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虾有什么技巧吗?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池塘青虾高产养殖法
为了改变池塘青虾养殖单产偏低这一现状,采用一年双季养虾、投喂全价颗粒饲料等技术措施,可以取得较好的养殖经济效益。其主要技术要点如下。
1.池塘要求。青虾耗氧量高,不耐低氧,同时,青虾又属底栖动物,游泳能力差,喜欢在池底活动。因此,养殖青虾的池塘面积不宜太大,一般养虾池塘面积以3~8亩为宜,坡比为1∶3~1∶3.5,水深1.5米左右,池底无淤泥,水源无污染,符合国家渔业用水标准。苗种投放前半个月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并在每个塘内安装好增氧设施。
2.种植水草。青虾属甲壳动物,有脱壳和互残现象。因此,为了避免青虾发生互残现象,就必须种植一些适宜的水草来防止青虾之间相互残食。种植的水草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种植于池边浅水带四周的水花生;另一类是种植于浅水带池塘底部的沉水植物,有轮叶黑藻、伊乐藻等,这类水草繁殖迅速,所以当池塘内水草过多时,可用人工方法捞除稀疏,使塘内水草呈星点分布最好。一般情况下,水草的生长面积占池塘水面总面积的比例应控制在30%左右。
3.设置网片。在虾塘中间设置10~33目的无节夏花网片,用毛竹架固定,按屋架形设置于水面下20~40厘米处,坡度为15~20度,以便青虾上下爬行,每排网片宽3~4米,长度因池而定,一般5亩左右的池塘可设2排网片。
4.苗种放养。青虾生长速度快,养殖周期短,在养殖环境适宜、饵料充足的情况下,虾苗经过2个月的养殖每尾可达到3克以上的商品规格。因此,可采用春季和夏季两次放养、一年养两茬的养殖模式。
夏季放养在7月左右进行,亩放1厘米左右的虾苗4万~6万尾,10~20天后投放少量鲢鱼种。放养时要求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放养时间应选择晴天的清晨或阴天不闷热的时候进行,放养时要避开苗种脱壳高峰期。到了8~9月还会出现一次批量产卵孵化出的小虾苗,这批虾苗到年底规格一般可长到2~3厘米,可作为春季放养苗种,一般亩放3万~5万尾。
5.投喂管理。根据青虾的摄食生活习性,坚持四定的投喂原则。一般每天投喂2次,时间为上午8时~9时、下午5时~7时,上午投喂总量的1/3,下午投喂总量的2/3。饵料应投在长有水草的浅水区,并且要投撒均匀。青虾苗种的日投喂量一般控制在3%~5%,前期以投喂细颗粒饲料为主。随着青虾个体的增大,可适当投喂相应规格的颗粒饲料。投喂时要细心观察青虾的吃食情况,一般每次投喂量以2~4个小时内吃完为宜。
6.水质管理。在高温季节必须做到每周加水或换水1次,先排底层老水,再加15~20厘米深的新水。夜间或清晨发现青虾浮头,必须开增氧机和加注新水,特别是在闷热或雷阵雨之前的天气里,应采取全天24小时加水和换水措施,保持池水呈微流水状态。
7.日常管理。每半月用生石灰水或二溴海因、二氧化氯等消毒剂对水体进行消毒处理,杀灭病菌及病原体。同时观察青虾身上是否附着纤毛虫,可用硫酸铜水溶液全池泼洒,全池的施药浓度为0.7ppm,隔7天再用1次。
8.适时起捕。青虾长到4~5厘米就可以起捕上市。一般春放苗种5~7月起捕上市,夏放苗种9~11月起捕上市。
雨季虾塘浑浊水治理方法
