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国势情形
展开全部
太笼统了吧?
三国时期战争
中国历史上,魏、蜀(汉)、吴三国形成和鼎立时期(190~280),豪强势力混战兼并,三国争夺天下,最终归于晋的一系列战争。
纷争的缘起中国自秦始皇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后,经两汉一统局面维持了四百年。东汉后期,政治腐败,横征暴敛,加之灾情严重,民不堪命,农民纷纷奋起反抗。汉灵帝中平元年(184),爆发张角等领导的大规模黄巾起义战争。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受到威胁,汉廷急忙令大将军何进等守卫京城,镇压起义。当时,骑都尉曹操、佐军司马孙坚率军参与屠杀。涿县(今河北涿州)的破落皇裔刘备也趁机组织武装,参加镇压。在镇压起义过程中,豪强地主原有的私家武装部曲由隐蔽转为公开,数量猛增;州郡官吏也纷纷扩充势力,与王朝的关系日益松懈,地主大土地所有制发展导致的分裂形势日趋严重。
王朝为加强对州郡的控制,改行政长官“州刺史”为统掌军政大权的“州牧”,并派有名望的人去充任,结果适得其反,加剧了割据。中平六年汉灵帝死后,掌握朝政的大将军何进为宦官所杀,并州牧董卓率军入洛阳,拥立汉献帝,先后逼走曹操和袁绍、袁术兄弟等,独揽朝政。京城的混乱,董卓的专横,促使割据势力迅速扩大。州郡牧守各树一帜,招兵买马,剧增私兵部曲,纷纷讨伐董卓。混战迭起,形成四分五裂局面,东汉王朝随之名存实亡,历史进入三国形成时期。
三国形成时期战争这一时期中,曹操挫败群雄,统一中国北方,孙策攻取江东、刘备攻取巴蜀为立国之地,形成三国鼎立格局。
初平元年(190),关东州郡联军讨伐董卓,以袁绍为盟主,进屯洛阳(今河南洛阳东)周围。董卓迁献帝都长安(今西安西北)后,分兵镇守洛阳外围之函谷、伊阙、广成、大谷、芭辕、旋门、孟津、小平津等八关,以拒联军。十余万联军各怀异心,观望不前。曹操孤军西征,战败而还,遂独立发展武装。接着,附从后将军袁术的长沙太守孙坚,率军攻董卓,于次年将其逼出洛阳(见孙坚攻董卓之战)。其后,孙坚死于袁术与刘表争夺荆州的混战中,董卓亦为中郎将吕布所杀,豪强混战愈演愈烈。袁绍威逼冀州牧韩馥让位后,又于初平三年的界桥之战击败占据幽州的公孙瓒,扭转了被动局面。进而于建安四年(199)发动易京之战,将公孙瓒击灭,拥有冀、青、并州及幽州大部,成为中国北方最强的势力。
曹操于初平三年为兖州牧后,软硬兼施,招降青州黄巾军30余万,选其精锐编为“青州兵”,增强了力量,但表面仍顺从袁绍,协助袁绍北击公孙瓒,南迫袁术败走江淮。因吕布乘虚夺占兖州大部,曹操平定兖州,收复失地,并汲取教训,纳荀盎“深根固本以制天下”(《三国志·荀恩传》)之策,巩固兖、豫州根据地。继而迫汉献帝迁都许(今河南许昌),自任大将军,“挟天子以令不臣”,又广求人才,奖励农业,在许县及交通沿线地区屯田,足食强兵。此后三年,运用分化瓦解、各个击破之策,相继在安众之战中击败张绣,攻徐州擒杀吕布,困死袁术,成为北方惟一能与兵多地广的袁绍抗衡的势力。
同时,孙策亦筹谋攻取江东为立国之地。兴平元年(194),从袁术处领得其父孙坚旧部曲千余人,次年率众五六千,与周瑜合军,挥军东渡,夺取牛渚、秣陵。后攻克会稽(今浙江绍兴),进占东冶(今福州),公开与袁术断绝关系,独自发展。孙策据江东三郡,在北方混战而无力远顾的曹操暂取拉拢之策,表其为讨逆将军,封吴侯。
是时,袁绍欲南攻曹操,曹操亦图谋向黄河以北发展。曹操争取渔阳太守鲜于辅,命其督幽州六郡,以牵制袁绍后方;遣臧霸攻克青州齐、北海等地,以固东翼;分兵至官渡(今河南中牟境,处鸿沟上游,临汴水)设防。接着,争取荆州刘表中立,解除西南部之忧;率军击败刘备,将其赶出徐州,避免了多面受敌。当袁绍于建安五年统军10万进屯黎阳(今浚县境)时,曹操鉴于敌众己寡,先以声东击西战法挫袁军锐气,再回师官渡拒守,相机袭烧袁军粮草,乘势发起攻击,大破袁军,歼其7万余人,赢得官渡之战的巨大胜利。此后,趁袁绍死后其子纷争内战,攻取袁氏基业之地邺城。又远征柳城(今辽宁朝阳南),歼灭逃入乌桓腹心之地的袁氏兄弟及与之勾结的乌桓势力,基本完成统一北方的大业。
建安十三年,曹操作玄武池训练水军,并对可能动乱的关中地区采取措施后,出兵十多万南征荆州(今湖北荆沙),欲一统南北。时孙权承袭其兄孙策之业已八年,巩固了江东,又统军攻克夏口(今武汉境),打开荆州东大门,正相机吞并荆、益州。而依附荆州牧刘表的刘备,也开始改变长期寄人篱下的状况,请得诸葛亮为主要谋士,确定先占荆、益,联合孙权,进图中原的大略,并在樊城大练水陆军。刘表病亡,其子刘琮投降曹操后,刘备领军南撤,被曹军追击于长坂(今当阳境),乃率军两万余驻樊口(今鄂州境),与孙权联军,于赤壁之战大败曹操,自为荆州牧,乘胜夺取武陵、长沙等四郡,并向孙权“借”得南郡,作为壮大发展、进图益州的基地。曹操败还北方,孙吴也得以巩固发展。由此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矗
建安十六年,刘备乘刘璋恐惧曹操进犯之时,以助守之名率兵数万入益州,此后又召诸葛亮等率军入巴蜀,先取郡县,于十九年顺利入主成都。自此与曹操、孙权形成三个独立的、相对稳定的政治、经济、军事中心,三国鼎立的局面完全告成。
三国鼎立时期战争三国的鼎立,也是三国间长期的、更复杂纷争的开始。
三国鼎立时期的战略要地主要有淮南、荆州、汉中。淮南、汉中分别为魏吴、魏蜀的边境地,而荆州为三国接壤,且当时各占一部,是争夺最激烈的地区。曹操于荆州赤壁战败还北方后,成功地进行渭南之战,全据关中,同时在谯(今安徽亳州)开辟水军训练基地。面对孙权、刘备两个对手,采取东攻西守或西攻东守的方略,力避两面作战。先与孙权争夺淮南之地,取得合肥之战的胜利,遏制了孙权攻势。后与刘备争汉中不利,乃集中兵力,与孙、刘争荆州。
魏、蜀、吴三国争夺荆州,引发了樊城、江陵、夷陵三次大战。刘备进取巴蜀,激起孙权不满。刘备夺取汉中,镇守荆州的蜀汉名将关羽也率军自江陵(今属湖北荆沙)北上,围攻襄阳、樊城(今襄樊)曹军,更使曹魏震动。曹操采纳司马懿等人的计谋,进一步离间孙权、刘备,促成孙权遣军袭取江陵,击杀关羽,而曹魏坐收渔人之利。刘备企图为关羽报仇,夺回荆州,不顾群臣反对,自统大军攻吴。孙权求和不成,进一步与魏修好,命陆逊为大都督,率军5万拒蜀军,采取后退避锐、集中兵力、相机决战的方略,于章武二年(222)火烧连营,大败刘备,取得夷陵之战的胜利。蜀汉因此国力大损,孙吴亦有北顾之忧,战后双方重修旧好以抗强魏,致三国又有较长时期的鼎立。
曹魏促使吴、蜀相互削弱,自身赢得休养生息的时机,国势日益强盛。其间曹操病亡,曹丕称帝,以魏代汉,筹谋南进。孙吴及时调整部署,转而对付曹魏。凭借长江天险和相对强大的水军,先是击退魏军三路进攻,继又两次迫退进至广陵(今江苏扬州境)的魏军,使曹丕至死未能越长江一步。
