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鱼”字旁和一个“它”的读音是什么?

 我来答
娱乐悦翻天
高粉答主

推荐于2019-09-29 · 繁杂信息太多,你要学会辨别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4487
采纳率:95%
帮助的人:1472万
展开全部

【读音】 tuó

【释义】古代一种生活在淡水中的吹沙小鱼。

【组词】

1 鮀江 [ tuó jiāng ] 汕头的别名。

2 鮀浦 [ tuó pǔ ] 汕头的别名。

3 鳅鮀 [ qiū tuó ] 也称石虎鱼。生活在山涧急流中的小型鱼类。体亚圆筒形,长十馀厘米。口下位,有须四对。腹部平坦,无鳞。

【成语】

祝鮀之佞 [ zhù tuó zhī nìng ] 祝鮀,春秋卫人,能言善辩,或指其善以巧言媚人,后因以为佞人的典型。

出 处:《论语·雍也》:“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於今之世矣。”

录哥哥哟
2018-01-19 · TA获得超过1.1万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64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8万
展开全部

鮀:音tuó    

<名>:鲇类鱼 [siluroid]

“鮀”现多用于地名,有:鮀岛、鮀浦、鮀江街道、鮀莲街道等,皆位于广东汕头。

“鮀”一般也用来代指汕头市,比如“鮀城”、''鮀岛",都是指广东省的汕头市。

如汕头一群“80”后年轻人,为实践自己的电影梦想,自筹资金拍摄了本土电影《鮀·恋》。里面的鮀字就是代指汕头的意思。

汕头为什么叫鮀城

汕头这个名字的形成虽然只有百来年但不代表汕头市区的历史就只有百来年,从历史上看,汕头市区的前身是叫鮀浦三都府辖鮀江都、鳄浦都、蓬洲都三都,鮀浦三都故北宋至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以前隶属揭阳县。明朝嘉靖四十二年癸亥(1563年)设置澄海县后,并将海阳(今潮安)、饶平县、揭阳县3县的部分土地划归给澄海县。揭阳县的鮀浦三都(汕头的市区前身)就归给澄海县。

一、关于“鮀城”的说法,应该是源于蓬洲所城。潮汕以前有“潮洲九县十城隍”的说法,但这说法并不正确,仅饶平县就有四城四城隍(包括南澳城,清朝末年南澳仍属饶平县管辖)。

一般只要地处于繁华商埠和兵家重地,都有可能修建城墙防御。鮀浦三都府地处海阳(今潮安)、揭阳、澄海、潮阳四县交界,据韩榕两江出海口,往来商船常覆没于此,还有盗寇乘其险抢掠,为祸不浅。为防倭寇、海盗,朱元璋的第二年,就是明洪武二年,在蓬州都厦岭村置了蓬州守役千户所。

二、25年后的明洪武二十七年,千户所就从蓬州都厦岭村移到了鮀江都西城并修建有城墙和护城河。但是它没有改名。没有叫鮀江守役千户所,还是依然叫做蓬州守役千户所而所建的城池也叫蓬洲所城,而城隍庙则叫为鮀浦三都城隍庙。明朝初年随着鮀浦三都不断壮大,澄海县设置了鮀浦巡检司,作为治安、海关、海防的管理机构。当时鮀浦三都已成为澄海县城区的另一个繁华副城区,如土布、瓷器、茶叶、南糖和果品等汇聚于鮀浦商埠。

因为当时汕头市区称着为鮀浦三都府(鮀浦巡检司),所以蓬洲所城民间俗称为鮀浦城简称“鮀城”。因为鮀浦蓬洲城建于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而澄海县明朝嘉靖四十二年癸亥(1563年)才置县。所以在汕头鮀浦一带有句俗语说“未有澄海县,先有鮀浦城”。

三、到了1948年澄海县第三明万历三年(公元1575年),光华埠韩江口的沙脊已积聚成片,称为“沙仙坪”。清康熙五十六年(公元1717年),在这里筑烟墩建炮台,称为“沙仙头”。从雍正(公元1730年)到乾隆年间,迁到这里居住的人日益增多,除了捕鱼、耕田之外,还利用海水晒盐,各地盐贩也常到这里贩盐运销。清政府在此设站征收盐税。简称“汕头”。1861年正式开放汕头为商埠。随着1921年,澄海县开始废都设区和汕头埠不断繁华,管理职能机构以及市镇贸易才逐渐被汕头所代替,鮀浦蓬洲城的影响力也渐渐退出了历史。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