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回答
展开全部
脾胃湿热的治疗,当祛邪以消除病源,通过清热、解毒、利湿、温化,给邪以出路。由于湿邪郁滞于中、下二焦,故湿邪的去路在于通利小便。故祛湿利小便是治疗湿热的重要方法。治疗时应掌握的原则有:
湿为阴邪,其性粘腻重浊,易耗伤脏腑阳气,损其功能;热为阳邪,其性燥烈,易耗伤脏腑阴液,伤其形质。所以 1 偏于热重的治疗,应注意清热护阴,否则,苦燥或利湿太过会重伤阴液,使热更甚;2 偏于湿重的治疗,应注意化湿护阳,否则苦寒太过会损伤阳气,使湿反难化;另外,调整肝脾功能,即疏肝健脾、活血化瘀,以改善肝郁脾壅、瘀血阻络的病机。具体有 :1 热重于湿—症状有壮热烦渴,心中懊侬,呕恶纳呆,溲赤便秘,胁胀痛拒按,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治疗宜清热利湿佐以通腑,可用茵陈蒿汤或甘露消毒丹;2 湿重于热—无发热或身热不扬,多头身困重,胸脘痞闷,纳呆呕恶,口粘不渴,小便不利,便溏不爽,苔黄厚腻,脉濡缓弦滑,宜除湿化浊、泄热除黄用茵陈四苓汤加味。3 湿热并重的治疗,可选用三仁汤或王氏连朴饮;若属胆腑郁热型的可见身目发黄鲜明,右胁剧痛且放射至肩背,壮热或寒热往来,口苦咽干,呕逆,溲黄便秘,舌红苔黄而干,脉弦滑数等证,治宜泄热化湿、利胆退黄,可选用大柴胡汤。
防止湿热的产生,应做到1不喝酒,不吸烟,不吃肥甘油腻辛辣食品;2 平时可多吃一些利湿的食品,如红小豆、冬瓜皮、苡米、山药、荷叶、绿豆、西瓜、、及茯苓熬粥等食
-------------------------------
分清标本,我认为湿热为表,而阴虚为本的可能性较大,治法当清热、燥湿、养阴其中最难的就是养阴从养身的角度来说,生活不要太紧张,保证睡眠非常重要。莲子、薏米、最具有清热燥湿的作用,热重的可用马齿苋当茶,养阴以梨子、百合、冬瓜很好。热去还好用老母鸡、大骨养阴。山药、茯芩也都是常用健脾祛湿的食疗。
------------------------------
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冷痛不适,喜温膏按,空腹痛甚,得食则缓,劳累或食冷或受凉后疼痛发作或加重,泛吐清水,食少,神疲乏力,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
脾胃虚寒症
脾阳虚衰,阴寒内盛所表现的证候。又称脾阳虚寒症。多由脾气虚症发展而来,或过食生冷,或肾阳虚,火不生土所致。临床表现,腹胀纳少,腹满时减,腹痛喜温喜按,口泛清水,大便溏薄清稀,四肢不温,或肢体困重,或周身浮肿,小便不利,或白带量多质稀,小腹下坠,腰腹酸沉。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脾胃虚寒证,以脾失健运和寒象表现为辨证要点。脾阳不足,运化失健,则腹胀纳少;阳虚阴盛,寒从中生,寒凝气滞,故腹痛喜温喜按;阴寒之气内盛,水湿不化,见口泛清水,大便溏泄,甚则完谷不化,小便不利,水肿。妇女带下清稀、腰腹酸沉,属寒湿下注。治宜温中健脾,方用理中汤。
肠胃湿热:病起急骤,恶心频发,呕吐吞酸,腹痛阵作,泻下急迫,便行不爽,粪色黄褐而臭,口渴欲饮,心烦,尿短赤少,舌苔黄腻,脉淆数或滑数
-----------------------------
看中医时,我们常会听医生说“湿热”。那么,什么是湿热,湿热有哪些表现,应注意什么问题呢?要明白湿热,先应了解什么叫湿,什么叫热。
所谓湿,即通常所说的水湿,它有外湿和内湿的区分。外湿是由于气候潮湿或涉水淋雨或居室潮湿,使外来水湿入侵人体而引起;内湿是一种病理产物,常与消化功能有关。中医认为脾有“运化水湿”的功能,若体虚消化不良或暴饮暴食,吃过多油腻、甜食,则脾就不能正常运化而使“水湿内停”;且脾虚的人也易招来外湿的入侵,外湿也常因阻脾胃使湿从内生,所以两者是既独立又关联的。
所谓热,则是一种热象。而湿热中的热是与湿同时存在的,或因夏秋季节天热湿重,湿与热合并入侵人体,或因湿久留不除而化热,或因“阳热体质”而使湿“从阳化热”,因此,湿与热同时存在是很常见的。
湿热的一般表现为:肢体沉重,发热多在午后明显,并不因出汗而减轻;舌苔黄腻,脉数。具体表现因湿热所在不同的部位而有差别:在皮肉则为湿疹或疔疱;在关节筋脉则局部肿痛。但通常所说的湿热多指湿热深入脏腑,特别是脾胃的湿热,可见脘闷腹满,恶心厌食,便溏稀,尿短赤,脉濡数;其它如肝胆湿热表现为肝区胀痛,口苦食欲差,或身目发黄,或发热怕冷交替,脉弦数;膀胱湿热见尿频、尿急,涩少而痛,色黄浊;大肠湿热见腹痛腹泻,甚至里急后重,泻下脓血便,肛门灼热、口渴。
湿热的治疗,一般要分湿重还是热重。湿重的化湿为主,可选用六一散、三仁汤、平胃散;热重以清热为主,可选用连朴饮、茵陈蒿汤、葛根芩连汤。在这一原则下,再根据某些特殊表现选择相应的药,如湿疹、疔疱,加野菊花、地丁草、苦参、白藓皮;关节肿痛加桂枝、忍冬藤、桑枝等;腹泻甚至痢疾加白头翁汤、地榆、车前子等;阴囊湿疹、睾丸胀痛、白带黄臭可加龙胆草、苦参等;血尿可加小蓟草、茅根、石苇、扁蓄等。
外,因热往往依附湿而存在,所以,应注意起居环境的改善和饮食调理,不宜暴饮暴食、酗酒,少吃肥腻食品、甜味品,以保持良好的消化功能,避免水湿内停或湿从外入,这是预防湿热的关键。
------------------------------
防止湿热的产生,应做到不喝酒,不吸烟,不吃肥甘油腻辛辣食品;平时可多吃一些利湿的食品,如红小豆、冬瓜皮、苡米、山药、荷叶、绿豆、西瓜、、及茯苓熬粥等食
肾阴虚代表方
肾阴虚就是在症状上主要表现为五心烦热,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两颧潮红,口干舌燥,盗汗遗精,舌红少苔等阴虚内热的症状,这个时候最适合服用 们所熟悉的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配伍精妙科学,熟地黄、山药、山茱萸为三味补药,专补肝脾肾三脏,以补肾为主;泽泻、丹皮、茯苓为三味泻药,而“泻”的含义并非是通泻大便,它是指防止补药滋补太过,去除滋补药滞碍脾胃的特性。同时,也有专家指出,“三泻”也具有泻去三脏“浊气”,使三补能够更好发挥滋补疗效的作用。六味药三补三泄,补中有泄,药性平和,为滋阴补肾经典方剂。而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长期服用六味地黄丸在增强免疫力、增强体质及抗衰老方面也有着积极的意义。
肾阴虚食疗方