夷陵之战后不久,刘备病亡,南中(约今云南、贵州及四川西南部)地区的汉、夷豪强势力反蜀。辅政的蜀汉丞相诸葛亮于建兴三年(225)统兵分三路向南中进军,以攻心为上,辅以攻战,平定南中,加强了夷、汉间交往,促进了南中发展。蜀汉后方得以巩固后,诸葛亮对内继续发展经济,精心治军,不断增强国力,对外加强联吴,为北向攻魏创造条件。建兴五年诸葛亮统10万大军北屯汉中,拉开攻魏之战的序幕。不用部将出子午道(今陕西安康过秦岭至西安)直攻长安(今西安西北)的建议,而实行先攻陇右、再取秦川(关中一带)的谨慎方略。因次年马谡失街亭(今甘肃天水东南,一说今张家川北),蜀军还汉中。后统军数万北围陈仓(今陕西宝鸡东),不能速决,粮尽而退。继又数次与魏大将军司马懿等交战,但直至十二年病亡,诸葛亮攻魏之战未获重大战果。
孙吴虽大破魏大司马曹休于石亭(今安徽潜江境),遏制了曹魏攻势,却无力北进,乃一面抗魏,一面巩固南方和向海上发展。黄龙二年(230),遣将卫温等渡海至夷洲(今台湾),获数千人而还。后又两次遣将航海至辽东,联络公孙渊,以牵制曹魏东北。魏明帝曹佰发兵攻讨公孙渊失利后,于景初二年(238)改令太尉司马懿征辽东,平定辽东、玄菟、乐浪、带方等四郡。
司马懿成功地阻遏诸葛亮进攻和征战辽东,威望益高,权势日重。及明帝病亡,司马懿与大将军曹爽辅八岁太子曹芳登基。曹爽惧司马懿得势,急于建功树威,贸然率军攻蜀,兵败兴势(今陕西洋县北)。司马懿以年老多病辞职,韬光养晦,暗养心腹死士,又和太尉蒋济配合,于正始十年(249)发动兵谏,处死曹爽,独揽军政大权。又出兵淮南,平息王凌的反叛。其后,司马懿子司马师、司马昭先后平定称丘俭、诸葛诞之乱,彻底铲除史称“淮南三叛”的曹氏势力。曹魏政权已是名存实亡,司马氏至此完成代魏准备。
三国后期,吴、蜀渐趋衰弱,联盟已不能抗衡魏国。孙权病亡后,吴虽有过抗击魏军获胜的东兴之战,但已是强弩之末。蜀汉姜维多次征战陇西,但败多胜少,推进中原的梦想早已破灭;兵力严重不足,汉中外围要点也被迫放弃,退守汉、乐二城。而魏国司马氏发展经济,稳定政局,军事实力不断增强,统一天下的条件逐渐成熟。针对蜀汉弱孝边境无备的状况,定下先灭蜀再顺江吞吴的战略决策,景元四年(263),独揽朝政的大将军司马昭遣军分三路攻蜀,当主力受阻于剑阁(今四川剑阁东北)后,名将邓艾过阴平小道出奇兵,魏灭蜀汉之战告捷。
魏咸熙二年(265),司马昭之子司马炎称帝,公开以晋代魏,加紧灭吴准备。蜀汉已灭,吴国唇亡齿寒,加之政治腐败,致使人心背离,发生吴西陵督步阐据城叛吴降晋。吴国名将陆抗随机应变,于凤凰元年(272)迫退晋军,取得平步阐之战的胜利,迟滞了晋灭吴战略意图的实施。晋经过长达八年的准备,于咸宁五年(279)十一月至次年三月,发兵20余万,自巴蜀、襄阳、寿春、下邳等六路进军,以空前规模的水陆军协同作战,直取建业(今南京),一举灭吴。
历史地位及作用三国时期战争,促进了由分裂局面到三家局部统一,进而实现全国统一的历史进程,推动了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诸方面的较大发展。战争的形态有了新的发展,出现水、步、骑兵配合的大规模作战。各国注重发展适应本国地理特征的兵种,曹魏的骑兵,孙吴的水军,蜀汉的步兵,战斗力均较强。随着战争对象的多极化,及敌我双方所处战略态势的复杂,军队部署、谋略运用都有不少范例,其中曹操统一北方的战争谋略尤为出色。诸葛亮审时度势制定的《隆中对》,虽后来形势变化而未能完全实现,仍不失为一个划时代的较完整的战略计划。军事外交频繁,联盟战略灵活,三家进行的赤壁大战和争夺荆州,堪称范例。对边远民族地区的作战中,“攻心为上”也有更出色的运用。作战方法上,诸葛亮推演阵法所作“八阵图”,以及广泛使用的火攻、奇袭、伏击、地道等,均为后世传扬。
随着战争发展,统帅指挥机构已趋健全,鼎立三方都善于选将用人,依靠他们策划和进行战争;同时促进了一些军事制度的改革和建立,中外军体制的形成,世兵制的实行,参谋制度的完善,影响深远。后勤保障越来越注意后方供给基地的建设,均实行空前规模的屯田。军队装备有明显改进,蜀汉创制一发十矢的连弩,适宜山区运输的“木牛”、“流马”,改进的钢刀,曹魏所制发石车、指南车,大量使用的马铠,孙吴大量制造的各种性能良好的船只,均很著名。
三国时期的军事理论研究,随着丰富的战争实践不断深入。曹操的《孙子注》开创整理研究《孙子兵法》先河。诸葛亮的军事论述很受后人推重。
三国时期战争
中国历史上,魏、蜀(汉)、吴三国形成和鼎立时期(190~280),豪强势力混战兼并,三国争夺天下,最终归于晋的一系列战争。
纷争的缘起中国自秦始皇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后,经两汉一统局面维持了四百年。东汉后期,政治腐败,横征暴敛,加之灾情严重,民不堪命,农民纷纷奋起反抗。汉灵帝中平元年(184),爆发张角等领导的大规模黄巾起义战争。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受到威胁,汉廷急忙令大将军何进等守卫京城,镇压起义。当时,骑都尉曹操、佐军司马孙坚率军参与屠杀。涿县(今河北涿州)的破落皇裔刘备也趁机组织武装,参加镇压。在镇压起义过程中,豪强地主原有的私家武装部曲由隐蔽转为公开,数量猛增;州郡官吏也纷纷扩充势力,与王朝的关系日益松懈,地主大土地所有制发展导致的分裂形势日趋严重。
王朝为加强对州郡的控制,改行政长官“州刺史”为统掌军政大权的“州牧”,并派有名望的人去充任,结果适得其反,加剧了割据。中平六年汉灵帝死后,掌握朝政的大将军何进为宦官所杀,并州牧董卓率军入洛阳,拥立汉献帝,先后逼走曹操和袁绍、袁术兄弟等,独揽朝政。京城的混乱,董卓的专横,促使割据势力迅速扩大。州郡牧守各树一帜,招兵买马,剧增私兵部曲,纷纷讨伐董卓。混战迭起,形成四分五裂局面,东汉王朝随之名存实亡,历史进入三国形成时期。
三国形成时期战争这一时期中,曹操挫败群雄,统一中国北方,孙策攻取江东、刘备攻取巴蜀为立国之地,形成三国鼎立格局。
初平元年(190),关东州郡联军讨伐董卓,以袁绍为盟主,进屯洛阳(今河南洛阳东)周围。董卓迁献帝都长安(今西安西北)后,分兵镇守洛阳外围之函谷、伊阙、广成、大谷、芭辕、旋门、孟津、小平津等八关,以拒联军。十余万联军各怀异心,观望不前。曹操孤军西征,战败而还,遂独立发展武装。接着,附从后将军袁术的长沙太守孙坚,率军攻董卓,于次年将其逼出洛阳(见孙坚攻董卓之战)。其后,孙坚死于袁术与刘表争夺荆州的混战中,董卓亦为中郎将吕布所杀,豪强混战愈演愈烈。袁绍威逼冀州牧韩馥让位后,又于初平三年的界桥之战击败占据幽州的公孙瓒,扭转了被动局面。进而于建安四年(199)发动易京之战,将公孙瓒击灭,拥有冀、青、并州及幽州大部,成为中国北方最强的势力。
曹操于初平三年为兖州牧后,软硬兼施,招降青州黄巾军30余万,选其精锐编为“青州兵”,增强了力量,但表面仍顺从袁绍,协助袁绍北击公孙瓒,南迫袁术败走江淮。因吕布乘虚夺占兖州大部,曹操平定兖州,收复失地,并汲取教训,纳荀盎“深根固本以制天下”(《三国志·荀恩传》)之策,巩固兖、豫州根据地。继而迫汉献帝迁都许(今河南许昌),自任大将军,“挟天子以令不臣”,又广求人才,奖励农业,在许县及交通沿线地区屯田,足食强兵。此后三年,运用分化瓦解、各个击破之策,相继在安众之战中击败张绣,攻徐州擒杀吕布,困死袁术,成为北方惟一能与兵多地广的袁绍抗衡的势力。
