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什么意思?请指教。谢谢。南无阿弥陀佛。
5个回答
2017-07-02
展开全部
彼我相最细,禅定中有观察者就是我相。
寿者相 虽然不执着 这辈子的人身是我,但是下辈子六道投胎不一定是人身,这个人身就像脱掉衣服一样,他不固执人的样子是他,但是他执着有个灵魂的我在六道轮回。
人相执着这辈子,只有这辈子这个样子是我。
众生相比六道更包含广些,只要执着前后相似相续的变易生死是一个众生,就是众生相。
我相最细,范围最广。
“我、人、众生、寿者” 地前菩萨 粗四相、地上 细四见 在《金刚经》中多是采用 是非不二相 相待假 的观点破除的。
当然也可以采用过去、现在、未来心不可得 相续假的观察方法,来破除我们潜意识中的执着知见
“差别(彼我相,未必相续,《起信论》中三细,未到六粗阶段)、相续体(众生相,包括地上菩萨 变易生死);
(一辈子相续)不断至命住(人相、命相)(执着认为有个这辈子是人的我);
(死后)复趣于异(六)道(寿者、取者)(执着认为有个我在六道投胎轮回);
是我相四种。”
这是 天亲菩萨 解释区别《金刚经》中四相的偈子。
《大智度论》 中则列举了应该识别破除的所谓养育(儿女)、士夫等十六种凡夫知见。
寿者相 虽然不执着 这辈子的人身是我,但是下辈子六道投胎不一定是人身,这个人身就像脱掉衣服一样,他不固执人的样子是他,但是他执着有个灵魂的我在六道轮回。
人相执着这辈子,只有这辈子这个样子是我。
众生相比六道更包含广些,只要执着前后相似相续的变易生死是一个众生,就是众生相。
我相最细,范围最广。
“我、人、众生、寿者” 地前菩萨 粗四相、地上 细四见 在《金刚经》中多是采用 是非不二相 相待假 的观点破除的。
当然也可以采用过去、现在、未来心不可得 相续假的观察方法,来破除我们潜意识中的执着知见
“差别(彼我相,未必相续,《起信论》中三细,未到六粗阶段)、相续体(众生相,包括地上菩萨 变易生死);
(一辈子相续)不断至命住(人相、命相)(执着认为有个这辈子是人的我);
(死后)复趣于异(六)道(寿者、取者)(执着认为有个我在六道投胎轮回);
是我相四种。”
这是 天亲菩萨 解释区别《金刚经》中四相的偈子。
《大智度论》 中则列举了应该识别破除的所谓养育(儿女)、士夫等十六种凡夫知见。
展开全部
就是不贪住的意思。
就是放下。
放下(我相)。放下(有我相)。放下(无我相)。
放下(我修功德)的心。而广修一切功德。
放下(我修智慧)的心。而深入般若慧海。
放下(我修禅定)的心。而修甚深三摩地。
放下(我渡众生)的心。而普渡一切众生。
如是名为:无我。
南无阿弥陀佛。祝大家吉祥如意
(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就是放下。
放下(我相)。放下(有我相)。放下(无我相)。
放下(我修功德)的心。而广修一切功德。
放下(我修智慧)的心。而深入般若慧海。
放下(我修禅定)的心。而修甚深三摩地。
放下(我渡众生)的心。而普渡一切众生。
如是名为:无我。
南无阿弥陀佛。祝大家吉祥如意
(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那你要看 为何要无相,
如果有我相,就以自我为中心,不能做到真正的平等,不能升起慈悲心。
如果有人相, 那麼修六度波罗蜜时 就无法得真实的果报,如 布施,普通人布施有我有人,故福报有量,有漏福报,菩萨布施无我无人无布施,三轮体空,现自性无量功德 无漏福报。
金刚经讲 佛灭度一切众生而实无灭度者, 如果有众生相 就有能度所度,即不成清净自性无漏因。
寿者相是指一切福报的集合,一切福报集合的表现就是寿命, 所以不可以为了贪图福报 而行布施等事。
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 就是破除我执和法执,而起大悲心。。金刚经言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即是应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以自性法尔如是故 生大悲心,无缘大悲也。
如果有我相,就以自我为中心,不能做到真正的平等,不能升起慈悲心。
如果有人相, 那麼修六度波罗蜜时 就无法得真实的果报,如 布施,普通人布施有我有人,故福报有量,有漏福报,菩萨布施无我无人无布施,三轮体空,现自性无量功德 无漏福报。
金刚经讲 佛灭度一切众生而实无灭度者, 如果有众生相 就有能度所度,即不成清净自性无漏因。
寿者相是指一切福报的集合,一切福报集合的表现就是寿命, 所以不可以为了贪图福报 而行布施等事。
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 就是破除我执和法执,而起大悲心。。金刚经言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即是应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以自性法尔如是故 生大悲心,无缘大悲也。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转帖】佛教中,我相(梵a^tma-sam!jn~a^,藏bdag-tu hdu-s/es)∶谓众生于五蕴法中,妄计有实我、我所。凡是可以证“我”存在的任何境界,都是我相,比如痛苦或快乐,让自身意识到“我”的存在,如果没有“我”,就不会感受痛苦、快乐。其他如救济穷困、慈心不杀、发菩提心等都足以证明“我”的存在,甚至不生不灭境界、无上正等正觉都是“我”所要证取的。如果菩萨有妄心待降伏,有无量无边的众生待灭度,就是有我相。[1]文殊师利菩萨问佛。何等之人。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世尊曰。凡夫之人。认自四大色身是我。贪生怕死。名有我相。心存憎爱。意不均平。名有人相。念念常随。世心流转。不求解脱。名有众生相。心识不忘。业种常萌。不悟无生。真空实性。常随心境。意识流动。名有寿者相。菩萨之人。知身是幻。悟世无常。不惜身命。何况资财。但学大乘佛之教法。名无我相。等观众生。皆如赤子。不择冤亲。平等济度。名无人相。于世间心。一了永了。更不相续。名无众生相。明悟自己。无生实性。不随心境。意识流动。但依方便。愿力行持。名无寿者相。有此四相。即名凡夫。无此四相。是名菩萨。『善男子,云何我相?谓诸众生,心所证者。善男子 ,譬如有人百骸调适,忽忘我身。四肢弦缓,摄养乖方, 微如针艾,则知有我,是故证取,方现我体善男子,其心 乃至证于如来,毕竟了之清净涅盘,皆是我相,』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简单讲,勿执著。仅供参考。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