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卦持灯觅火之象。凡事待时成就也。是什么意思

 我来答
IEIOA
2019-06-26 · TA获得超过2.2万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6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7393
展开全部

这个卦显示的拿着灯寻找大火的象.所有事情等到合适时间就可以成功。

卦是一个汉字词语,拼音是guà,释义为是古代用来占卜的工具,它是象征自然现象和人事变化的一套符号,供占测用。卜卦即算卦,包括自己为自己占卜,及向他人问卦。

卜卦的发展: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起初由神职的祝或者巫掌握(主要在原始和奴隶社会时),但凡遇到天灾、战争等大事时,都会向他们卜问,地位不低于当时的王。有点类同于西方为皇帝加冕的主教。

随后,随着皇权的逐步加强,这种神职被不断的削弱,之后便有了钦天监一类的职所衙门,来让他们供职,遇到天灾、人祸的大事时,也会奉旨卜问。 传到近代、现代,卦术的范围得到更大的发展,涉及到社会的各行各业,为一些人指点迷津,信的人,相信他能给指出命运。不信的人,认为卜卦是一种迷信做法。具体如何,至今尚无定论。

扩展资料:

关于卜卦的典故

卜卦算命自古以来就很普遍,特别是在春秋时期,更是众多士人必学的课程。他们时常手捧《易经》参研,并时常卜卦推算。其中“韦编三绝”的曲故就是出自孔子读《易经》的故事,简述如下。

春秋时的书,主要是以竹子为材料制造的,把竹子破成一根根竹签,称为竹“简”,用火烘干后在上面写字。竹简有一定的长度和宽度,一根竹简只能写一行字,多则几十个,少则八九个。一部书要用许多竹简,这些竹简必须用牢固的绳子之类的东西编连起来才能阅读。像《易》这样的书,当然是由许许多多竹简编连起来的,因此有相当的重量。

孔子花了很大的精力,把《易经》全部读了一遍,基本上了解了它的内容。不久又读第二遍,掌握了它的基本要点。接着,他又读第三遍,对其中的精神、实质有了透彻的理解。在这以后,为了深入研究这部书,又为了给弟子讲解,他不知翻阅了多少遍。这样读来读去,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几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再使用。

即使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谦虚地说:“假如让我多活几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易》的文与质了。”

该典故出处为《史记·孔子世家》。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卜卦

紫衣士
推荐于2017-11-25 · TA获得超过3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7万
采纳率:32%
帮助的人:3494万
展开全部
这个卦显示的拿着灯寻找大火的象.所有事情等到合适时间就可以成功.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我是小怪兽啦
2013-01-30
知道答主
回答量: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8353
展开全部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潜心等待,时机自来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