同时,孙策亦筹谋攻取江东为立国之地。兴平元年(194),从袁术处领得其父孙坚旧部曲千余人,次年率众五六千,与周瑜合军,挥军东渡,夺取牛渚、秣陵。后攻克会稽(今浙江绍兴),进占东冶(今福州),公开与袁术断绝关系,独自发展。孙策据江东三郡,在北方混战而无力远顾的曹操暂取拉拢之策,表其为讨逆将军,封吴侯。
是时,袁绍欲南攻曹操,曹操亦图谋向黄河以北发展。曹操争取渔阳太守鲜于辅,命其督幽州六郡,以牵制袁绍后方;遣臧霸攻克青州齐、北海等地,以固东翼;分兵至官渡(今河南中牟境,处鸿沟上游,临汴水)设防。接着,争取荆州刘表中立,解除西南部之忧;率军击败刘备,将其赶出徐州,避免了多面受敌。当袁绍于建安五年统军10万进屯黎阳(今浚县境)时,曹操鉴于敌众己寡,先以声东击西战法挫袁军锐气,再回师官渡拒守,相机袭烧袁军粮草,乘势发起攻击,大破袁军,歼其7万余人,赢得官渡之战的巨大胜利。此后,趁袁绍死后其子纷争内战,攻取袁氏基业之地邺城。又远征柳城(今辽宁朝阳南),歼灭逃入乌桓腹心之地的袁氏兄弟及与之勾结的乌桓势力,基本完成统一北方的大业。
建安十三年,曹操作玄武池训练水军,并对可能动乱的关中地区采取措施后,出兵十多万南征荆州(今湖北荆沙),欲一统南北。时孙权承袭其兄孙策之业已八年,巩固了江东,又统军攻克夏口(今武汉境),打开荆州东大门,正相机吞并荆、益州。而依附荆州牧刘表的刘备,也开始改变长期寄人篱下的状况,请得诸葛亮为主要谋士,确定先占荆、益,联合孙权,进图中原的大略,并在樊城大练水陆军。刘表病亡,其子刘琮投降曹操后,刘备领军南撤,被曹军追击于长坂(今当阳境),乃率军两万余驻樊口(今鄂州境),与孙权联军,于赤壁之战大败曹操,自为荆州牧,乘胜夺取武陵、长沙等四郡,并向孙权“借”得南郡,作为壮大发展、进图益州的基地。曹操败还北方,孙吴也得以巩固发展。由此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矗
建安十六年,刘备乘刘璋恐惧曹操进犯之时,以助守之名率兵数万入益州,此后又召诸葛亮等率军入巴蜀,先取郡县,于十九年顺利入主成都。自此与曹操、孙权形成三个独立的、相对稳定的政治、经济、军事中心,三国鼎立的局面完全告成。
三国鼎立时期战争三国的鼎立,也是三国间长期的、更复杂纷争的开始。
三国鼎立时期的战略要地主要有淮南、荆州、汉中。淮南、汉中分别为魏吴、魏蜀的边境地,而荆州为三国接壤,且当时各占一部,是争夺最激烈的地区。曹操于荆州赤壁战败还北方后,成功地进行渭南之战,全据关中,同时在谯(今安徽亳州)开辟水军训练基地。面对孙权、刘备两个对手,采取东攻西守或西攻东守的方略,力避两面作战。先与孙权争夺淮南之地,取得合肥之战的胜利,遏制了孙权攻势。后与刘备争汉中不利,乃集中兵力,与孙、刘争荆州。
魏、蜀、吴三国争夺荆州,引发了樊城、江陵、夷陵三次大战。刘备进取巴蜀,激起孙权不满。刘备夺取汉中,镇守荆州的蜀汉名将关羽也率军自江陵(今属湖北荆沙)北上,围攻襄阳、樊城(今襄樊)曹军,更使曹魏震动。曹操采纳司马懿等人的计谋,进一步离间孙权、刘备,促成孙权遣军袭取江陵,击杀关羽,而曹魏坐收渔人之利。刘备企图为关羽报仇,夺回荆州,不顾群臣反对,自统大军攻吴。孙权求和不成,进一步与魏修好,命陆逊为大都督,率军5万拒蜀军,采取后退避锐、集中兵力、相机决战的方略,于章武二年(222)火烧连营,大败刘备,取得夷陵之战的胜利。蜀汉因此国力大损,孙吴亦有北顾之忧,战后双方重修旧好以抗强魏,致三国又有较长时期的鼎立。
曹魏促使吴、蜀相互削弱,自身赢得休养生息的时机,国势日益强盛。其间曹操病亡,曹丕称帝,以魏代汉,筹谋南进。孙吴及时调整部署,转而对付曹魏。凭借长江天险和相对强大的水军,先是击退魏军三路进攻,继又两次迫退进至广陵(今江苏扬州境)的魏军,使曹丕至死未能越长江一步。
夷陵之战后不久,刘备病亡,南中(约今云南、贵州及四川西南部)地区的汉、夷豪强势力反蜀。辅政的蜀汉丞相诸葛亮于建兴三年(225)统兵分三路向南中进军,以攻心为上,辅以攻战,平定南中,加强了夷、汉间交往,促进了南中发展。蜀汉后方得以巩固后,诸葛亮对内继续发展经济,精心治军,不断增强国力,对外加强联吴,为北向攻魏创造条件。建兴五年诸葛亮统10万大军北屯汉中,拉开攻魏之战的序幕。不用部将出子午道(今陕西安康过秦岭至西安)直攻长安(今西安西北)的建议,而实行先攻陇右、再取秦川(关中一带)的谨慎方略。因次年马谡失街亭(今甘肃天水东南,一说今张家川北),蜀军还汉中。后统军数万北围陈仓(今陕西宝鸡东),不能速决,粮尽而退。继又数次与魏大将军司马懿等交战,但直至十二年病亡,诸葛亮攻魏之战未获重大战果。
孙吴虽大破魏大司马曹休于石亭(今安徽潜江境),遏制了曹魏攻势,却无力北进,乃一面抗魏,一面巩固南方和向海上发展。黄龙二年(230),遣将卫温等渡海至夷洲(今台湾),获数千人而还。后又两次遣将航海至辽东,联络公孙渊,以牵制曹魏东北。魏明帝曹佰发兵攻讨公孙渊失利后,于景初二年(238)改令太尉司马懿征辽东,平定辽东、玄菟、乐浪、带方等四郡。
司马懿成功地阻遏诸葛亮进攻和征战辽东,威望益高,权势日重。及明帝病亡,司马懿与大将军曹爽辅八岁太子曹芳登基。曹爽惧司马懿得势,急于建功树威,贸然率军攻蜀,兵败兴势(今陕西洋县北)。司马懿以年老多病辞职,韬光养晦,暗养心腹死士,又和太尉蒋济配合,于正始十年(249)发动兵谏,处死曹爽,独揽军政大权。又出兵淮南,平息王凌的反叛。其后,司马懿子司马师、司马昭先后平定称丘俭、诸葛诞之乱,彻底铲除史称“淮南三叛”的曹氏势力。曹魏政权已是名存实亡,司马氏至此完成代魏准备。
三国后期,吴、蜀渐趋衰弱,联盟已不能抗衡魏国。孙权病亡后,吴虽有过抗击魏军获胜的东兴之战,但已是强弩之末。蜀汉姜维多次征战陇西,但败多胜少,推进中原的梦想早已破灭;兵力严重不足,汉中外围要点也被迫放弃,退守汉、乐二城。而魏国司马氏发展经济,稳定政局,军事实力不断增强,统一天下的条件逐渐成熟。针对蜀汉弱孝边境无备的状况,定下先灭蜀再顺江吞吴的战略决策,景元四年(263),独揽朝政的大将军司马昭遣军分三路攻蜀,当主力受阻于剑阁(今四川剑阁东北)后,名将邓艾过阴平小道出奇兵,魏灭蜀汉之战告捷。
魏咸熙二年(265),司马昭之子司马炎称帝,公开以晋代魏,加紧灭吴准备。蜀汉已灭,吴国唇亡齿寒,加之政治腐败,致使人心背离,发生吴西陵督步阐据城叛吴降晋。吴国名将陆抗随机应变,于凤凰元年(272)迫退晋军,取得平步阐之战的胜利,迟滞了晋灭吴战略意图的实施。晋经过长达八年的准备,于咸宁五年(279)十一月至次年三月,发兵20余万,自巴蜀、襄阳、寿春、下邳等六路进军,以空前规模的水陆军协同作战,直取建业(今南京),一举灭吴。
