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阴历上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各象征着什么?
譬如:
①择日吉星“禄神 天乙 天德 月德 三合 六合=申 寅午 丁 丙 寅午 卯”;
②[庚戌金参成日];
③今日八字“癸巳 甲寅 庚戌 丙子”;
④[本日二黑];
⑤…… 展开
以上所有神州大地的历法起源应为基于“夏历”而创!
“旧历”重定向至此。关于与其同名的其他主题,详见“旧历 (消歧义)”。
农历,是现今依旧广泛使用的中国传统历法,在古代一般称为“皇历”或“黄历”,近代又称夏历、阴历、旧历等。实际上,农历并不是太阴历,而是一种阴阳历,农历的月是以朔望月为基准确定的,而农历的岁是以回归年为基准确定的。
当前,农历是依据既定的规则,完全依照天文数据计算得来的。因此农历本质上也是一种天文历。
在中国汉族地区、朝鲜、韩国、越南以及海外华人社区,农历广泛应用于生日标记、各种民俗活动等方面。农历节日,比如“新年(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的节庆活动,通常被视为中华文化的象征。
中国从汉武帝时期开始有了较为完善的农历历法规则,中间经历过多次修改。目前,中国、韩国与朝鲜使用的农历的版本并不一致,因此中国农历日期和韩国农历日期也不完全一致(例如2012年中国闰四月而韩国闰三月,端午节亦相差一天)。日本古时使用中国农历,从1685年开始自行编制农历,一直到明治五年(1872年),次年废除天保历,改用格里历(公历)。
尽管农历现在已经没有官方历法地位,但在中文语境中,年前、年后等词汇均指的是农历年。而公历年前和年后,都是说成“元旦前”、“元旦后”。
农历和公历(格里高利历)、伊斯兰历一样,是应用最广泛的历法之一。相对于公历和伊斯兰教历而言,农历几乎没有任何宗教或统治者个人意志干涉的成分,是完全中立的历法。
参考资料: http://yahoo.go108.com.cn/nongli/nmlSy.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