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回答
展开全部
因为在机械钟表发明的时候,表盘只有也必须有12等份,这样下来,那秒和分就只好是12的倍数了,所以选择了60
以后申请了专利,12和60进制就随着机械表在全世界传开了
另外,世界上第一块表是中国的 苏颂(1020-1101), 发明的,不过不是机械表,是水运仪象台
有兴趣的请看资料:
不是故作惊人之语,中国古代应有“五大发明”。在纸、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之外,还有一项——钟表。这项发明的地点就在北宋都城开封,发明人名叫苏颂,鲜为人知。这是历史的疏忽,其实,他与奉献了《梦溪笔谈》的沈括一样是伟大的古代科学家。
10年前,在江诗·丹顿的一次古董钟表收藏家演讲会上,世界著名的钟表大师、香港钟表历史学家矫大羽先生语出惊人:世界上第一座具有擒纵系统的水运仪象台,出自中国人之手,他就是北宋宰相苏颂。矫大羽十分自豪地宣称:中国人开创了钟表史。抖落了时光留在上面的灰尘,智慧依旧熠熠生辉。重拾的骄傲依然是不能忘记的骄傲。
一、苏颂其人
对于一个人,是大名鼎鼎,还是鲜为人知,也许偶然,也许必然。如果水运仪象台像《梦溪笔谈》一样的传世,苏颂也许会明星耀眼。但那台大钟表在金兵的战火中消失了,人们对它的价值又认识不够。于是,苏颂和水运仪象台一道成了泥土里的珍珠。
苏颂(1020—1101),福建泉州人士,至今同安县还有他的旧居,且已成旅游景点。他年轻时就很聪慧,博学强记,参加乡试即考中进士,从此步入仕途。他的一位同窗学友智力稍差而落榜,不免气馁,但在他的鼓励下从商下海,后来成了福建有名的船王。
苏颂文学修养颇佳,诗文富有灵气,若钻研下去,也会成就非凡。但人各有志,他喜欢科学研究,常对发明创造兴趣盎然。宋哲宗元佑三年(1088年),在他的主持下,制成了水运仪象台,兼有观测天体坐标、演示天体运动和机械计时等3种功能。国际科学界高度评价这一发明创造,认为他很可能是后来欧洲中世纪天文钟的“直接祖先”。他还专门撰写了一本书《新仪象法要》,详细记载了水运仪象台的构造、用法和相关说明,反映了当时科学技术的卓越成就。于是,也无形中证明了苏颂在世界钟表史上的始祖地位。
苏颂与文学家苏轼同朝为官,虽非兄弟,但在文学、医学方面有着共同爱好。史载熙宁六月二十一日,苏轼在杭州通判任上,苏颂刚从江西婺州卸任,到安徽亳州当太守路过杭州。因此在东坡处留住几日,畅叙友情,并与陈襄、孙奕、黄颢等一起游览石屋洞风光,还留下了几人共同的题名,今乃珍贵的文化遗迹了。
二、水运仪象台
苏颂发明的水运仪象台是一个大型的仪器与钟表合一的科技装置。其高度按宋时木矩尺计算是35尺6寸5分,将近12米,相当于现在的3层楼那么高,宽21尺。庞然大物也!全台是一座正方形上窄下广收分的木制建筑。用木板做台壁,板面画有飞鹤。台分3层,底层南向有两个门,靠北台壁设有木板长台,系操作场所,打水人运转水轮的地方。操作台前面有一组提水机械:由升水下轮、升水下壶、升水上轮、升水下壶、河车以及天河组成。转动河车把水由升水下轮(筒车)逐级提升灌入到天河(受水槽)中。在这组提水机械的东侧,有一组“铜壶滴漏”式的装置:在一个木架上设两个方水槽,高的是天池,低的是平水壶。平水壶有泄水管,使平水壶经常保持一定的水位。平水壶下边的出水口就可以保持恒定的水量。平水壶之西,有一座直径11尺的枢轮,它是全台机械结构的原动轮,由水来推动。那是一个由36个水斗和钩状拨子组成的水轮。枢轮顶部附设一组杠杆装置,相当于钟表里的“擒纵器”(俗称“卡子”)。它和公元17世纪欧洲的锚状擒纵器非常相似,具有基本相同的作用。