○○海参粥:水发海参(切碎)50克,粳米100克,同煮成粥,加少许葱姜食盐调味。有补肾益精,滋阴补血的作用,适用于肾虚阴亏所致的体质虚弱、腰膝酸软、失眠盗汗等。
------------------------------
脾胃虚寒最好食疗
脾胃虚寒食疗方-胡椒猪肚汤
〖 原 料 〗: 胡椒12克,猪肚1个(约600克),蜜枣5枚。
〖 做 法 〗: 猪肚用生粉、盐擦洗内外,洗净。将胡椒放入猪肚内,用线缝合,与蜜枣一齐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煲3小时,调味后,饮汤吃猪肚、蜜枣。
〖 功 效 〗: 温中健脾、散寒止痛。用于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属脾胃虚寒者,症见胃脘冷痛、喜温喜按、腹胀欲呕、四肢不温、形寒怕冷者。
附:其他相关食疗方
1、糯米500克,淮山药50克,共炒熟,研成细末,每早晨用小半碗,加白糖、胡椒末少许,开水冲服。可治脾胃虚寒,久泻,饮食减少。
2、鲢鱼一条去鳞、鳃及肠杂,切片,干姜6克,食盐适量,同煮熟食用,有温补脾胃之作用。适用于脾胃虚寒,食欲不振等症。
3、羊肉50克煮熟,加入豆腐200克,生姜15克,适量食盐调味食用,适用于月经不调、脾胃虚寒。
4、治老年人脾胃虚寒、反胃食少、呕吐清水、腹痛泄泻以及肺寒喘咳:鲜生姜10克切片,大枣5枚,粳米150克,同煮粥,适量油盐调味佐膳。
5、生姜粥:鲜生姜5-10克切片,大枣2-5枚,粳米100-150克,同煮粥,用适量油盐调味食用。有暖脾养胃,祛风散寒功效,适用于病后或老年人脾胃虚寒,反胃食少,呕吐清水,腹痛泄泻,头痛鼻塞,以及慢性支气管炎肺寒喘咳。若用于风寒感冒则去大枣,加入
------------------------------
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物过于精细、工作压力大、烟酒过度、环境恶化等,导致消化道疾病逐年上升。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关系到人体的健康,以及生命的存亡。
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认为脾胃不足,元气虚弱是内伤疾病的主要成因,且脾胃气虚,元气不足,则阳气不能固护体表,故易感受外邪,不任风寒,说明不论外感内伤,皆以脾胃元气的充盛与否有关,“脾胃乃伤,百病由生”由此而来。
因为中医的出发点是整体观,这里讲的脾胃,不是现代医学解剖学上的脾与胃,就生理和病理上而言,中医所讲的脾胃包括了整个消化系统,远远超出解剖学意义上的脾和胃范畴。
在五行中,脾属土,而土位居中央,四方兼顾,土能生长以滋养万物。胃与脾,一阳一阴,互为表里,脾与胃共同参与饮食的消化吸收。再来看看我们的老祖宗在《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是怎样说的,里面讲到:“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将脾胃的受纳运化功能比作仓廪,可以摄入食物,并输出精微营养物质以供全身之用。人以水谷为本,而脾胃又是受纳水谷,运化精微营养物质的重要器官,可见脾胃在人体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
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人没有出生之前,是由先天之肾精为胎儿生长发育供应营养物质,出生后,所有的生命活动都有赖于后天的脾胃摄入营养物质所供给。先天不足的,可以通过后天调养补足,同样可以延年益寿;但就算是先天非常好,如果不重视后天脾胃的调养,那就会多病减寿。所以说脾为后天之本,是当之无愧的生命之源。脾主运化,脾的运化水谷精微功能旺盛,则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才能健全,才能为化生精、气、血、津液提供足够原料,才能使脏腑、经络、四肢百骸,以及筋肉皮毛等组织得到充分的营养,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反之,若脾胃的运化水谷精微的功能减退,则机体的消化吸收机能亦因此而失常,故说脾为气血生化之源。
胃与脾通过经脉络属而构成表里关系。胃主接收食物,脾主运化食物。食物进入胃以后,由胃进行磨化腐熟,初步消化食物,将其变成食糜,然后由脾进行消化、吸收,化生为精微营养物质;要很好地完成这一程序,必须脾与胃的正常生理功能相互协调,才能正常发挥。脾为阴土,喜燥恶湿;胃为阳土,喜润恶燥;脾的运化有赖于胃阳的动力,胃的受纳有赖于脾阴的资助,而且不燥不湿,不冷不热,两者相辅相成,才能完成纳运过程。在病理上,脾恶湿故多湿证,胃恶燥故多燥证,所以在治疗上,健脾祛湿,益胃养阴等方法是常用。
从天地四时的升降运动,联系到脾胃的升降功能,脾主升清,脾气上升,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才能输布到全身发挥其营养功能,脾以升为顺;胃主通降,食物入胃,经胃的腐熟后,必须下行进入小肠,才能进一步消化吸收,故胃以降为和。而且脾胃位居中焦,是升降的枢纽,脾胃的升降影响着各脏腑的阴阳升降,因此脾胃健运,脏腑才能和顺协调,元气才能充沛,生机才能洋溢活跃。所以在治疗上都应该注意调理脾胃气机,使当升的得升,当降的能降,回复正常的脾胃升降功能。
脾胃居中土,是脏腑的中心,与其他脏腑关系很密切,脾胃有病很容易影响其他脏腑,而且根据五行关系,很容易出现相生相克的疾病传变现象。正如《慎斋遗书》所说:“脾胃一伤,四脏皆无生气”。例如:脾生血心主血,脾气足则生化气血功能旺盛,心血充盈;脾气虚则化源不足,心血亏虚。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先天与后天相互滋生相互促进,肾阳可以温煦脾气,以发挥其运化功能;脾所运化的水谷精微,又可资助肾的藏精。故在治疗上,应该考虑到疾病的传变规律,顾此及彼。
“四季脾旺不受邪”,说明了在一年四季中,如果脾胃的功能旺盛,则不容易受到病邪的侵袭,强调了调理脾胃在疾病治疗和养生的重要性。正所谓:“得胃气者生,失胃气者亡”,认识到脾胃的重要性,能做到“不治已病治未病”,及早预防,这样“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就离我们不远了!
