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绿岩的主要类型
2020-01-15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根据板块构造理论,蛇绿岩形成于大洋中脊,随海底扩张向中脊两侧推移,并在俯冲带下沉到地幔,构成一个完整的对流循环体系。大多数地质学家认为缝合带中的蛇绿岩是外来移置的,常常与混杂堆积岩伴生,形成蛇绿混杂岩(ophiolitic mélange)。并认为现代大洋岩石圈与地质历史中的大洋岩石圈在岩石学、地质学和地球物理性质方面都十分近似,所以20世纪80年代以前认为蛇绿岩均形成于洋中脊MOR(Mid⁃Ocean Ridge)。
但是随着地球化学技术的发展、世界各地蛇绿岩研究不断深入以及深海钻探计划和大洋钻探计划研究进展,表明大部分蛇绿岩的上部熔岩与现代大洋俯冲带上的火山岩相似,只有极少数与洋中脊一致,例如:塞浦路斯的Troodos、纽芬兰的岛湾等蛇绿岩的上部熔岩序列不同于洋中脊,而与现代俯冲有关的构造环境中的火山岩较为一致,因而引起有关蛇绿岩形成的构造环境、侵位方式及其地球动力学等各个方面的争论。
现在越来越多的资料表明,蛇绿岩的形成构造环境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①洋中脊(MOR);②俯冲带之上(SSZ)的弧前和弧后盆地等。造山带中的蛇绿岩几乎全部产于构造带中,与外来岩块等共同构成“蛇绿构造混杂岩带”(图版Ⅵ-a),而“蛇绿混杂岩”是该带的主要成员和识别标志。
MOR型蛇绿岩的形成过程可概况为图7-1的模式。
形成于俯冲带上的SSZ型蛇绿岩的上部火山岩为岛弧拉斑玄武岩IAT和玻安岩等。堆晶岩组成为纯橄岩、异剥橄榄岩、单斜辉石岩、二辉石岩和辉长岩。地幔橄榄岩类型主要是方辉橄榄岩。弧前盆地SSZ型蛇绿岩形成过程可概况为图7-2的模式。弧后盆地SSZ型蛇绿岩形成过程可概况为图7-3的模式。
SSZ型蛇绿岩的形成与MOR型蛇绿岩的形成存在很大差异,导致岩石地球化学,岩石学等方面的不同,重要的是更多的SSZ型蛇绿岩并非大洋中脊的产物,不能作为板块缝合带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