枢轮下面有退水壶,退水壶上有水管与升水下壶相通。这样周而复始,水流循环一周,泄水槽就又成为水源了。当枢轮水斗注满一斗的时候,它的重量使枢叉失去平衡。这时格叉又向下倾,枢叉向上仰起。枢轮的铁拨子拨开关舌,拉动了天衡,是天关向上开启。枢轮向下转动一斗,天关又随即下落。由于左右天锁的擒纵和抵拒作用,使枢轮只转动一个水斗。枢轮转动的速度是由漏壶的流量决定的,由一套擒纵器加以控制。搁下天文方面的功能不讲,单是计时方面,一天一夜的误差只有一秒,相当精确。
苏颂在《新仪象法要》中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只写出天轮和拨牙机轮各具有600个齿,余下的齿数都未写明。也许是为了技术机密吧?我想,当时这样大的仪器摆在都城里,不但方便报时,而且是别具一格的城市景观。如能保存至今,那么苏颂的大名不会在发明活字印刷的毕升之下呢。
三、矫大羽其人
如果说苏颂是重新被认知的古代著名科学家,矫大羽则是让我们认识苏颂这位世界钟表之父的当代传奇钟表家。
1965年,19岁的矫大羽还是苏州开关厂的青年工人,他第一个设计制作了一枚毛主席像章,像章后刻有“大羽”字样。现在该像章已是收藏珍品,难以寻觅。1970年他手工制作了一块手表,又成了第一个“苏州制造”,并由此催生了苏州手表厂。1980年他携妻女移居香港,为了升级,他从手表商那里领回300万个零件,夫妻加上一个帮工终于组装成50万只手表,准时交给厂家。厂方非常吃惊,以为他们有一双神手!而且他从不名一文一下子拥有了60万元家资,更在香港传为奇人。创造的热情尤使他勤奋不已,从此,每年一块“慢功细活”的“陀飞轮”表在他手下诞生。从1990年到2004年,矫大羽共造出15只“陀飞轮”腕表。2003年12月31日,瑞士发给他专利证书,确认了“天仪飞轮”为世界第一发明。矫大羽也因此获得“陀飞轮”的雅号。瑞士同行这样称呼他,是因为“陀飞轮”是钟表工艺中最为精密的一个部件,是机械制造者最大的技术挑战,在钟表界享有很难逾越的尊崇地位。
从1991年起,矫大羽每年都赴瑞士巴塞尔国际钟表展,那是一个具有钟表界“ 奥林匹克”之称的国际盛会,每年他都推出至少一款自己的新作品,每年参展他都是一个引人注目的人物。你说是欲擒故纵也好,你说是敝帚自珍也罢,矫大羽的确与众不同,不管怎样,“只展不卖”已成为矫大羽最独特的LOGO(标志)。
2001年,矫大羽在赴巴塞尔钟表博览会时,得到中国钟表协会的大力支持,他在博览会上打出横幅,落落大方地在世界钟表王国里宣称是中国人发明了钟表。当时,虽然有人提出异议,但当他出示了有关研究资料后,对方哑口无言。因为,连瑞士钟表最权威的《百达翡丽》刊物也明确无误地承认是中国人发明了钟表。2002年,中央电视台《人物》栏目为他拍摄了长达30分钟的专题,他再次侃侃而谈自己的这一观点。他说中国古代的日晷、水钟、火钟、铜壶滴漏等只能算计时器,只有苏颂在1090年制造的水运仪象台不但计时准确,而且有擒纵器,正是擒纵器工作时才发出嘀嗒嘀嗒的声音。这是钟表与计时器的根本区别。他还在英国著名科技史家李约瑟的一本书中找到一句话:“苏颂把钟表机械和天文观察仪器结合以来,在原理上已经完全成功。他比罗伯特·胡克先行了6个世纪,比方和斐(与胡克同被西方认为是天文钟表的发明人)先行7个半世纪。”
四、今天的骄傲
有人不无嘲讽地说:开封人常常沉醉在历史的骄傲里。仔细想想,我们今天的成就无论如何也不能与历史的辉煌相比。个中原因多多,没有必要妄自菲薄。其实,历史的骄傲不是资本,不是护着面子的脸谱。它应该成为一种激励,一种动力和是一种鞭策。从苏颂到矫大羽,发明创造总是体现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一种敢为人先的气概。假如重建一座仿宋水运仪象台,作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或者置于旅游景点中,再塑苏颂高大塑像一尊。我想,那嘀达嘀达的钟声一定更像一种叮咛,催人奋进!