不要吃西药,要用中草药调理,吃西药会引起其他疾病.建议服用:常欣卫口服液,先调理
------------------------------
平时应注意:
( l)情感因素对食欲、消化、吸收都有很大影响。因此保养脾胃,首先要保持良好的情绪。据研究,不良情绪可导致食欲下降、腹部胀满、暖气、消化不良等,而良好的情绪则有益于胃肠系统的正常活动。
(2)饮食调摄是保养脾胃的关键。因此,饮食应有规律,三餐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素食为主、荤索搭配。要常吃蔬菜和水果,以满足机体需求和保持大便通畅。少吃有刺激性和难于消化的食物,如酸辣、油炸、干硬和粘性大的食物,生冷的食物也要尽量少吃。
(3)注意冷暖。俗话说“十个胃病九个寒”。这确是经验之谈。因此注意冷暖—卜分重要。在春秋气候变化无常时,有虚寒胃痛的病人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冷;有脾虚泄泻的,可在脐中贴暖脐膏药,同时还应少吃生冷瓜果等,如感到胃脘部发冷,可及时服用生姜茶。
(4)要坚持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做气功等。适当的体育锻炼能增加人体的胃肠功能,使 胃肠蠕动加强,消化液分泌增加,促进食物的消化和营养成分的吸收,并能改善胃肠道本身的血液循环,促进其新陈代谢,推迟消化系统的老化。还可在晚间睡觉之前,躺在床上用两手按摩上下腹部,来回往复约40一;0遍,可以助脾运,去积滞,通秽气,对脾胃有良好的保健作用。
------------------------------
胃病忌吃“生冷硬”,可以多吃小米粥。
胃病饮食
得了胃病饮食上要注意以下11条原则:
1.少吃油炸食物:因为这类食物不容易消化,会加重消化道负担,多吃会引起消化不良,还会使血脂增高,对健康不利。
2.少吃腌制食物:这些食物中含有较多的盐分及某些可致癌物,不宜多吃。
3.少吃生冷食物刺激性食物:生冷和刺激性强的食物对消化道黏膜具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容易引起腹泻或消化道炎症。
4.规律饮食:研究表明,有规律地进餐,定时定量,可形成条件反射,有助于消化腺的分泌,更利于消化。
5.定时定量:要做到每餐食量适度,每日3餐定时,到了规定时间,不管肚子饿不饿,都应主动进食,避免过饥或过饱。
6.温度适宜:饮食的温度应以“不烫不凉”为度。
7.细嚼慢咽:以减轻胃肠负担。对食物充分咀嚼次数愈多,随之分泌的唾液也愈多,对胃黏膜有保护作用。
8.饮水择时:最佳的饮水时间是晨起空腹时及每次进餐前1小时,餐后立即饮水会稀释胃液,用汤泡饭也会影响食物的消化。
9.注意防寒:胃部受凉后会使胃的功能受损,故要注意胃部保暖不要受寒。
10.避免刺激:不吸烟,因为吸烟使胃部血管收缩,影响胃壁细胞的血液供应,使胃黏膜抵抗力降低而诱发胃病。应少饮酒,少吃辣椒、胡椒等辛辣食物。
11.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C对胃有保护作用,胃液中保持正常的维生素C的含量,能有效发挥胃的功能,保护胃部和增强胃的抗病能力。因此,要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
A、溃疡病饮食原则:1.少量多餐,每日 5-6 餐,注意定时定量,避免过饥过饱。选用易消化、营养价值高及保护胃的食物。2.烹调方法:宜用蒸、熬、煮、氽、烩等烹调方法,忌用煎炸的食物。3.忌用粗纤维多、硬而不消化的食物。避免用过甜、过酸、过冷、过热、及辛辣食物。
B、浅表性胃炎饮食原则:1.少量多餐,每日 5-6 餐。可增加无糖牛奶、苏打饼干、多碱馒头等。2.烹调方法:宜用蒸、熬、煮、氽、烩等烹调方法。忌用煎、炸、烹、溜、烧、生拌的食物。宜进食奶油、和黄油(可抑制胃酸分泌)。3.忌食粗纤维多的蔬菜、咖啡、浓茶、烈酒、辣、酸、芥末及过甜的食物。
C、萎缩性胃炎饮食原则:1.少量多餐,每日 6 餐,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可适量增加醋调味并助消化。2.进食含优质蛋白质及铁丰富的食物。进食新鲜绿叶蔬菜,如番茄、油菜、菠菜、胡萝卜等。进食肉汁及浓肉汤有助于胃液分泌。3.限制含碱多的面条、馒头、奶油、黄油等能中和胃酸分泌的食物。
D、胃切除术后饮食原则:1.选用排空较慢的粘稠性、易消化食物。少量多餐根据吸收情况逐渐增加饮食中的质和量。2.宜供给高蛋白、高脂肪、高热能、低碳水化合物、少渣、易消化食物。注意补充各种维生素及铁、钾、钠、氯等。少用单糖及双糖,预防诱发倾倒综合征。
“胃病五养”:
★保暖护养。秋凉之后,昼夜温差变化大,患有慢性胃炎的人,要特别注意胃部的保暖,适时增添衣服,夜晚睡觉盖好被褥,以防腹部着凉而引发胃痛或加重旧病。
★饮食调养。胃病患者的秋季饮食应以温、软、淡、素、鲜为宜,做到定时定量,少食多餐,使胃中经常有食物和胃酸进行中和,从而防止侵蚀胃粘膜和溃疡面而加重病情。
★忌嘴保养。胃病患者要注意忌嘴,不吃过冷、过烫、过硬、过辣、过粘的食物,更忌暴饮暴食,戒烟禁酒。另外,服药时应注意服用方法,最好饭后服用,以防刺激胃粘膜而导致病情恶化。
★平心静养。专家认为,胃病、十二指肠溃疡等症的发生与发展,与人的情绪、心态密切相关。因此,要讲究心理卫生,保持精神愉快和情绪稳定,避免紧张、焦虑、恼怒等不良情绪的刺激。同时,注意劳逸结合,防止过度疲劳而殃及胃病的康复。
★运动健养。肠胃病人要结合自己的体征,加强适度的运动锻炼,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减少疾病的复发,促进身心健康。
