内容,对词的内容有个整体性的把握。
1.从词中我们可以剖析出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2这首词是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来成就其艺术高度的?
1.→一个拄拐杖、踩草鞋、顶风冒雨、吟啸徐行、不畏艰难、藐视祸难、镇定从容、旷达洒脱的词人形象。
(1)雨中笑对人生风雨的达者
(2)雨后看破人生得失的智者
2.表现手法:
①
以小见大
②
曲笔
一语双关
③ 对比
④ 隐喻寄托(象征).
学生合作探究,点拨指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直接描写+间接描写/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他人他物衬托对比),提高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以及概括能力,学生从中可以分析总结出分析鉴赏诗词的方法技巧以及着手点。整体系统的了解一下诗歌的表现手法,细致入微地掌握这几类表现手法的含义并可以在以后的诗歌阅读中轻而易举地分析。
作业处理:
写日常小事一桩,来反应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要求:以小见大的手法,300字左右)
评价归纳
定 这人:苏轼
风 这景:风雨
波 这情:旷达
课堂练笔/课后练笔
培养学生的及时运用一些高超的技巧来构建文本的写作能力。
七、教学评价设计
1. 学生系统的具体的掌握了分析人物形象的方式方法。
2. 本课内容有些过多,学习对词的表现手法中,能完全理解对比及以小见大的手法,对一语双关仍有待拓展。
3. 学生互动积极,真正做到了学生自己“动”起来。
八、板书设计
定 这人:苏轼 一智者//达者
风 这景:风雨 ——自然//人生
波 这情:旷达洒脱
展开全部
1.至少读五遍以上2.开始一句句背3.把前面背的连在一起背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先自看一遍 老师讲一遍 自己再理解一遍 必备的古诗词还要再背一遍 这就我们高中时学的流程 呵呵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1.背诵,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2.翻译,不必字字落实毕竟诗词意境更重要。
3.分析,分析写作拆腔手法修余御清辞等,结合作者时代背景与人生经历把握竖前作者思想感情大体走向。
2.翻译,不必字字落实毕竟诗词意境更重要。
3.分析,分析写作拆腔手法修余御清辞等,结合作者时代背景与人生经历把握竖前作者思想感情大体走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