以后申请了专利,12和60进制就随着机械表在全世界传开了
另外,世界上第一块表是中国的 苏颂(1020-1101), 发明的,不过不是机械表,是水运仪象台
有兴趣的请看资料:
不是故作惊人之语,中国古代应有“五大发明”。在纸、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之外,还有一项——钟表。这项发明的地点就在北宋都城开封,发明人名叫苏颂,鲜为人知。这是历史的疏忽,其实,他与奉献了《梦溪笔谈》的沈括一样是伟大的古代科学家。
10年前,在江诗·丹顿的一次古董钟表收藏家演讲会上,世界著名的钟表大师、香港钟表历史学家矫大羽先生语出惊人:世界上第一座具有擒纵系统的水运仪象台,出自中国人之手,他就是北宋宰相苏颂。矫大羽十分自豪地宣称:中国人开创了钟表史。抖落了时光留在上面的灰尘,智慧依旧熠熠生辉。重拾的骄傲依然是不能忘记的骄傲。
一、苏颂其人
对于一个人,是大名鼎鼎,还是鲜为人知,也许偶然,也许必然。如果水运仪象台像《梦溪笔谈》一样的传世,苏颂也许会明星耀眼。但那台大钟表在金兵的战火中消失了,人们对它的价值又认识不够。于是,苏颂和水运仪象台一道成了泥土里的珍珠。
苏颂(1020—1101),福建泉州人士,至今同安县还有他的旧居,且已成旅游景点。他年轻时就很聪慧,博学强记,参加乡试即考中进士,从此步入仕途。他的一位同窗学友智力稍差而落榜,不免气馁,但在他的鼓励下从商下海,后来成了福建有名的船王。
苏颂文学修养颇佳,诗文富有灵气,若钻研下去,也会成就非凡。但人各有志,他喜欢科学研究,常对发明创造兴趣盎然。宋哲宗元佑三年(1088年),在他的主持下,制成了水运仪象台,兼有观测天体坐标、演示天体运动和机械计时等3种功能。国际科学界高度评价这一发明创造,认为他很可能是后来欧洲中世纪天文钟的“直接祖先”。他还专门撰写了一本书《新仪象法要》,详细记载了水运仪象台的构造、用法和相关说明,反映了当时科学技术的卓越成就。于是,也无形中证明了苏颂在世界钟表史上的始祖地位。
苏颂与文学家苏轼同朝为官,虽非兄弟,但在文学、医学方面有着共同爱好。史载熙宁六月二十一日,苏轼在杭州通判任上,苏颂刚从江西婺州卸任,到安徽亳州当太守路过杭州。因此在东坡处留住几日,畅叙友情,并与陈襄、孙奕、黄颢等一起游览石屋洞风光,还留下了几人共同的题名,今乃珍贵的文化遗迹了。
二、水运仪象台
苏颂发明的水运仪象台是一个大型的仪器与钟表合一的科技装置。其高度按宋时木矩尺计算是35尺6寸5分,将近12米,相当于现在的3层楼那么高,宽21尺。庞然大物也!全台是一座正方形上窄下广收分的木制建筑。用木板做台壁,板面画有飞鹤。台分3层,底层南向有两个门,靠北台壁设有木板长台,系操作场所,打水人运转水轮的地方。操作台前面有一组提水机械:由升水下轮、升水下壶、升水上轮、升水下壶、河车以及天河组成。转动河车把水由升水下轮(筒车)逐级提升灌入到天河(受水槽)中。在这组提水机械的东侧,有一组“铜壶滴漏”式的装置:在一个木架上设两个方水槽,高的是天池,低的是平水壶。平水壶有泄水管,使平水壶经常保持一定的水位。平水壶下边的出水口就可以保持恒定的水量。平水壶之西,有一座直径11尺的枢轮,它是全台机械结构的原动轮,由水来推动。那是一个由36个水斗和钩状拨子组成的水轮。枢轮顶部附设一组杠杆装置,相当于钟表里的“擒纵器”(俗称“卡子”)。它和公元17世纪欧洲的锚状擒纵器非常相似,具有基本相同的作用。
枢轮下面有退水壶,退水壶上有水管与升水下壶相通。这样周而复始,水流循环一周,泄水槽就又成为水源了。当枢轮水斗注满一斗的时候,它的重量使枢叉失去平衡。这时格叉又向下倾,枢叉向上仰起。枢轮的铁拨子拨开关舌,拉动了天衡,是天关向上开启。枢轮向下转动一斗,天关又随即下落。由于左右天锁的擒纵和抵拒作用,使枢轮只转动一个水斗。枢轮转动的速度是由漏壶的流量决定的,由一套擒纵器加以控制。搁下天文方面的功能不讲,单是计时方面,一天一夜的误差只有一秒,相当精确。
