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普通百姓的近游
经常看到古代文人墨客的诗词游记赞美名山大川,但实际上古代大多数普通老百姓碍于财力、户籍制度的限制以及交通不便等原因,是不怎么远行的。一般都会选择周边游。他们的旅游活动通常是春节庙会、元宵灯市、踏青、端午划龙舟、重阳节登高等。
2、商人的商务旅游
中国历史上的商务旅游活动开展得很早。史书所载的“肇牵车牛远服贾”就属于商末周初商人的商务旅游活动。战国时期,商务旅行进入了发展阶段。如巨商吕不韦就曾长途跋涉,到赵国邯郸从事经商活动,并结识了秦国公子异人,最后当上了宰相。
3、文人和士大夫的旅游
从战国时期开始,游学就十分盛行,《史记·春申君列传》载:“﹝春申君﹞游学博闻,事楚襄顷王。”游学的意思是“游异地,从师求学。”游学可以来增长见识,实现自己远大的理想和抱负,还可以很好地推销自己,为日后仕途埋下伏笔。
扩展资料:
“丝绸之路”的开辟,为中外旅游开辟了有利条件。汉武帝为联络西域的大月氏共击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公元前139年,他率领100多人从陇西出发,历经艰险,历十三年才返抵长安。这次出使西域,先后考察了大宛、康居、月氏、大夏、昆仑山、祁连山等地情况。
公元前119年,张骞再次率众300人,出使西域,最远到达安息(伊朗)、身毒(印度)等地。他的两次西行,了解到许多西域的山川、地理和风土民情,打开了长安通往西域(中亚、西亚)的道路,使中国的丝绸、陶瓷等手工产品运往西方,西方的土特产运往中国。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以后一直到十三四世纪,它一直是连接中国和印度、两河流域、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桥梁,对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起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