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对湿度大小和气温的关系请问相对湿度大小和气温有
没有关系。相对湿度,指空气中水汽压与相同温度下饱和水汽压的百分比。或湿空气的绝对湿度与相同温度下可能达到的最大绝对湿度之比。也可表示为湿空气中水蒸气分压力与相同温度下水的饱和压力之比。所以与气温无关。
定义
相对湿度(Relative Humidity ),用RH表示。表示空气中的绝对湿度与同温度和气压下的饱和绝对湿度的比值,得数是一个百分比。(也就是指某湿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质量与同温度和气压下饱和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质量之比,这个比值用百分数表示。例如,某机房平常所说的湿度为60%,即指相对湿度。)
测量工具——温湿计
最原始的温湿计就像是老式医疗用的那种温湿度计,测定干球温度,然后与湿球温度比较差度(即干湿差。当温度一定时,干湿差大,表示空气中湿度小),在刻度盘中查出现在实际的相对湿度的值,来得知现在空气的湿度状态。现在大部分采用特种感温感湿材料制成的温湿计,有的更加上机械旋转装置构成温湿自动记录仪,CCTC 现在普遍使用这种温湿记录仪。
计算方法
相对湿度是单位体积空气内实际所含的水气密度(用d1 表示)和同温度下饱和水气密度(用d2 表示)的百分比,即RH(%)= d1/ d2 x 100%;另一种计算方法是:实际的空气水气压强(用p1 表示)和同温度下饱和水气压强(用p2表示)的百分比,即RH(%)= p1/ p2 x 100%。
利用干湿球温度计算相对湿度的公式
1.相对湿度U的计算公式:
U=(E/Ew)×100%∙∙∙∙∙∙∙∙∙∙∙∙∙∙∙∙∙∙∙∙∙∙∙∙∙∙∙∙∙∙∙∙∙∙∙∙∙∙∙∙∙∙∙∙∙∙∙∙∙∙∙∙∙∙∙∙∙∙∙∙∙∙∙∙(1)
式中U为相对湿度,E为水气压(hPa),Ew为干球温度t(℃)所对应的纯水平液面(或冰面)饱和水气压(hPa)。
2.水气压E的计算公式
E=Etw-APh(t-tw)∙∙∙∙∙∙∙∙∙∙∙∙∙∙∙∙∙∙∙∙∙∙∙∙∙∙∙∙∙∙∙∙∙∙∙∙∙∙∙∙∙∙∙∙∙∙∙∙∙∙∙∙∙∙∙∙∙∙∙∙∙∙∙∙(2)
式中Etw(hPa)为湿球温度tw(℃)所对应的纯水平液面的饱和水气压,湿球结冰且湿球温度低于0℃时,为纯水平冰面的饱和水气压;A为干湿表系数,湿球未结冰时的通风干湿表(通风速度≥2.5m/s)系数是0.662×10-3 ℃-1,湿球结冰时的通风干湿表(通风速度≥2.5m/s)系数是0.584×10-3 ℃-1;Ph为本站气压(hPa);其他符号意义同上。
相对湿度是指空气中水汽压与饱和水汽压的百分比。这个不太好理解,这样说,在一定的温度下,空气中所能容纳的水汽是有限的,就像某一物质溶解在水中时,一定温度的水中能溶解多少这种物质一样。气温越高,空气中能够容纳的水汽越多。气温越低,能容纳的水汽越少。当空气中的水汽达到这个温度下所能容纳的水汽的最大值时,相对湿度就是100%。只容纳了该温度下所能容纳的水汽的一半,相对湿度就是50%。
由于温度越高,所能容纳的水汽越多,所以当低温时相对湿度可能在80%或90%以上,但一旦温度升高,相对湿度就有可能下降到40%甚至30%以下。
这就是白天看不到露珠,而温度较低的早晨能看到露珠的原因。白天温度高,空气中能够容纳的水汽多,而早晨温度低,空气容纳不了那么多的水汽了,就会凝结为液态的水,就是露珠了。
这同样是南极洲几乎完全被冰雪覆盖,但它是世界上最干燥的大陆的原因。因为在南极洲的低温下,空气中容纳不了多少水汽。
相对湿度的定义是单位体积空气内实际所含的水气密度(用d1 表示)和同温度下饱和水气密度(用d2 表示)的百分比,即RH(%)= d1/ d2 x 100%;
另一种计算方法是:实际的空气水气压强(用p1 表示)和同温度下饱和水气压强(用p2表示)的百分比,即RH(%)= p1/ p2 x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