历史地位及作用三国时期战争,促进了由分裂局面到三家局部统一,进而实现全国统一的历史进程,推动了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诸方面的较大发展。战争的形态有了新的发展,出现水、步、骑兵配合的大规模作战。各国注重发展适应本国地理特征的兵种,曹魏的骑兵,孙吴的水军,蜀汉的步兵,战斗力均较强。随着战争对象的多极化,及敌我双方所处战略态势的复杂,军队部署、谋略运用都有不少范例,其中曹操统一北方的战争谋略尤为出色。诸葛亮审时度势制定的《隆中对》,虽后来形势变化而未能完全实现,仍不失为一个划时代的较完整的战略计划。军事外交频繁,联盟战略灵活,三家进行的赤壁大战和争夺荆州,堪称范例。对边远民族地区的作战中,“攻心为上”也有更出色的运用。作战方法上,诸葛亮推演阵法所作“八阵图”,以及广泛使用的火攻、奇袭、伏击、地道等,均为后世传扬。
随着战争发展,统帅指挥机构已趋健全,鼎立三方都善于选将用人,依靠他们策划和进行战争;同时促进了一些军事制度的改革和建立,中外军体制的形成,世兵制的实行,参谋制度的完善,影响深远。后勤保障越来越注意后方供给基地的建设,均实行空前规模的屯田。军队装备有明显改进,蜀汉创制一发十矢的连弩,适宜山区运输的“木牛”、“流马”,改进的钢刀,曹魏所制发石车、指南车,大量使用的马铠,孙吴大量制造的各种性能良好的船只,均很著名。
三国时期的军事理论研究,随着丰富的战争实践不断深入。曹操的《孙子注》开创整理研究《孙子兵法》先河。诸葛亮的军事论述很受后人推重。
参考资料: http://baike.baidu.com/view/2328.html?wtp=tt
展开全部
对啊~!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说的太多了!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序]"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的故事吸引了一代又一代人,但三国的结局却是另人遗憾的,鼎足而立的魏、蜀、吴最终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统一全国,倒是司马家族取代魏而统一了天下。究其原因,可能有如几点:
一、[人口]
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刘备自立为汉中王开始,就已经正式宣告三国鼎立时代的开始了。但是从众多文献记载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出,三个势力当中,魏国(曹操)的势力仍然是最大的,统一了北方,又占据着经济文化发达的中原地区,后期人口约900万。吴国(孙权)势力为江东八十一洲,后来又吞并了荆洲人口后期约300万,蜀汉二十八州,后期人口约100多万。在三国时代,军事装备和军事战争手段相对还是不够先进的,在这种前提下,战争的主要因素是人,包括军队的规模、后备军和后勤的保证等等,这些都需要庞大的人力和物力,而在当时的社会状况下,人口的多少是保证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在这方面魏国占了绝对优势。
二、[地域]
再说三国时代的地域,大家都很了解三国的基本势力划分,三国的交界处是汉中、荆江、和长江东段,其中蜀汉南北皆有重镇易守难攻(北有汉中,南有永安)且“蜀道难于上青天”整个蜀汉的地形十分利于防守,而东吴更有长江天险,且有最强大的水军力量最为保证,也是防守型的势力。而只有魏国几乎没有什么天然地理优势,经常容易陷入被两面夹击的窘境中,可是笔者认为,这并非其不利之处,恰恰是成就其最终后期统一的原因。因为没有地理优势的保证,敌军随时都可进犯中原,所以要时刻保持高度警惕,要建立一支足够强大的陆军保证战备,又要时刻警惕蜀吴联合进攻,要想尽各种办法分化和瓦解敌军联盟关系(说到这里不得不再次佩服诸葛亮``如果他的联吴抗曹的策略能被东吴认识到,也许历史会上演蜀吴争天下的好戏),正是这种长期的生存忧患意识状态下,中原地区的势必须得更加努力发展自己的经济和军队,而蜀和吴的统治者在后期安于现状,希望凭借地理优势把自己的势力保持下去的心态十分明显,无心进取中原。中原的势力则相反,如果不彻底打跨具有天险的敌对割据势力,他们的安乐生活就始终没有保证,因此统一全国是他们无法推卸的责任。这就是地域的优势最终成为祸害其国家的原因。
三、[人才]
三国鼎立初期,各国人才济济,势力领袖也十分注意挖掘甚至不惜一切手段得到人才,这是三国政治和军事三家抗衡而使得三国军事实力相对均衡,可是到了后期呢,大家都知道后期蜀汉除了当初被诸葛亮挖过来的姜唯苦撑局面,军事人才的匮乏导致军队战斗能力也一落千丈。吴国更是没有个象样的军事将领。而魏(晋)后期则出了邓艾、钟会等这样的出色将领(此二人奠定了三国统一的基础),中原地广人多,又长期具有忧患意识,因此选拔和培养优秀将领更具有优势。
四、[对储君的培养]
这个就不必详说了,蜀汉的后主刘禅在位期间几乎没有自己下令作过任何的一项大的军事或政治行动(诸葛亮快要攻进长安那次调诸葛亮回成都不知道算不算`````),这与其长期得不到培养和亲自主持政务有关(刘备好象很少关系下一代的培养问题,又任命诸葛亮辅政``阿斗干脆没了机会````等到诸葛亮去世后,他已快人到中年``)根本无从谈起进取中原了。孙权被赞为“生子当如孙仲某”我看这话安到孙策身上更合适(可惜孙策英年早世```否则历史还真不一定会如何呢,我本人十分酷爱孙策,可能主要是因为同姓,我一直想写个虚构的历史,写到孙策统一全国``````呵呵```以后有机会再谈谈孙策)孙权守业是不用说的,但是其能力也仅此而已,其几次想出兵北进,均以失败告终。因为他本身不是个开拓型的君主,让他去打天下是很难的。但是孙权的后代也没有被培养出要统一全国的理想,窝里斗倒是很有一套````曹操是三个势力领袖里最重视对后代的培养的人了(可见其远见仍是孙刘之上的),可惜被更注意培养后代的司马氏多了权````最终司马夺取天下。
总而言之,只有居安思危的民族和势力才能更长远的发展和生存,贪图安守和享乐不思进取容易国破家亡,这个道理在人类生活的世界里是永远不变的!!
魏蜀吴的优势
魏国有政治优势,有最广阔的土地,有大量的人口,有先进的科技,有大量的将军、谋士、部队。(楼主,挟天子以令诸侯是魏国建国前的优势,魏国成立之后就没有大汉天子了。)
吴国有长江天险,有富庶的土地,有稳定的国内局势,有较好的外交,有较多的将领。
蜀国有蜀山的天然堡垒,有安汉兴刘的正义旗帜,有民心所向的优势,有最优秀的文官武将(但数量少),有羌、蛮等少数民族的支持
魏蜀吴三国的政治与经济
一.魏的统治政策与北方经济的恢复
屯田制、士家制、租调制.水利灌溉和北方经济的恢复。九品中正制和世族门阀。
二.诸葛亮治蜀
制订《蜀科》和任人唯贤.薄赋敛和劝农业.织棉等手工业发达。“东结东吴、北伐曹魏”.
三.吴国对东南地区的开发
吴的统治政策和江南大族。屯田。复客制和世袭领兵制。三吴地区经济发展.台湾与大陆的联系.
四.三国时期的各族
北方各族.西南各族.诸葛亮的民族政策和平定南中.吴与山越。
五.三国时期的文化.
