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学何时变成主流文学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网络文学,指新近产生的,以互联网为展示平台和传播媒介的,借助超文本连接和多媒体演绎等手段来表现的文学作品、类文学文本及含有一部分文学成分的网络艺术品。其中,以网络原创作品为主。
由于借助强大的网络媒介,网络文学具有多样性、互动性和知识产权保护困难的特点。其形式可以类似传统文学,也可以是博文、帖子等非传统文体。实时回复、实时评论和投票是网络文学的重要特征。由于网络文学传播的便捷,导致知识产权不易受到保护。
需要注意的是: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不是对立的两极,而是互相渗透的有机体系。不少传统文学通过电子化成为了网络文学的一部分;网络文学的作者也都接受过传统文学的熏陶。同时,网络文学通过出版进入了传统文学领域;并依靠网络巨大的影响力,成为流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而影响到传统文学。
网络文学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而产生的。互联网络为上亿网民提供了多如恒沙的各类文学资料信息,与此同时,一种以这种新兴媒体为载体、依托、手段,以网民为接受对象,具有不同于传统文学特点的网络文学悄然勃兴。
网络文学分为三类样态:一类是已经存在的文学作品经过电子扫描技术或人工输入等方式进入互联网络;一类是直接在互联网络上“发表”的文学作品;还有一类是通过计算机创作或通过有关计算机软件生成的文学作品进入互联网络,如电脑小说《背叛》,以及具有互联网络开放性特点、几位作家几十位作家甚至数百位网民共同创作的"接力小说"等。
现在人们所说的网络文学多是指在网上“发表”的文学作品,包括那些经过编辑、登载在各类网络艺术刊物(电子报刊)的作品,电子公告栏(BBS)上不经编辑、个人随意发表的文学作品,以及一些电子邮件(E-mail)中的文学作品。这种网络文学又被“榕树下”等网站称为“网络原创文学”。
目前较有影响的文学网站有“文学城”、“榕树下”、“中文网络文学精粹”、“黄金书屋”、“碧海银沙”、“莽昆仑“等网站。近一年来出版的较有影响的网络文学作品有《第一次的亲密接触》(蔡智恒著,知识出版社1999年11月版)、《小妖的网》(周洁茹著,春风文艺出版社2000年4月版)、《告别薇安》(安妮宝贝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1月版)、《旧同居时代》(张建等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1月版)、《智圣东方朔》(龙吟著,作家出版社2000年1月版),《点击1999》(顾湘著,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0年1月版),“网络之星”丛书3卷(花城出版社2000年3月版)、“网络文学”丛书10本(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1月版)。有评论形容图书市场将由“读图时代”进入“读网时代”。
网络文学特点
以小说为主。
作者多数是年龄偏小甚至很小的孩子、但有一部分已经写得出深刻而有内涵、文学性较强的作品、
年龄偏小以抒发感情、获得认可、互动、提高为主、年龄较大的抱着一定的商业动机、
由于网络中年龄很小的LOLI偏多、导致大部分人认为网络文学没有内涵、幼稚、但这是片面的
网络文学优点
网络文学具有更新快速,传播广,阅读群体庞大,不受传统限制等。
值得思考的问题
1、网络文学一定意义上是青年人的文学,值得热情关注,应当充分重视。因为据统计,目前国内上网的约5000万网民中,21岁到40岁的占85%。网络文学兴起的背后是70年代乃至80年代出生的青年作家、以及90年代出生的青年文学爱好者的迅速成长。有人甚至将网络文学形容为“时代新文化运动的先声”,网络文学的兴起能够“吹响新文明的号角“。过分的吹棒不利于新一代网络文学作家的成长,保守的指责更是无视现实的做法。这一批青年创作队伍的培养问题应当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2、网络文学需要健康说理、鞭辟入里的网络文艺批评。目前网络上关于网络文学的“ e批评”十分热闹。这种“e批评”,是指在网上非常普遍的、任何网民都可以张贴上去的评论,可以长篇大论,也可以一句话,一个词。几乎所有的重要文艺现象,在网上都有大量的或短或长的“e批评”。如一些网站专门开通“王朔与金庸”“我看美女作家”频道。但这些评论多数在论坛上不经任何编辑地张贴,随感式、谩骂式的批评较为常见。网上文艺理论、文艺批评还相当薄弱,学院式、学理式的文艺批评的声音几乎没有。网络文学的健康发展,需要一大批学识渊深、学理讲究的文艺评论家投身其中,对这一现象及作品认真评说。
