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know-base.cdn.bcebos.com/lxb/notice.png)
关于蛇年的手抄报,要漂亮一点的,水平高一点,初中生的
这是版面设计
蛇的定义
蛇是爬行纲有鳞目蛇亚目的总称。身体细长,四肢退化,无足、无可活动的眼睑,无耳孔,无四肢,无前肢带,身体表面覆盖有鳞。部分有毒,但大多数无毒。另有十二生肖中有蛇。
蛇成为十二生肖的传说
很久很久以前,蛇和青蛙是朋友,不过蛇那时长有四条腿,青蛙却没有腿,靠肚子蠕动爬行,可是蛇好吃懒做,青蛙十分勤快它不但要捉虫给蛇吃,还帮助人们捕害虫。因此人类当然厌恶蛇,喜欢青蛙了。 蛇发现人们讨厌他,他开始仇视人,它见人就咬,见畜就吃,弄得人间很不安宁。土地神见状,告到了天宫。玉帝将蛇传上天宫,劝他改恶从善,蛇却口出狂言,决无悔改之意。玉帝大怒,令神兵砍去蛇的四条腿,免得害人,从此,蛇就失去了四条腿,玉帝又见青蛙有功于人,将蛇的四条腿赐给青蛙。 青蛙有了腿之后,更为勤快了。蛇知错改过,决心重新改造自己,也开始吃害虫并拖着长长的躯体,一声不响地为人类做好事,蛇还跟着龙学治水,蛇死后,也将自己的躯体献给人类,作为药物救治了许多病人。玉帝见蛇知过能改,奋发向上,在策封十二生肖时,让它排在龙的后面,当上了人类的生肖。 蛇当上生肖以后,当然不主动伤人了,一旦恶念萌发,便将恶念化成一层皮蜕下,以示重新作人。尽管如此,它还是对青蛙拥有它的四条腿怀恨在心,因此,直到今天,蛇还是见青蛙就咬。青蛙自知占了蛇的便宜,于是见了蛇就会吓得发抖,急急忙忙地躲开。显然,蛇是靠自己的努力当上生肖的。
古代人对蛇的崇敬
在古老的传说神话中,人类的即始祖伏羲氏、女娲氏都是人面蛇身,他们两神的交合便产生了人。在出土的墓室绘画中,就有人面蛇身的伏羲和女娲交合在一起的画图。我国1989年3月发行的T135《马王堆汉墓帛画》邮集第一图"天上"及小型张上端正中就绘有人首蛇身的神的形象,据说就是人类始祖之一的女娲。另据传说,华夏祖先的轩辕氏黄帝也是人面蛇身。作为原始宗教的图腾崇拜,至今还深有影响。在我国的一些少数民族中还有一定的保留,其中对蛇的崇拜,也仍是一些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内容。在汉族也有遗存,比如崇拜"家蛇",说"家蛇"是祖先现形,要敬拜,这在一些地区(主要是农村和山区)的老人中还时有表现
春节的来历
春节为一年之始,民间俗称“过年”。农历新年,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最被重视的大节日。
古代把一年的第一天叫做元旦,又称元辰,元日、元朔等。元者始也,旦者晨也,宋人吴自牧所著《梦粱录》说“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以孟冬之月为正月。“正”,本来当念成正大光明的“正”,为什么现在人们习惯地将“正”念作“征”呢?这便是从秦始皇称帝时开始的。因为秦始皇姓嬴名政,“政”和“正”两音相同,为了避讳,就下令全国将正月的“正”读作“征”。从此人们不再叫“正月”,而念成“征月”。以后念熟了,一直沿传后世。到汉武帝时,司马迁以夏历为基础编写《太阳历》,固定以孟春之月即一年第一个月为正月。自汉朝到清未,一直采用夏朝的历法。所以,人们至今还把阴历称作夏历,也称它为农历或旧历。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废除夏历,中国开始采用公历,每年以公历1月1日为新年元旦,这样,为了区别农历和阳历,人们就只称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而不再别称元旦了。
这个资料很好,可是还有图吗,我觉得这份版面设计不太好