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人物评价,初中的水平,600字以上

 我来答
jkirtae
2013-02-16 · TA获得超过4228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4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09万
展开全部
曹操,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先为东汉大将军 、丞相,后为魏王,权倾朝野。也许大家说曹操是白脸奸臣,但无可厚非的是他改革了东汉的许多恶政,抑制豪强,发展生产,实行屯田制,还督促开荒,推行法治,提倡节俭,使遭受大破坏的社会开始稳定、恢复、发展;是他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门第观念,抑制豪强,所统治的地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是他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

此外,他还精于兵法,著《孙子略解》、《兵书接要》《孟德新书》等书。作为一代英雄,他精通音律,善作诗歌,抒发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苦难生活,慷慨悲凉。流传至今,为世人所熟读的诗作为《龟虽寿.》《观沧海》。
史书评论曹操:“明略最优”,“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这便是对曹操的最高评价。无可厚非他是一位英雄,是一位“改造文章的祖师”。
(你先了解大意,再用自己的话复述一遍就OK了,或者看看《卑鄙的圣人》)望楼主采纳!!!
追问
十分感谢
追风听雨DC
2013-02-16 · TA获得超过5.8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4608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961万
展开全部
曹操,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人,汉族。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先为东汉大将军 、丞相,后为魏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其为魏武帝。一生以汉朝大将军、丞相的名义征讨四方割据政权,为统一中国北方做出重大贡献,同时在北方屯田,对农业生产恢复有很大作用。曹操的诗作具有创新精神,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2388486550
2013-02-16
知道答主
回答量:4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6.1万
展开全部
这个完全可以百度一下,你先了解大意,在用自己的话复述一遍就OK了。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3-02-16
展开全部
提到曹操,很多人会想到一个奸雄的形象,就连歇后语也有“戏台上的白脸——奸曹操一个”这样的说法。下面,就请大家听一听我的看法。
首先,不论是从演义还是从正史来看,曹操都是一个很有心计,很有谋略的人。曹操小时候,因为游荡无度,收到叔父的指责。这时的曹操佯装病状,骗取父亲的信任,使自己得以肆意妄为。许绍曾经说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曹操这个人,很公正。二十岁举孝廉,当上了洛阳北都尉,其间,曾因提刀夜行而杖责蹇硕之叔。从此看来,曹操是一个极为公正的人。
曹操的疑心很大。在吕伯奢事件中,曹操表现出了非常大的疑心。但我们来分析一下,曹操产生疑心与当时曹操的经历有很大的联系。曹操刺杀董卓未遂,到处都在追捕曹操,幸好遇到陈宫,保全了一条性命。这时的曹操,处于极大的恐慌之中。人的心理如果处于一种极度紧张的状态下,就会对身边的一切产生怀疑并保持高度警惕。后来,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需要时刻提防那些与他为敌的人,因此他一直都有很重的疑心,也就不足为怪了。
曹操杀吕伯奢一家的时候,曾说了这么一句话:“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有很多人借这句话,说曹操是一个很自私、很自负的人。但我们来分析一下,曹操说这句话的背景是在与陈宫逃亡的路上,一路上要小心提防,以防有人来抓。这句话也充分地表现出曹操多疑的性格。
曹操的反应极快。从刺杀董卓的那一段可以看出,当董卓发现曹操图谋不轨的时候,曹操能迅速作出反应,并假借献刀来掩盖他刺杀董卓的目的。
曹操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他的演技超强。这一点在演义中几乎随处可见。在曹操梦中杀人事件中,曹操对近侍先杀后祭,其实是有很深刻的用意。当时曹操发现为自己守门的卫兵换了,曹操多疑,担心卫兵会趁他睡觉时杀害他,因此对卫兵说:“吾梦中好杀人,吾睡熟时,切勿靠近。”而后又故意踢掉被子,被近侍看见,近侍不知真情,上前替曹操盖被,此时曹操并没有睡着。杨修有一句话说得好:“非丞相在梦中,乃君在梦中耳。”
其实曹操杀杨修,有一部分的原因是因为杨修恃才放旷,太过于自作聪明,但我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杨修干预了曹操立太子。杨修偷答教给曹植,教曹植出城门时该怎么说,使曹操认为曹植的才能高于曹丕,这无疑影响了曹操对二位皇子的看法,也就影响到了曹操立太子。在封建社会,立嗣是帝王的一件大事。尤其是对生性多疑的曹操,杨修无疑成了曹操的心腹大患。曹操早就想杀杨修,只是苦于没有借口,最终借鸡肋事件杀掉了杨修。
曹操很讲信义。当初关羽暂时寄身于曹操,和曹操可以说是约法三章,最后关羽挂印封金,过五关斩六将,曹操本来可以反悔强留关羽,但他并没有这样做,而是放了关羽,任他去寻刘备了。当然,我们也不能说曹操完全是出于自身的仁义,他可能也会掺杂一些其他的因素,比如担心天下人耻笑,想要在世人面前树立一个道德榜样。但曹操爱将,这一点是众所周知的,因此就算曹操放关羽的动机不纯,那他也算是忍痛割爱了。
曹操本人十分务实,十分节俭。在曹操临死之前,作为魏国的领袖,要多少家资没有?他的众侍妾完全可以依靠曹家的资产过完这一辈子但是曹操临死前却交代他的诸位侍妾:“吾死之后,汝等须勤习女工,多造丝履,卖之可以得钱自给。”从此看来,曹操还是很节俭,很务实的。和大多数古人一样,曹操很注重自己的身后事。曹操临死之前,有这么一条遗命:于彰德府讲武城外,设立疑冢七十二。他说:“勿令后人知吾葬处,恐为人所发掘故也。”可见曹操对于自己的身后之事还是非常看重的,临终之前,把一切都做了周密的安排。
对于曹操这个人,后人可以说是褒贬不一,我很明白,我这篇文章并不能说的很完全,甚至有一些是错误的,还请大家多多指教。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2条折叠回答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