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左右为难。
【解释】:左也不好,右也不是。形容无论怎样做都有难处。
【出自】:元·杨显之《潇湘雨》第一折:“我欲待亲自去寻来,限次又紧,着老夫左右为难,如何是好!”
【示例】:千思万想,~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二十回
2、多灾多难。
【解释】:指灾难深重。
【出自】:郭沫若《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他很知道民间的疾苦,看到人民生活的多灾多难,他经常叹息而至于流眼泪。”
【示例】:他这个人~,值得同情。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近义词】多事之秋、千灾百难、祸不单行、三灾八难、水深火热、灾难深重
【反义词】相安无事、省事宁人、吉人天相、吉祥如意、洪福齐天
3、步履艰难。
【拼音】[ bù lǚ jiān nán ]
【解释】指行走困难行动不方便。
【近义词】寸步难行
【反义词】箭步如飞、健步如飞
4、勉为其难。
【解释】:勉:勉强;为:做。勉强去做能力所不及或不愿去做的事。
【出自】:梁信《从奴隶到将军》下集第四章:“可是,情况尚不分明,我怎样迎敌?好吧,勉为其难吧。”
【语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常作自谦词
【近义词】强人所难
5、进退两难。
【解释】:前进和后退都难。比喻事情无法决定,因而难以行动。
【出自】:宋·李靖《卫公兵法》:“凡攻城之兵……进退又难,前既不得上城,退则其师逼追。”
【释义】:凡是攻城的失败,前进和后退都难。前进上不了城墙,后退则被追杀。
【示例】:孔明曰:“既主公在涪关~之际,亮不得不去。”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三回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处境困难
知难而退
患难与共
排难解纷
艰难困苦
患难之交
大难不死
疑难杂症
大难临头
国难当头
临难铸兵
临难无慑
遇难呈祥
临难如归
患难夫妻
造难生患
碍难从命
碍难遵命
救难解危
众难群移
临难不慑
厌难折冲
遇难成祥
艰难玉成
机难轻失
知难行易
艰难竭蹶
患难相恤
安难乐死
先难后获
艰难曲折
多难兴邦
知难而行
畏难苟安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临难苟免
因难见巧
母难之日
避难逃灾
灾难深重
避难就易
2019-03-28 · 知道合伙人教育行家
知难而进
读音:[ zhī nán ér jìn ]
1、【解释】:迎着困难上。
2、出处先秦·《左传·定公六年》陈寅曰:”子立后而行,吾室亦不亡,唯居亦以我为知难而行也。”(意思:您立了继承人再动身,我们家也不会灭亡,希望国君也认为我们是明知困难才去的。)
3、【示例】:我们在学习中要知难而进,绝不可知难而退。
4、【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扩展资料:
近义词:力争上游[ lì zhēng shàng yóu ]
1、【解释】:上游:河的上流,比喻先进的地位。努力奋斗,争取先进再先进。
2、【出自】:清·赵翼《瓯北诗话·五言古·闲居读书作之五》:“所以才智人,不肯自弃暴,力欲争上游,性灵乃其要。”(意思:人以才智自用,不甘自暴自弃,努力引领时尚,重在有灵感。)
3、【示例】: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 茅盾《白杨礼赞》
4、【语法】: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反义词:半途而废[ bàn tú ér fèi ]
1、【解释】:废:停止。指做事不能坚持到底,中途停顿,有始无终。
2、【出自】:《礼记·中庸》:“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难已矣。”(意思:有些品德不错的人按照中庸之道去做,但是半途而废,不能坚持下去,而我是绝不会停止的。)
3、【示例】:如果就此请假回国,这里的事半途而废,将来保举弄不到,白吃一趟辛苦。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六回
4、【语法】:偏正式;作谓语、状语、定语、补语;比喻做事有始无终。
左右为难
险阻艰难
备尝艰难
排忧解难
进退为难
千难万难
左右两难
十磨九难
故意刁难
逃灾避难
逃灾躲难
芟夷大难
躲灾避难
无可非难
上下为难
质疑问难
知易行难
进退两难
勉为其难
救苦救难
急人之难
排除万难
百般刁难
捐躯赴难
强人所难
国步艰难
三灾八难
多灾多难
去住两难
此问彼难
捐躯济难
金革之难
2016-11-07 · 知道合伙人教育行家
成语拼音:xíng yì zhī nán
成语解释:行:实施;知:知晓。实行容易,但通晓其道理却很困难。
成语典故
典故出处:孙中山《民权主义》第二讲:“天下的事情,的确是行易知难。”
成语举例:说行易知难,真是确切不移。叶圣陶《某城纪事》
词语辨析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近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