苏颂在《新仪象法要》中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只写出天轮和拨牙机轮各具有600个齿,余下的齿数都未写明。也许是为了技术机密吧?我想,当时这样大的仪器摆在都城里,不但方便报时,而且是别具一格的城市景观。如能保存至今,那么苏颂的大名不会在发明活字印刷的毕升之下呢。
三、矫大羽其人
如果说苏颂是重新被认知的古代著名科学家,矫大羽则是让我们认识苏颂这位世界钟表之父的当代传奇钟表家。
1965年,19岁的矫大羽还是苏州开关厂的青年工人,他第一个设计制作了一枚毛主席像章,像章后刻有“大羽”字样。现在该像章已是收藏珍品,难以寻觅。1970年他手工制作了一块手表,又成了第一个“苏州制造”,并由此催生了苏州手表厂。1980年他携妻女移居香港,为了升级,他从手表商那里领回300万个零件,夫妻加上一个帮工终于组装成50万只手表,准时交给厂家。厂方非常吃惊,以为他们有一双神手!而且他从不名一文一下子拥有了60万元家资,更在香港传为奇人。创造的热情尤使他勤奋不已,从此,每年一块“慢功细活”的“陀飞轮”表在他手下诞生。从1990年到2004年,矫大羽共造出15只“陀飞轮”腕表。2003年12月31日,瑞士发给他专利证书,确认了“天仪飞轮”为世界第一发明。矫大羽也因此获得“陀飞轮”的雅号。瑞士同行这样称呼他,是因为“陀飞轮”是钟表工艺中最为精密的一个部件,是机械制造者最大的技术挑战,在钟表界享有很难逾越的尊崇地位。
从1991年起,矫大羽每年都赴瑞士巴塞尔国际钟表展,那是一个具有钟表界“ 奥林匹克”之称的国际盛会,每年他都推出至少一款自己的新作品,每年参展他都是一个引人注目的人物。你说是欲擒故纵也好,你说是敝帚自珍也罢,矫大羽的确与众不同,不管怎样,“只展不卖”已成为矫大羽最独特的LOGO(标志)。
2001年,矫大羽在赴巴塞尔钟表博览会时,得到中国钟表协会的大力支持,他在博览会上打出横幅,落落大方地在世界钟表王国里宣称是中国人发明了钟表。当时,虽然有人提出异议,但当他出示了有关研究资料后,对方哑口无言。因为,连瑞士钟表最权威的《百达翡丽》刊物也明确无误地承认是中国人发明了钟表。2002年,中央电视台《人物》栏目为他拍摄了长达30分钟的专题,他再次侃侃而谈自己的这一观点。他说中国古代的日晷、水钟、火钟、铜壶滴漏等只能算计时器,只有苏颂在1090年制造的水运仪象台不但计时准确,而且有擒纵器,正是擒纵器工作时才发出嘀嗒嘀嗒的声音。这是钟表与计时器的根本区别。他还在英国著名科技史家李约瑟的一本书中找到一句话:“苏颂把钟表机械和天文观察仪器结合以来,在原理上已经完全成功。他比罗伯特·胡克先行了6个世纪,比方和斐(与胡克同被西方认为是天文钟表的发明人)先行7个半世纪。”
四、今天的骄傲
有人不无嘲讽地说:开封人常常沉醉在历史的骄傲里。仔细想想,我们今天的成就无论如何也不能与历史的辉煌相比。个中原因多多,没有必要妄自菲薄。其实,历史的骄傲不是资本,不是护着面子的脸谱。它应该成为一种激励,一种动力和是一种鞭策。从苏颂到矫大羽,发明创造总是体现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一种敢为人先的气概。假如重建一座仿宋水运仪象台,作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或者置于旅游景点中,再塑苏颂高大塑像一尊。我想,那嘀达嘀达的钟声一定更像一种叮咛,催人奋进!
