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汉军攻楚
公元前202年(高祖五年)十月下旬,灌婴引兵进占彭城,同时攻下楚地许多地区。被刘邦封为淮南王的英布也遣将进入九江地区,诱降了守将、楚大司马周殷,随后合军北上进攻城父。
刘邦也由固陵东进,形势对楚极为不利,项羽被迫向东南撤退。十一月,项羽退至垓下,筑垒安营,整顿部队,恢复军力,此时楚军尚有约十万人。
韩信、彭越、英布等会合刘邦后,十二月(前202年初,当时以十月为岁首)在垓下将向江南撤退的十万楚军层层包围。
汉军以韩信亲率三十万人为主力,孔将军为左翼,费将军为右翼,刘邦坐镇后方,周勃、柴武等预备军在刘邦军后待命。韩信率汉军向前推进,在不利的情况下开始向后后撤,而由两翼向前推进,楚军受挫,韩信率军向前推进大败楚军于垓下。
二、四面楚歌
汉军夜间高唱楚歌,楚军自项羽以下莫不以为汉已尽得楚地,乃士气崩溃。项羽眼见大势已去,便乘夜率领八百精锐骑兵突围南逃。
天明以后,汉军得知项羽突围,于是派遣五千骑兵追击。项羽渡过淮水后,仅剩百余骑相随,行至阴陵因迷路耽搁了时间,被汉军追及,项羽突至东城,手下仅剩二十八骑。
三、乌江决战
项羽指挥这二十八骑,来回冲阵,再次杀开一条血路,向南疾走,至乌江边,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乃令从骑皆下马,以短兵器与汉兵搏杀,项羽一人杀汉军数百人,自己身亦被十余创,最后自刎而死,年31岁。
项羽死后,汉军全歼八万楚军,楚地皆降汉,独项羽原封地的鲁人不肯投降,后刘邦将项羽首级示鲁,鲁人乃降。至此,历时4年半之久的楚汉战争终以刘邦的胜利而告终。
扩展资料
楚汉战争的影响:
一、西汉建立
楚汉之争是由秦末农民战争直接演变而来的,但性质却截然不同。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农民战争虽然胜利地推翻了旧的封建王朝,但曾经是农民战争领袖的刘邦和项羽,却不得不走封建统治的老路,遂转变为封建统治权的角逐者。
在这场角逐中,项羽具有强烈的旧贵族意识,不善于用人,不能重建统一王朝。刘邦知人善任,因势利导,终于战胜了项羽,登上了西汉皇帝的宝座,建立了汉朝。
二、长期统一
汉王刘邦统一天下后,便以“汉”为国号,建立了统一的西汉王朝,并为后来的“文景之治”奠定了基础,又经汉武帝一朝,达到了西汉的巅峰时期。楚汉战争造就了统一的西汉王朝,后历王莽短暂篡国后又进入东汉时期,形成了中国历史上长达400余年的长期统一局面,促进了汉民族的形成和经济的发展。
在秦末农民大起义过程中,陈胜牺牲后,项羽集团和刘邦集团成为反秦武装的两支主力。秦二世三年(前207年)六月,项羽经破釜沉舟一役,大败秦军主力40余万,注定秦朝覆灭之势,同时却也为刘邦军入关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秦二世四年(汉元年,公元前207年,汉初承秦制,以十月为岁首)十月与十二月,刘邦、项羽相继率兵入关,推翻秦王朝。
按照楚怀王原来“先入定关中者王之”的约定,刘邦先入咸阳,理应做关中王,但项羽自恃功高,企图独霸天下。汉元年(公元前206年)二月,项羽佯尊楚怀王为义帝,徙于郴县(今湖南郴州)。四月,分封天下十八诸侯王,自立为西楚霸王,以刘邦为汉王。
项羽进入秦都咸阳后大肆烧杀抢掠,不仅失去民心,也导致无法立足关中。此后他贬义帝于江南,迁刘邦于巴蜀,徙故王于恶地,王亲信诸将于善地,挑动和加剧了各路诸侯之间的权力纷争,并且迅速激化了他与刘邦之间的矛盾。刘邦被徙封汉王后,决定以汉中(郡治南郑,今陕西汉中)为基地,养民招贤,安定巴蜀,然后收复三秦。三个月后于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乘齐王田荣起兵反楚的有利时机,决策东向,终于爆发了楚汉战争。
项羽分封诸侯后即罢兵回项羽(9张)归楚都彭城(今江苏徐州)。不久,齐、赵和彭越起兵反楚,对西楚构成直接威胁。项羽不得不调遣主力击齐,以稳定局势。当时僻处巴蜀的刘邦乘项羽无暇西顾之际,于八月出故道,迅速还定三秦,继续东进,使项羽在战略上陷于两线作战的不利处境。楚军主力困于齐地,无法脱身。刘邦乘隙进驻洛阳,同时,以项羽放杀义帝为由,率诸侯联军共56万人进据楚都彭城。项羽得知彭城失陷的消息后,亲自率精兵3万人回师彭城。在楚军突然袭击下,汉军56万乌合之众一败涂地,刘邦仅得与数十骑突围。
彭城之战后,楚汉双方便进入了长达2年零4个月的相持阶段。