◆(1)食物的选择
戒刺激性的食物:咖啡、酒、肉汁、辣椒、芥茉、胡椒等,这些会刺激胃液分泌或是使胃黏膜受损的食物,应避免食用。每个人对食物的反应都有特异性,所以摄取的食物应该依据个人的不同而加以适当的调整,毋须完全禁食。
戒酸性食物:酸度较高的水果,如:凤梨、柳丁、桔子等,於饭后摄食,对溃疡的患者不会有太大的刺激,所以并不一定要禁止食用。
戒产气性食物:有些食物容易产气,使患者有饱涨感,应避免摄食;但食物是否会产气而引起不适,因人而异,可依个人的经验决定是否应摄食。
此外,炒饭、烤肉等太硬的食物,年糕、粽子等糯米类制品,各式甜点、糕饼、油炸的食物及冰品类食物,常会导致患者的不适,应留意选择。
◆(2)吃饭注意事项
吃饭要定时定量进餐要细嚼慢咽,且心情要放松,饭后略作休息再开始工作。少量多餐━可以避免胃涨或胃酸过多,胃酸过多可能会逆留至食道,刺激食道黏膜。除三餐外并於上、下午、睡前各加一次点心。食用温和饮食━每餐由六大类食物中广泛的摄取各种食物,以获得均衡的营养,不要纯吃淀粉含量高的食物。饭后不要躺下休息。
◆(3)生活方面
不抽烟、不喝酒。生活要有秩序,不要熬夜,减少无谓的烦脑,心情保持愉快。睡前2-3小时不要进食。
避免太紧的衣服。体重超重者要减重。
食疗方子
■木瓜鲩鱼尾汤
用料:番木瓜1个,鲩鱼尾100克。
制法:木瓜削皮切块,鲩鱼尾入油镬煎片刻,加木瓜及生姜片少许,放适量水,共煮1小时左右。
功用:滋养、消食。对食积不化、胸腹胀满有辅助疗效。
食物功效:番木瓜的木瓜蛋白酶,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对消化不良、痢疾、胃痛、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均有疗效。番木瓜的脂肪酶,可分解脂肪成脂肪酸,有利于对食物中的脂肪消化吸收。木瓜蛋白酶还能够促进和调节胰液的分泌,对胰腺功能不全引起的消化不良有治疗作用。
鲩鱼,味甘,性温。功能暖胃和中、消食化滞。
■参芪猴头炖鸡
用料:猴头菌100克,母鸡1只(约750克),黄芪、党参、大枣各10克,姜片、葱结、绍酒、清汤、淀粉各适量。
制法:将猴头菌洗净去蒂,发胀后将菌内残水挤压干净,以除苦味,再切成2毫米厚片待用。把母鸡去头脚,剁方块,放入炖盅内,加入姜片、葱结、绍酒、清汤,上放猴头菌片和浸软洗净的黄芪、党参、大枣,用文火慢慢炖,直至肉熟烂为止,调味即成。
功用:补气健脾养胃。
食物功效:猴头菌又名猴头菇,有助消化及利五脏的功能。适用于消化不良、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胃窦炎、胃痛、胃胀及神经衰弱。
母鸡益气养血,健脾胃,疗虚损,善补五脏。
黄芪能补气固表,敛疮生肌,促进造血,抗溃疡、抗炎等。
党参补中益气,益血生津。
大枣能健胃补血,滋养强壮。
■砂仁黄芪猪肚
用料:砂仁6克,黄芪20克,猪肚1个。
制法:猪肚洗净,将砂仁、黄芪装入猪肚内,加水炖熟,调味食用。
功用:益气健脾,消食开胃。适用于脾胃虚弱之食少便溏、胃脘疼痛。可用于胃下垂及慢性胃炎病人。
食物功效:砂仁能行气和胃,醒脾,用于胃呆食滞。临床服用砂仁适量具有促进消化液分泌和增强胃肠蠕动的作用。
猪肚能健脾胃、补虚损。
■黄芪内金粥
用料:生黄芪12克,生薏米、赤小豆各10克,鸡内金粉7克,金橘饼1个,糯米80克。
制法:将生黄芪加水煮20分钟,取汁,加入薏米、赤小豆、糯米煮成粥,加入鸡内金粉即可。
功用:消食和胃。用于脾虚湿滞食停所致的脘腹胀闷、食欲不振、体困便溏等。
食物功效:黄芪能补气固表,敛疮生肌。薏米健脾渗湿,除痹止泻。赤小豆能利湿退黄,清热解毒。鸡内金消食健脾,能使胃液分泌量及酸度增加,胃的运动机能增加,排空加速。糯米能补中益气。
■淮山蜂蜜煎
用料:淮山30克,鸡内金9克,蜂蜜15克。
制法:淮山、鸡内金水煎取汁,调入蜂蜜,搅匀。日1剂,分两次温服。
功用:健脾消食。用于脾胃虚弱,运化不健之食积不化、食欲不振等。
食物功效:淮山能健脾补肺,固肾益精。用于消化不良,小儿厌食症。淮山所含消化酶,能促进蛋白质和淀粉的分解,故有增进食欲的作用。蜂蜜能补中益气,润肠通便,对创面有收敛、营养和促进愈合作用
湿为阴邪,其性粘腻重浊,易耗伤脏腑阳气,损其功能;热为阳邪,其性燥烈,易耗伤脏腑阴液,伤其形质。所以 1 偏于热重的治疗,应注意清热护阴,否则,苦燥或利湿太过会重伤阴液,使热更甚;2 偏于湿重的治疗,应注意化湿护阳,否则苦寒太过会损伤阳气,使湿反难化;另外,调整肝脾功能,即疏肝健脾、活血化瘀,以改善肝郁脾壅、瘀血阻络的病机。具体有 :1 热重于湿—症状有壮热烦渴,心中懊侬,呕恶纳呆,溲赤便秘,胁胀痛拒按,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治疗宜清热利湿佐以通腑,可用茵陈蒿汤或甘露消毒丹;2 湿重于热—无发热或身热不扬,多头身困重,胸脘痞闷,纳呆呕恶,口粘不渴,小便不利,便溏不爽,苔黄厚腻,脉濡缓弦滑,宜除湿化浊、泄热除黄用茵陈四苓汤加味。3 湿热并重的治疗,可选用三仁汤或王氏连朴饮;若属胆腑郁热型的可见身目发黄鲜明,右胁剧痛且放射至肩背,壮热或寒热往来,口苦咽干,呕逆,溲黄便秘,舌红苔黄而干,脉弦滑数等证,治宜泄热化湿、利胆退黄,可选用大柴胡汤。
防止湿热的产生,应做到1不喝酒,不吸烟,不吃肥甘油腻辛辣食品;2 平时可多吃一些利湿的食品,如红小豆、冬瓜皮、苡米、山药、荷叶、绿豆、西瓜、、及茯苓熬粥等食
-------------------------------
