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游子吟》中的“吟”是什么意思?
吟:吟诵。吟:诗歌的一种名称。
游子吟
【作者】孟郊 【朝代】唐
译文对照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751~814),唐代诗人。字东野。汉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唐代著名诗人。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参考资料
萧涤非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
古诗《游子吟》中的“吟”的意识是:吟诵,诵读。
《游子吟》的作者是唐代的诗人孟郊,原文为: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译文为: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全诗无华丽的辞藻,亦无巧琢雕饰,于清新流畅,淳朴素淡的语言中,饱含着浓郁醇美的诗味,情真意切,千百年来拨动多少读者的心弦,引起万千游子的共鸣。
到了清代,有两位溧阳人又吟出这样的诗句:“父书空满筐,母线尚萦襦”(史骐生《写怀》);“向来多少泪,都染手缝衣”(彭桂《建初弟来都省亲喜极有感》)。可见《游子吟》留给人们的深刻印象,是历久而不衰的。
吟:吟诵,诵读。
原文: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注释:
【1】《游子吟》:题下原注:“迎母溧上作。”当时作者居官溧阳县尉时所作。吟:吟诵,诵读。
【2】游子:出门远游的人。即作者自己。
【3】临:将要
【4】 意恐:心里很担心
【5】归:回家。
【6】寸草:小草,这里比喻儿女。
【7】三春晖:春天灿烂的阳光,指慈母之恩。三春:旧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合称三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温暖、和煦的阳光照耀着子女。
译文:
慈母手中那一条条的针线,是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
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
谁说子女那小草一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游子吟
【作者】孟郊 【朝代】唐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