玄学.何晏和王强.建安文学.神奋的书法.曾不兴的绘画。著名数学家刘徽.马钩的机械制造
三国时期战争
中国历史上,魏、蜀(汉)、吴三国形成和鼎立时期(190~280),豪强势力混战兼并,三国争夺天下,最终归于晋的一系列战争。
纷争的缘起中国自秦始皇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后,经两汉一统局面维持了四百年。东汉后期,政治腐败,横征暴敛,加之灾情严重,民不堪命,农民纷纷奋起反抗。汉灵帝中平元年(184),爆发张角等领导的大规模黄巾起义战争。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受到威胁,汉廷急忙令大将军何进等守卫京城,镇压起义。当时,骑都尉曹操、佐军司马孙坚率军参与屠杀。涿县(今河北涿州)的破落皇裔刘备也趁机组织武装,参加镇压。在镇压起义过程中,豪强地主原有的私家武装部曲由隐蔽转为公开,数量猛增;州郡官吏也纷纷扩充势力,与王朝的关系日益松懈,地主大土地所有制发展导致的分裂形势日趋严重。
王朝为加强对州郡的控制,改行政长官“州刺史”为统掌军政大权的“州牧”,并派有名望的人去充任,结果适得其反,加剧了割据。中平六年汉灵帝死后,掌握朝政的大将军何进为宦官所杀,并州牧董卓率军入洛阳,拥立汉献帝,先后逼走曹操和袁绍、袁术兄弟等,独揽朝政。京城的混乱,董卓的专横,促使割据势力迅速扩大。州郡牧守各树一帜,招兵买马,剧增私兵部曲,纷纷讨伐董卓。混战迭起,形成四分五裂局面,东汉王朝随之名存实亡,历史进入三国形成时期。
三国形成时期战争这一时期中,曹操挫败群雄,统一中国北方,孙策攻取江东、刘备攻取巴蜀为立国之地,形成三国鼎立格局。
初平元年(190),关东州郡联军讨伐董卓,以袁绍为盟主,进屯洛阳(今河南洛阳东)周围。董卓迁献帝都长安(今西安西北)后,分兵镇守洛阳外围之函谷、伊阙、广成、大谷、芭辕、旋门、孟津、小平津等八关,以拒联军。十余万联军各怀异心,观望不前。曹操孤军西征,战败而还,遂独立发展武装。接着,附从后将军袁术的长沙太守孙坚,率军攻董卓,于次年将其逼出洛阳(见孙坚攻董卓之战)。其后,孙坚死于袁术与刘表争夺荆州的混战中,董卓亦为中郎将吕布所杀,豪强混战愈演愈烈。袁绍威逼冀州牧韩馥让位后,又于初平三年的界桥之战击败占据幽州的公孙瓒,扭转了被动局面。进而于建安四年(199)发动易京之战,将公孙瓒击灭,拥有冀、青、并州及幽州大部,成为中国北方最强的势力。
曹操于初平三年为兖州牧后,软硬兼施,招降青州黄巾军30余万,选其精锐编为“青州兵”,增强了力量,但表面仍顺从袁绍,协助袁绍北击公孙瓒,南迫袁术败走江淮。因吕布乘虚夺占兖州大部,曹操平定兖州,收复失地,并汲取教训,纳荀盎“深根固本以制天下”(《三国志·荀恩传》)之策,巩固兖、豫州根据地。继而迫汉献帝迁都许(今河南许昌),自任大将军,“挟天子以令不臣”,又广求人才,奖励农业,在许县及交通沿线地区屯田,足食强兵。此后三年,运用分化瓦解、各个击破之策,相继在安众之战中击败张绣,攻徐州擒杀吕布,困死袁术,成为北方惟一能与兵多地广的袁绍抗衡的势力。
同时,孙策亦筹谋攻取江东为立国之地。兴平元年(194),从袁术处领得其父孙坚旧部曲千余人,次年率众五六千,与周瑜合军,挥军东渡,夺取牛渚、秣陵。后攻克会稽(今浙江绍兴),进占东冶(今福州),公开与袁术断绝关系,独自发展。孙策据江东三郡,在北方混战而无力远顾的曹操暂取拉拢之策,表其为讨逆将军,封吴侯。
是时,袁绍欲南攻曹操,曹操亦图谋向黄河以北发展。曹操争取渔阳太守鲜于辅,命其督幽州六郡,以牵制袁绍后方;遣臧霸攻克青州齐、北海等地,以固东翼;分兵至官渡(今河南中牟境,处鸿沟上游,临汴水)设防。接着,争取荆州刘表中立,解除西南部之忧;率军击败刘备,将其赶出徐州,避免了多面受敌。当袁绍于建安五年统军10万进屯黎阳(今浚县境)时,曹操鉴于敌众己寡,先以声东击西战法挫袁军锐气,再回师官渡拒守,相机袭烧袁军粮草,乘势发起攻击,大破袁军,歼其7万余人,赢得官渡之战的巨大胜利。此后,趁袁绍死后其子纷争内战,攻取袁氏基业之地邺城。又远征柳城(今辽宁朝阳南),歼灭逃入乌桓腹心之地的袁氏兄弟及与之勾结的乌桓势力,基本完成统一北方的大业。
建安十三年,曹操作玄武池训练水军,并对可能动乱的关中地区采取措施后,出兵十多万南征荆州(今湖北荆沙),欲一统南北。时孙权承袭其兄孙策之业已八年,巩固了江东,又统军攻克夏口(今武汉境),打开荆州东大门,正相机吞并荆、益州。而依附荆州牧刘表的刘备,也开始改变长期寄人篱下的状况,请得诸葛亮为主要谋士,确定先占荆、益,联合孙权,进图中原的大略,并在樊城大练水陆军。刘表病亡,其子刘琮投降曹操后,刘备领军南撤,被曹军追击于长坂(今当阳境),乃率军两万余驻樊口(今鄂州境),与孙权联军,于赤壁之战大败曹操,自为荆州牧,乘胜夺取武陵、长沙等四郡,并向孙权“借”得南郡,作为壮大发展、进图益州的基地。曹操败还北方,孙吴也得以巩固发展。由此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矗
建安十六年,刘备乘刘璋恐惧曹操进犯之时,以助守之名率兵数万入益州,此后又召诸葛亮等率军入巴蜀,先取郡县,于十九年顺利入主成都。自此与曹操、孙权形成三个独立的、相对稳定的政治、经济、军事中心,三国鼎立的局面完全告成。
三国鼎立时期战争三国的鼎立,也是三国间长期的、更复杂纷争的开始。
三国鼎立时期的战略要地主要有淮南、荆州、汉中。淮南、汉中分别为魏吴、魏蜀的边境地,而荆州为三国接壤,且当时各占一部,是争夺最激烈的地区。曹操于荆州赤壁战败还北方后,成功地进行渭南之战,全据关中,同时在谯(今安徽亳州)开辟水军训练基地。面对孙权、刘备两个对手,采取东攻西守或西攻东守的方略,力避两面作战。先与孙权争夺淮南之地,取得合肥之战的胜利,遏制了孙权攻势。后与刘备争汉中不利,乃集中兵力,与孙、刘争荆州。
魏、蜀、吴三国争夺荆州,引发了樊城、江陵、夷陵三次大战。刘备进取巴蜀,激起孙权不满。刘备夺取汉中,镇守荆州的蜀汉名将关羽也率军自江陵(今属湖北荆沙)北上,围攻襄阳、樊城(今襄樊)曹军,更使曹魏震动。曹操采纳司马懿等人的计谋,进一步离间孙权、刘备,促成孙权遣军袭取江陵,击杀关羽,而曹魏坐收渔人之利。刘备企图为关羽报仇,夺回荆州,不顾群臣反对,自统大军攻吴。孙权求和不成,进一步与魏修好,命陆逊为大都督,率军5万拒蜀军,采取后退避锐、集中兵力、相机决战的方略,于章武二年(222)火烧连营,大败刘备,取得夷陵之战的胜利。蜀汉因此国力大损,孙吴亦有北顾之忧,战后双方重修旧好以抗强魏,致三国又有较长时期的鼎立。
曹魏促使吴、蜀相互削弱,自身赢得休养生息的时机,国势日益强盛。其间曹操病亡,曹丕称帝,以魏代汉,筹谋南进。孙吴及时调整部署,转而对付曹魏。凭借长江天险和相对强大的水军,先是击退魏军三路进攻,继又两次迫退进至广陵(今江苏扬州境)的魏军,使曹丕至死未能越长江一步。
夷陵之战后不久,刘备病亡,南中(约今云南、贵州及四川西南部)地区的汉、夷豪强势力反蜀。辅政的蜀汉丞相诸葛亮于建兴三年(225)统兵分三路向南中进军,以攻心为上,辅以攻战,平定南中,加强了夷、汉间交往,促进了南中发展。蜀汉后方得以巩固后,诸葛亮对内继续发展经济,精心治军,不断增强国力,对外加强联吴,为北向攻魏创造条件。建兴五年诸葛亮统10万大军北屯汉中,拉开攻魏之战的序幕。不用部将出子午道(今陕西安康过秦岭至西安)直攻长安(今西安西北)的建议,而实行先攻陇右、再取秦川(关中一带)的谨慎方略。因次年马谡失街亭(今甘肃天水东南,一说今张家川北),蜀军还汉中。后统军数万北围陈仓(今陕西宝鸡东),不能速决,粮尽而退。继又数次与魏大将军司马懿等交战,但直至十二年病亡,诸葛亮攻魏之战未获重大战果。