分清标本,我认为湿热为表,而阴虚为本的可能性较大,治法当清热、燥湿、养阴其中最难的就是养阴从养身的角度来说,生活不要太紧张,保证睡眠非常重要。莲子、薏米、最具有清热燥湿的作用,热重的可用马齿苋当茶,养阴以梨子、百合、冬瓜很好。热去还好用老母鸡、大骨养阴。山药、茯芩也都是常用健脾祛湿的食疗。
------------------------------
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冷痛不适,喜温膏按,空腹痛甚,得食则缓,劳累或食冷或受凉后疼痛发作或加重,泛吐清水,食少,神疲乏力,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
脾胃虚寒症
脾阳虚衰,阴寒内盛所表现的证候。又称脾阳虚寒症。多由脾气虚症发展而来,或过食生冷,或肾阳虚,火不生土所致。临床表现,腹胀纳少,腹满时减,腹痛喜温喜按,口泛清水,大便溏薄清稀,四肢不温,或肢体困重,或周身浮肿,小便不利,或白带量多质稀,小腹下坠,腰腹酸沉。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脾胃虚寒证,以脾失健运和寒象表现为辨证要点。脾阳不足,运化失健,则腹胀纳少;阳虚阴盛,寒从中生,寒凝气滞,故腹痛喜温喜按;阴寒之气内盛,水湿不化,见口泛清水,大便溏泄,甚则完谷不化,小便不利,水肿。妇女带下清稀、腰腹酸沉,属寒湿下注。治宜温中健脾,方用理中汤。
肠胃湿热:病起急骤,恶心频发,呕吐吞酸,腹痛阵作,泻下急迫,便行不爽,粪色黄褐而臭,口渴欲饮,心烦,尿短赤少,舌苔黄腻,脉淆数或滑数
-----------------------------
看中医时,我们常会听医生说“湿热”。那么,什么是湿热,湿热有哪些表现,应注意什么问题呢?要明白湿热,先应了解什么叫湿,什么叫热。
所谓湿,即通常所说的水湿,它有外湿和内湿的区分。外湿是由于气候潮湿或涉水淋雨或居室潮湿,使外来水湿入侵人体而引起;内湿是一种病理产物,常与消化功能有关。中医认为脾有“运化水湿”的功能,若体虚消化不良或暴饮暴食,吃过多油腻、甜食,则脾就不能正常运化而使“水湿内停”;且脾虚的人也易招来外湿的入侵,外湿也常因阻脾胃使湿从内生,所以两者是既独立又关联的。
所谓热,则是一种热象。而湿热中的热是与湿同时存在的,或因夏秋季节天热湿重,湿与热合并入侵人体,或因湿久留不除而化热,或因“阳热体质”而使湿“从阳化热”,因此,湿与热同时存在是很常见的。
湿热的一般表现为:肢体沉重,发热多在午后明显,并不因出汗而减轻;舌苔黄腻,脉数。具体表现因湿热所在不同的部位而有差别:在皮肉则为湿疹或疔疱;在关节筋脉则局部肿痛。但通常所说的湿热多指湿热深入脏腑,特别是脾胃的湿热,可见脘闷腹满,恶心厌食,便溏稀,尿短赤,脉濡数;其它如肝胆湿热表现为肝区胀痛,口苦食欲差,或身目发黄,或发热怕冷交替,脉弦数;膀胱湿热见尿频、尿急,涩少而痛,色黄浊;大肠湿热见腹痛腹泻,甚至里急后重,泻下脓血便,肛门灼热、口渴。
湿热的治疗,一般要分湿重还是热重。湿重的化湿为主,可选用六一散、三仁汤、平胃散;热重以清热为主,可选用连朴饮、茵陈蒿汤、葛根芩连汤。在这一原则下,再根据某些特殊表现选择相应的药,如湿疹、疔疱,加野菊花、地丁草、苦参、白藓皮;关节肿痛加桂枝、忍冬藤、桑枝等;腹泻甚至痢疾加白头翁汤、地榆、车前子等;阴囊湿疹、睾丸胀痛、白带黄臭可加龙胆草、苦参等;血尿可加小蓟草、茅根、石苇、扁蓄等。
外,因热往往依附湿而存在,所以,应注意起居环境的改善和饮食调理,不宜暴饮暴食、酗酒,少吃肥腻食品、甜味品,以保持良好的消化功能,避免水湿内停或湿从外入,这是预防湿热的关键。
------------------------------
防止湿热的产生,应做到不喝酒,不吸烟,不吃肥甘油腻辛辣食品;平时可多吃一些利湿的食品,如红小豆、冬瓜皮、苡米、山药、荷叶、绿豆、西瓜、、及茯苓熬粥等食
肾阴虚代表方
肾阴虚就是在症状上主要表现为五心烦热,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两颧潮红,口干舌燥,盗汗遗精,舌红少苔等阴虚内热的症状,这个时候最适合服用 们所熟悉的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配伍精妙科学,熟地黄、山药、山茱萸为三味补药,专补肝脾肾三脏,以补肾为主;泽泻、丹皮、茯苓为三味泻药,而“泻”的含义并非是通泻大便,它是指防止补药滋补太过,去除滋补药滞碍脾胃的特性。同时,也有专家指出,“三泻”也具有泻去三脏“浊气”,使三补能够更好发挥滋补疗效的作用。六味药三补三泄,补中有泄,药性平和,为滋阴补肾经典方剂。而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长期服用六味地黄丸在增强免疫力、增强体质及抗衰老方面也有着积极的意义。
肾阴虚食疗方
○○海参粥:水发海参(切碎)50克,粳米100克,同煮成粥,加少许葱姜食盐调味。有补肾益精,滋阴补血的作用,适用于肾虚阴亏所致的体质虚弱、腰膝酸软、失眠盗汗等。
------------------------------
脾胃虚寒最好食疗
脾胃虚寒食疗方-胡椒猪肚汤
〖 原 料 〗: 胡椒12克,猪肚1个(约600克),蜜枣5枚。
〖 做 法 〗: 猪肚用生粉、盐擦洗内外,洗净。将胡椒放入猪肚内,用线缝合,与蜜枣一齐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煲3小时,调味后,饮汤吃猪肚、蜜枣。
〖 功 效 〗: 温中健脾、散寒止痛。用于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属脾胃虚寒者,症见胃脘冷痛、喜温喜按、腹胀欲呕、四肢不温、形寒怕冷者。
