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神的潮汕地区特色游神文化
在广东省的湛江市和茂名市,无论是市区还是乡村,新年游神都十分热闹。湛江地区的游神,一般从年初六开始,一直游到元宵节结束,几乎每个村庄都有游神的风俗。游神的种类各式各样,热闹非凡。有些村庄的游神时间比较长,白天游完本村,晚上接着游神。
湛江市及周边地区在每年新年都会组织游神,当地俗称“游神舞狮大会”。
跟这方式相差不多的要数潮州卧石乡的游“三山国王”了。每年的正月初九,乡民便将庙中的“大王爷”等六尊木雕偶像抬出来,初十全乡家家户户摆牲祭祀,焚香烧元宝。到了十一日,便将神像送回庙中。送回神像时,有的人将神像夹在腋下,有的人将其扛在肩上,还要故意让神像相碰撞。
游行结束时,将神像集中在空旷的地方,抱着神像狠狠一摔,这叫“舂老爷”。有的地方,甚至用草绳子套住偶像的脖子在地上“五马分尸”。这种方式,潮汕俗语叫做:“卧石老爷(神)愈食愈惊”。据说是能够把神像弄得越破越烂,则来年的运气越兴旺。只要游神后把神像修补完整就行了。
在潮汕一带,游神活动最隆重的莫过于游“安济圣王”。
明初,潮州人谢少苍任永昌府官。有一次,当地发生旱灾,他开仓济民,不料触怒朝廷,被处酷刑。行刑时,梦见一神明暗中庇护,谢少苍觉得这位神明同王伉庙里的塑像一模一样。为了感恩,便将他们带回潮州。适逢韩江水急,便将神像供置于“青龙古庙”,洪水果然解除。后人感恩,称之为“安济圣王”。
游“安济圣王”时,先掷杯茭选择吉日,日期一般在元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
首先是“洗安路”。“洗安路”的队伍前头是马头锣,后面是“肃静”、“回避”仪仗,沿着未来要出游的路线行进,敲锣宣布出游日期。洗安路的目的在于扫清路障,驱除妖邪,同时也提前通知各家各户,各家各户闻知后,便纷纷大扫除,准备五牲,蒸做甜馃、红馃桃、发馃、元宝、鞭炮。
经过紧张准备,到了游神这一天,便到青龙庙门前鸣放礼炮。鸣放礼炮后,将安济王爷及“大夫人”、“二夫人”的神像请进銮轿,然后举行“拜起马”仪式。仪式完成后,由几名大汉抬神轿游行。
游行队伍最前面是马头锣、—卜六对绫罗绸缎描金绣银的五彩大标、安路牌“肃静”“回避”和八宝法器;接着由一长者着长衫马褂双手捧着小香案,再接着是二十四对锡香炉;后面才是“安济圣王”的第一乘轿,“大夫人”“二夫人”的第二、三乘轿。然后便是十三班潮州大锣鼓。
每班有三或六面彩标,一面大鼓、八面锣、两双钹、亢锣、月锣、小钹、钦仔、深波、苏锣、大小唢呐、二十八节大笛、扬琴、古筝、木琴、云锣、大宛、大提胡等等。神轿经过路段,各家各户都在门口设祭。
游妈祖神也十分隆重,富豪人家往往向妈祖神像赠金戒指、金项链。游街时候,妈祖戴玉佩金,十分荣耀。民间流传着不少关于妈祖显灵来惩恶扬善的传说。
有一次,有个小偷看到妈祖手上戴着金闪闪的戒指,便把它褪了下来。没想到,刚跨出庙门时便晕头转向,不知道如何走才好,整个夜里兜着庙子转。三月春寒未去,等到天亮,庙祝出门一看,小偷被冻得缩成一团,龟缩在庙门口。
又有一善良的老太婆,每日里到天妃神像面前焚香颂愿,诚心礼拜。天妃感其诚,赐予老太婆戒指一枚。这天,老太婆焚香完毕,刚跨出庙门,便见地上有一枚戒指。老太婆转身入庙,在天妃面前掷杯问示,是否可以拿走戒指,得圣杯。于是老太婆便高高兴兴地拿走了戒指。每当游妈祖神时,围观的人都争拥上前摸神像或者銮轿,以求得来年好运。 浙江省温州市,游神(当地人称为抬佛)种类繁多,最典型的要属瑞安莘塍庙会及神像巡游
巡游队伍由花灯、舞龙、戏曲人物、踩高跷、舞蹈队、健美操、村民军乐队等19支队伍组成的表演方队,在乡村巡游闹新春,共同祈福风调雨顺、百业兴旺。
莘塍庙会是民间纪念先贤治水和疏浚温瑞塘河的祈福活动,始于北宋时期,至今已有千年历史,现已列入温州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四批瑞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传莘塍古时遭受台风、洪水等严重自然灾害袭击,先贤们带领村民,开凿河流防洪水、抗旱灾,莘塍沿河也变成了瑞安富庶的地区之一。据莘塍志书记载,唐贞观间,先民围涂农垦,煎盐开荡,塍堤交错,故名莘塍,又名新塍。明嘉靖时称莘塍庄,属清泉乡八、十、十一都。
莘塍自古流传着民谣:“正月初一开庙门,初二拜丈人(岳父),初三拜邻舍(邻居),初四拜屋底(自家人),初五圆金,初六上坟,初七无事干,初八燎火盆,初九嬉嬉,初十东堂庙屠大猪。”“东堂庙屠大猪”就是指每年农历正月初十的莘塍地方庙会民俗活动。
莘塍庙会民俗活动是以保护母亲河为主题,由1600多人组成的巡游队伍边走边舞,洋溢着一派欢乐祥和的喜庆气氛,吸引了众多观众。