展开全部
时间的概念
时间是物质存在的客观形式之一。任何一种物质的变化、运动或发展的过程,都永远是在时间和空间内发生的。
时间;它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时段”,是两个瞬时之间的间隔长短;一种是“时刻”是指某一瞬时是什么时间。例如,我们早晨八时上班,十二时下班,上午工作了四个小时。这四个小时就是“时段”值;而八时和十二时就是“时刻值”。
时间是用相同周期的积累来测量的。人们很早就发现,与人类生活有紧密联系的太阳的运动是比较均匀的,而这种运动实际上是地球自转与公转的结果,因此,建立了按太阳运动计量时间的计时系统,把日出日落的周期值作为计量时间的标准原器。
太阳日,是根据地球自转和它的公转运动的周期值来规定的。太阳日分为“真太阳日”与“平太阳日”。真太阳日是根据太阳来测定的“日”,即太阳在上空正中时至第二天正中时的时间间隔,叫做一个真太阳日。由于两个真太阳日的时段不是相等的,为更均匀地计量时间,“平太阳日”是天文学家根据地球运转的总时间加以平均所得的“日”。我们日常生活的就是“平太阳日”。
在平太阳日系统中,一般采用夜半时刻作为平太阳日的起算点,也叫平子夜。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为一年,自转一周为一日,一日分为二十四小时,每小时分为六十分,每分又分为六十秒,“秒”是时间的基本单位,把一个平太阳日等分为86400个时段,每一个时段的长度就是平太阳时系统基本单位——平太阳秒的长度 1秒=1/86400平太阳日。
地方时与标准时间。地面上每一个观测点都有自己的平子夜时刻,在同一瞬时,不同经度上的观测点将有不同的时刻值.这样的时刻,叫做地方时。地球自转一周二十四小时,东西经度合计是三百六十度。则每隔十五度,时间相差一个小时(360°+24=15°)如果各地都使用自己的地方时,将带来很多不便,因此,制定了标准时间规定。以经过英国伦敦的格林威治天文台的零度经线为零时区的中央经线,从西经7°30’到东经7°30’的范围划为零时区。在这个时区内以零度经线的地方时为标准时间。这就是格林威治时间,也叫世界时。从零时区边界线分别向东、西每隔经度15°划一个时区,全球共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相差一个小时。各区都以该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该区的标准时间,如我国首都北京在东经116°,属东八区,这个时区的中央经线是东经120°,因此“北京时间”实际上是东经120°的地方时。
实际上时区的界线为了方便起见,往往按照各国行政区域或自然界线来划分。我国领土辽阔,东西横跨四个时区,目前是采用一个区时,即以北京时间作为全国统一标准时间。由于零时和二十四时是重合的,为区分今天和明天,国际上人为地规定了以180°经线附近的一条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当由不同方向航行越过这条线的时候,需要遵照规则,把日期提早或推迟一天。
由于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原子钟这种高精度的计时仪器的出现,为时间计量工作带来很大方便。1967年国际度量衡委员会决定从1972年1月1日零时(世界时)开始,标准时间用国际原子钟得到。并以铯(CS133)原子振动9192631770次所历的时段作为国际原子钟的一秒钟。可以得到高精度的时间。
时间是物质存在的客观形式之一。任何一种物质的变化、运动或发展的过程,都永远是在时间和空间内发生的。
时间;它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时段”,是两个瞬时之间的间隔长短;一种是“时刻”是指某一瞬时是什么时间。例如,我们早晨八时上班,十二时下班,上午工作了四个小时。这四个小时就是“时段”值;而八时和十二时就是“时刻值”。
时间是用相同周期的积累来测量的。人们很早就发现,与人类生活有紧密联系的太阳的运动是比较均匀的,而这种运动实际上是地球自转与公转的结果,因此,建立了按太阳运动计量时间的计时系统,把日出日落的周期值作为计量时间的标准原器。
太阳日,是根据地球自转和它的公转运动的周期值来规定的。太阳日分为“真太阳日”与“平太阳日”。真太阳日是根据太阳来测定的“日”,即太阳在上空正中时至第二天正中时的时间间隔,叫做一个真太阳日。由于两个真太阳日的时段不是相等的,为更均匀地计量时间,“平太阳日”是天文学家根据地球运转的总时间加以平均所得的“日”。我们日常生活的就是“平太阳日”。