3、著作权问题是关系到网络文学发展的一个难点问题。1999年王蒙、毕淑敏等6位作家状告“北京在线”网站侵权,引起文艺界和网络界广泛关注,判决结果引起争议。六位著名作家状告“北京在线”网站未经许可将他们享有完全著作权的文学作品,如《坚硬的稀粥》、《一地鸡毛》、《预约死亡》、《黑骏马》登载到网上,法院判决六作家胜诉。法院判决指出,作品上网是作品传播的一种新方式,作品的数字化行为本身并不具有著作权法意义上的独创性,作品载体形式和传播方式的变化并不影响作者对其作品享有的专有权利。因此,被告未经允许将原告作品上载到因特网上,侵害了原告对其作品享有的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被告应停止侵权,在自己的主页上刊登致歉声明,并分别赔偿原告经济损失。此案被称为“中国网络侵权第一案”,其审理结果对网上著作权保护具有相当深远的意义。有业内人士认为,过度保护网上版权会阻碍国内网络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目前中文网络信息资源还处于匮乏的阶段,现有作品的数字化也是促进我国科技文化传播的一项重要任务。
大体而言,网络文学目前处在自发、随意的创始过程中,还难以与传统的纸上文学相抗衡,许多作品还相当幼稚。但不少网络文学作者认为,当网络成为人们更习惯和熟悉的媒体时,网络文学将成为文学流通的重要方式。跨入电子阅读时代,网络文学在中国主流文坛依旧如空气般,存在却透明。鲁迅文学奖上网络文学全军覆没,作为中国长篇小说最高奖,第八届茅盾文学奖的新变化是,网络小说可参评,但必须已经落地出书,且出全。按照这一规则,还未收尾的热门网络小说《盗墓笔记》未能入选,这部书代表了一系列拥有大批读者的网络流行小说被推荐,曾被网友寄予厚望。参评作品中,仅有《巴山旧事》和《办公室风声》两部真正意义上的网络小说入围。4.网络写手的生存环境:签约率极低。写手签约获得收益的情况如同古老的金字塔,位于顶端的人是少数,能获得大众认可,能够有作品出版的人数更是少之又少。在金字塔的底层,上传字数与收入不成比例。大量文学作品的作者,无任何回报,也没有签约。
由于借助强大的网络媒介,网络文学具有多样性、互动性和知识产权保护困难的特点。其形式可以类似传统文学,也可以是博文、帖子等非传统文体。实时回复、实时评论和投票是网络文学的重要特征。由于网络文学传播的便捷,导致知识产权不易受到保护。
需要注意的是: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不是对立的两极,而是互相渗透的有机体系。不少传统文学通过电子化成为了网络文学的一部分;网络文学的作者也都接受过传统文学的熏陶。同时,网络文学通过出版进入了传统文学领域;并依靠网络巨大的影响力,成为流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而影响到传统文学。
网络文学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而产生的。互联网络为上亿网民提供了多如恒沙的各类文学资料信息,与此同时,一种以这种新兴媒体为载体、依托、手段,以网民为接受对象,具有不同于传统文学特点的网络文学悄然勃兴。
网络文学分为三类样态:一类是已经存在的文学作品经过电子扫描技术或人工输入等方式进入互联网络;一类是直接在互联网络上“发表”的文学作品;还有一类是通过计算机创作或通过有关计算机软件生成的文学作品进入互联网络,如电脑小说《背叛》,以及具有互联网络开放性特点、几位作家几十位作家甚至数百位网民共同创作的"接力小说"等。
现在人们所说的网络文学多是指在网上“发表”的文学作品,包括那些经过编辑、登载在各类网络艺术刊物(电子报刊)的作品,电子公告栏(BBS)上不经编辑、个人随意发表的文学作品,以及一些电子邮件(E-mail)中的文学作品。这种网络文学又被“榕树下”等网站称为“网络原创文学”。