走在巡游队伍最前方的是30多名莘塍温瑞塘河慈善义工护河队队员,打着“学习先贤为民办实事,全民参与保护母亲河”横幅,他们为保护温瑞塘河奉献了自己的业余时间。由中村20多名女大学生组成的彩灯队引人注目,大学生江依妮很高兴参与纪念先贤活动,一路上笑得合不拢嘴。
长长的巡游队伍一路上形成了2000多米的欢乐带,敲锣打鼓,举旗鸣号,沿街走巷,把祝福洒向人间。当晚,莘塍庙会还举行迎灯活动,流光溢彩,煞是好看。
莘塍庙会民俗活动之前,莘塍街道的上村、中村、下村、垟底等村在路口搭起彩门,村民在巡游队伍经过的路两边高高挂起中国红绸,大红灯笼挂遍大街小巷,家家户户张灯结彩。村民们还摆上几桌酒菜,招呼外地赶来看庙会的亲戚朋友,体现了莘塍村民的热情好客。
村民戴学富说,莘塍先贤疏浚温瑞塘河和治水抗台风的政绩影响久远,仙浃村、仙浃季村、黄甲浃、仙浃尾水潭、南镇潭等村名、地名沿用至今。
他说,莘塍庙会所展示的是灿烂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是千百年流传下来的难得的民风民俗,为正月增添了浓浓的年味,满足了节日期间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儋州:
元宵佳节也是儋州年俗活动的另一个重点。在明代的方志中,关于元宵活动就有“抬神像出游”的记载。这一天夜里,中和、王五等镇上会举行“迎神”活动,居民们将常年高坐庙堂之上的神像用轿子抬出,在龙狮的伴随下,“迎神”队伍浩浩荡荡沿街巡游,蕴意着神灵将邪恶清扫干净,还人间一片净土。在中和镇,闹元宵还曾经有着一个精彩的活动,那就是“烧梅根”。
“梅根”是中和当地百姓闹元宵的独有道具,因形似梅花而得名,它由多达十二、三层烟花人物景观转马灯叠扎而成,每一层的烟花代表一种意思。梅根点燃后,在围观群众的阵阵欢呼中,五谷丰登、天女散花、观音送子等吉祥寓意的画面自下而上地依次迭落,场面无比壮观!
在深受东坡遗风影响的儋耳大地,吟诗作赋在民间有着广泛而厚重的基础,自写春联是最能体现儋州“楹联之乡”、“书法之乡”美誉的民俗活动。春节期间,行走在中和古镇的街头巷尾,细细品味着各家各户自撰自书的春联无疑是一种美的享受。
这些平仄工整、字词丰饶的对联,读起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而手写的书法也有别于印刷体的千篇一律,豪放如大江东去,婉约如小桥流水,粗犷若旭日磅礴,细腻似风拂杨柳,洋洋洒洒,蔚为大观。
琼中疍家:
正月十五游神,是疍家人最为隆重的节日了。在正月十五这天,每条渔船都要出资,疍家人自己买来灯笼纸、竹篾等进行扎灯,鱼型、船型等各式各样的灯笼在灵巧的疍家人手中不断出现。
正月十五那天早上,疍家人要从庙里将神像抬出来,然后从三亚南边海路抬着神像一直巡游到三亚水产码头,之后才下船。期间,神像所到之处,要燃放鞭炮,敲锣打鼓,热闹非凡。而附近居住的居民则要焚香祭拜,以求自家一年吉祥。随着神像的不断走动,游神队伍也越来越壮观。疍家人游神,分为陆地游神和海上游神,以祈得来年打渔、生产双丰收。
送灯
“送灯”是文昌春节期间一项农村传统项目,深深寄托着人们在新年伊始祈福于未来的一年中家族吉星高照、添丁发财、平安顺利、心想事成的美好心愿。
文昌的“竹篾花灯”在海南非常出名。“花灯”内部用竹片编织,外面用彩纸手工剪裁而成。灯身上印有大大小小的“福”、“寿”、“喜喜(双喜字)”字和“吉星高照”、“丁财贵寿”、“招财进宝”、“连生贵子”、“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等吉利的词语和诗句,还配上思古幽情的人物风景画。
“送灯”时,花灯的下部吊着一个长圆形灯笼,在笼底点上一支小蜡烛,烛光一照,极富美感。村民们撑着一盏盏花灯,有寓意年年有余的“鲤鱼灯”、花开富贵的“小花篮灯”、财丁兴旺的“大喜灯”,还有形如酒杯的酒盅灯、形似花瓶的瓶灯等。
文昌各地举行“送灯”活动都没有统一的时间,规模也不一样。文昌市会文镇、重兴镇、文城镇一带的规模比较大,一般都在正月初五到十五期间举行。文昌市会文镇凤会村委会书记、主任石良仲介绍,他们那一带都是从正月初七到十五,以公庙为单位,一个个地方轮流举行。
每个公庙的范围大小不一,有些是几个自然村一个公庙,有些是一个村一个公庙,因此宗族人口也不一,有些大一点的,有一百多户,五六百人,游行的时间也比较长,有时游完灯,再进行文艺表演,等到结束时,天已经亮了。
“送灯”仪式有几个程序,一般有选“灯头”、制作或购买花灯、“灯头”出门前祭祖、出灯、游灯、文艺表演、集体祭祀、挂(烧)灯等环节。
据了解,每年“做年”前,大家都会将花灯准备好。到了“送灯”当天,日落星出前开始点灯。先送到祖灵位上,祈求祖宗掌着一盏盏花灯显灵保佑家人一年平安、生活幸福;再送到天地、灶神牌位上,以求神仙赐福家人;又送到仓库、猪圈、井台等处,以求五谷满仓、打水平安、粮食常吃常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