孙吴虽大破魏大司马曹休于石亭(今安徽潜江境),遏制了曹魏攻势,却无力北进,乃一面抗魏,一面巩固南方和向海上发展。黄龙二年(230),遣将卫温等渡海至夷洲(今台湾),获数千人而还。后又两次遣将航海至辽东,联络公孙渊,以牵制曹魏东北。魏明帝曹佰发兵攻讨公孙渊失利后,于景初二年(238)改令太尉司马懿征辽东,平定辽东、玄菟、乐浪、带方等四郡。
司马懿成功地阻遏诸葛亮进攻和征战辽东,威望益高,权势日重。及明帝病亡,司马懿与大将军曹爽辅八岁太子曹芳登基。曹爽惧司马懿得势,急于建功树威,贸然率军攻蜀,兵败兴势(今陕西洋县北)。司马懿以年老多病辞职,韬光养晦,暗养心腹死士,又和太尉蒋济配合,于正始十年(249)发动兵谏,处死曹爽,独揽军政大权。又出兵淮南,平息王凌的反叛。其后,司马懿子司马师、司马昭先后平定称丘俭、诸葛诞之乱,彻底铲除史称“淮南三叛”的曹氏势力。曹魏政权已是名存实亡,司马氏至此完成代魏准备。
三国后期,吴、蜀渐趋衰弱,联盟已不能抗衡魏国。孙权病亡后,吴虽有过抗击魏军获胜的东兴之战,但已是强弩之末。蜀汉姜维多次征战陇西,但败多胜少,推进中原的梦想早已破灭;兵力严重不足,汉中外围要点也被迫放弃,退守汉、乐二城。而魏国司马氏发展经济,稳定政局,军事实力不断增强,统一天下的条件逐渐成熟。针对蜀汉弱孝边境无备的状况,定下先灭蜀再顺江吞吴的战略决策,景元四年(263),独揽朝政的大将军司马昭遣军分三路攻蜀,当主力受阻于剑阁(今四川剑阁东北)后,名将邓艾过阴平小道出奇兵,魏灭蜀汉之战告捷。
魏咸熙二年(265),司马昭之子司马炎称帝,公开以晋代魏,加紧灭吴准备。蜀汉已灭,吴国唇亡齿寒,加之政治腐败,致使人心背离,发生吴西陵督步阐据城叛吴降晋。吴国名将陆抗随机应变,于凤凰元年(272)迫退晋军,取得平步阐之战的胜利,迟滞了晋灭吴战略意图的实施。晋经过长达八年的准备,于咸宁五年(279)十一月至次年三月,发兵20余万,自巴蜀、襄阳、寿春、下邳等六路进军,以空前规模的水陆军协同作战,直取建业(今南京),一举灭吴。
历史地位及作用三国时期战争,促进了由分裂局面到三家局部统一,进而实现全国统一的历史进程,推动了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诸方面的较大发展。战争的形态有了新的发展,出现水、步、骑兵配合的大规模作战。各国注重发展适应本国地理特征的兵种,曹魏的骑兵,孙吴的水军,蜀汉的步兵,战斗力均较强。随着战争对象的多极化,及敌我双方所处战略态势的复杂,军队部署、谋略运用都有不少范例,其中曹操统一北方的战争谋略尤为出色。诸葛亮审时度势制定的《隆中对》,虽后来形势变化而未能完全实现,仍不失为一个划时代的较完整的战略计划。军事外交频繁,联盟战略灵活,三家进行的赤壁大战和争夺荆州,堪称范例。对边远民族地区的作战中,“攻心为上”也有更出色的运用。作战方法上,诸葛亮推演阵法所作“八阵图”,以及广泛使用的火攻、奇袭、伏击、地道等,均为后世传扬。
随着战争发展,统帅指挥机构已趋健全,鼎立三方都善于选将用人,依靠他们策划和进行战争;同时促进了一些军事制度的改革和建立,中外军体制的形成,世兵制的实行,参谋制度的完善,影响深远。后勤保障越来越注意后方供给基地的建设,均实行空前规模的屯田。军队装备有明显改进,蜀汉创制一发十矢的连弩,适宜山区运输的“木牛”、“流马”,改进的钢刀,曹魏所制发石车、指南车,大量使用的马铠,孙吴大量制造的各种性能良好的船只,均很著名。
三国时期的军事理论研究,随着丰富的战争实践不断深入。曹操的《孙子注》开创整理研究《孙子兵法》先河。诸葛亮的军事论述很受后人推重。.
一、[人口]
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刘备自立为汉中王开始,就已经正式宣告三国鼎立时代的开始了。但是从众多文献记载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出,三个势力当中,魏国(曹操)的势力仍然是最大的,统一了北方,又占据着经济文化发达的中原地区,后期人口约900万。吴国(孙权)势力为江东八十一洲,后来又吞并了荆洲人口后期约300万,蜀汉二十八州,后期人口约100多万。在三国时代,军事装备和军事战争手段相对还是不够先进的,在这种前提下,战争的主要因素是人,包括军队的规模、后备军和后勤的保证等等,这些都需要庞大的人力和物力,而在当时的社会状况下,人口的多少是保证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在这方面魏国占了绝对优势。
二、[地域]
再说三国时代的地域,大家都很了解三国的基本势力划分,三国的交界处是汉中、荆江、和长江东段,其中蜀汉南北皆有重镇易守难攻(北有汉中,南有永安)且“蜀道难于上青天”整个蜀汉的地形十分利于防守,而东吴更有长江天险,且有最强大的水军力量最为保证,也是防守型的势力。而只有魏国几乎没有什么天然地理优势,经常容易陷入被两面夹击的窘境中,可是笔者认为,这并非其不利之处,恰恰是成就其最终后期统一的原因。因为没有地理优势的保证,敌军随时都可进犯中原,所以要时刻保持高度警惕,要建立一支足够强大的陆军保证战备,又要时刻警惕蜀吴联合进攻,要想尽各种办法分化和瓦解敌军联盟关系(说到这里不得不再次佩服诸葛亮``如果他的联吴抗曹的策略能被东吴认识到,也许历史会上演蜀吴争天下的好戏),正是这种长期的生存忧患意识状态下,中原地区的势必须得更加努力发展自己的经济和军队,而蜀和吴的统治者在后期安于现状,希望凭借地理优势把自己的势力保持下去的心态十分明显,无心进取中原。中原的势力则相反,如果不彻底打跨具有天险的敌对割据势力,他们的安乐生活就始终没有保证,因此统一全国是他们无法推卸的责任。这就是地域的优势最终成为祸害其国家的原因。
三、[人才]
三国鼎立初期,各国人才济济,势力领袖也十分注意挖掘甚至不惜一切手段得到人才,这是三国政治和军事三家抗衡而使得三国军事实力相对均衡,可是到了后期呢,大家都知道后期蜀汉除了当初被诸葛亮挖过来的姜唯苦撑局面,军事人才的匮乏导致军队战斗能力也一落千丈。吴国更是没有个象样的军事将领。而魏(晋)后期则出了邓艾、钟会等这样的出色将领(此二人奠定了三国统一的基础),中原地广人多,又长期具有忧患意识,因此选拔和培养优秀将领更具有优势。
四、[对储君的培养]
这个就不必详说了,蜀汉的后主刘禅在位期间几乎没有自己下令作过任何的一项大的军事或政治行动(诸葛亮快要攻进长安那次调诸葛亮回成都不知道算不算`````),这与其长期得不到培养和亲自主持政务有关(刘备好象很少关系下一代的培养问题,又任命诸葛亮辅政``阿斗干脆没了机会````等到诸葛亮去世后,他已快人到中年``)根本无从谈起进取中原了。孙权被赞为“生子当如孙仲某”我看这话安到孙策身上更合适(可惜孙策英年早世```否则历史还真不一定会如何呢,我本人十分酷爱孙策,可能主要是因为同姓,我一直想写个虚构的历史,写到孙策统一全国``````呵呵```以后有机会再谈谈孙策)孙权守业是不用说的,但是其能力也仅此而已,其几次想出兵北进,均以失败告终。因为他本身不是个开拓型的君主,让他去打天下是很难的。但是孙权的后代也没有被培养出要统一全国的理想,窝里斗倒是很有一套````曹操是三个势力领袖里最重视对后代的培养的人了(可见其远见仍是孙刘之上的),可惜被更注意培养后代的司马氏多了权````最终司马夺取天下。
总而言之,只有居安思危的民族和势力才能更长远的发展和生存,贪图安守和享乐不思进取容易国破家亡,这个道理在人类生活的世界里是永远不变的!!