附:其他相关食疗方
1、糯米500克,淮山药50克,共炒熟,研成细末,每早晨用小半碗,加白糖、胡椒末少许,开水冲服。可治脾胃虚寒,久泻,饮食减少。
2、鲢鱼一条去鳞、鳃及肠杂,切片,干姜6克,食盐适量,同煮熟食用,有温补脾胃之作用。适用于脾胃虚寒,食欲不振等症。
3、羊肉50克煮熟,加入豆腐200克,生姜15克,适量食盐调味食用,适用于月经不调、脾胃虚寒。
4、治老年人脾胃虚寒、反胃食少、呕吐清水、腹痛泄泻以及肺寒喘咳:鲜生姜10克切片,大枣5枚,粳米150克,同煮粥,适量油盐调味佐膳。
5、生姜粥:鲜生姜5-10克切片,大枣2-5枚,粳米100-150克,同煮粥,用适量油盐调味食用。有暖脾养胃,祛风散寒功效,适用于病后或老年人脾胃虚寒,反胃食少,呕吐清水,腹痛泄泻,头痛鼻塞,以及慢性支气管炎肺寒喘咳。若用于风寒感冒则去大枣,加入
------------------------------
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物过于精细、工作压力大、烟酒过度、环境恶化等,导致消化道疾病逐年上升。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关系到人体的健康,以及生命的存亡。
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认为脾胃不足,元气虚弱是内伤疾病的主要成因,且脾胃气虚,元气不足,则阳气不能固护体表,故易感受外邪,不任风寒,说明不论外感内伤,皆以脾胃元气的充盛与否有关,“脾胃乃伤,百病由生”由此而来。
因为中医的出发点是整体观,这里讲的脾胃,不是现代医学解剖学上的脾与胃,就生理和病理上而言,中医所讲的脾胃包括了整个消化系统,远远超出解剖学意义上的脾和胃范畴。
在五行中,脾属土,而土位居中央,四方兼顾,土能生长以滋养万物。胃与脾,一阳一阴,互为表里,脾与胃共同参与饮食的消化吸收。再来看看我们的老祖宗在《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是怎样说的,里面讲到:“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将脾胃的受纳运化功能比作仓廪,可以摄入食物,并输出精微营养物质以供全身之用。人以水谷为本,而脾胃又是受纳水谷,运化精微营养物质的重要器官,可见脾胃在人体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
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人没有出生之前,是由先天之肾精为胎儿生长发育供应营养物质,出生后,所有的生命活动都有赖于后天的脾胃摄入营养物质所供给。先天不足的,可以通过后天调养补足,同样可以延年益寿;但就算是先天非常好,如果不重视后天脾胃的调养,那就会多病减寿。所以说脾为后天之本,是当之无愧的生命之源。脾主运化,脾的运化水谷精微功能旺盛,则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才能健全,才能为化生精、气、血、津液提供足够原料,才能使脏腑、经络、四肢百骸,以及筋肉皮毛等组织得到充分的营养,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反之,若脾胃的运化水谷精微的功能减退,则机体的消化吸收机能亦因此而失常,故说脾为气血生化之源。
胃与脾通过经脉络属而构成表里关系。胃主接收食物,脾主运化食物。食物进入胃以后,由胃进行磨化腐熟,初步消化食物,将其变成食糜,然后由脾进行消化、吸收,化生为精微营养物质;要很好地完成这一程序,必须脾与胃的正常生理功能相互协调,才能正常发挥。脾为阴土,喜燥恶湿;胃为阳土,喜润恶燥;脾的运化有赖于胃阳的动力,胃的受纳有赖于脾阴的资助,而且不燥不湿,不冷不热,两者相辅相成,才能完成纳运过程。在病理上,脾恶湿故多湿证,胃恶燥故多燥证,所以在治疗上,健脾祛湿,益胃养阴等方法是常用。
从天地四时的升降运动,联系到脾胃的升降功能,脾主升清,脾气上升,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才能输布到全身发挥其营养功能,脾以升为顺;胃主通降,食物入胃,经胃的腐熟后,必须下行进入小肠,才能进一步消化吸收,故胃以降为和。而且脾胃位居中焦,是升降的枢纽,脾胃的升降影响着各脏腑的阴阳升降,因此脾胃健运,脏腑才能和顺协调,元气才能充沛,生机才能洋溢活跃。所以在治疗上都应该注意调理脾胃气机,使当升的得升,当降的能降,回复正常的脾胃升降功能。
脾胃居中土,是脏腑的中心,与其他脏腑关系很密切,脾胃有病很容易影响其他脏腑,而且根据五行关系,很容易出现相生相克的疾病传变现象。正如《慎斋遗书》所说:“脾胃一伤,四脏皆无生气”。例如:脾生血心主血,脾气足则生化气血功能旺盛,心血充盈;脾气虚则化源不足,心血亏虚。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先天与后天相互滋生相互促进,肾阳可以温煦脾气,以发挥其运化功能;脾所运化的水谷精微,又可资助肾的藏精。故在治疗上,应该考虑到疾病的传变规律,顾此及彼。
“四季脾旺不受邪”,说明了在一年四季中,如果脾胃的功能旺盛,则不容易受到病邪的侵袭,强调了调理脾胃在疾病治疗和养生的重要性。正所谓:“得胃气者生,失胃气者亡”,认识到脾胃的重要性,能做到“不治已病治未病”,及早预防,这样“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就离我们不远了!