每年4、5月,华南地区养殖对虾的旺季开始到来。这个季节东北季风转为亚南季风季节,气温变化较大,雨量增加,往往使正在养殖对虾的虾塘,水色由褐色、绿色变浑浊,呈乳白。这种状况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天气突变,浮游植物死亡,产生缺氧,或浮游动物暴发性繁殖,大量摄食藻类。如果池塘透明度较高,浮游植物繁殖数量不能满足浮游动物的需要,就会把浮游植物吃光,从而失去原来水色而变浑浊。因为池塘中的水色和透明度是由池塘中的浮游植物种类和数量决定的。
浑浊水的危害性在于造成池塘缺氧。因为池塘中氧气的主要来源是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据报道,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的含量,占海水池塘溶氧收入可达91.3%-100%,而大气的扩散作用在池塘溶氧收入中仅在5.3%-7.8%。池塘水浑浊,意味着池塘中浮游植物极少,当然光合作用就极少,产生氧气自然减少。
正因为6、7月份是阴雨天、暴雨和大暴雨季节。这种天气阳光减弱,光合作用减少,供氧量也减少,在这种恶劣天气下,若日常管理工作不力,对虾就很容易发病。缺乏科学知识的虾农对这种水色的处理一筹莫展,其实认清其发作原理,解决浑浊水问题并不困难。
浑浊水除了由于供氧量减少,影响对虾呼吸与生长外,还可以导致水质恶化。因为池塘底质中存在大量对虾排泄物、残饵和生物尸体,这些物质若在含氧量充足的情况下,易进行氧化反应,有害的物质,例如氨氮、亚硝酸和硫化氢等,就越来越少。池塘底质在缺氧情况下,还原反应增多,有害物质越来越多,导致对虾应激,病害由此发生。
浑浊水有如下处理方法:
使用消毒药物,杀死部分浮游动物。常用生石灰,浓度为20ppm(每立方水体20克,若水深为1米,每亩用生石灰13公斤左右)。生石灰先溶于水,加水稀释,全池均匀泼洒,使用生石灰后水会变清些。也可以用其它消毒剂,但其浓度必须以对虾安全为前提。
停止投料1-2餐。目的是让虾饥饿,抢食部分浮游动物,减少浮游动物数量,方便培养藻类。
换水5-10厘米。换水的目的是补充藻种。因浑浊水中藻类很少,藻种少培养藻类更困难,故必须增加藻种含量,方便肥水,以便能在较短时间内把藻类培养起来。如果自己养殖的相邻池塘正在养虾或养鱼,水色也好,没有其它病害,可抽些过来,补充藻类,效果也很好。
立即施肥。所用肥料尽力用无机肥,不用有机肥。从近年许多虾农反映,用有机肥肥水,对虾发病机会较多。据广西北海某地虾农反映,2004年上半年发病虾塘中,80%是使用鸡粪肥水。广东斗门虾农也有相同反映。因为鸡粪是有机物,不易溶于水,不易被单细胞藻类吸收利用,沉积到池底后,容易腐烂发臭,污染底质。而水质的恶化,往往是由于底质恶化引起,同时,鸡粪处理不好,又可以带细菌病毒,容易引起对虾发病。
使用单细胞藻类生长素。它是根据单细胞藻类特需的营养要求配制而成,含有高活性的氮、磷、钾、硅等营养元素,有利于单细胞藻类繁殖,有效期长,一般养殖一造虾只需一次性肥水。用量也少,一般水深为1米,每亩放1-1.5公斤即可。价格也便宜,通常每亩费用为6-8元。使用更简单,只要加水溶解,稀释全池泼洒即可。见效也快,24小时内水色会变为褐色和绿色,48小时内达到预期效果。
肥水时应在上午晴天进行,阴天和雨天不要肥水。
结合使用微生物制剂,例如芽孢杆菌、光合细菌和EM菌等。
此外,施些沸石粉和合理使用增氧机,效果更好。
总之,浑浊水对正在养殖的对虾危害极大,它在最初出现时,对虾并没有明显异常症状,但若不及时处理,其后果不堪设想。务必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及时改变水色和透明度,保持养殖水体的生态平衡,防止虾病的发生。