魏蜀吴的优势
魏国有政治优势,有最广阔的土地,有大量的人口,有先进的科技,有大量的将军、谋士、部队。(楼主,挟天子以令诸侯是魏国建国前的优势,魏国成立之后就没有大汉天子了。)
吴国有长江天险,有富庶的土地,有稳定的国内局势,有较好的外交,有较多的将领。
蜀国有蜀山的天然堡垒,有安汉兴刘的正义旗帜,有民心所向的优势,有最优秀的文官武将(但数量少),有羌、蛮等少数民族的支持
魏蜀吴三国的政治与经济
一.魏的统治政策与北方经济的恢复
屯田制、士家制、租调制.水利灌溉和北方经济的恢复。九品中正制和世族门阀。
二.诸葛亮治蜀
制订《蜀科》和任人唯贤.薄赋敛和劝农业.织棉等手工业发达。“东结东吴、北伐曹魏”.
三.吴国对东南地区的开发
吴的统治政策和江南大族。屯田。复客制和世袭领兵制。三吴地区经济发展.台湾与大陆的联系.
四.三国时期的各族
北方各族.西南各族.诸葛亮的民族政策和平定南中.吴与山越。
五.三国时期的文化.
玄学.何晏和王强.建安文学.神奋的书法.曾不兴的绘画。著名数学家刘徽.马钩的机械制造
三国时期战争
中国历史上,魏、蜀(汉)、吴三国形成和鼎立时期(190~280),豪强势力混战兼并,三国争夺天下,最终归于晋的一系列战争。
纷争的缘起中国自秦始皇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后,经两汉一统局面维持了四百年。东汉后期,政治腐败,横征暴敛,加之灾情严重,民不堪命,农民纷纷奋起反抗。汉灵帝中平元年(184),爆发张角等领导的大规模黄巾起义战争。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受到威胁,汉廷急忙令大将军何进等守卫京城,镇压起义。当时,骑都尉曹操、佐军司马孙坚率军参与屠杀。涿县(今河北涿州)的破落皇裔刘备也趁机组织武装,参加镇压。在镇压起义过程中,豪强地主原有的私家武装部曲由隐蔽转为公开,数量猛增;州郡官吏也纷纷扩充势力,与王朝的关系日益松懈,地主大土地所有制发展导致的分裂形势日趋严重。
王朝为加强对州郡的控制,改行政长官“州刺史”为统掌军政大权的“州牧”,并派有名望的人去充任,结果适得其反,加剧了割据。中平六年汉灵帝死后,掌握朝政的大将军何进为宦官所杀,并州牧董卓率军入洛阳,拥立汉献帝,先后逼走曹操和袁绍、袁术兄弟等,独揽朝政。京城的混乱,董卓的专横,促使割据势力迅速扩大。州郡牧守各树一帜,招兵买马,剧增私兵部曲,纷纷讨伐董卓。混战迭起,形成四分五裂局面,东汉王朝随之名存实亡,历史进入三国形成时期。
三国形成时期战争这一时期中,曹操挫败群雄,统一中国北方,孙策攻取江东、刘备攻取巴蜀为立国之地,形成三国鼎立格局。
初平元年(190),关东州郡联军讨伐董卓,以袁绍为盟主,进屯洛阳(今河南洛阳东)周围。董卓迁献帝都长安(今西安西北)后,分兵镇守洛阳外围之函谷、伊阙、广成、大谷、芭辕、旋门、孟津、小平津等八关,以拒联军。十余万联军各怀异心,观望不前。曹操孤军西征,战败而还,遂独立发展武装。接着,附从后将军袁术的长沙太守孙坚,率军攻董卓,于次年将其逼出洛阳(见孙坚攻董卓之战)。其后,孙坚死于袁术与刘表争夺荆州的混战中,董卓亦为中郎将吕布所杀,豪强混战愈演愈烈。袁绍威逼冀州牧韩馥让位后,又于初平三年的界桥之战击败占据幽州的公孙瓒,扭转了被动局面。进而于建安四年(199)发动易京之战,将公孙瓒击灭,拥有冀、青、并州及幽州大部,成为中国北方最强的势力。
曹操于初平三年为兖州牧后,软硬兼施,招降青州黄巾军30余万,选其精锐编为“青州兵”,增强了力量,但表面仍顺从袁绍,协助袁绍北击公孙瓒,南迫袁术败走江淮。因吕布乘虚夺占兖州大部,曹操平定兖州,收复失地,并汲取教训,纳荀盎“深根固本以制天下”(《三国志·荀恩传》)之策,巩固兖、豫州根据地。继而迫汉献帝迁都许(今河南许昌),自任大将军,“挟天子以令不臣”,又广求人才,奖励农业,在许县及交通沿线地区屯田,足食强兵。此后三年,运用分化瓦解、各个击破之策,相继在安众之战中击败张绣,攻徐州擒杀吕布,困死袁术,成为北方惟一能与兵多地广的袁绍抗衡的势力。
同时,孙策亦筹谋攻取江东为立国之地。兴平元年(194),从袁术处领得其父孙坚旧部曲千余人,次年率众五六千,与周瑜合军,挥军东渡,夺取牛渚、秣陵。后攻克会稽(今浙江绍兴),进占东冶(今福州),公开与袁术断绝关系,独自发展。孙策据江东三郡,在北方混战而无力远顾的曹操暂取拉拢之策,表其为讨逆将军,封吴侯。
是时,袁绍欲南攻曹操,曹操亦图谋向黄河以北发展。曹操争取渔阳太守鲜于辅,命其督幽州六郡,以牵制袁绍后方;遣臧霸攻克青州齐、北海等地,以固东翼;分兵至官渡(今河南中牟境,处鸿沟上游,临汴水)设防。接着,争取荆州刘表中立,解除西南部之忧;率军击败刘备,将其赶出徐州,避免了多面受敌。当袁绍于建安五年统军10万进屯黎阳(今浚县境)时,曹操鉴于敌众己寡,先以声东击西战法挫袁军锐气,再回师官渡拒守,相机袭烧袁军粮草,乘势发起攻击,大破袁军,歼其7万余人,赢得官渡之战的巨大胜利。此后,趁袁绍死后其子纷争内战,攻取袁氏基业之地邺城。又远征柳城(今辽宁朝阳南),歼灭逃入乌桓腹心之地的袁氏兄弟及与之勾结的乌桓势力,基本完成统一北方的大业。
建安十三年,曹操作玄武池训练水军,并对可能动乱的关中地区采取措施后,出兵十多万南征荆州(今湖北荆沙),欲一统南北。时孙权承袭其兄孙策之业已八年,巩固了江东,又统军攻克夏口(今武汉境),打开荆州东大门,正相机吞并荆、益州。而依附荆州牧刘表的刘备,也开始改变长期寄人篱下的状况,请得诸葛亮为主要谋士,确定先占荆、益,联合孙权,进图中原的大略,并在樊城大练水陆军。刘表病亡,其子刘琮投降曹操后,刘备领军南撤,被曹军追击于长坂(今当阳境),乃率军两万余驻樊口(今鄂州境),与孙权联军,于赤壁之战大败曹操,自为荆州牧,乘胜夺取武陵、长沙等四郡,并向孙权“借”得南郡,作为壮大发展、进图益州的基地。曹操败还北方,孙吴也得以巩固发展。由此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矗
建安十六年,刘备乘刘璋恐惧曹操进犯之时,以助守之名率兵数万入益州,此后又召诸葛亮等率军入巴蜀,先取郡县,于十九年顺利入主成都。自此与曹操、孙权形成三个独立的、相对稳定的政治、经济、军事中心,三国鼎立的局面完全告成。