不要吃西药,要用中草药调理,吃西药会引起其他疾病.建议服用:常欣卫口服液,先调理
------------------------------
平时应注意:
( l)情感因素对食欲、消化、吸收都有很大影响。因此保养脾胃,首先要保持良好的情绪。据研究,不良情绪可导致食欲下降、腹部胀满、暖气、消化不良等,而良好的情绪则有益于胃肠系统的正常活动。
(2)饮食调摄是保养脾胃的关键。因此,饮食应有规律,三餐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素食为主、荤索搭配。要常吃蔬菜和水果,以满足机体需求和保持大便通畅。少吃有刺激性和难于消化的食物,如酸辣、油炸、干硬和粘性大的食物,生冷的食物也要尽量少吃。
(3)注意冷暖。俗话说“十个胃病九个寒”。这确是经验之谈。因此注意冷暖—卜分重要。在春秋气候变化无常时,有虚寒胃痛的病人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冷;有脾虚泄泻的,可在脐中贴暖脐膏药,同时还应少吃生冷瓜果等,如感到胃脘部发冷,可及时服用生姜茶。
(4)要坚持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做气功等。适当的体育锻炼能增加人体的胃肠功能,使 胃肠蠕动加强,消化液分泌增加,促进食物的消化和营养成分的吸收,并能改善胃肠道本身的血液循环,促进其新陈代谢,推迟消化系统的老化。还可在晚间睡觉之前,躺在床上用两手按摩上下腹部,来回往复约40一;0遍,可以助脾运,去积滞,通秽气,对脾胃有良好的保健作用。
------------------------------
胃病忌吃“生冷硬”,可以多吃小米粥。
胃病饮食
得了胃病饮食上要注意以下11条原则:
1.少吃油炸食物:因为这类食物不容易消化,会加重消化道负担,多吃会引起消化不良,还会使血脂增高,对健康不利。
2.少吃腌制食物:这些食物中含有较多的盐分及某些可致癌物,不宜多吃。
3.少吃生冷食物刺激性食物:生冷和刺激性强的食物对消化道黏膜具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容易引起腹泻或消化道炎症。
4.规律饮食:研究表明,有规律地进餐,定时定量,可形成条件反射,有助于消化腺的分泌,更利于消化。
5.定时定量:要做到每餐食量适度,每日3餐定时,到了规定时间,不管肚子饿不饿,都应主动进食,避免过饥或过饱。
6.温度适宜:饮食的温度应以“不烫不凉”为度。
7.细嚼慢咽:以减轻胃肠负担。对食物充分咀嚼次数愈多,随之分泌的唾液也愈多,对胃黏膜有保护作用。
8.饮水择时:最佳的饮水时间是晨起空腹时及每次进餐前1小时,餐后立即饮水会稀释胃液,用汤泡饭也会影响食物的消化。
9.注意防寒:胃部受凉后会使胃的功能受损,故要注意胃部保暖不要受寒。
10.避免刺激:不吸烟,因为吸烟使胃部血管收缩,影响胃壁细胞的血液供应,使胃黏膜抵抗力降低而诱发胃病。应少饮酒,少吃辣椒、胡椒等辛辣食物。
11.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C对胃有保护作用,胃液中保持正常的维生素C的含量,能有效发挥胃的功能,保护胃部和增强胃的抗病能力。因此,要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
A、溃疡病饮食原则:1.少量多餐,每日 5-6 餐,注意定时定量,避免过饥过饱。选用易消化、营养价值高及保护胃的食物。2.烹调方法:宜用蒸、熬、煮、氽、烩等烹调方法,忌用煎炸的食物。3.忌用粗纤维多、硬而不消化的食物。避免用过甜、过酸、过冷、过热、及辛辣食物。
B、浅表性胃炎饮食原则:1.少量多餐,每日 5-6 餐。可增加无糖牛奶、苏打饼干、多碱馒头等。2.烹调方法:宜用蒸、熬、煮、氽、烩等烹调方法。忌用煎、炸、烹、溜、烧、生拌的食物。宜进食奶油、和黄油(可抑制胃酸分泌)。3.忌食粗纤维多的蔬菜、咖啡、浓茶、烈酒、辣、酸、芥末及过甜的食物。
C、萎缩性胃炎饮食原则:1.少量多餐,每日 6 餐,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可适量增加醋调味并助消化。2.进食含优质蛋白质及铁丰富的食物。进食新鲜绿叶蔬菜,如番茄、油菜、菠菜、胡萝卜等。进食肉汁及浓肉汤有助于胃液分泌。3.限制含碱多的面条、馒头、奶油、黄油等能中和胃酸分泌的食物。
D、胃切除术后饮食原则:1.选用排空较慢的粘稠性、易消化食物。少量多餐根据吸收情况逐渐增加饮食中的质和量。2.宜供给高蛋白、高脂肪、高热能、低碳水化合物、少渣、易消化食物。注意补充各种维生素及铁、钾、钠、氯等。少用单糖及双糖,预防诱发倾倒综合征。
“胃病五养”:
★保暖护养。秋凉之后,昼夜温差变化大,患有慢性胃炎的人,要特别注意胃部的保暖,适时增添衣服,夜晚睡觉盖好被褥,以防腹部着凉而引发胃痛或加重旧病。
★饮食调养。胃病患者的秋季饮食应以温、软、淡、素、鲜为宜,做到定时定量,少食多餐,使胃中经常有食物和胃酸进行中和,从而防止侵蚀胃粘膜和溃疡面而加重病情。