为了改变池塘青虾养殖单产偏低这一现状,采用一年双季养虾、投喂全价颗粒饲料等技术措施,可以取得较好的养殖经济效益。其主要技术要点如下。
1.池塘要求。青虾耗氧量高,不耐低氧,同时,青虾又属底栖动物,游泳能力差,喜欢在池底活动。因此,养殖青虾的池塘面积不宜太大,一般养虾池塘面积以3~8亩为宜,坡比为1∶3~1∶3.5,水深1.5米左右,池底无淤泥,水源无污染,符合国家渔业用水标准。苗种投放前半个月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并在每个塘内安装好增氧设施。
2.种植水草。青虾属甲壳动物,有脱壳和互残现象。因此,为了避免青虾发生互残现象,就必须种植一些适宜的水草来防止青虾之间相互残食。种植的水草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种植于池边浅水带四周的水花生;另一类是种植于浅水带池塘底部的沉水植物,有轮叶黑藻、伊乐藻等,这类水草繁殖迅速,所以当池塘内水草过多时,可用人工方法捞除稀疏,使塘内水草呈星点分布最好。一般情况下,水草的生长面积占池塘水面总面积的比例应控制在30%左右。
3.设置网片。在虾塘中间设置10~33目的无节夏花网片,用毛竹架固定,按屋架形设置于水面下20~40厘米处,坡度为15~20度,以便青虾上下爬行,每排网片宽3~4米,长度因池而定,一般5亩左右的池塘可设2排网片。
4.苗种放养。青虾生长速度快,养殖周期短,在养殖环境适宜、饵料充足的情况下,虾苗经过2个月的养殖每尾可达到3克以上的商品规格。因此,可采用春季和夏季两次放养、一年养两茬的养殖模式。
夏季放养在7月左右进行,亩放1厘米左右的虾苗4万~6万尾,10~20天后投放少量鲢鱼种。放养时要求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放养时间应选择晴天的清晨或阴天不闷热的时候进行,放养时要避开苗种脱壳高峰期。到了8~9月还会出现一次批量产卵孵化出的小虾苗,这批虾苗到年底规格一般可长到2~3厘米,可作为春季放养苗种,一般亩放3万~5万尾。
5.投喂管理。根据青虾的摄食生活习性,坚持四定的投喂原则。一般每天投喂2次,时间为上午8时~9时、下午5时~7时,上午投喂总量的1/3,下午投喂总量的2/3。饵料应投在长有水草的浅水区,并且要投撒均匀。青虾苗种的日投喂量一般控制在3%~5%,前期以投喂细颗粒饲料为主。随着青虾个体的增大,可适当投喂相应规格的颗粒饲料。投喂时要细心观察青虾的吃食情况,一般每次投喂量以2~4个小时内吃完为宜。
6.水质管理。在高温季节必须做到每周加水或换水1次,先排底层老水,再加15~20厘米深的新水。夜间或清晨发现青虾浮头,必须开增氧机和加注新水,特别是在闷热或雷阵雨之前的天气里,应采取全天24小时加水和换水措施,保持池水呈微流水状态。
7.日常管理。每半月用生石灰水或二溴海因、二氧化氯等消毒剂对水体进行消毒处理,杀灭病菌及病原体。同时观察青虾身上是否附着纤毛虫,可用硫酸铜水溶液全池泼洒,全池的施药浓度为0.7ppm,隔7天再用1次。
8.适时起捕。青虾长到4~5厘米就可以起捕上市。一般春放苗种5~7月起捕上市,夏放苗种9~11月起捕上市。
雨季虾塘浑浊水治理方法
每年4、5月,华南地区养殖对虾的旺季开始到来。这个季节东北季风转为亚南季风季节,气温变化较大,雨量增加,往往使正在养殖对虾的虾塘,水色由褐色、绿色变浑浊,呈乳白。这种状况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天气突变,浮游植物死亡,产生缺氧,或浮游动物暴发性繁殖,大量摄食藻类。如果池塘透明度较高,浮游植物繁殖数量不能满足浮游动物的需要,就会把浮游植物吃光,从而失去原来水色而变浑浊。因为池塘中的水色和透明度是由池塘中的浮游植物种类和数量决定的。