三国鼎立时期战争三国的鼎立,也是三国间长期的、更复杂纷争的开始。
三国鼎立时期的战略要地主要有淮南、荆州、汉中。淮南、汉中分别为魏吴、魏蜀的边境地,而荆州为三国接壤,且当时各占一部,是争夺最激烈的地区。曹操于荆州赤壁战败还北方后,成功地进行渭南之战,全据关中,同时在谯(今安徽亳州)开辟水军训练基地。面对孙权、刘备两个对手,采取东攻西守或西攻东守的方略,力避两面作战。先与孙权争夺淮南之地,取得合肥之战的胜利,遏制了孙权攻势。后与刘备争汉中不利,乃集中兵力,与孙、刘争荆州。
魏、蜀、吴三国争夺荆州,引发了樊城、江陵、夷陵三次大战。刘备进取巴蜀,激起孙权不满。刘备夺取汉中,镇守荆州的蜀汉名将关羽也率军自江陵(今属湖北荆沙)北上,围攻襄阳、樊城(今襄樊)曹军,更使曹魏震动。曹操采纳司马懿等人的计谋,进一步离间孙权、刘备,促成孙权遣军袭取江陵,击杀关羽,而曹魏坐收渔人之利。刘备企图为关羽报仇,夺回荆州,不顾群臣反对,自统大军攻吴。孙权求和不成,进一步与魏修好,命陆逊为大都督,率军5万拒蜀军,采取后退避锐、集中兵力、相机决战的方略,于章武二年(222)火烧连营,大败刘备,取得夷陵之战的胜利。蜀汉因此国力大损,孙吴亦有北顾之忧,战后双方重修旧好以抗强魏,致三国又有较长时期的鼎立。
曹魏促使吴、蜀相互削弱,自身赢得休养生息的时机,国势日益强盛。其间曹操病亡,曹丕称帝,以魏代汉,筹谋南进。孙吴及时调整部署,转而对付曹魏。凭借长江天险和相对强大的水军,先是击退魏军三路进攻,继又两次迫退进至广陵(今江苏扬州境)的魏军,使曹丕至死未能越长江一步。
夷陵之战后不久,刘备病亡,南中(约今云南、贵州及四川西南部)地区的汉、夷豪强势力反蜀。辅政的蜀汉丞相诸葛亮于建兴三年(225)统兵分三路向南中进军,以攻心为上,辅以攻战,平定南中,加强了夷、汉间交往,促进了南中发展。蜀汉后方得以巩固后,诸葛亮对内继续发展经济,精心治军,不断增强国力,对外加强联吴,为北向攻魏创造条件。建兴五年诸葛亮统10万大军北屯汉中,拉开攻魏之战的序幕。不用部将出子午道(今陕西安康过秦岭至西安)直攻长安(今西安西北)的建议,而实行先攻陇右、再取秦川(关中一带)的谨慎方略。因次年马谡失街亭(今甘肃天水东南,一说今张家川北),蜀军还汉中。后统军数万北围陈仓(今陕西宝鸡东),不能速决,粮尽而退。继又数次与魏大将军司马懿等交战,但直至十二年病亡,诸葛亮攻魏之战未获重大战果。
孙吴虽大破魏大司马曹休于石亭(今安徽潜江境),遏制了曹魏攻势,却无力北进,乃一面抗魏,一面巩固南方和向海上发展。黄龙二年(230),遣将卫温等渡海至夷洲(今台湾),获数千人而还。后又两次遣将航海至辽东,联络公孙渊,以牵制曹魏东北。魏明帝曹佰发兵攻讨公孙渊失利后,于景初二年(238)改令太尉司马懿征辽东,平定辽东、玄菟、乐浪、带方等四郡。
司马懿成功地阻遏诸葛亮进攻和征战辽东,威望益高,权势日重。及明帝病亡,司马懿与大将军曹爽辅八岁太子曹芳登基。曹爽惧司马懿得势,急于建功树威,贸然率军攻蜀,兵败兴势(今陕西洋县北)。司马懿以年老多病辞职,韬光养晦,暗养心腹死士,又和太尉蒋济配合,于正始十年(249)发动兵谏,处死曹爽,独揽军政大权。又出兵淮南,平息王凌的反叛。其后,司马懿子司马师、司马昭先后平定称丘俭、诸葛诞之乱,彻底铲除史称“淮南三叛”的曹氏势力。曹魏政权已是名存实亡,司马氏至此完成代魏准备。
三国后期,吴、蜀渐趋衰弱,联盟已不能抗衡魏国。孙权病亡后,吴虽有过抗击魏军获胜的东兴之战,但已是强弩之末。蜀汉姜维多次征战陇西,但败多胜少,推进中原的梦想早已破灭;兵力严重不足,汉中外围要点也被迫放弃,退守汉、乐二城。而魏国司马氏发展经济,稳定政局,军事实力不断增强,统一天下的条件逐渐成熟。针对蜀汉弱孝边境无备的状况,定下先灭蜀再顺江吞吴的战略决策,景元四年(263),独揽朝政的大将军司马昭遣军分三路攻蜀,当主力受阻于剑阁(今四川剑阁东北)后,名将邓艾过阴平小道出奇兵,魏灭蜀汉之战告捷。
魏咸熙二年(265),司马昭之子司马炎称帝,公开以晋代魏,加紧灭吴准备。蜀汉已灭,吴国唇亡齿寒,加之政治腐败,致使人心背离,发生吴西陵督步阐据城叛吴降晋。吴国名将陆抗随机应变,于凤凰元年(272)迫退晋军,取得平步阐之战的胜利,迟滞了晋灭吴战略意图的实施。晋经过长达八年的准备,于咸宁五年(279)十一月至次年三月,发兵20余万,自巴蜀、襄阳、寿春、下邳等六路进军,以空前规模的水陆军协同作战,直取建业(今南京),一举灭吴。
历史地位及作用三国时期战争,促进了由分裂局面到三家局部统一,进而实现全国统一的历史进程,推动了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诸方面的较大发展。战争的形态有了新的发展,出现水、步、骑兵配合的大规模作战。各国注重发展适应本国地理特征的兵种,曹魏的骑兵,孙吴的水军,蜀汉的步兵,战斗力均较强。随着战争对象的多极化,及敌我双方所处战略态势的复杂,军队部署、谋略运用都有不少范例,其中曹操统一北方的战争谋略尤为出色。诸葛亮审时度势制定的《隆中对》,虽后来形势变化而未能完全实现,仍不失为一个划时代的较完整的战略计划。军事外交频繁,联盟战略灵活,三家进行的赤壁大战和争夺荆州,堪称范例。对边远民族地区的作战中,“攻心为上”也有更出色的运用。作战方法上,诸葛亮推演阵法所作“八阵图”,以及广泛使用的火攻、奇袭、伏击、地道等,均为后世传扬。
随着战争发展,统帅指挥机构已趋健全,鼎立三方都善于选将用人,依靠他们策划和进行战争;同时促进了一些军事制度的改革和建立,中外军体制的形成,世兵制的实行,参谋制度的完善,影响深远。后勤保障越来越注意后方供给基地的建设,均实行空前规模的屯田。军队装备有明显改进,蜀汉创制一发十矢的连弩,适宜山区运输的“木牛”、“流马”,改进的钢刀,曹魏所制发石车、指南车,大量使用的马铠,孙吴大量制造的各种性能良好的船只,均很著名。
三国时期的军事理论研究,随着丰富的战争实践不断深入。曹操的《孙子注》开创整理研究《孙子兵法》先河。诸葛亮的军事论述很受后人推重。.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