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达开投降时未想到遭凌迟的后果么?

 我来答
九韵乐器
高粉答主

2019-07-16 · 关注我不会让你失望
知道答主
回答量:0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想到了,石达开投降是为了自己的部下能活下去。

1863年6月13日,兵困大渡河的石达开走投无路,为了保全部下生命,自动投入清军大营,6月25日,在成都慷慨就义,死前侃侃而谈,面无惧色,遭受凌迟酷刑时不但自己不出一声,还劝阻了因疼痛难忍而呻吟出声的部下曾仕和,就连目睹情状的清方官员、幕僚,对此都十分钦佩。

石达开自己写给骆秉章的信所言,其投降是“舍命以全三军”,在突围无望的情况下牺牲自己,保全部下性命,这是他向来秉持的“义气”的体现。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部分达到了目的,被困部属中得以生还的有几千人之多。

扩展资料

1861年9月,石达开自桂南北上,于1862年初经湖北入川,自此,为北渡长江,夺取成都,建立四川根据地,石达开转战川黔滇三省,先后四进四川,终于1863年4月兵不血刃渡过金沙江,突破长江防线。

5月,太平军到达大渡河,此时太平军据骆秉章奏稿有三四万人。对岸尚无清军,石达开下令多备船筏,次日渡河,但当晚天降大雨,河水暴涨,无法行船。

三日后,在大渡河东线防御的清兵来到对岸,太平军为大渡河百年不遇的提前涨水所阻,多次抢渡不成,粮草用尽,陷入绝境。

南字营都司王松林到太平军营谈判,石达开决心舍命以全三军。其中,石部三千人被王松林收编,剩余两千人保留武器,驻扎大树堡。后来,两千人中有七百人过河,遣散或被杀。石达开被押往成都后,清军背信弃义,夜袭大树堡剩余一千多人,除三百老幼存活外,全部被杀。

1863年6月27日,石达开在成都公堂受审,慷慨陈词,令主审官崇实理屈词穷,无言以对,而后从容就义,临刑之际,神色怡然,身受凌迟酷刑,至死默然无声,观者无不动容,叹为“奇男子”。

石达开受刑时,被割几千刀,他从始至终默然无声。石达开的凛然正气和坚强意志使清军官兵感到震惊,四川布政使刘蓉敬佩地说他“枭桀坚强之气溢于颜面,而词句不卑不亢,不作摇尾乞怜语。临刑之际,神色怡然,是丑类之最悍者。”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石达开



miniappQZje6mTSg2VH4
推荐于2018-03-21 · TA获得超过782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57
采纳率:76%
帮助的人:99.7万
展开全部
应该想到自己肯定活不了了,但是死法不一定是凌迟,当时他兵败大渡河,骆秉章说只要石达开自己投降,就放了他手下的将士,石达开自己应该也知道自己投降必死的,就是没想到骆秉章言而无信,太平军7000将士放下武器,被清军团团围裹押解到“屠宰场”、用火炮、火枪、弓箭屠杀殆尽。石达开被骆秉章凌迟处死。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范晓东D6
2014-11-19 · TA获得超过892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046
采纳率:25%
帮助的人:612万
展开全部
当然想到了,但是之所以之身到清营,是为了保住他手下士兵的命。被困大渡河,内无粮草,外无救兵。为保手下几千条人命,前往清营谈判被扣押。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只为苍生说人话
2018-06-05
知道答主
回答量: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704
展开全部
还不是投降派,如果知道会死的这么惨,还不如拼个鱼死网破,将军战死沙场才是最好的归宿,才是真正的英雄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世间只有我懂你
2018-03-21
知道答主
回答量: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923
展开全部
肯定想到了,太平军将领(王)级别的逮住就是凌迟处死,再说前面有林凤翔李开方前车之鉴,怎么可能想不到,石达开不愧是铁汉,行刑时候面斥同为太平军将领,须臾之痛何必喊叫,轮到自己一千多刀致死一声不吭,不愧我中华铮铮铁骨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3条折叠回答
收起 更多回答(4)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