在平太阳日系统中,一般采用夜半时刻作为平太阳日的起算点,也叫平子夜。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为一年,自转一周为一日,一日分为二十四小时,每小时分为六十分,每分又分为六十秒,“秒”是时间的基本单位,把一个平太阳日等分为86400个时段,每一个时段的长度就是平太阳时系统基本单位——平太阳秒的长度 1秒=1/86400平太阳日。
地方时与标准时间。地面上每一个观测点都有自己的平子夜时刻,在同一瞬时,不同经度上的观测点将有不同的时刻值.这样的时刻,叫做地方时。地球自转一周二十四小时,东西经度合计是三百六十度。则每隔十五度,时间相差一个小时(360°+24=15°)如果各地都使用自己的地方时,将带来很多不便,因此,制定了标准时间规定。以经过英国伦敦的格林威治天文台的零度经线为零时区的中央经线,从西经7°30’到东经7°30’的范围划为零时区。在这个时区内以零度经线的地方时为标准时间。这就是格林威治时间,也叫世界时。从零时区边界线分别向东、西每隔经度15°划一个时区,全球共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相差一个小时。各区都以该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该区的标准时间,如我国首都北京在东经116°,属东八区,这个时区的中央经线是东经120°,因此“北京时间”实际上是东经120°的地方时。
实际上时区的界线为了方便起见,往往按照各国行政区域或自然界线来划分。我国领土辽阔,东西横跨四个时区,目前是采用一个区时,即以北京时间作为全国统一标准时间。由于零时和二十四时是重合的,为区分今天和明天,国际上人为地规定了以180°经线附近的一条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当由不同方向航行越过这条线的时候,需要遵照规则,把日期提早或推迟一天。
由于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原子钟这种高精度的计时仪器的出现,为时间计量工作带来很大方便。1967年国际度量衡委员会决定从1972年1月1日零时(世界时)开始,标准时间用国际原子钟得到。并以铯(CS133)原子振动9192631770次所历的时段作为国际原子钟的一秒钟。可以得到高精度的时间。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时间的概念
时间是物质存在的客观形式之一。任何一种物质的变化、运动或发展的过程,都永远是在时间和空间内发生的。
时间;它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时段”,是两个瞬时之间的间隔长短;一种是“时刻”是指某一瞬时是什么时间。例如,我们早晨八时上班,十二时下班,上午工作了四个小时。这四个小时就是“时段”值;而八时和十二时就是“时刻值”。
时间是用相同周期的积累来测量的。人们很早就发现,与人类生活有紧密联系的太阳的运动是比较均匀的,而这种运动实际上是地球自转与公转的结果,因此,建立了按太阳运动计量时间的计时系统,把日出日落的周期值作为计量时间的标准原器。
太阳日,是根据地球自转和它的公转运动的周期值来规定的。太阳日分为“真太阳日”与“平太阳日”。真太阳日是根据太阳来测定的“日”,即太阳在上空正中时至第二天正中时的时间间隔,叫做一个真太阳日。由于两个真太阳日的时段不是相等的,为更均匀地计量时间,“平太阳日”是天文学家根据地球运转的总时间加以平均所得的“日”。我们日常生活的就是“平太阳日”。
在平太阳日系统中,一般采用夜半时刻作为平太阳日的起算点,也叫平子夜。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为一年,自转一周为一日,一日分为二十四小时,每小时分为六十分,每分又分为六十秒,“秒”是时间的基本单位,把一个平太阳日等分为86400个时段,每一个时段的长度就是平太阳时系统基本单位——平太阳秒的长度 1秒=1/86400平太阳日。
地方时与标准时间。地面上每一个观测点都有自己的平子夜时刻,在同一瞬时,不同经度上的观测点将有不同的时刻值.这样的时刻,叫做地方时。地球自转一周二十四小时,东西经度合计是三百六十度。则每隔十五度,时间相差一个小时(360°+24=15°)如果各地都使用自己的地方时,将带来很多不便,因此,制定了标准时间规定。以经过英国伦敦的格林威治天文台的零度经线为零时区的中央经线,从西经7°30’到东经7°30’的范围划为零时区。在这个时区内以零度经线的地方时为标准时间。这就是格林威治时间,也叫世界时。从零时区边界线分别向东、西每隔经度15°划一个时区,全球共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相差一个小时。各区都以该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该区的标准时间,如我国首都北京在东经116°,属东八区,这个时区的中央经线是东经120°,因此“北京时间”实际上是东经120°的地方时。