相持阶段一开始,刘邦就组建了骑兵部队,有效地阻挡了楚军的进攻;与此同时,汉军一方面坚守荥阳、成皋一线,一方面积极在楚军的后方和侧翼开辟新战场。这一部署打击了项羽在战略上的致命弱点,很快收到了成效。汉二年(公元前205年)八月至次年(公元前204年)十月,韩信接连平定魏、代、赵、燕,矛头直指齐地,逐渐形成包围西楚的态势。而项羽却始终不能摆脱两线作战,首尾不能相顾的困境。特别是项羽不能用人,在刘邦(3张)政治上、军事上连连失策,使刘邦得以调兵遣将完成对项羽的战略包围。汉三年(公元前204年),汉军在成皋大破楚军,韩信也尽定齐地。项羽腹背受敌,进退失据,陷于汉军的战略包围之中。
汉四年(公元前203年)八月,项羽向刘邦提出议和,楚汉约定以鸿沟为界,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九月,项羽率兵东归,而刘邦却背约攻楚。次年(汉五年,公元前202年)十二月,项羽被围困于垓下(今安徽灵璧,一说今河南淮阳、鹿邑间),汉军四面唱起楚歌,楚军士无斗志;项羽率少数骑兵突围至乌江(今长江,位于今安徽和县东北乌江镇),自刎而死。楚汉战争最后以刘邦夺取天下,建立西汉王朝而告终。
在秦末农民大起义过程中,陈胜牺牲后,项羽集团和刘邦集团成为反秦武装的两支主力。秦二世三年(前207年)六月,项羽经破釜沉舟一役,大败秦军主力40余万,注定秦朝覆灭之势,同时却也为刘邦军入关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秦二世四年(汉元年,公元前207年,汉初承秦制,以十月为岁首)十月与十二月,刘邦、项羽相继率兵入关,推翻秦王朝。
按照楚怀王原来“先入定关中者王之”的约定,刘邦先入咸阳,理应做关中王,但项羽自恃功高,企图独霸天下。汉元年(公元前206年)二月,项羽佯尊楚怀王为义帝,徙于郴县(今湖南郴州)。四月,分封天下十八诸侯王,自立为西楚霸王,以刘邦为汉王。
项羽进入秦都咸阳后大肆烧杀抢掠,不仅失去民心,也导致无法立足关中。此后他贬义帝于江南,迁刘邦于巴蜀,徙故王于恶地,王亲信诸将于善地,挑动和加剧了各路诸侯之间的权力纷争,并且迅速激化了他与刘邦之间的矛盾。刘邦被徙封汉王后,决定以汉中(郡治南郑,今陕西汉中)为基地,养民招贤,安定巴蜀,然后收复三秦。三个月后于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乘齐王田荣起兵反楚的有利时机,决策东向,终于爆发了楚汉战争。
项羽分封诸侯后即罢兵回项羽(9张)归楚都彭城(今江苏徐州)。不久,齐、赵和彭越起兵反楚,对西楚构成直接威胁。项羽不得不调遣主力击齐,以稳定局势。当时僻处巴蜀的刘邦乘项羽无暇西顾之际,于八月出故道,迅速还定三秦,继续东进,使项羽在战略上陷于两线作战的不利处境。楚军主力困于齐地,无法脱身。刘邦乘隙进驻洛阳,同时,以项羽放杀义帝为由,率诸侯联军共56万人进据楚都彭城。项羽得知彭城失陷的消息后,亲自率精兵3万人回师彭城。在楚军突然袭击下,汉军56万乌合之众一败涂地,刘邦仅得与数十骑突围。
彭城之战后,楚汉双方便进入了长达2年零4个月的相持阶段。
相持阶段一开始,刘邦就组建了骑兵部队,有效地阻挡了楚军的进攻;与此同时,汉军一方面坚守荥阳、成皋一线,一方面积极在楚军的后方和侧翼开辟新战场。这一部署打击了项羽在战略上的致命弱点,很快收到了成效。汉二年(公元前205年)八月至次年(公元前204年)十月,韩信接连平定魏、代、赵、燕,矛头直指齐地,逐渐形成包围西楚的态势。而项羽却始终不能摆脱两线作战,首尾不能相顾的困境。特别是项羽不能用人,在刘邦(3张)政治上、军事上连连失策,使刘邦得以调兵遣将完成对项羽的战略包围。汉三年(公元前204年),汉军在成皋大破楚军,韩信也尽定齐地。项羽腹背受敌,进退失据,陷于汉军的战略包围之中。
汉四年(公元前203年)八月,项羽向刘邦提出议和,楚汉约定以鸿沟为界,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九月,项羽率兵东归,而刘邦却背约攻楚。次年(汉五年,公元前202年)十二月,项羽被围困于垓下(今安徽灵璧,一说今河南淮阳、鹿邑间),汉军四面唱起楚歌,楚军士无斗志;项羽率少数骑兵突围至乌江(今长江,位于今安徽和县东北乌江镇),自刎而死。楚汉战争最后以刘邦夺取天下,建立西汉王朝而告终。
参考资料: http://baike.baidu.com/view/19775.htm?subLemmaId=5111953&fromId=2985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