目前较有影响的文学网站有“文学城”、“榕树下”、“中文网络文学精粹”、“黄金书屋”、“碧海银沙”、“莽昆仑“等网站。近一年来出版的较有影响的网络文学作品有《第一次的亲密接触》(蔡智恒著,知识出版社1999年11月版)、《小妖的网》(周洁茹著,春风文艺出版社2000年4月版)、《告别薇安》(安妮宝贝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1月版)、《旧同居时代》(张建等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1月版)、《智圣东方朔》(龙吟著,作家出版社2000年1月版),《点击1999》(顾湘著,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0年1月版),“网络之星”丛书3卷(花城出版社2000年3月版)、“网络文学”丛书10本(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1月版)。有评论形容图书市场将由“读图时代”进入“读网时代”。
网络文学特点
以小说为主。
作者多数是年龄偏小甚至很小的孩子、但有一部分已经写得出深刻而有内涵、文学性较强的作品、
年龄偏小以抒发感情、获得认可、互动、提高为主、年龄较大的抱着一定的商业动机、
由于网络中年龄很小的LOLI偏多、导致大部分人认为网络文学没有内涵、幼稚、但这是片面的
网络文学优点
网络文学具有更新快速,传播广,阅读群体庞大,不受传统限制等。
值得思考的问题
1、网络文学一定意义上是青年人的文学,值得热情关注,应当充分重视。因为据统计,目前国内上网的约5000万网民中,21岁到40岁的占85%。网络文学兴起的背后是70年代乃至80年代出生的青年作家、以及90年代出生的青年文学爱好者的迅速成长。有人甚至将网络文学形容为“时代新文化运动的先声”,网络文学的兴起能够“吹响新文明的号角“。过分的吹棒不利于新一代网络文学作家的成长,保守的指责更是无视现实的做法。这一批青年创作队伍的培养问题应当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2、网络文学需要健康说理、鞭辟入里的网络文艺批评。目前网络上关于网络文学的“ e批评”十分热闹。这种“e批评”,是指在网上非常普遍的、任何网民都可以张贴上去的评论,可以长篇大论,也可以一句话,一个词。几乎所有的重要文艺现象,在网上都有大量的或短或长的“e批评”。如一些网站专门开通“王朔与金庸”“我看美女作家”频道。但这些评论多数在论坛上不经任何编辑地张贴,随感式、谩骂式的批评较为常见。网上文艺理论、文艺批评还相当薄弱,学院式、学理式的文艺批评的声音几乎没有。网络文学的健康发展,需要一大批学识渊深、学理讲究的文艺评论家投身其中,对这一现象及作品认真评说。
3、著作权问题是关系到网络文学发展的一个难点问题。1999年王蒙、毕淑敏等6位作家状告“北京在线”网站侵权,引起文艺界和网络界广泛关注,判决结果引起争议。六位著名作家状告“北京在线”网站未经许可将他们享有完全著作权的文学作品,如《坚硬的稀粥》、《一地鸡毛》、《预约死亡》、《黑骏马》登载到网上,法院判决六作家胜诉。法院判决指出,作品上网是作品传播的一种新方式,作品的数字化行为本身并不具有著作权法意义上的独创性,作品载体形式和传播方式的变化并不影响作者对其作品享有的专有权利。因此,被告未经允许将原告作品上载到因特网上,侵害了原告对其作品享有的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被告应停止侵权,在自己的主页上刊登致歉声明,并分别赔偿原告经济损失。此案被称为“中国网络侵权第一案”,其审理结果对网上著作权保护具有相当深远的意义。有业内人士认为,过度保护网上版权会阻碍国内网络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目前中文网络信息资源还处于匮乏的阶段,现有作品的数字化也是促进我国科技文化传播的一项重要任务。
大体而言,网络文学目前处在自发、随意的创始过程中,还难以与传统的纸上文学相抗衡,许多作品还相当幼稚。但不少网络文学作者认为,当网络成为人们更习惯和熟悉的媒体时,网络文学将成为文学流通的重要方式。跨入电子阅读时代,网络文学在中国主流文坛依旧如空气般,存在却透明。鲁迅文学奖上网络文学全军覆没,作为中国长篇小说最高奖,第八届茅盾文学奖的新变化是,网络小说可参评,但必须已经落地出书,且出全。按照这一规则,还未收尾的热门网络小说《盗墓笔记》未能入选,这部书代表了一系列拥有大批读者的网络流行小说被推荐,曾被网友寄予厚望。参评作品中,仅有《巴山旧事》和《办公室风声》两部真正意义上的网络小说入围。4.网络写手的生存环境:签约率极低。写手签约获得收益的情况如同古老的金字塔,位于顶端的人是少数,能获得大众认可,能够有作品出版的人数更是少之又少。在金字塔的底层,上传字数与收入不成比例。大量文学作品的作者,无任何回报,也没有签约。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