浑浊水的危害性在于造成池塘缺氧。因为池塘中氧气的主要来源是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据报道,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的含量,占海水池塘溶氧收入可达91.3%-100%,而大气的扩散作用在池塘溶氧收入中仅在5.3%-7.8%。池塘水浑浊,意味着池塘中浮游植物极少,当然光合作用就极少,产生氧气自然减少。
正因为6、7月份是阴雨天、暴雨和大暴雨季节。这种天气阳光减弱,光合作用减少,供氧量也减少,在这种恶劣天气下,若日常管理工作不力,对虾就很容易发病。缺乏科学知识的虾农对这种水色的处理一筹莫展,其实认清其发作原理,解决浑浊水问题并不困难。
浑浊水除了由于供氧量减少,影响对虾呼吸与生长外,还可以导致水质恶化。因为池塘底质中存在大量对虾排泄物、残饵和生物尸体,这些物质若在含氧量充足的情况下,易进行氧化反应,有害的物质,例如氨氮、亚硝酸和硫化氢等,就越来越少。池塘底质在缺氧情况下,还原反应增多,有害物质越来越多,导致对虾应激,病害由此发生。
浑浊水有如下处理方法:
使用消毒药物,杀死部分浮游动物。常用生石灰,浓度为20ppm(每立方水体20克,若水深为1米,每亩用生石灰13公斤左右)。生石灰先溶于水,加水稀释,全池均匀泼洒,使用生石灰后水会变清些。也可以用其它消毒剂,但其浓度必须以对虾安全为前提。
停止投料1-2餐。目的是让虾饥饿,抢食部分浮游动物,减少浮游动物数量,方便培养藻类。
换水5-10厘米。换水的目的是补充藻种。因浑浊水中藻类很少,藻种少培养藻类更困难,故必须增加藻种含量,方便肥水,以便能在较短时间内把藻类培养起来。如果自己养殖的相邻池塘正在养虾或养鱼,水色也好,没有其它病害,可抽些过来,补充藻类,效果也很好。
立即施肥。所用肥料尽力用无机肥,不用有机肥。从近年许多虾农反映,用有机肥肥水,对虾发病机会较多。据广西北海某地虾农反映,2004年上半年发病虾塘中,80%是使用鸡粪肥水。广东斗门虾农也有相同反映。因为鸡粪是有机物,不易溶于水,不易被单细胞藻类吸收利用,沉积到池底后,容易腐烂发臭,污染底质。而水质的恶化,往往是由于底质恶化引起,同时,鸡粪处理不好,又可以带细菌病毒,容易引起对虾发病。
使用单细胞藻类生长素。它是根据单细胞藻类特需的营养要求配制而成,含有高活性的氮、磷、钾、硅等营养元素,有利于单细胞藻类繁殖,有效期长,一般养殖一造虾只需一次性肥水。用量也少,一般水深为1米,每亩放1-1.5公斤即可。价格也便宜,通常每亩费用为6-8元。使用更简单,只要加水溶解,稀释全池泼洒即可。见效也快,24小时内水色会变为褐色和绿色,48小时内达到预期效果。
肥水时应在上午晴天进行,阴天和雨天不要肥水。
结合使用微生物制剂,例如芽孢杆菌、光合细菌和EM菌等。
此外,施些沸石粉和合理使用增氧机,效果更好。
总之,浑浊水对正在养殖的对虾危害极大,它在最初出现时,对虾并没有明显异常症状,但若不及时处理,其后果不堪设想。务必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及时改变水色和透明度,保持养殖水体的生态平衡,防止虾病的发生。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