★忌嘴保养。胃病患者要注意忌嘴,不吃过冷、过烫、过硬、过辣、过粘的食物,更忌暴饮暴食,戒烟禁酒。另外,服药时应注意服用方法,最好饭后服用,以防刺激胃粘膜而导致病情恶化。
★平心静养。专家认为,胃病、十二指肠溃疡等症的发生与发展,与人的情绪、心态密切相关。因此,要讲究心理卫生,保持精神愉快和情绪稳定,避免紧张、焦虑、恼怒等不良情绪的刺激。同时,注意劳逸结合,防止过度疲劳而殃及胃病的康复。
★运动健养。肠胃病人要结合自己的体征,加强适度的运动锻炼,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减少疾病的复发,促进身心健康。
◆(1)食物的选择
戒刺激性的食物:咖啡、酒、肉汁、辣椒、芥茉、胡椒等,这些会刺激胃液分泌或是使胃黏膜受损的食物,应避免食用。每个人对食物的反应都有特异性,所以摄取的食物应该依据个人的不同而加以适当的调整,毋须完全禁食。
戒酸性食物:酸度较高的水果,如:凤梨、柳丁、桔子等,於饭后摄食,对溃疡的患者不会有太大的刺激,所以并不一定要禁止食用。
戒产气性食物:有些食物容易产气,使患者有饱涨感,应避免摄食;但食物是否会产气而引起不适,因人而异,可依个人的经验决定是否应摄食。
此外,炒饭、烤肉等太硬的食物,年糕、粽子等糯米类制品,各式甜点、糕饼、油炸的食物及冰品类食物,常会导致患者的不适,应留意选择。
◆(2)吃饭注意事项
吃饭要定时定量进餐要细嚼慢咽,且心情要放松,饭后略作休息再开始工作。少量多餐━可以避免胃涨或胃酸过多,胃酸过多可能会逆留至食道,刺激食道黏膜。除三餐外并於上、下午、睡前各加一次点心。食用温和饮食━每餐由六大类食物中广泛的摄取各种食物,以获得均衡的营养,不要纯吃淀粉含量高的食物。饭后不要躺下休息。
◆(3)生活方面
不抽烟、不喝酒。生活要有秩序,不要熬夜,减少无谓的烦脑,心情保持愉快。睡前2-3小时不要进食。
避免太紧的衣服。体重超重者要减重。
食疗方子
■木瓜鲩鱼尾汤
用料:番木瓜1个,鲩鱼尾100克。
制法:木瓜削皮切块,鲩鱼尾入油镬煎片刻,加木瓜及生姜片少许,放适量水,共煮1小时左右。
功用:滋养、消食。对食积不化、胸腹胀满有辅助疗效。
食物功效:番木瓜的木瓜蛋白酶,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对消化不良、痢疾、胃痛、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均有疗效。番木瓜的脂肪酶,可分解脂肪成脂肪酸,有利于对食物中的脂肪消化吸收。木瓜蛋白酶还能够促进和调节胰液的分泌,对胰腺功能不全引起的消化不良有治疗作用。
鲩鱼,味甘,性温。功能暖胃和中、消食化滞。
■参芪猴头炖鸡
用料:猴头菌100克,母鸡1只(约750克),黄芪、党参、大枣各10克,姜片、葱结、绍酒、清汤、淀粉各适量。
制法:将猴头菌洗净去蒂,发胀后将菌内残水挤压干净,以除苦味,再切成2毫米厚片待用。把母鸡去头脚,剁方块,放入炖盅内,加入姜片、葱结、绍酒、清汤,上放猴头菌片和浸软洗净的黄芪、党参、大枣,用文火慢慢炖,直至肉熟烂为止,调味即成。
功用:补气健脾养胃。
食物功效:猴头菌又名猴头菇,有助消化及利五脏的功能。适用于消化不良、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胃窦炎、胃痛、胃胀及神经衰弱。
母鸡益气养血,健脾胃,疗虚损,善补五脏。
黄芪能补气固表,敛疮生肌,促进造血,抗溃疡、抗炎等。
党参补中益气,益血生津。
大枣能健胃补血,滋养强壮。
■砂仁黄芪猪肚
用料:砂仁6克,黄芪20克,猪肚1个。
制法:猪肚洗净,将砂仁、黄芪装入猪肚内,加水炖熟,调味食用。
功用:益气健脾,消食开胃。适用于脾胃虚弱之食少便溏、胃脘疼痛。可用于胃下垂及慢性胃炎病人。
食物功效:砂仁能行气和胃,醒脾,用于胃呆食滞。临床服用砂仁适量具有促进消化液分泌和增强胃肠蠕动的作用。
猪肚能健脾胃、补虚损。
■黄芪内金粥
用料:生黄芪12克,生薏米、赤小豆各10克,鸡内金粉7克,金橘饼1个,糯米80克。
制法:将生黄芪加水煮20分钟,取汁,加入薏米、赤小豆、糯米煮成粥,加入鸡内金粉即可。
功用:消食和胃。用于脾虚湿滞食停所致的脘腹胀闷、食欲不振、体困便溏等。
食物功效:黄芪能补气固表,敛疮生肌。薏米健脾渗湿,除痹止泻。赤小豆能利湿退黄,清热解毒。鸡内金消食健脾,能使胃液分泌量及酸度增加,胃的运动机能增加,排空加速。糯米能补中益气。
■淮山蜂蜜煎
用料:淮山30克,鸡内金9克,蜂蜜15克。
制法:淮山、鸡内金水煎取汁,调入蜂蜜,搅匀。日1剂,分两次温服。
功用:健脾消食。用于脾胃虚弱,运化不健之食积不化、食欲不振等。
食物功效:淮山能健脾补肺,固肾益精。用于消化不良,小儿厌食症。淮山所含消化酶,能促进蛋白质和淀粉的分解,故有增进食欲的作用。蜂蜜能补中益气,润肠通便,对创面有收敛、营养和促进愈合作用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