实际上时区的界线为了方便起见,往往按照各国行政区域或自然界线来划分。我国领土辽阔,东西横跨四个时区,目前是采用一个区时,即以北京时间作为全国统一标准时间。由于零时和二十四时是重合的,为区分今天和明天,国际上人为地规定了以180°经线附近的一条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当由不同方向航行越过这条线的时候,需要遵照规则,把日期提早或推迟一天。
由于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原子钟这种高精度的计时仪器的出现,为时间计量工作带来很大方便。1967年国际度量衡委员会决定从1972年1月1日零时(世界时)开始,标准时间用国际原子钟得到。并以铯(CS133)原子振动9192631770次所历的时段作为国际原子钟的一秒钟。可以得到高精度的时间。
时间是物质存在的客观形式之一。任何一种物质的变化、运动或发展的过程,都永远是在时间和空间内发生的。
时间;它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时段”,是两个瞬时之间的间隔长短;一种是“时刻”是指某一瞬时是什么时间。例如,我们早晨八时上班,十二时下班,上午工作了四个小时。这四个小时就是“时段”值;而八时和十二时就是“时刻值”。
时间是用相同周期的积累来测量的。人们很早就发现,与人类生活有紧密联系的太阳的运动是比较均匀的,而这种运动实际上是地球自转与公转的结果,因此,建立了按太阳运动计量时间的计时系统,把日出日落的周期值作为计量时间的标准原器。
太阳日,是根据地球自转和它的公转运动的周期值来规定的。太阳日分为“真太阳日”与“平太阳日”。真太阳日是根据太阳来测定的“日”,即太阳在上空正中时至第二天正中时的时间间隔,叫做一个真太阳日。由于两个真太阳日的时段不是相等的,为更均匀地计量时间,“平太阳日”是天文学家根据地球运转的总时间加以平均所得的“日”。我们日常生活的就是“平太阳日”。
在平太阳日系统中,一般采用夜半时刻作为平太阳日的起算点,也叫平子夜。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为一年,自转一周为一日,一日分为二十四小时,每小时分为六十分,每分又分为六十秒,“秒”是时间的基本单位,把一个平太阳日等分为86400个时段,每一个时段的长度就是平太阳时系统基本单位——平太阳秒的长度 1秒=1/86400平太阳日。
地方时与标准时间。地面上每一个观测点都有自己的平子夜时刻,在同一瞬时,不同经度上的观测点将有不同的时刻值.这样的时刻,叫做地方时。地球自转一周二十四小时,东西经度合计是三百六十度。则每隔十五度,时间相差一个小时(360°+24=15°)如果各地都使用自己的地方时,将带来很多不便,因此,制定了标准时间规定。以经过英国伦敦的格林威治天文台的零度经线为零时区的中央经线,从西经7°30’到东经7°30’的范围划为零时区。在这个时区内以零度经线的地方时为标准时间。这就是格林威治时间,也叫世界时。从零时区边界线分别向东、西每隔经度15°划一个时区,全球共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相差一个小时。各区都以该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该区的标准时间,如我国首都北京在东经116°,属东八区,这个时区的中央经线是东经120°,因此“北京时间”实际上是东经120°的地方时。
实际上时区的界线为了方便起见,往往按照各国行政区域或自然界线来划分。我国领土辽阔,东西横跨四个时区,目前是采用一个区时,即以北京时间作为全国统一标准时间。由于零时和二十四时是重合的,为区分今天和明天,国际上人为地规定了以180°经线附近的一条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当由不同方向航行越过这条线的时候,需要遵照规则,把日期提早或推迟一天。
由于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原子钟这种高精度的计时仪器的出现,为时间计量工作带来很大方便。1967年国际度量衡委员会决定从1972年1月1日零时(世界时)开始,标准时间用国际原子钟得到。并以铯(CS133)原子振动9192631770次所历的时段作为国际原子钟的一秒钟。可以得到高精度的时间。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1度就等于60分,1分就等于60秒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