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荀子的著作有哪些?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一书,《汉书·艺文志》记载有三十三篇,据《刘向校书序录》记载当为三十二篇。如下图:
荀子是一位儒学大师,在吸收法家学说的同时发展了儒家思想。他尊王道,也称霸力;崇礼义,又讲法治;在“法先王”的同时,又主张“法后王”。
孟子创性善论,强调养性;荀子主性恶论,强调后天的学习。这些都说明他与嫡传的儒学有所不同。他还提出了人定胜天,反对宿命论,万物都循着自然规律运行变化等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荀子》一书今存三十二篇,除少数篇章外,大部分是他自己所写。他的文章擅长说理,组织严密,分析透辟,善于取譬,常用排比句增强议论的气势,语言富赡警炼,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扩展资料
荀子的名言警句
1、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意思是: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然而却比蓝草的颜色更青;冰,是水凝结而成的,然而却比水更寒冷。
2、大巧在所不为,大智在所不虑。——《天论》
意思是:最大的能巧在于不去做那不能或不该做的事,最大的智慧在于不考虑那不能或不该考虑的事。
3、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意思是:所以木材经墨线比量过就变得笔直,金属制的刀剑拿到磨刀石上去磨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理并且行为没有过错了。
4、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劝学》
意思是:不登上高山,就不知天多么高;不面临深涧,就不知道地多么厚;不懂得先代帝王的遗教,就不知道学问的博大。
5、神莫大于化道,福莫大于无祸。——《劝学》
意思是:精神修养没有比受道德熏陶感染更大了,福分没有比无灾无祸更长远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