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高,则气压如何?高还是低?
气温高则气压低。
气压的大小与海拔高度、大气温度、大气密度等有关,一般随高度升高按指数律递减。气压有日变化和年变化。一年之中,冬季比夏季气压高。一天中,气压有一个最高值、一个最低值,分别出现在9~10时和15~16时,还有一个次高值和一个次低值,分别出现在21~22时和3~4时。
气压日变化幅度较小,一般为0.1~0.4千帕,并随纬度增高而减小。气压变化与风、天气的好坏等关系密切,因而是重要气象因子。通常所用的气压单位有帕(Pa)、毫米水银柱高(mm·Hg)、毫巴(mb)。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为:100帕=1毫巴≈3/4毫米水银柱高。气象观测中常用的测量气压的仪器有水银气压表、空盒气压表、气压计。温度为0℃时760毫米垂直水银柱高的压力,标准大气压最先由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测出。
扩展资料:
气温影响因素:
1、城市下垫面(大气底部与地表的接触面)特性的影响
城市内大量人工构筑物如铺装地面、各种建筑墙面等,改变了下垫面的热属性。城市地表含水量少,热量更多地以显热形式进入空气中,导致空气升温。同时城市地表对太阳光的吸收率较自然地表高,能吸收更多的太阳辐射,进而使空气得到的热量也更多,温度升高。
2、城市大气污染
城市中的机动车辆、工业生产以及大量的人群活动,产生了大量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碳、粉尘等,这些物质可以大量地吸收环境中热辐射的能量,产生众所周知的温室效应,引起大气的进一步升温。
3、人工热源的影响
工厂、机动车、居民生活等,燃烧各种燃料、消耗大量能源,无数个火炉在燃烧,都在排放热量。
4、城市里的自然下垫面减少
城市的建筑、广场、道路等等大量增加,绿地、水体等自然因素相应减少,放热的多了,吸热的少了,缓解热岛效应的能力就被削弱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气压
气温与气压之间的关系要从实际情况分析如下:
1、同一地点,海拔越高气压越低,气温越低。
2、在近地面,气温高则空气膨胀产生向上气流,气温低则空气向下沉。
3、在高空,气温高地正上方接受下方的上升气流,气压增大,向气温低地正上方流动,又跟着向下气流回到地面气温低处,这样产生了气压差,也导致了循环。
扩展资料:
气压的影响因素:
气压的大小与海拔高度、大气温度、大气密度等有关,一般随高度升高按指数律递减。
气压有日变化和年变化。一年之中,冬季比夏季气压高。
一天中,气压有一个最高值、一个最低值,分别出现在9~10时和15~16时,还有一个次高值和一个次低值,分别出现在21~22时和3~4时。
气压日变化幅度较小,一般为0.1~0.4千帕,并随纬度增高而减小。气压变化与风、天气的好坏等关系密切,因而是重要气象因子。通常所用的气压单位有帕(Pa)、毫米水银柱高(mm·Hg)、毫巴(mb)。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为:100帕=1毫巴≈3/4毫米水银柱高。气象观测中常用的测量气压的仪器有水银气压表、空盒气压表、气压计。温度为0℃时760毫米垂直水银柱高的压力,标准大气压最先由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测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气压
原理:1,同一地点,海拔越高气压越低,气温越低。
2,在近地面,气温高则空气膨胀产生向上气流,气温低则空气向下沉。
3,在高空,气温高地正上方接受下方的上升气流,气压增大,向气温低地正上方流动,又跟着向下气流回到地面气温低处。
4,这样产生了气压差,也导致了循环。
现象:近地面气温高处气压低,气温低处气压高,高空与地面对应相反,但高空整体低于地面。
但是从整个地球来看就未必是这样了,你可以根据原理(热力环流)画出循环,再将其对应到地球上。产生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依次向高纬度忽高忽低。
我想你问的就是指某一地区短时间的气压与气温关系,那么就是高温低压,低温高压。
以上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1.如果中小尺度空间(包括大陆与大洋),近地面,判断气温高低与气压的关系时,意思就是考察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了。一定是气温高,气压低。
2.全球气压带的话,气温高,另当别论:赤道地区,终年高温,是低气压;副热带地区,气温也比较高,但是是高气压(副热带高气压带)(此种情况是动力因素形成的)。
原理:1,同一地点,海拔越高气压越低,气温越低。
2,在近地面,气温高则空气膨胀产生向上气流,气温低则空气向下沉。
3,在高空,气温高地正上方接受下方的上升气流,气压增大,向气温低地正上方流动,又跟着向下气流回到地面气温低处。
4,这样产生了气压差,也导致了循环。
现象:近地面气温高处气压低,气温低处气压高,高空与地面对应相反,但高空整体低于地面。
但是从整个地球来看就未必是这样了,你可以根据原理(热力环流)画出循环,再将其对应到地球上。产生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依次向高纬度忽高忽低。
我想你问的就是指某一地区短时间的气压与气温关系,那么就是高温低压,低温高压。
以上一家之言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